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法的伟大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3-02-12
作者:杨景华

我在别的文章里提到过,中医的任何治法都能找到手法的影子。
说明中医是从手法发展起来的。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穴位按摩”“经络按摩”都不太理想了呢?
让针灸成了后起之秀,申请了,也批准了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了世界呢?
就是因为是从半路学起的,没有朔本求源。
源,是啥样的呢?
按摩的“源”就是此起彼伏的原理。
原来的按摩应当没有经络,没有穴位,没有脉象。
它应当是动物,冷了挤挤跑跑,疼了舔舔,痒了抓抓的原理。
由于人类文明的兴起,变成了:冷了挤挤,搓搓。疼了揉揉。痒了挠挠,搓搓。烧了扯扯。
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现了经络、穴位、淤结点、脉象。
发展成了各种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
可以说:后来的各种疗法都是对手法的补充、取巧、偷懒的疗法。
人的大部分大血管、大神经都生长在人体的皮里肉外,更适于挤压,按摩!人体的脏腑、器官都可以说是用血器,都更需要血液按摩!!!
那么,为什么古代的按摩,有经络,有穴位没有血管,唯独使用血管的只有脉象,刺血呢?
可能是因为古代马少车少,人的体力运动量大,血流强度高,神经兴奋,血液不容易瘀阻,血管不容易硬化,所以就很少有血液病——血压高、血压低、亚健康康、脑血栓、糖尿病、心血管病、心脏病、癌症、白血病等病。
所谓“流水不腐吗”。
所以虽然今天的穴位的低下有神经,有动静脉,有神经,但是时至今日,血液病发展的这么严重,还是没有针对血管的按摩。
所以针对按摩,我创立了“碎散涌移”!!!

所以我把所有的非药物疗法都改变成了手法!!!

加之手法的正骨。

使一般的疾病应手而解,所以我敢说“任何疾病,连至三次无效可退款”

手法的、非药物疗法的发展

手法应当促进对血管按摩的方法的深入研究。

非药物疗法还要研究:丢失法(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刺血扩大疗法。用于排除血栓、瘀阻。
(由于人的血管比禽类粗,容血量大)。


我已研究出来了,但不一定是最好。

这个课题留给大家!希望有更好的方法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