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囊痈

 学中医书馆 2013-02-06

囊 痈
  囊痈,又名。阴囊痈气“肾囊痈”等,是生于阴囊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病,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其病来势凶险,敞《外科精要》说:“痈入囊者死”,相当于西医学之阴囊感染、阴囊部脓肿。其病多系湿热毒邪聚于阴囊。气血壅塞不通而致。

  治疗清泻湿热毒火为主。
  对于本病,古籍论述较多。《华佗神医秘传》指出系由“肝肾阴虚,湿热下注”引起,并与疝作了鉴别。《外科证治全书》、《医宗金鉴》等也多主张病由湿热下注所为。《疮疡经验全书》不仅根据局部触诊来探察病情进展,更可贵的是提出了脓熟切开引流的方法。《外科大成》对本病论述较详,不仅指出本病的特点是“阴囊红肿热痛”,并且与疝气、水疝作了详细的鉴别。而对本病论述之最细最详者,当推《外科正宗》,对其病因病理、诊法、治法、方药均有记载,并有验案相参。近代的《大众万病医药顾问》总结了古代对此病的认识,并将其疗法归纳为“正宗派疗法”和“全生派疗法”两大类。
  (病因病理)
  一、外感湿热 久着汗湿衣裤,或坐卧湿地,外感湿热毒邪,蕴结阴囊皮肉之间,气血壅塞不畅而发本病。 ,
  二、湿热下注 饮食不节,嗜食膏梁厚味、煎炒炙博之味,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随经下注,或肝胆湿火流注,致湿热流聚阴囊而病,如《外科证治全书》说本病“乃肝脾湿热下注”。
  三、疫毒及外伤 感受疫毒之气,致邪毒积聚阴囊,或朋囊外伤,气血郁滞日久不化,也可发为本病。
  四、肾虚湿热 肾虚不固,水湿流注阴囊,日久蕴遏化热,也可阻塞气血而为病。
  五、药物所伤 服用磺胺等药物导致过敏,或局部误用某些刺激性药物,也可引起阴囊的红肿热痛。 .、
  囊痈一病,与肝、脾、肾三经密切相关,三经湿热下注阴囊,或湿热毒邪等直接侵袭肾囊,均可引起本病。其病理乃湿热毒邪积聚阴囊,壅塞阴囊皮肉之间,气血凝滞不通,形成红肿热痛,热邪蕴遏日久则腐肉成脓,而致阴囊破溃流脓。
  西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阴囊局部感染细菌而引起的化脓性疾病。阴囊部位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抵抗能力较强,当全身抵抗能力减退或局部不卫生时可遭到细菌的侵袭而引起感染。药物过敏、外伤以及某些有毒物质刺激阴囊后更易感染。
  (辨病)
  初起时阴囊红肿,焮热疼痛,寒热交作,继则肿胀增大,单侧或双侧阴囊皮肤紧张光亮,形如瓠状,坠胀疼痛加剧,局部灼热烫手。若失洽而继续发展,则病势加剧,形成脓肿,溃烂流脓,股缝有誉核。可伴全身发热、口干饮冷、小便赤热等全身症状。
  [类病辨别]
  一、气疝 阴囊肿大,按之光软不坚、不热。阴囊肿大随体位变动.立则肿,卧则消。囊痈之肿不随体位变动,局部灼热。
  二、水疝 阴囊肿大如水晶,不红不热,胀而不痛,很少有全身症状。透光试验阳性。
  三、、阴囊风 阴囊皮肤有红色丘疹,浸淫糜烂,瘙痒奇甚,或囊皮粗糙肥厚,状如疥癣。不肿不胀,不痛或微痛。
  四、子痈 主要是睾丸肿痛,如炎症蔓延到阴囊,阴囊也会红肿。囊痈只阴囊红肿,一般不会波及睾丸。
  五、囊脱 病情急而重,阴囊电红肿迅速紫黑腐烂,甚则囊皮大片脱落,睾丸外露。囊痈皮肤红肿,不会紫黑腐烂,囊皮不脱。
  [治疗]
  囊痈一病,主要由湿热毒邪壅遏阴囊肌腠引起,故其洽眺清泻湿热毒邪为总则。但其临证变化多端,又须详细辨识申初起之时,多湿热火毒蕴结;中期多热甚腐肉,为热为实;后期多伤阴液,或兼湿火未尽。初起不红微肿,引痛肾子,不作寒热者,病轻;初起坚硬色紫,锨热红肿,疼痛剧烈,寒热交作者,病重;红肿发热,皮色光亮,疼痛有时,饮食有味者顺;成脓溃烂,脓出黄稠,肿消痛止,疮口作痒,新肉渐生者,疮口易敛;坚肿不溃,头腐无脓,时时疼痛,常流血水者重;溃后腐烂,不痛能 食者易敛;溃后脓口开张,疼痛不减,睡卧不宁,脓液清稀者多阴液亏损,湿火未尽,收口较慢。其具体治法分初、中、后三期而论:初起脓未成者,清泻实火热毒,消肿止痛;脓成之期,毒邪最盛,当以透脓托毒,排脓消肿;破溃脓出,毒邪去而正气伤,当以补虚为主,兼清余邪。在治疗上不论内治、外治均须准 此法则,但要注意,脓虽出但邪未尽者,切忌纯补,以免留邪。
  本病之治,关键在初起之时,故初期当剂大效猛,截断病势向 第二阶段的发展,使病在初期即肿消、热退、痛止。
  一、辨证施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1.初期 肾囊红肿,焮热疼痛,身发寒热,继则肿胀增大,阴囊皮肤紧张光亮,坠胀不适,疼痛加剧,局部灼热而硬。伴口干饮冷,小便赤热,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以清泻湿热。方用清肝渗湿汤118、龙胆泻肝汤、泻热汤119等加减。热甚于湿,火毒炽盛者,用清温败毒饮120加减;寒热往来者,用加味小柴胡汤121加减。均可加入银花、连翘、败酱草、土茯苓、蒲公英等清解毒邪之品。
  2.成脓期 经初期治疗未效或失治,肿胀不消,寒热不退,且阴囊肿痛日甚,或胀甚于痛,局部灼热,按之质软,指起即复。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以托里透毒。方用透脓散122加减。若毒盛正虚,难溃难腐,坚肿不消,属阴血不足者,用滋阴内托散123,气血不足者用托里透脓汤。或托里消毒散125加减。诸方能使热毒移深就浅,促使化脓,局限病灶,不使脓毒深溃、热毒内伏,从而达到脓出热毒外泄之目的。
  3.溃脓期 痈肿溃烂,脓出黄白而稠,色泽鲜明,或脓出黄稠不泽,或脓出清稀、疼痛不减。伴身热不除,精神不振,面色少华。舌淡少苔,脉细数无力。
  治以补虚托毒。气血亏虚,脓出清稀而味腥,日久不敛,脉虚无力者,用托里排脓汤126加减;肝肾阴亏,湿火不尽,脓出清稀而黄者,用滋阴除湿汤,或用敛阴除湿汤加减127。
  溃脓期若先脓出稠厚,次出黄稠滋水而痒者,为气血充足、疮口将愈之象,惟以清热养阴护胃之品调理,兼以外治可已。若此期毒邪仍盛,正气未虚者,宜按成脓期治法治疗。
  二、外治
  1。初期 用金黄膏128、玉露膏129、二味拔毒散130外敷。
  2.成脓期 切开排脓;切开时先将睾丸推开,避免损伤睾丸和鞘膜;或用针管穿刺抽出脓液。
  3.溃后期 先提脓去腐,后以生肌收口处理,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外敷。
  三、西医治疗
  初期用大剂量抗菌素及支持疗法治疗.切开引流时仍需继续抗感染和给予支持疗法.
  (护理)

  注意卧床休息,补充足够营养。饮食清淡,忌食一切刺激,性食物。保持局部清洁,内裤柔软宽大并勤洗勤换。局部禁用带有刺激性或化学性的药物外涂。用阴囊托带将阴囊托起.病期禁房事。 .
  [预防]
  避免在湿热环境中长期工作,忌久坐卧湿地。内裤勤洗勤换,立即更换湿裤。保持外阴清洁,有阴汗者更宜经常清洗阴囊并保持干燥。避免外伤,不接触有毒物质,慎服易引起皮肤,过敏的药物。饮食清淡,少食膏梁厚味.

  (结语)

  囊痈是指生于阴囊的化脓性疾病,以红、肿、热、痛,继而溃脓为特征。其病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其病理乃湿热火毒积聚阴囊,致阴囊气血凝滞不通,或热甚腐肉为脓。辨病之时,当与水疝、气疝、子痈、肾囊风、囊脱相鉴别。施治之时,首宜辨有脓无脓、轻重顾逆,次据病之分期遣方用药,内外兼治。初以清泻湿火热毒、消肿止痛;成脓时托脓透毒,正不虚者透托,正虚者补托;溃后以补虚托毒、生肌敛口,溃后忌一味纯补,以免、助纣为虐。然治之要在于截断扭转病之发展趋势,使病在初期消退,故宜早治,猛攻.又痈之为病,多邪热所为,故凡临证必须慎用或禁用热药。本病只要及时治疗、治疗得法,精心护理,其预后良好。
  (文献参考)
  《疮疡经验全书》:“此证因肝经湿热不利,遂流毒于膀胱肾经,感冒寒暑邪气,偏盛于阴之经络,以致气血凝聚,寒湿不散”,“此毒年高者,因宿有疝气候,及感冒寒湿气辛劳。少壮因房事所致。初起阴囊赤肿,身发寒热,攻水道、归来二穴,痛不可忍。用手按之,皮宽不急,可用攻毒散加入当归须、川楝子发散;用手按之急胀似火之热,急用阴囊毒药治之,更服黄矾丸”,“倘或开刀,领待其熟。以油头绳扎住肾子,以小刀开海底穴,其脓血即流尽矣,外贴金丝等膏。少劳戒色,并避汤火风气及诸毒物”。
  (外科大成》:。囊痈与疝气相类,但痈则阴囊红肿热痛,内热口干,小便赤涩;若疝则小腹痛,牵引肾子,少热多寒,好饮热汤为异耳;若水疝虽肿而光,虽痛有时,不红不热,按之软而即起为异耳”。
  《医宗金鉴》:“此证生于肾囊,红肿,焮热疼痛,身发寒热,口干饮冷,由肝肾湿热下注肾囊而成”,“此痈本于肝肾发出,以滋阴培补气血为要。生肌敛口时,朝服六味地黄汤,暮服人参养荣汤。滋补之甚效”。
  《外科理例》:“肿痛未作脓者,疎肝导湿。肿硬发热,清肝降火。脓清不敛者,大补气血.已溃者,滋阴托里。脓成胀痛者,急针之,更饮消毒之剂。囊痈,湿热下注也。….大抵此症属阴道亏、湿热不利所致,故滋阴降湿药不可缺,常治肿痛小便秘滞者,用除湿为主,滋阴佐之;肿痛已退,便利已和者,除湿滋阴药相兼治之;欲其成脓,用托里为主,滋阴佐之,候脓成即针之,仍用托里滋阴;若湿毒已尽者,专用托里,如脓清或多或敛迟者,用大补之剂,或附子饼灸之”
  《丹溪手镜》:“囊痈,乃湿热下注也.浊气流入渗道,因阴道亏,水道不利而然,脓尽自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