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关于企鹅步的深层次问题

 茉莉苑168 2013-02-07

关于企鹅步的深层次问题

龙城飞将 旭日东升

 

近来许多朋友问关于企鹅步的问题。今天下午发表了《关于企鹅步的几个问题》 [1] ,现在就企鹅步的深层次问题作些研究。

 

一、        企鹅步的虚实

企鹅步是实腿发力的。由实腿向虚腿转换,由实腿发力,并不是由虚腿向前迈步,而是由实腿带动身体,向前挪步,把虚腿放在地上。虚腿承重后,再变为实腿,又开始新的虚实转换的循环。

若虚腿迈步,如阅兵式时的正步走,会产生断劲的问题,虚腿自大腿根上断劲了。还会产生缺乏掤劲的问题,自虚腿开始是松懈的。自然也不会长功夫。人们常说十年不出门,又说练太极是练腿的,结果有人练了一辈子的腿,也没有练出功夫来。一些拳照我们一看其金鸡独立等动作,就能看出这些问题严重存在。

 

二、        企鹅步虚腿的状态

企鹅步的虚腿不是完全松去的,不是完全松净的,不是耷拉下去的,而是仍有掤劲,是被胯部提吊拉扯在空中的。若松下去,就不是企鹅步,就是普通人的步法了,就会存在上面所讲的各种问题。

 

三、        企鹅步与立身中正的关系

在企鹅步状态中,立身中正是动态中的,摇摇晃晃的,摇摇摆摆的,不是铁板一块不动的,不是牌坊式的。当然,一定不能是松懈地乱摆动身体的。

 

四、        企鹅步与身法要求的关系

内家拳都讲究身法,身法是内功的入门阶段。

各家拳法的身法讲究多有不同,但仔细研究一下,其核心的内容差不多。这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不同门派都是在接近真理。所以观点不同只是大家从不同方向上接近真理的代名词而已,不应成为拒绝学习别人先进正确东西的理由。

身法的要求不外乎把身体的各个总体有机地“捆绑”起来,使人在运动中充满柔性、充满灵动、充满整劲。但达到这个要求后的人不是固定不动的,在运动中必然是摇摇摆摆的,不可能像跳拉丁舞一样那么僵直。

但这种摇摇摆摆不是刻意的,而是左右腿转换重心,虚实转换时必然会使得身体向左向右移动而摇摆。不是故意的,却是必然的。

 

五、        企鹅步与不配合推手中“似挨非挨”的关系

“似挨非挨”是龙城飞将和旭日东升在长期的推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理论,一种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在推手中不用再顾及化与发,不用顾及是否做空对方,使对方失重。只要“似挨非挨”你就是化了,对方推不到你,打不到你。只要“似挨非挨”你就可以发了,你可以一拳把对方打倒在地。

 

六、        企鹅步与“不丢不顶”的关系

“似挨非挨”也就是不丢不顶,既不和对方的硬力顶,也不使对方脱离自己的接触。

自己对付对方的进攻时,似挨非挨,也就是自己对对方不丢不顶,使之没有机会。

自己在进攻对方时,似挨非挨,也就是对方对我方不丢不顶时我方仍以似挨非挨对付之,在似挨非挨中使之或者丢了,或者顶了,从而就是我方进攻的机会。

 

七、        企鹅步与掤劲的关系

踩出了企鹅步,就是踩到了内劲。有了内劲,就是有了掤劲。内劲是浑身整体的,不是局部的。若哪个肢体脱离了身体,就是断劲,就是内劲不好或者说掤劲不好。

掤劲,若一个人练拳,是自己浑身充满掤劲。有人常用一个充满气的气球来比喻这个时候的人体的状态。

若两人人对练,推手,掤劲同时要达于对方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和对方的身体同时掤为一体。此时,我方身体的轻盈的、灵动的、柔韧的、整体的,对方这一块则不同了,他是深重的、笨拙的、僵滞的、散乱的。

这两个人接在一起,掤在一起,此时此刻,我方是轻灵柔整,对方是重笨僵散,这一瞬间,就是我方发力的好时机。

 

八、        企鹅步与武术抓拿踢打摔的关系

“抓拿踢打摔”这五个字是武术界常用的一个词组,实际上表示武术散打中的四种对抗方法,表示全面的武术技术。其一为抓拿,这里抓与拿为同义词。其二为踢,用腿打击对方。其三为打,直接的意思是用手打击对方,实际上应当包括掌、拳、臂、肘、膀、胯、臀、膝等身体部位对对方的击打。摔,就是使对方摔倒在地。当然,也有的武术门派或拳师的技术较侧重于某一个方面,比如有侧重用腿的,有侧重用摔的,但多数人习惯打为主要手段。但也有时给人一个印象,似乎侧重打的拳师或者门派不擅长摔踢和抓拿。

所以,也有人用“踢打摔拿”四个字来表示全面的武术的技术的。

实际上,腿击本来就是击打的一个部分,也有人常把腿脚和膝的用法联系在一起,有人把手、掌、拳和肘的用法联系在一起。这样,如果把腿踢归入击打类,则上述五个字就可以简略为三个字了:“摔打拿”。

在我们企鹅步的训练下,打踢就合一了。双方若散手,打手同时就暗含着出腿,若进到“打架如亲嘴”的距离,膝和肘自然富含在其中。但打的效果,尤其一拳把对方打倒在地,或地脚把对方蹬出几米远,前提都是做空对方,没有做空,打和踢效果都不会太好的。

再看摔。在企鹅步下,在太极的散手理念下,摔其实就是做空对方,轻轻地一推,对方就倒地。根本不需要扯住、拉住、拧住对方,不需要生搬硬拽。

再看拿。太极的拿法也是顺势而为的。若双方有机会缠在了一起,顺势得机得势,将对方身体做空,重心不稳,不经意间就把对方拿住了。

这几种技术在我们的太极拳中都是符合太极拳的原理,一是做空对方,二是不死记套路,没有固定招式,三是都在企鹅步下完成。若不是企鹅步,站再高点,身体会僵硬。若站再低一点,失去身体的灵活性,身体会散。抓拿踢打的效果就不会好。

一般武术的观点是,武术套路、招式主要是由拳法、腿法、摔法和拿法这四项技术组成,也即是我们平常说的踢打摔拿。这种观点说,学好这四项技术,在实战中能够灵活、合理、综合地运用这些技术,又需要花不少时间练习、实践。到此,才达到武术功夫层次中的招熟(低层),后面还有懂劲(中层)、神明(高层)。招熟,是一般人中的高手;懂劲,是高手中的高手。神明,这样的人或许一百年出一个。但根据我们的观点,熟悉了企鹅步,不是这样的三个阶段,直接地不是学招式,当然不存在招熟,而是劲路熟悉。劲路熟悉了,就可以达到懂劲的阶段了。神明我们不敢当,但我们只有标准,这就是:懂劲。

 

九、        企鹅步与扭秧歌的关系

陕北大秧歌是盛行于陕北延安等地,扭秧歌时,头、颈、肩、腰、胯、臂、腿都会饱含激情地扭动、甩动、抖动。其动作洒脱大方、简单易学,即强身健体,又热闹欢快,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我们分析一下它的步法,和我们的企鹅步很相近。扭秧歌中上肢的动作中有手动的因素,总体上讲腿动为主,从力学原理上其实好过目前国内许多太极拳。国内的许多练太极拳的人若学点扭秧歌也不至于十年都进入不了太极拳原殿堂。

 

2013-2-4

 

摘自龙城飞将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