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小龄童:龚琳娜手上的《金箍棒》

 五成 2013-02-06

                               龚琳娜手上的《金箍棒》

(2013-02-06 09:00:02)
 

    提起龚琳娜的名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她2010年推出的神曲《忐忑》,当时是通过网络走红而被大家认可和喜爱的,我也从电视中反复多次看到她的演唱,之后不同领域的人都在学唱、模仿这首歌。

龚琳娜手上的《金箍棒》
    龚琳娜是贵阳人,祖籍江西进贤县,1980年开始登台演唱,1992年至1999年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和大学,师从邹文琴教授学习民族声乐。2000年,她演唱《斑竹泪》获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专业组银奖。2002年,她演唱《孔雀飞来》获全国民歌排行榜首。2005年,她旅居德国,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中国新艺术歌曲,曾在德国TFF RUDOLSTADT音乐节、芬兰民族音乐节、法国世界音乐节、比利时欧罗巴艺术节等大型国际音乐节举办独唱音乐会。龚琳娜与其丈夫德国籍作曲家老锣在潜心研究总结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并吸收借鉴西方音乐的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与艰苦探索,开创性地提出并建立了中国新艺术音乐这一植根中国的全新艺术化音乐概念与形式,让世界感受、接受并享受中国音乐之美,其作品《忐忑》获得了欧洲的专业殊荣,继而对于中国音乐的国际化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龚琳娜手上的《金箍棒》
    艺术贵在独创,且要有个人独特的风格才能被观众所认可,龚琳娜的歌唱事业及音乐视野着眼于全球,与我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西游文化、猴王精神中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意志相类似,在推广西游文化的过程中有好的载体是件难得的大好事。2009年3月底我应邀到宝岛台湾参加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时,在街头曾看到音乐剧《西游记》的演出海报,演员和演奏员的服饰造型新颖而独特,非常想一睹为快,只是因在我离开台湾后才演出而没能看到而深感遗憾。龚琳娜手上的《金箍棒》

龚琳娜手上的《金箍棒》
    龚琳娜是个非常谦逊、执著的歌唱艺术家,去年8月25日我作为颁奖嘉宾参加第十一届长春电影节颁奖典礼时曾与她及先生在演出厅里有过一面之交。

龚琳娜手上的《金箍棒》
龚琳娜手上的《金箍棒》
    我最近一直在上海赶拍由王新民导演的三十集电视剧《新燕子李三》,几乎每天都有夜戏,昨天一直拍到凌晨两、三点才回来,上午起床后我从网上看到了龚琳娜2月4日晚《金箍棒》节目的演出视频,也关注了对她的采访报道及网友评论、留言,争议颇大。我也看到了微博上对她演唱《金箍棒》单曲后的评论,有鼓励,有肯定,也有反对,甚至有吐槽表示雷人的,但基本上还没有看到对她个人艺术创作的攻击,大家还是在关注、支持她,我觉得这是件好事。

龚琳娜手上的《金箍棒》
    我认为她的这首新曲,歌词内容是严谨洗炼的,并没有用恶搞低俗、博人眼球又拙劣的形式去演绎,她的面部化妆、头上画的金箍、安插在肩上的雉鸡翎都有美猴王孙悟空的特点,这些都是需要充分的想象力的,乐队的成员也化妆成观音菩萨、其他师徒三人及小猴子的形象,合唱队中每人都拿着孙悟空的脸谱编排成各种群体舞姿,整个剧目氛围是轻松愉悦、喜闻乐见的,我也能感受到她是在用心用力在创作的。她在接受记者对她的采访时称“自己是在玩音乐,但是是怀着真诚的态度在玩,她与合作的演员一遍遍认真的排练,就是希望用音乐带给大家快乐的能量。” 

龚琳娜手上的《金箍棒》
在上海六小龄童艺术馆展出的猴王世家四代人用过的金箍棒
   
    我衷心的希望和坚信:《金箍棒》这首歌曲在听取各界人士不同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打磨、提高,应该可以成为一个形式新颖、独特,内容雅俗共赏,不仅受到国内观众首肯还能走向世界向全球传播西游文化、弘扬猴王精神的很好的载体,可以通过这种喜闻乐见且老少咸宜的形式、轻松愉悦的状态,让大家感受到《西游记》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和永恒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