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勿舍近求远 拍照不妨从身边开始

 独行客a 2013-02-06
除了拥有合适的机身与镜头,理所当然地还要知道去哪里拍照。摄影取材大致上也分为两种,「自己人生的侧写」与「专门为作品去取材」,这两种也绝对性的决定你摄影有多辛苦。
 
自己人生侧写」的摄影者并不需要特别的去取材,因为主要就是帮生活做些纪录,充其量是拍摄的美一点,是最轻松的拍摄法。这并不代表这样的照片逊于特殊景点与人物等的拍摄作品,因为含有私人生活味道的小品更能突显出来摄影者的个性与贴近一般人的生活,有时反而更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生活小品有时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这样的生活小品从朋友聚会、小孩郊游到情人节大餐…等等,这些也是我最常拍摄的题材,因为充斥于我的周边,所需要的只是将它们忠实的捕捉下来而已。
▲日常生活的角落用心去拍摄,也会让读者享受不一样的感觉。

为摄影而取材,相对辛苦

  专门为「作品去取材」的摄影者题材有很多选择,如传统技艺人的一天、厨房里的景色、国外人文摄影、五月的桐花季等等。这些类型的作品因为入口门坎高,稀少,比较容易吸引一般人的眼光。看这样摄影集锦的人不但是看了一张具有拍摄者美术感的作品,同时也像是藉由摄影者一起去经历了一段难有的经验。这样的摄影过程假设只是为了摄影而做,其实很辛苦。
▲潜水、跳伞等活动,都是特殊的题材。

看到好作品别急着感叹!

  比较少的人自己本身生活刚好就是稀有的摄影题材,像是自助旅游爱好者,或是工作本身就会接触到许多一般人难接触领域。这样的人很容易在不需要特别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下,就可以拿出与众不同又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由于摄影不是一种竞赛,也不赖以为生,其实也不需要特别羡慕。
▲许多时候摄影者的生活是否有趣,才是决定一张照片好坏的原因。

用「好的不同」来判别作品

  将摄影作品的突出用非常通俗的方法来解释为「好的不同」。所有的摄影者的目标几乎都是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而这样的风格说穿了也不过是「摄影者的个性与生活」和「惯用的美术感与技术」。

  是的,出名的摄影者你几乎可以单看照片就知道是不是他照的,因为刻意与否,他有既定的风格。

  以这样的角度来看,「只为了摄影的外拍」 并不容易被读者所认同,因为那不包括摄影者的生活,同时外拍的题材通常早被滥用,连带着摄影者惯用的题材都会被淡化。在这样的状况下,「只为摄影的外拍」其实反而变成了一种因为爱摄影而产生出来的生活变化,与让自己眼光不同于他人的训练,造就的是作品外的其它好处。
▲带有他国特色的表演也很吸睛。

展现最真实的自我,就是最自然的素材

  如果要推荐大家选择专属于自己的特殊题材,我想应该是找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将它拍摄为有你美感的作品即可。

  有些人喜欢高尔夫,有些爱车,有些爱吃,有些爱出国,有些则是带小孩。不论是哪一种,都带有浓烈的个人性格与生活,让人很容易联想。一致性的拍摄自己的真实生活,让读者认可与记住,是最容易与最自然的取材方式。
▲有些摄影者的个性天性容易与被摄者玩成一片
  这样的摄影者假设也想要凑热闹去拍桐花祭,也可以拍成「高尔夫球旁的桐花」,「名车桐花游」或「带小孩去看桐花」,不论哪一种,都还是我们所定位的延伸,拍摄者其实也没有因为摄影而做出不适合自己的事,因为本身就只是拿两个喜爱的事物做结合。
 
有些人则是因为摄影而产生出来更多的兴趣,而间接地增加了自己生活可拍摄的题材。也是我最想看到的状况。
▲真正的题材是我们的人生,与其去找,不如创造。
▲就我经验中读者最爱看我很凄惨的照片。
  「只要是带有浓烈你的特色照片就好,地点与素材只是让你发挥你的人格特色而不是特色本身。」很多摄影新手朋友问我如何挑选好的摄影主题,我都是这样回答。

  花些心思,题材是因为你而精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