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心脑不接”是太极的啥功夫?

 茉莉苑168 2013-02-09

“心脑不接”是太极的啥功夫?

龙城飞将

 

人们关于太极拳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早期的理论主要是一些太极拳的先辈们短短的话语,而且还是用文言文写就。比较系统地叙述首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及武禹襄、李亦畲等大师们的叙述。他们拳论的特点是言简意赅,但也后人无法理解的情况。原因是,一,后人多不习惯于文言文。二,由于他们言简意赅,后人理解多有歧义。三,后人身上掌握的功夫各不相同,再加上一些初入门的人基础不足。

近几十年,国内陆续出了一些大师们的著作。他们的著作一方面是对先师们理论的阐释,另一方面也加上了各自的理解。

近来从网上查到一位著名的大师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修大道,心脑不接》[1]。有人评论说,颇感神奇,然百思不得其解。遍查太极拳综论,末见其辞,更未闻太极拳高级内功有“心脑不接”之说。“心脑不接”仅就文字而言,就不算是褒义词,似有“缺心眼”、“没心少肺”、“大脑不够用”等贬义。试想,一个脑筋反应迟钝的人,又怎么能在与人交手中立于不败之地呢?这样的人又怎么能获得太极拳的高级内功呢?也有可能除笔者之外,大智皆若愚吧! [2]

什么是“心脑不接”?我们看一下此论的发明者祝大彤大师怎么解释。“心脑不接”就是在双人推手较量中,二人胶合在一起时,择得开,吴图南大师见二人胶合在一起时总要喊一句“撒手!”难,谁也不敢撒手,此时谁择开谁操胜券:京城已故人极拳大师杨禹廷对推手技艺有一句权威说法,他认为二人较技,“打人容易摔人难,摔人容易,放人难,”常见的推手照片,多以甲将乙摔倒,这已经很不错了,放人的拳照很少见到:所谓发人,足以人极上乘技艺将对方拿起来,发放出去,这是京城太极拳家王培生说过的定义:靠力气足难将对方发出去的,一定要有太极拳上乘功夫,即太极内功。按《授秘歌》要求,为“无形无象,全体透空”。“无形无象”为太极拳家在推手技艺中,身体上下四肢不显示动作,只是在接触部位的最小点上感觉空,或者什么东西也摸不到,以松柔、松空、松无的高境界功法击连住对方,使对方失去重心,牢牢控制住对手,使彼方没有逃走和进攻的变数,只能等着挨打,这就做到了心脑不接。彼方早已失掉重心,想逃跑以解脱困境,确是败在以心脑接对方的进攻:实践告诉深研太极拳者,二人放时带力进攻或防守不会章到胜券。太极阴阳学说告诉你有力失败,力大失败得更惨[3]。看了这段标点符号都是乱点乱逗的文字,也不明白他说了些啥。

我们细细地品一下,也许“双人推手较量中,二人胶合在一起时,择得开”是他的定义。如果他的本义真地是这个意思,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两人推手时,当两个人僵住,谁也不敢放开,担心一动就被对方发出去的瞬间,此时,其中一位功夫更高一些,他能够主动一点把两人从僵局中解得开。这就是“心脑不接”?我有点不敢相信了。这是指两个人都僵住的瞬间都心脑不接,还是主动解开僵局一方是心脑不接,还是相对于先解开僵局行动略微迟缓的另一方是心脑不接?

祝大师说,“心脑不接”在体用结合上是重要的拳法……是太极深研者在盘拳修炼的基础上研习双人推手较技中遇到的难题。由此,我们还是不明白何为“心脑不接”。

 

  我们这边还没理解什么是“心脑不接”,大师那厢已经在教导人们如何修炼心脑不接了。“太极拳界能达到心脑不接者少见,多为较技双方躯体上下肢相互交接,一方将对方打出去或摔出去也互不离身。”看来,依大师的见解,推手时能把对方打出去,或摔出去,不是“心脑不接”这种高深的功夫。而这种低功夫,能够把人打出去,摔出去,却仍是“互不离身”。我们不清楚,这到底是打出去了没有,摔出去了没有?

大师解释说,“这是因为二人较技推手,心里不静,周身不净,难以脱离胶合状态。没有心脑不接之精深内功……胜者也难逃胸部憋气之苦”。更神奇了,没有心脑不接的功夫,推手时把人打出去,摔出去的胜者还会“胸部憋气”。有点耸人听闻。

 

讲到这里,还不神。据那位评价者介绍,大彤先生曾在杂志上说过,他被吴图南先生一掌打出六米开外,在往回走到三米处时,被吴先生一喝又被隔空打了出去!我们很想一睹大师们这么隔空打人的技艺,比武侠小说还说得悬乎。

 

看来,“心脑不接”功夫是脑筋不够的人编出的神话。

 

2012-8-22

 

摘自龙城飞将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