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鹅掌风

 学中医书馆 2013-02-06
鹅掌风
    鹅掌风是手部的浅表真菌病。因其手部粗糙干裂如鹅掌而得名。男女老幼均可患病,
但以青壮年较为多见.南方潮湿地带比北方干燥地区发病率高,常与湿疹并发。本病多
发于手掌心及指头。其皮损夏季常见起水疱或糜烂渗液,冬季表现为鳞屑及干燥皲裂。即
现代医学的手癣。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论述,元《外科精义》首先指出:“手足癣,皮剥起。”鹅掌风病
名首见于明《外科启玄》。陈实功《外科正宗.鹅掌风》记载:“鹅掌风由足阳明胃经火热
血燥。外受寒凉所凝,致皮肤枯槁;又或时疮余毒未尽,亦能致此。初起红斑白点,久
则皮肤枯厚破裂不已.”清《外科证治全生集》说:“鹅掌风,患于手足掌指皮上,硬而痒
燥烈者是也。”
    [病因病机]
    多因外感风、湿、热之毒,蕴积肌肤;病久则气血不能荣润,皮肤失养,以致皮肤
肥厚燥烈,形如鹅掌;或由相互接触,毒邪相染,可沾染他人;亦可由脚湿气传染而得。
    西医学认为,本病系因生长于手掌和指间的皮肤癣菌(主要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
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感染所致。
    [辨病]
    1  临床表现  鹅掌风在临床上大致分为三型:
    1.1  糜烂型  多为潮红的斑块,边缘清楚,糜烂湿润,时有流滋,白皮翘起.部分
患者发生在指间,重者指部稍有肿胀,容易因搔抓引起化脓而致附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
肿痛。
    1。2  水疱型  皮下小水疱,散在或簇集,不久破壁破裂,叠起将脱白皮,中心已痊
愈,四周续起疱疹,是本型的特征。初起多在指端的腹侧或手掌之中,多数不断蔓延,指
端损害可侵及甲板,形成灰指甲;手掌损害可延及手背及腕部,呈边缘清楚,中心有自
愈倾向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片,多伴有小片的潮红或脱屑。
    1。3  脱屑型  仅有鳞屑和皮肤肥厚、粗糙,有的发生皲裂、疼痛,冬季则裂口更深,
疼痛更重.继发感染化脓者,红肿热痛明显.
    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可使病程延长,经年不愈。自觉瘙痒,秋冬季节皮肤肥厚、
干燥,发生皲裂、疼痛,手掌手指失去弹性以致屈伸不利。
    大多数先在一侧手部发病,以后再传染到对侧而左右对称。少数亦可长时间仅一手
发病。
    2  诊断要点
。  2、1 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手掌及指缝间。
    2.2  皮损初起为小水疱,甚痒,破溃或吸收后出现脱屑,或伴有潮红,以后逐渐扩
大或融合,形成不规则的损害。

    2.3  病程缓慢,如不及时治疗,可多年不愈,及致皲裂或皮肤粗糙。
    3  鉴别诊断
    3.1  瘸疮(手部湿疹)  常对称发生,损害为多形性,境界不明显,可反复发作,
真菌检查阴性。
    3。2  田螺泡(汗疱疹)  对称性发于手指侧缘,主要皮损为密集的小水疱,水疱较
深、较大,疱难破裂,常成批出现,一般在1—2个月内自愈。夏天多见。
    3.3  癣菌疹  有红斑、丘疹、水疱等湿疹样皮损,常沿着手指伸缘或手掌出现多数
成群的小水疱,疱壁紧张而突出。
    3.4  旋指疳(连续性肢端皮炎)  常在一个指头有水疱、脓疱,糜烂,蔓延而经久
不愈.
    3.5  掌跖角化病  多自幼儿开始发病,手掌、足底有对称性的角化和皲裂,无水疱
等炎性反应。
    [辨证]
    血虚风燥证  病程日久,缠绵不愈,皮肤干燥,脱屑皲裂,瘙痒不堪,舌苔薄,
脉细。
    [治疗]
    1  内治法  本病一般无需内治。若病程日久,出现血虚风燥证,可予养血润肤祛风,
方用当归饮子加减。
    2  外治法
    2.1  糜烂型  用雄黄膏或皮脂膏外擦,日2次。
    2.2  水疱型  用一号癣药水或二号癣药水或复方土槿皮酊外搽,每日2—3次;或
在炎暑期间用鹅掌风浸泡方浸泡.
    2.3  脱屑型  粗糙皲裂者,疯油膏或红油膏外涂,加热烘疗法,每日2次。
    2。4  烟熏疗法  用油核桃擦手,炉内置常山50g,上以胡桃青皮盖好,燃烧熏之,
1周不沾水,退去老皮即愈;或用疯油膏揉之,用火熏烘,油干为度。本法适宜于脱屑型。
    2.5  二矾汤  以白矾、皂矾各120g,儿茶15g,侧柏叶250g。煎汤熏洗。
    2.6  浆泡法  豆腐浆2大碗,加入川椒、透骨草,熬5—6滚,待温凉适当,浸泡
患处,约2小时,连用3—4次。适宜于水疱型.
  [预防与护理]    .
  1  注意个人、家庭及集体卫生.
  2  有脚湿气者,宜及早治疗,否则易发本病及灰指(趾)甲。
  3  手部出现干燥、皲裂者,避免接触碱性洗涤品。    ,
  [古籍选粹]
  哎外科正宗.鹅掌风第七十一》  鹅掌风由足阳明胃经火热血燥,外受寒凉所凝,致
皮枯槁;又或时疮余毒未尽,亦能致此。初起红斑白点,久则皮肤枯厚破裂不已。二矾
汤熏洗即愈。
    二矾汤:治鹅掌风皮肤枯厚、破裂作痛,宜用此汤熏洗。轻则不宜,越重越效。.
    白矾、皂矾各四两,孩儿茶五钱,柏叶半斤。用水十碗,同上药四味煎数滚候用。先
用桐油搽抹患处,以桐油蘸纸拈点着,以烟焰向患处熏之,片时方将煎汤乘滚贮净桶内,

手架上用布盖,以汤气熏之,勿令泄气,待微热倾入盆内,蘸洗良久,一次可愈.七日
忌下汤水,永不再发。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掌心风》  无故掌心燥痒起皮,甚则枯裂微痛者,名掌
心风。由脾胃有热,血燥生风,不能荣养皮肤而成。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鹅掌风》  此证生于掌心,……初起紫白斑点,叠起白
皮,坚硬且厚,干枯燥烈,延及遍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