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浦青龙镇遗址出土近两千件唐宋时期文物

 昵称93999 2013-02-07

青浦青龙镇遗址出土近两千件唐宋时期文物

A-A+2013年2月7日08:00东广新闻台7 条评论

  各位听众,历经4个多月的青龙镇第二次考古发掘再传喜讯,位于青浦区的青龙镇遗址近期出土近两千件唐宋时期文物,将上海作为兴盛繁荣的对外贸易港口历史从近代推进到了唐代。请听报道:

  【320青龙镇遗址过去非常有名的,历史记载非常详细,但青龙镇到底多大,具体位置在哪里,留到今天有什么东西,完全不知道,都被湮没了,实际上是消失的城镇】

  【我们说工业遗产,这恐怕是最早的。我们还发现现场熔化铁水的炉子,发现了两个片区,相隔100米,如果讲上海城市史的话,比较发达的城镇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知道在上海唐代政治中心在华亭,华亭县,仅仅是政府所在地,行政所在地,它的商业贸易工业在哪里?就在青龙镇】  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宋建介绍说,青龙镇本是上海名镇,始建于唐天宝五年,相传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曾在这里造青龙战舰,破曹军于赤壁。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航运条件发达,青龙镇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重镇,在宋代有“小杭州”的美誉。去年10月开始最新一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唐代时期的四座火炉,周围有红烧土铸造残渣,宋建说,这表明唐代青龙镇就有了铸造工厂:

  不仅如此,青龙镇也是当年上海的生活中心。就在铸铁作坊旁还发现了五口水井,其中一口水井口径为0.7米,井深4.38米,工艺考究,井壁用小青砖竖砌,磨砖对缝,对接处用榫卯套合,这是上海迄今发现数百口井中深度最深、做工最精细的一口。上博考古部研究员何继英说,工艺考究表明这里当年十分繁华:

  【323 砖也都打磨过,磨砖对缝的,也是一种工艺,在上海发现时比较早的,建筑工艺非常考究的,反映当时有了一定的技术,或者说这里比较繁荣了才可以造好的东西】

  井里还发现了三面铜镜以及铁鼎、铁釜等距今1300多年的生活器物,都是上海首次发现。另外还有来自湖南长沙窑的瓷腰鼓以及刻有四瓣花纹的瓷盘,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说,这些文物默默诉说着当年上海作为航运中心的历史:

  【320 长沙窑这个碗,只是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黑石号沉船一条唐代的沉船上看到过,也不完全一样,这样的花纹不是我们中国人喜欢的花纹,这是外贸的订货,上海是个贸易港口,我们知道都是近代的事情,现在我们可以追溯到唐代】

  已勘测的青龙镇遗址范围有25平方公里,目前考古发掘仅是冰山一角,未来如何规划利用这片土地?考古专家建议要从文物保护出发:

  【陈:这里不要做大的规划,要教育当地的居民要好好保护,这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宋:规划要以文化保护为重要的基点,在地下文物得到保护以后,再跟文物保护匹配的建设,比如搞一些绿地,搞遗址公园】

  以上由东广记者臧明华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