分享

妊娠腹痛4

 学中医书馆 2013-02-05

妊娠腹痛
  [辨病论治]
  对于以腹痛为主症,而又无明显寒热虚实可辨的病例,可结合中西医对妇女孕期生理变化的认识,及本病以气血失调为基本病机,疼痛呈固定不移或游走不定,性质多为隐痛、钝痛或牵扯样痛,痛时多腹软无拒按,且无流产及急腹症的征兆等特点,采取辨病论治。
  一、内治法

  止痛定坤汤(经验方)
  组成:当归、赤白芍、川芎、桃仁、元胡、制香附、炒白术、云苓、砂仁、广木香、黄芩、炙甘草。
  全方有养血行滞,止痛安胎之功。用于妊娠腹痛者。
  妊娠腹痛临诊常多见于素有慢性盆腔炎症或肠胃功能紊乱的病人。结合西医学对妇女孕期生理的认识,考虑为孕妇盆腔组织充血及胞宫增大移位,盆腔内生殖器官由于炎性增厚或粘连,出现牵拉性疼痛;或因孕后肠蠕动减弱、减慢,导致肠管胀气及粪块停聚加重原有肠胃功能紊乱症状引起腹痛。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是多因血虚、气滞等导致胞脉阻滞而疼痛,综合考虑,拟方以养血行滞、止痛安胎为原则,并参考近代中药药理研究,使组方具有抗炎镇痛、改善胃肠功能作用。故方用当归补血,配以元胡、川芎、桃仁、香附行滞散瘀止痛;云苓、白术健脾利湿,砂仁、木香理气止痛。且白术配黄芩、芍药配甘草,分别为保胎及止痛良药。据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方中数药均具抗炎、镇痛、助消化及消除肠胃胀气的作用,且活血化瘀药能减轻组织局部瘀血,改善局部血运及降低血液粘稠度等。故而全方对孕妇血液的高凝状态、盆腔组织充血、消化功能下降,以及肠蠕动减弱、减慢等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如腹痛甚,原方加生蒲黄。便秘加郁李仁。小腹胀痛加炒枳壳。痛有定处并常随妊娠子宫宫底上升而上移者,加红藤、败酱草。妊娠中晚期腹部外伤而致局部瘀血疼痛者,原方去木香、云苓,加莪术、三七粉。
  每日1剂,水煎两次各取汁150ml,混合后分2次服,早晚各服150ml。
  二、外治法
  对于腹部胀痛,痛无定处,遇冷易发者,可用大青盐500g,加生姜10片,葱白一把,艾叶30g,花椒lOg,桂皮lOg,共炒温热置于腹部热敷。或以艾灸神阙、内关(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10~20分钟。使之矢气后,疼痛常会霍然缓解。

  [其他疗法]
  一、外治法
  外敷:炒大青盐500g,内入葱白、生姜、艾叶、花椒、桂皮少许,装入布袋,置于下腹部温热敷之,痛止去除。适于虚寒证。
  二、针灸疗法
  (1)足三里(双)、脾俞(双)。
  手法:足三里穴温针,留针15—20分钟。脾俞穴膈姜艾炷灸5—15壮,7—10天一个疗程。间隔1—2天后连续第2个疗程。适用于血虚证。
  (2)足三里(双)、肾俞(双)、神阙。
  手法:足三里温针,留针15~20分钟,肾俞、神阙隔姜盐艾炷灸5—15壮。7一lO天一个疗程,间隔1—2天后连续第2个疗程。适用于虚寒证。
  三、饮食疗法
  1.首乌粥 制首乌30g,大枣3枚,冰糖适量,粳米50g。先用制首乌人砂锅内取浓汁去渣,再加人大枣、冰糖、粳米煮粥,供早晚服用。适用于血虚证。

  2.莱菔子粥 莱菔子15g,粳米50g。将莱菔子炒熟后研末,同粳米煮成稀粥服食。适用于气郁证。
3.四仙羊肉汤 羊肉500g,黄芪30g,当归30g,生姜10g。将当归、黄芪装入布袋内,扎紧口,与洗净之羊肉、生姜共放人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后,再用文火煨炖。至羊肉烂熟时,取出药袋,放少许盐,分多次饮汤食肉。适用于虚寒证。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于腹痛绵绵不止者,在中药治疗同时,可配合服用西药,如维生素B、120mg,或维生素B6 20mg,或维生素C 200mg,或维生素Bco 2片,每日各3次。腹痛难忍者,可服用颠茄片8mg,每日3次,或阿托品0.5mg,肌注。西医诊断为妊娠合并慢性附件炎、盆腔炎者,可酌情选用对胎儿发育无毒副作用的抗生素。对于习惯性便秘因妊娠症状加重而致腹痛者,可予通便。如应用开塞露通便无效,可应用低位低压灌肠法。即
5%肥皂水250ml,灌肠管低于正常灌肠高度一半,先缓慢灌入100ml,令患者抬高臀部约5—10分钟,如无便意再左侧卧5分钟,排出部分粪块后,再将剩余的肥皂水灌人,待排空结粪后疼痛自除。后以服用润肠通便之中成药如麻仁丸、桑椹膏等以善后。如有胎漏、胎动不安或急腹症征兆者,应住院治疗。



   (多种疗法]

  1.效验万 、、
  (1)补血饮(成都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中医妇科学):龙眼肉30g,水煎,带汤连渣服用,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
  功效:养血。
  适应证:血虚型。
  (2)当归艾叶饮(同上):当归、艾叶各lOg,水煎,每日1剂,分2—3次服。
  功效:暖宫散寒止痛。
  适应证:虚寒型.
  (3)佛手散(同上):当归lOg,川芎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养血活血止痛。
  适应证:血虚及血瘀型。
  2.中成药
  (1)安胎益母丸
  功效:健脾补肾,养血安胎止痛.
  适应证:血虚型。
  (2)补中益气丸
  功效:健脾益气,升阳举陷安胎.
  适应证:气血虚弱型。
  (3)逍遥丸
  功效:疏肝理气止痛。
  适应证:气滞型。
  (4)加味逍遥丸
  功效:疏肝清热,养血止痛。
  适应证:肝郁化热型。
  (5)艾附暖宫丸
  功效:暖宫散寒止痛,补肾养血安胎。
  适应证:虚寒型。
  (6)桂枝茯苓丸
  功效:活血化瘀,散癥止痛。
  适应证:血瘀型.
  3.食疗方
  (1)杜仲煨猪肾(《男女保春大全》):杜仲15g,猪肾1只。
  功效:补虚益肾安胎。
  适应证:肾虚型。
  (2)人参艾叶煲鸡蛋(《百病饮食自疗》):
  人参lOg,艾叶12g,鸡蛋2枚。
  功效:补气养血安胎。
  适应证:虚寒型。
  4.针 灸 虚寒型 处方:关元、气海、
  命门、肾俞。取任督脉经脉为主。刺灸法:各穴均用艾条悬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