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妊娠心烦

 学中医书馆 2013-02-06

妊娠心烦

  妊娠期间,孕妇出现烦闷不安,郁郁不乐,甚或心惊胆怯,烦躁易怒者,称“妊娠心烦”,古称“子烦”。多见于妊娠中期,因受胎4—5个月,相火用事,或盛事,或盛夏君火大行,俱能乘心肺以致烦躁。
  (主要病机)
  主要机制是阴虚火旺,扰乱心神.《产宝》云:“夫妊娠而子烦者,是肺脏虚百热乘于心,则令心烦也。停痰积饮,在心胸之间,或冲于心,亦令烦也。若热而烦者,但热而已。若有痰饮而烦者,呕吐涎沫,恶食气,烦躁不安也。大凡妊娠之人,既停痰积饮,又寒热相杂,气郁不舒,或烦躁,或呕吐涎沫,剧则胎动不安,均为子烦也。”《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更概括地指出:“子烦病因,曰痰,曰火,曰阴虚。”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以孕妇自觉心中烦闷不安,甚则心惊胆怯,烦躁不安为主.据“无热不成烦”之理,多伴有一些血热的全身症候和舌脉征。
  2.鉴别诊断 胎气上逆:是指妊娠胸胁胀满,甚或喘急,烦躁不安;以胀满为主。妊娠心烦则以心烦为主.

  (因、证、辨、治]
  原因有阴虚、痰火、肝郁之异,故辨证当分虚实,审证求因。由于孕后阴血聚下以养胎,常致阴分不足,故临证时以阴虚子烦最为常见。治疗多养阴清热,除烦安神为主.
  1.阴虚证   使用方法:先按下面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病因病机 素体阴亏,孕后阴血聚以养胎,阴虚益甚而生内热,热扰心胸而烦;或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上炎扰及神明;或肺热乘心,致神明失守,发为子烦。
  主要证候 妊娠中期烦闷或心惊胆怯,坐卧不安,五心烦热,午后尤甚,口干咽躁。舌红,苔少,或薄黄而干,脉细滑数。
  辨证依据 有热邪扰心病史;心烦胆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滑数。
  治法 养阴清热除烦.
  方药
  (1)黄连阿胶汤(《金匮要略》):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
  若肾阴素亏,水不济火,兼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加龟板、玄参、女贞子、旱莲草、远志;心惊胆怯,坐卧不安者,加龙齿、茯神、珍珠层粉。若肺阴不足,兼潮热盗汗者,加天冬、知母、百合、浮小麦.
  (2)人参麦冬散(《妇人秘科》)。人参、寸冬、茯苓、黄芩、知母、生地、炙甘草、竹茹.
  2.痰火证
  病因病机 素有痰饮停滞胸中,孕后阴血养胎,因孕重虚,阴分必亏,阳气偏旺则热,痰热相搏,扰动神明,是以烦躁不安。
   主要证候 妊娠期间,心烦不安,心悸胆怯,头眩胸闷,或呕吐痰涎,或形体肥伴,倦怠纳呆。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依据 素有痰火停滞史;烦躁不安,胸闷吐涎。舌淡,苔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涤痰除烦.
  方药
  (1)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半夏、
  枳实、竹茹、陈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枣)加炒栀子、黄芩、竹沥.
  (2)黄连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黄连、半夏、枳实、竹茹、陈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枣.
  (3)竹沥汤(《千金要方》):竹沥、黄芩、麦冬、茯苓、防风。
  3.肝郁化火证
  病因病机 素性忧郁,或孕后七情内伤,情志不快,肝郁气滞;孕后胎体渐大,有碍气机升降,气郁益甚而化火,肝火上逆,扰及心神,遂致子烦。
  主要证候 妊娠心烦不安易怒,目眩口苦咽干,精神郁郁不乐,喜太息,胸胁胀痛。舌边红,苔微黄,脉弦滑数.
  辨证依据 孕后有肝郁或七情内伤史;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舌边红,脉弦数。
  治法 疏肝解郁,清热除烦.
  方药 丹栀逍遥散(见“月经先期”节).
  (疗效判断标准]
  1.治 愈 症状消失,妊娠继续,无明显异常.
  2.好 转 症状减轻,妊娠继续,无明显异常.
  3.未 愈 症状无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