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境问题扼杀中国增长奇迹非危言耸听

 yfpy1234 2013-02-10
来自:www.  阅读原文
  一月中旬,环境灾难终于以最引人瞩目的形式降临。华北大部分地区被浓重的有毒污染物覆盖,北京的空气已经达到有害级别。切实推出避免生态灾难发生的政策,否则或许会导致中国经济奇迹的终结。
  如果说过去我们对环境问题、环境灾难认识还不那么痛彻心肺,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感受还不那么直接直面的话,那么,一月中旬至今的华北大部分地区的143万平方公里持续雾霾笼罩使我们深切感到环境灾难的降临,环境问题对我们每一个人带来的影响那么直接、那么切肤之痛。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医学家钟南山先生说:因为大气污染这些东西是跟整个环境,跟外环境、内环境相关的,这个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你可以考虑,可以隔离,可以有各种方面的办法,但是大气的污染、室内的污染是任何人都跑不掉的。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环境灾难的原因。
  长期以来,环保活动者、经济学家和学者一直警告中国将会出现环境灾难。我们要么口头表示重视,心里却漠视,甚至认为是危言耸听、言过其实。今天我们深感这些警告不是挑刺,不是夸大其实,更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苦口婆心对中国负责人的态度。
  在看到环境问题正在直接严重侵蚀国人健康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其正在扼杀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一直沿袭一条重化工业、大投资、能源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之路。这条路本身就是重污染之路,就是高耗能高耗资源之路,这是造成环境灾难的直接经济原因。比如:严重耗费煤炭的钢厂,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了,仍在大幅度扩建,不但耗费大量煤炭资源,而且造成严重粉尘污染。又比如:火电厂纷纷亏损,却仍在扩建扩大再生产,大量耗费煤炭资源,造成空气极度污染。再比如:汽车工业粗放式过度发展,几乎每个省份都有汽车制造厂,有些省份不止一两个厂。而同时,汽车尾气排放又不达标,造成空气严重污染。更加致命的是,垄断国内石油供应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油品质量备受诟病。石油垄断巨头们在赚取暴利的同时,却使得汽油和柴油中的含硫量大大高于西方国家,成为城市雾霾含毒污染的主要来源。
  同时,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行中失之于宽、下不为例事件司空见惯。特别是这几年,环境立法、执法都存在严重问题。如果各级政府能更严格地落实现行的各项环保法规,也不至于环境灾难这么快就降临。
  环境问题的代价这么快来临,这么快就要让我们买单,是出乎意料的。除了人民身心健康付出代价以外,经济上付出的代价也是必然的。许多工厂企业停产,许多建设工地放假,环境问题已经开始付出直接经济代价。这种经济代价将会越来越大。
  痛定思痛,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必须痛下决心坚决进行经济转型。必须对高耗能行业进行“瘦身”。这可能需要承担巨大的转型成本,如工厂倒闭和失业问题等,但这种苦果是我们酿成的,代价必须由我们承担。要加大对环境的投资。目前,我国每年用于环保的开支约为910亿美元,仅占GDP的1.3%。这远远不够。据测算,若要弥补过去此项投资不足造成的后果,需要将GDP的2%-4%用于环境保护。需要指出的是,越早转型,环境代价越小,越晚转型环境问题代价将会越大。
  总之,环境问题爆发已经开始阻碍中国经济奇迹的延续,我们需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加大经济转型,加大环境投入,加强环境治理,将环境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