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過年,習俗老理兒大全

 youko蔵書閣 2013-02-13

 

春节年画 
 
古人是如何過年的:從臘八到填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燉鍋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過年的來歷:相傳: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

 

"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今年的除夕,鄉親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
  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髮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
  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當"年"獸象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白髮老人然響的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慄,再也不敢向前湊了。
 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會到村裏時,發現村裏安然無恙。
  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髮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
  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髮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
  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除夕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蔔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过年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春聯),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放鞭炮),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拜年)。
 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過年基本上分為兩段:

    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小年)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第二階段,是從正月初一的正旦、春節到正月廿五日填倉節這段時間,俗稱“新年”。過年期間,還包括了許多小的節日,這也與西方的節假日有著顯著的區別。
    具體說起來,“過年”是祭灶、除夕、過年、吃餃子,走親戚、元宵節和填倉節等一系列節假日的總稱。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裏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辭灶後,據說是諸神上天,百無禁忌,民間家貧不能成禮者多在此時嫁娶,謂之“亂歲”。古代稱大寒後10日為陽宅亂歲,嫁娶無禁。現在農村還多在年底結婚。
    關於灶神,在我國說法頗多。有人說,灶神是上古人物祝融。祝融是火神,被民間轉為灶神。《禮記?禮器》中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
    另外,《淮南子?汜論》則說:“炎帝作火,死而為灶。”高誘注:“炎帝、神農,以火德天下,死托祀于灶神。”
第三種說法是根據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上》說的,認為“灶神名隗,狀如美女,又姓張名單,字子郭,夫人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
   在豫北一帶,稱灶神為“元皇灶君”。相傳,元朝末年為了維護蒙古族政權,不准民間施用鐵制兵器。每十家只准用一把菜刀,派一名士兵監督,謂之“家韃”。家韃無惡不作,百姓們恨之入骨,因此發生過殺死家韃的事件。元朝統治者就責令家家敬奉家韃為一家之主,每年為家韃奉獻一匹馬作為坐騎,臘月二十三日讓他們進京述職。因為百姓無錢買馬,後來改成一隻雞。所以每年祭灶都有雞。

   祭祖:三十晚上開門請祖,將宗親三代寫在紅紙上,兩邊寫“早晚一爐香,清晨三叩首”最上面寫五句家訓(我們家是這樣)
廣陳供品,有五個碗五雙筷子,五隻酒盅,碗裏裝貢品,魚,肉,這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我家是隨便,炸一些東西什麼的,然後將五隻酒盅裏倒滿酒,點著火,焚香秉燭,依尊卑長幼,向宗親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辭歲。是三代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叫做“發紙接種”。

擺放供桌學問

什麼時候上墳?

一般是大年三十前一天(東北是三十晚上吃飯前上墳),上墳時候要除了要帶紙錢外,還要帶食物,愛喝酒的帶酒。最好還帶鞭炮。現在有些公墓不讓放,也就算了

过年 <wbr><wbr>路上坟 
 
   墳的講究,據老輩人講,早些年過年上墳是相當隆重的。那時候對“家族”概念更為重視,每到過年,一個大家族內的家庭,都要一起去祖先的墳地祭奠,以顯示該家族的興旺,場面相當壯觀。上墳的供品,包括雞魚肉蛋等各種各樣的飯菜,水果點心、白酒,燒紙、冥幣、香燭、鞭炮,是家族內的各家庭湊起來的,當然誰家富裕誰出的錢就多,若是有在外做官的或是經商的,那場面就更加排場。上墳時都要有家族內德高望重的老人來主持儀式,上香、上供品、燒紙、燃放鞭炮、磕頭,都有嚴格的程式,在每個墳上壓上新錢,然後把改分的份子分好,燒上,然後要說:老爺(ye,平聲),老媽(mar,平生),給你們送錢過年了~,燒完之後,敬酒,磕頭,這都是慣例,千年未曾變更。

拜年有什麼講究?

   拜年是春節裏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我國拜年習俗始於古代,據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古時又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解放前,好多地方還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禮俗:無論在道路巷陌,還是家裏屋外,只要遇到長輩,就要跪下來磕頭拜年。

磕頭有什麼講究:

一般給長輩磕頭,最好是爺爺奶奶輩的,且不能多磕,會折壽。
磕頭是手掌觸地,不需要正反,頭必須磕到地才能表示尊敬。
一般給神佛磕頭事,手是需要正反一下的,表示清白。  

 
  除夕與春節民俗---- 除夕:一夜連雙歲,團聚迎三元
     除夕,又稱年三十、守歲、除日,在陰曆的十二月最後一天,是古代相當重大的節日,各種活動連綿不斷,且情趣無限。歸納起來有以下活動:
除夕守歲。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這可以從唐太宗李世民寫的“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看出當時的守歲盛況來。延續至今,人們還有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的習慣。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除夕還要接神敬天,即接回臘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灶吳爺,並敬告天地。
    除夕年夜飯。由於“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古時守夜、吃年飯之風相當盛行。這天晚上全家要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還要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辭舊迎新,通宵達旦。
    除夕夜燃放的鞭炮。這與初一燃放的鞭炮含義不一樣,除夕是“歲之元,月之元,日之元”的三元時刻,此時搶先放出“沖天炮”炮,可求得“首先發達、大吉大利”的吉兆,並有驅鬼神的意義。
    除夕還有掛家堂字畫,貼春聯。年畫、窗花、春聯,祭天、請神、祭祀等活動是除夕的主要內容。春節張貼的家堂,即卷軸圖畫和字畫要貼在堂屋正中。
    除夕祭天。有的地方在院子裏用席或箔搭一個棚子,叫做天地棚子,上面除貼春聯外,還要用松枝、竹葉加以裝飾,裏面的天地桌或香臺子上,供奉“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君之神位”,有的還供奉玉皇大帝、地母娘娘等諸神的畫像,供品十分豐盛,要全豬全羊、五碗菜、五色點心、五碗水餃、一對棗糕、一個大饃饃,叫做天地供,來 “祈求天地爺保佑”。祭天時要輪番跪拜,最後燒一道紙表,叫做“送錢糧”。
  除日祭祖。除夕當天下午開始,儀式非常隆重。要把家譜掛上,備好香爐、燈籠、長錢、紙表、鞭炮等物,到黃昏時開始請祖,點燃明燭,徹夜不息。
  包水餃: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

   吃水餃是除夕的重要內容。包水餃有的安排在除日下午,有的安排在辭歲酒之後。一般包三種餃子,一是葷的,晚上吃;二是素的,祭神用;三是驗歲的,包上硬幣、紅棗等,初一早晨吃。在山東膠東一帶,餃子包好後還要放上桃枝,叫做“驅邪避惡”。餃子裏麵包上豆腐,吃著有“鬥福”之運,吉不可言。包上四樣素菜的餃子,叫做“四季發財”。包上糖塊的餃子,叫做“新的一年有甜頭”。包上花魚的餃子叫做“年年有餘”。最普遍的是在餃子裏包上硬幣,表示“新的一年有錢用”

    除夕忌諱:除夕日有很多忌諱,如,凡是做供品的餃子要用素餡,餃子要小一些,形狀象元寶。除日請神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神靈請來了以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否則就是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得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否則就是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神靈時不得高呼孩子的名字,逝世不滿三年者不能當神供奉,需要另寫牌位單獨供奉。香台前的元寶不能掃掉,送神後要用紙包起來,作為二月二圍宅之用,據說可以得到神靈的保佑。送神前不得外出挑水,迫切需要時可以帶上一對紙做的小元寶到井臺上焚燒,以求得井神保佑。  

   祭祖:過年最重要活動之一是祭祀,國有國祭,家有家祀。祭祖,是過年時每家必做的事情,有的地方從臘月二十四就開始了,在明代的北京,則從除夕開始,在家裏掛出先人畫像,用豬頭、熟食、糖果等供著,一直到正月初三才停供。

   過年的忌諱:祭祖活動是不能讓女人插手的,特別是經歷不幸的女人,更不能沾邊。如魯迅小說《祝福》的女主角祥林嫂,因為她是寡婦,連祭祀食物都不能碰,碰到不吉利,會生晦氣。

   女人過年時最忌諱的地方,是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即所謂“忌口”。迷信觀念認為,如果正月初一女人嘴裏出現“窮”啊、“死”啊、“病”啊、“敗”啊、“倒”啊、“破”啊……這些非吉祥字眼,全家一年都要走揹運。非說不可,則說代用詞,如油瓶倒了,說“到了到了”;煮餃子時餃皮破了,說“餃皮掙開了”。如果一不留神說錯了,則要趕緊說句討喜的話,最典型的是將碗打碎了,得高聲說“碎(歲)碎(歲)平安”。

   過年時要學會做“懶女人”,灑水、掃地、倒垃圾、倒污水、裁剪、縫補……這些女人日常必做的事情,在正月頭幾天都不能做。如果勤快反而不好,迷信認為會把家裏的福氣掃走、錢財倒掉、運氣剪斷。當然,過年時男人和小孩子也是要忌口的,只是比女人要求松一些。

   中國人過的農曆新年指的是初一到初五這幾天,當然我們通常會將前後幾天都算進去一起慶祝,直到十五後節日氣氛才慢慢淡下。

  1.要說好話,忌罵孩子:傳統認為孩子初一若挨了罵,就要挨一整年的罵。尤其要求初一這天要說好話,不能說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區萬一小孩說溜了嘴,大人會馬上跟著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撈餃子時若餃子破了,不要說“破了”,要說“掙了",“掙了很多”云云... 意思是掙得錢多;若是不小心摔破了東西,就會說“打發打發”(發財之意)等等。

  2.忌打掃,忌將垃圾掃出門外:過年前要拜“灶王爺”,送走後“灶王爺”,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掃完畢,叫“掃揚塵”,有除舊迎新的意思,到過年那幾天則忌打掃。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將垃圾掃出門外或往外倒污水,恐將家中的財氣掃掉。

  3.初一、初二忌洗衣: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諱在這兩天洗衣服。

  4.初一忌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認為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會被人催促著做事。

  5.已婚女子忌初一、四、五回娘家:過年期間,嫁出去的女子和女婿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女方娘家,據說這樣才不會把娘家吃窮。

  6.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年初一忌跟還在睡夢中人拜年,須等到對方起床後再拜年,否則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

  7.忌吃魚頭、魚尾:過年期間魚是必備菜,曰“有餘”。吃魚時,應將頭尾留下不吃,這樣就表示來年不僅有吃穿,還有剩餘。

  8.忌討債:傳統認為,過年期間不管是被人要債還是向人要債的人這一整年都會很倒楣,因此忌諱向人討債

壓歲錢的來歷:

   關於壓歲錢的來歷,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半夜裏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大掃除: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 ,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臘八的來歷:臘八節本是佛教的節日。據印度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經出家修道,但是經過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沒有能在精神上擺脫對人生的各種苦惱。這時他已經饑餓疲憊到了極點,幸好有一個牧女給他送來了乳糜(奶粥)使他恢復了體力。然後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污垢,最後在菩提樹下靜思七日七夜,終於覺悟成佛。於是佛教便把這一天作為"成道節"來紀念。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佛教徒認為釋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臘月)初八,遂以"臘八"為成道節。古時候,每逢這一天,各寺院都要誦經紀念,並且仿效牧女獻乳糜事,以各種香穀、果實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

    祭社(臘月廿三) 掃塵(廿三到除夕) 春聯(三十) 年畫(三十) 年夜飯(除夕夜) 守歲(除夕夜)爆竹(除夕夜)拜年(正月初一) 壓歲錢(正月初一)回娘家(初二、初三) 接財神(正月初五)送窮(正月初六)據中國傳統,踏入臘月即農曆十二月,已適宜辦年貨,除了買臘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蘋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團圓,所以買多一些也無妨。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自古至今,我國民間一直沿襲著春節前“掃塵”的習俗。老北京有句諺語:“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二十六買鮮肉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二十七宰公雞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二十八把面發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二十九蒸饅頭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三十晚上熬一宵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正月初一宜祭祖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初二婦女回娘家拜年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初三放炮送神  上墳祭祖

年初四接財神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年初五啟市日

年初五俗稱「初五隔開」。這時可將供奉神位的供品收起。做生意的人可以拜神開舖,大派開工利事給員工,以求大家工作順利,而一些過年的禁忌,如洗頭、倒垃圾及掃地等都可以解封,過回平時一樣的日子了。

年初六送窮神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年初七人夀年豐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曆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准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瞭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複始,祈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辭灶後,據說是諸神上天,百無禁忌,民間家貧不能成禮者多在此時嫁娶,謂之“亂歲”。古代稱大寒後10日為陽宅亂歲,嫁娶無禁。現在農村還多在年底結婚。
關於灶神,在我國說法頗多。有人說,灶神是上古人物祝融。祝融是火神,被民間轉為灶神。《禮記?禮器》中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
另外,《淮南子?汜論》則說:“炎帝作火,死而為灶。”高誘注:“炎帝、神農,以火德天下,死托祀于灶神。”
第三種說法是根據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上》說的,認為“灶神名隗,狀如美女,又姓張名單,字子郭,夫人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
     
在豫北一帶,稱灶神為“元皇灶君”。相傳,元朝末年為了維護蒙古族政權,不准民間施用鐵制兵器。每十家只准用一把菜刀,派一名士兵監督,謂之“家韃”。家韃無惡不作,百姓們恨之入骨,因此發生過殺死家韃的事件。元朝統治者就責令家家敬奉家韃為一家之主,每年為家韃奉獻一匹馬作為坐騎,臘月二十三日讓他們進京述職。因為百姓無錢買馬,後來改成一隻雞。所以每年祭灶都有雞。

除夕與春節民俗之二---- 除夕:一夜連雙歲,團聚迎三元
    
除夕,又稱年三十、守歲、除日,在陰曆的十二月最後一天,是古代相當重大的節日,各種活動連綿不斷,且情趣無限。歸納起來有以下活動:
除夕守歲。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這可以從唐太宗李世民寫的“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看出當時的守歲盛況來。延續至今,人們還有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的習慣。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除夕還要接神敬天,即接回臘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灶吳爺,並敬告天地

除夕年夜飯。由於“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古時守夜、吃年飯之風相當盛行。這天晚上全家要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還要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辭舊迎新,通宵達旦。
除夕夜燃放的鞭炮。這與初一燃放的鞭炮含義不一樣,除夕是“歲之元,月之元,日之元”的三元時刻,此時搶先放出“沖天炮”炮,可求得“首先發達、大吉大利”的吉兆,並有驅鬼神的意義。
除夕還有掛家堂字畫,貼春聯。年畫、窗花、春聯,祭天、請神、祭祀等活動是除夕的主要內容。春節張貼的家堂,即卷軸圖畫和字畫要貼在堂屋正中。
    除夕祭天。有的地方在院子裏用席或箔搭一個棚子,叫做天地棚子,上面除貼春聯外,還要用松枝、竹葉加以裝飾,裏面的天地桌或香臺子上,供奉“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君之神位”,有的還供奉玉皇大帝、地母娘娘等諸神的畫像,供品十分豐盛,要全豬全羊、五碗菜、五色點心、五碗水餃、一對棗糕、一個大饃饃,叫做天地供,來 “祈求天地爺保佑”。祭天時要輪番跪拜,最後燒一道紙表,叫做“送錢糧”。
  除日祭祖。除夕當天下午開始,儀式非常隆重。要把家譜掛上,備好香爐、燈籠、長錢、紙表、鞭炮等物,到黃昏時開始請祖,點燃明燭,徹夜不息。
  包水餃、吃水餃是除夕的重要內容。包水餃有的安排在除日下午,有的安排在辭歲酒之後。一般包三種餃子,一是葷的,晚上吃;二是素的,祭神用;三是驗歲的,包上硬幣、紅棗等,初一早晨吃。在山東膠東一帶,餃子包好後還要放上桃枝,叫做“驅邪避惡”。餃子裏麵包上豆腐,吃著有“鬥福”之運,吉不可言。包上四樣素菜的餃子,叫做“四季發財”。包上糖塊的餃子,叫做“新的一年有甜頭”。包上花魚的餃子叫做“年年有餘”。最普遍的是在餃子裏包上硬幣,表示“新的一年有錢用”  
除夕忌諱。除夕日有很多忌諱,如,凡是做供品的餃子要用素餡,餃子要小一些,形狀象元寶。除日請神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神靈請來了以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否則就是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得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否則就是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神靈時不得高呼孩子的名字,逝世不滿三年者不能當神供奉,需要另寫牌位單獨供奉。香台前的元寶不能掃掉,送神後要用紙包起來,作為二月二圍宅之用,據說可以得到神靈的保佑。送神前不得外出挑水,迫切需要時可以帶上一對紙做的小元寶到井臺上焚燒,以求得井神保佑。

除夕與春節民俗之三--- 春節:正月風俗多,吉祥鬧大年
正月初一 :
    雞(吉)日。正月初一,是一歲中最大的日子--- 雞(吉)日。這源于道教傳說,相傳漢時東方朔占卜,得到歲後各日的排序為:“歲後八日,正月初一占雞,二日占犬,三日占豬,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雞日,由太陽金烏聯想到小鳳凰(雞) 而來。此外雞日主物育,其音主吉去災。所以初一戒殺雞,忌打罵。雞成為歲首所主之物皆因:一是雞關乎日,乃天明曉日之象徵。《淮南子?精神》說“日中有踆烏”,即三足烏,又稱日烏、金烏、金鴉。楊慎說:“日中有金雞,”,《神異經?東方經》說:“扶桑山有玉雞,玉雞鳴則金雞鳴、金雞鳴則石雞鳴,石雞鳴則天下之雞悉鳴”。二是,雞具五德,其一為司晨啼曉。《韓詩外傳》概括說,雞有五德,乃文、武、勇、仁、信。雞因守夜不失時,被認為是信的表現,”故雞有“德禽”之雅稱。三是,雞為辟邪之神。此說出自《拾遺記》:堯在位七十年,有鸞雛年年來朝,麒麟游於澤藪,鴟梟遠避大漠。此外,祗支國進貢“重明鳥”,眼象雞,鳴似鳳,能搏擊猛獸狠虎,使妖魔鬼怪不能為害。後人就以雞象徵重明鳥。四是,雞還有“小鳳凰“之稱。人們沒見過真的鳳凰,便以雞來替代小鳳凰,雞遂成群禽之首。
出天方。不少地方,元旦未明前拜神敬祖後,視曆書今年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面對吉方跑拜,稱為“出天方”或“出方”,以迎喜神。人人朝著吉方走,走到一座香火旺盛的廟上燒一股香,拜拜菩薩,祈求神明保佑自己這一年裏凡事都順當。

開正。“開正”又叫“開春”,“開正”時辰,每年都不相同,是依照天干和地支來決定的。“開正”一般都在清晨以前。“開正”時刻一到,家家戶戶必備香燭、水果,供奉清茶與甜食,如花生粘、冬瓜糖、紅棗等,以及紮著紅線的麵條,祭拜神靈和祖先,燃燒壽金與刈金。燃放鞭炮。壽金即印著壽字的金箔紙;刈金是印著財字、壽字的金箔紙,又稱四方金。
開財門。“開正”進行後,天將啟明,闔家要穿戴新衣帽,由一家之主燃香開啟大門迎接財神,稱為“開財門”同時在門角焚香、燃放鞭炮,稱謂“開門炮仗”,表示除舊迎新。

拜年。“開財門”後開始拜年,由晚輩向長輩跪拜。長輩要分發紅包給晚輩。
    
出行、行春。年初一的早晨吃完早飯後,要穿新衣、新鞋,戴新帽,準備“出行”。“出行”多選擇近郊的寺廟上香或附近的郊野遊山玩水,所以也叫做“行春”。
    
拜正。年初一還有到長輩或朋友家拜年的,稱為“賀正”。現代多以“團拜”來代替,以節約時間。
    
行香。信佛的人家在大年初一要到各個寺廟禮佛拜神,祈求一家大小平順安康。各寺廟也會準備光明燈、平安燈,讓信徒拈香祈願。因為正月初一開天門,所以認為此時燒頭炷香祈願特別靈驗,因此,一些比較著名的寺廟在子時就會有人來拈香祈願。
    
拜祖先。大年初一的正午,闔家供奉祭品祭祀祖先。比較隆重的要連續祭祀五天,一直到初五才結束,一般人家只祭拜一天就可以了。
掃帚節。正月初一的大節之中含著小節,就是 掃帚節。民間有忌掃地,忌往外潑水,但要往家抱柴禾,此因柴與財音近之故。
正月初二
    
姑爺節。“源於正月不空房”的說法,本來為新婚習俗。正月裏,新婚夫婦不出遠門,晚上必須留宿家中,就叫“正月不空房”。新婚女兒出嫁第一年的初二與初三這兩天,雖然要攜丈夫一起回娘家拜年,但不能留宿,必須當天晚上前返回。新婚夫婦對於來訪的親友,要請他們喝“元寶茶”、吃年糕、喝年酒,以圖吉利。所謂“元寶茶”,就是在茶碗裏放入兩隻橄欖,用熱水沖沏而成。近年,無論新婚還是結婚多年的夫婦,都以初二為回娘家的日子。此習俗在京津地區甚為流行,因此被稱為“姑爺節”。所有出嫁的女兒在初二這天攜帶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望父母,也稱為“做客”或“歸寧”。
    
牙祭。初二這一天的祭祀食品叫做“牙祭”或叫“頭牙”。此時,要準備三牲,敬拜土地祈求平安。北方在大年初二,用公雞及鯉魚祭財神,並且吃形似元寶的餛飩叫做“元寶湯”
正月初三
    
赤狗日。初三是“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傳說“赤狗”是“凶神”,遇到不吉利,故初三是「凶日」,不宜外出。
老鼠娶親。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要早早熄燈睡覺,以免擾亂了老鼠。“老鼠娶親”的來源,可能是因為初三是赤狗日,諸事不宜。為了躲避兇險,所以人們要早早就寢。
正月初四
    
接神。正月出四為“接神”的日子。各家要接回去年臘月二十四日“上天言好事”的各路神靈,回到人間繼續享受香火。俗諺有“送神早,接神遲”的說法,所以一般接神都在下午或夜間舉行。
正月初五

    
迎財神。按曆法,正月初五是牛日,俗稱“財神日”。要在這天迎接財神。傳說中的財神不止一位。有比干、陶朱公范蠡、文昌帝君、關帝君關羽和趙光明。其中趙光明和他的四位部下,又被合稱為“五路財神”,即《封神榜》中所說的“玄檀真君趙光明”、“招寶天曹”肖昇、“納珍天曹”曹寶、“招財使者”鄧九公和“利市天官”姚少司等五人。另外土地公、財帛星君和明初擁有“聚寶盆”的沈萬山也被看作財神之一。
    
破五、隔開。正月初五,是撤供的日子,稱“隔開”或“破五”。從這天開始,要把除夕時拜年用的供品、祭品等撤去,恢復正常生活狀態,也不再用甜食、甜茶招待客人。
   
開張。初五這天,一般企業、事業單位和商店、服務行業等都要開門營業,成為“開張”。開張時候,要燃放鞭炮,取“開張大吉”之意。開張後,各部門還要舉行“團拜”。
捏小人。北方初五藥包餃子,稱“捏小人”,意即防止小人亂說亂道,以圖吉利。

    
正月初六
    挹肥。初六是馬日,從這一天起,人們才真正開始工作。從初一以來廁所中淤積的糞便,直到今天才可以清除,所以叫做“挹肥”。另外,初六還是“清水祖師”的祭日。
 

 
 
  正月初七
    人日。初七是人日,也叫做“七元”。這源於道教的說法。漢時,東方朔的占卜有:“歲後八日,正月初一占雞,二日占犬,三日占豬,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故初七稱為“人日”。古代的人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荊楚歲時記》記載有兩漢魏晉時期有關人日的事蹟,當時人們用彩紙或金箔剪成人形,貼在屏風上或戴在頭髮上,以求人口平安、長壽。“七元”是指芹菜、韭菜、菠菜、青蔥、大蒜、蒿菜、芥菜等七種蔬菜,在人日混食可以袪病避邪,此俗叫做“過七元”。到唐時,演變成“五辛盤”,即選用五種有辛辣味的生菜食用。
補天穿。傳說,人日多陰,好像天穿了個洞,需要幫它修補一下,以免天雨成災,叫做“補天穿”。
   正月初八
   祭拜順星。北京早年有初八祭拜“星君”(俗稱順星)的習俗。依照星象學家的說法,每個人每年都有一位星宿值年。一年的命運如何,全取決於當年值年的星君。而正月初八正是星君聚會之日,在這天祭拜星君,便有可能得到星君的垂祐。清時,正月初八北京白雲觀要舉行祭星大典。
 
点击浏览下一张 
  恭賀新禧 拜大年

 正月初九
    天公生。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誕辰日子,俗稱“天公生”。道教尊玉皇大帝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每逢玉皇大帝的生日,人們都要舉行祭典以表慶賀。初九當天,禁止家人曬衣服,尤其是女褲、內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祭祀的祭品,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要還原,必須用全豬或全羊。“天公生”當日也有“安太歲”的儀式,即,當年生肖沖犯太歲的,可以到廟中寫上自己的姓名、年歲,捐香油錢委託廟內長老等人幫助供奉即可。另外還可以在年初,將平日盛米的米筒圍上紅布,寫上“太歲星君到此”,每日供奉也行。
    正月初十

 有食食。初十是祭祀“天公生”的翌日,家家戶戶將祭拜天公所剩下的祭品食用,俗稱“初十有食食”。

除夕與春節民俗之四---立春:時令第一節,鞭牛祭芒神
春節前後,又逢立春,有“咬春”的習俗。“咬春”要吃“心裏美”或“賽梨”的紫心蘿蔔,還要吃春餅、互贈春盤(以春菜和生菜等食物裝成的拼盤)。“春盤”,始自兩千年之前,稱為“五辛盤”,即五種具有辛辣味的蔬菜裝成的菜盤。春季,江蘇地區有:“江蘇人不吃好,一把白米一把草”的說法,所謂的草,即五種具有辛辣性質的野菜,如蒿子、野蒜、馬蘭頭等。
    立春祭芒神。芒神又稱為勾芒,鄭玄注說:“勾芒,木正也。”意思是說,勾芒是古代主本之官,故又稱春神、木神。按五行木、火、水、土、金算起,木位於首,是東方萬物之初。傳說中的勾芒是掌管農事的神祇,其形象為“鳥身人面,乘兩龍行走”。民間認為芒神是少壯形象,手持鞭子,身著紅衣,腰紮黑布,頭戴草帽,腳穿芒鞋(草鞋),精神威武,乖巧靈通。祭祀春牛和芒神,要紮草像,而且都有固定尺寸。如芒神身高365分,象徵一年365天,五穀豐登。鞭子霄用柳條製作,具有容的氤氳氣氛。鞭長24寸,代表一年二十四個節氣。用線麻紡就的鞭繩,染成五種顏色,分二十四個階段,預示一年二十四節,節節豐收。
    鞭打春牛。預先制一“土牛”,以名叫“彩杖”的鞭子驅策,告誡人們勤于農耕。如,立春近于頭年的臘月十五,持鞭者須走在“春牛”之前;如立春接近正月十五,則要走在“春牛”之後,如在正月初一前後,持鞭趕牛者,走位應適中。祭祀時,人們從芒神和春牛排列的前後順序來看農事的早晚。如果立春在臘月望,則芒神在午後,鞭及牛腹,以示農作早;立春在正月望,則芒神在午前,鞭及牛膝,以示農晚。鞭打畢,要抬春牛沿地壟緩緩向前移動,走出120(象徵一年12),將春牛放在地上,拿鎬頭向正南方“農祥星”方向奮臂刨土,以示該年農事活動已經開始。此時,人們一擁而上,爭搶被打爛的春牛的春牛頭,搶到就為吉祥,謂之搶春。

  

除夕與春節民俗之五---元宵節:天官降福,張燈結綵
   元宵節一說源於 “太一神”的祭祀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後來漢文帝平定“諸呂之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二是源于蔡愔從西域求得佛法。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漢明帝就命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三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主要習俗有:
    賞花燈。上元節舉燈,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敕令上元節張燈慶賀。在江浙一帶還有點“兔子燈”的風俗。“兔子燈”中的“免兒爺”,與古代“月中玉兔”傳說有關。
  猜燈謎。燈謎是和花燈一起欣賞的,是為在娛樂中啟智而設的活動。
舞龍唱戲。表演龍燈舞、獅子舞、秧歌舞、坐花轎、跑旱船等,到了隋唐之時,在張燈之外,還有連台唱戲慶賀,戲臺連接竟有八裏之長。
    迎三神。即迎接天官、地官和水官,三神之中,天官好樂,地官好人,水官好燈,於是迎來三神與民同樂。由此可見,上元節一是時間長,二是演出活動多,頗像中國的狂歡節。
   吃元宵。節慶的主要飲食是元宵。元宵起源于宋代,當時叫做“浮圓子”,為上元節的應時食品,因其名稱吉利,所以流傳至今,盛行不衰。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除夕與春節民俗之六---填倉節:填倉求豐收,一年複農忙

倉神的原型是倉星,《晉書?天文志》雲:“天倉六星,在婁南,谷所藏也。”,還有把倉神說成“為西漢開國元勳韓信,俗稱之曰韓吳爺”,因此民間掛倉神,就畫為吳盔龍袍的英俊青年,且具雍榮華貴之象。填倉節用灶灰、穀糠等圍倉,即在地上畫一圓圈表示糧倉,並在其中放些糧食,以示倉滿的。還有的地區要祭祀倉神,並以飽食來表示填滿倉。

早在宋時,《東京夢華錄》就記有“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饗競日。客至苦留,必盡而去。名曰填倉。”清代筆記《帝京歲時紀勝》也稱: (正月)“廿五日為填倉節” 。
   主要習俗:填倉節一過,從臘月初八開始的年節就算結束了,各種禁忌均要放開。
    祭倉神。民間傳說正月二十五是倉神(倉官)的生日,屆期農家、糧戶以及與糧倉有關的行業均要設供致祭,並有填倉、打囤之俗。根據地區不同,有以飽食來表示填滿倉的;

圍倉。用灶灰或穀糠等圍倉,即在地上畫一圓圈表示糧倉,並在其中放些糧食,以示倉滿的;同時要祭祀倉神,以祈一年糧豐倉滿的。晉北《大同志》說:“二十日,為'小添倉’;二十五日,為'大添倉’,添買米麵、柴炭等物”。華北農村及京津地區對也很重視,河北《固安縣誌》雲:“正月二十五日,俗以為'倉官誕辰’,用柴灰攤院落中為圖形,或方或圓,中置暴竹以震之,謂之'漲囤’,又謂之'填倉’。
燃燈禮佛。以華北、西北地方為盛。山西《介休縣誌》記有:“二十日,名'小天倉’。煮黃米糕,燃燈禮佛”。
主要飲食。北京及河北一帶流行“填倉,填倉,小米乾飯雜面湯”的說法;而天津則要吃米飯魚湯。西北地方如:山西是煮黃米糕;
填倉節一過,長達四十五天的新年就算過去了。農耕時代的人們,又開始了一年的春種、夏耕、秋收和冬藏的辛勤勞作。而作為現代工業化社會的人們,也開始了全年的正常工作。

除夕與春節民俗之七---龍頭節:二月二龍抬頭  耕牛犁破新春土

陰曆二月二日,俗謂“龍抬頭”,也稱為“青龍節”或“春龍節”、“龍頭節”。山東一些地區叫“二月二”。唐代之前,二月二不算令節,中唐時此日始有挑菜、迎富、踏青等活動在川陝之地流行,時稱“挑菜節”、“迎富日”。宋末元初,北方的二月二又聯繫驚蟄增加了龍抬頭的內容,並逐漸演變成以驅蟲害和祈豐收風俗為主的節日。明清以來,山東此日有引龍、打囤、煎餅熏蟲、擊梁辟鼠、炒豆報捷等風俗活動,挑菜、迎富等已不多見。

現在這天比較盛行的風俗是炒蠍豆。濰縣、萊州等地稱作“報捷”,諧音爆蜇,據說吃了炒蠍豆,一年不被蠍子蜇。鄆城等地稱作“炒蠍子爪”,孩子們邊吃邊唱道:“吃了蠍子爪,蠍子不用打。”蠍豆一般用黃豆炒制,有的蠍豆還粘上糖面,有的在鹽水中泡過,香脆可口,還有的把面棋子和蠍豆一塊炒,花樣甚多。吃蠍豆不僅可以辟蠍,還有人說誰要是吃了七家的蠍子爪,誰就能長命百歲。現在除膠東部分地區外,其他各地的二月二都流行此俗,不過在蠍豆之外又加上了瓜子、爆米花等,這是炒蠍豆風俗的一個新發展。

过年,习俗老理儿大全 

二月二日的節日風俗,許多都與龍抬頭有關。鄆城等地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把石磨的上扇支起來,這就叫作龍抬頭,據說只有這樣,才能“細雨下得滿地流,一年吃穿不發愁”。威海等地早起蒸糕,以祀春龍起蟄。滕州等地這天蒸饃饃,名為“蒸龍蛋”;吃麵條,名為“龍鬚麵”。有的地方吃餅,名為“龍鱗餅”;吃菜團子,名為“龍蛋”。但也有的地方這天不吃麵條、不喝小米飯,因為麵條叫龍須,小米叫龍籽,吃了怕影響龍的健康。舊時多在龍抬頭這天理髮,小孩子這天入學謂占鼇頭,以圖吉利。海陽等地用白麵或豆麵做成小龍,謂神蟲,放在糧囤和麵缸裏,祝願糧面用之不盡。威海、龍口等地,以成串的圓形色布掛在小孩的帽子上,稱小龍尾;有些地方還有耍龍燈等娛樂活動,以應節序。
  

二月二的節日飲食,各地不盡相同。除上述的煎餅、麵條、饃饃外,有的吃花糕,意味著步步登高。龍口等地則是把年下蒸的糕留一塊這天吃。有的吃烙餅,鄆城等地認為烙餅可鋪囤底,蓋囤尖,防鼠防蛀,確保糧倉。棗莊、單縣的人們這天休息,改善生活,說:“二月二,不幹活,坐下來,吃大饃。”

過去人們一般把春龍節作為年節系列的終止,從此停止各種娛樂活動,開始恢復常業。扛活的長工開始上工,謂之上工日;一般農家開始試犁。海陽等地習俗,扶犁人先拜犁具,並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踩豐收畝,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然後牽牛到田間象徵性地耕一耕。龍口的風俗是二月二日起農作,事先擇毋倉試犁。傳說二月二日是土地神的生日,有些地方這天要祭土地神,大約也與春季生產即日開始有關。魯西北地方還有二月一日接太陽的習慣。
扶龍頭、引青龍、剃龍頭之舉,又有食龍皮、龍須、龍子、龍鱗餅之俗,還有停針、忌磨等禁忌。此外,當天還要舉行許多關於龍的活動

北方地區廣泛流傳:“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因此這些地區把填倉作為主要活動,將龍抬頭與填倉節一起來過。填倉要由長輩用灶灰或用穀糠,在院子裏畫穀倉,畫好後抓些五穀雜糧放在倉子裏,用來祈禱新的一年五穀豐登,糧食滿倉。
南方地區還有引田龍的習俗,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裏便點燈、燒香、上供。

小吃:華北和京津地區這天要食餅,謂之龍鱗餅;還要吃面者,謂之龍鬚麵。此外閨中女子要停止針線,以恐傷及龍目。南方,家家戶戶除吃麵條外,還要炸油糕、爆玉米花。並將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何謂“金豆開花”?這源自民間傳說:二月二這天龍吳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因此必須用開花的“金豆”送之以示吉,為此百姓就將玉米爆開了花,以代表“金豆開花”之意。

点击浏览下一张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裏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明代已見此俗。沈榜《宛署雜記》記載:“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明人于奕正、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記載:“二月二曰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古時認為龍是天子的象徵,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龍抬頭”這句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蘇。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点击浏览下一张  

祭拜財神

【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農諺“二月二,龍抬頭”,傳說古時候關中地區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東海小龍前去播雨。小龍貪玩,一頭鑽進河裏不再出來。有個小夥子,到懸崖上采來了“降龍水”,攪渾河水。小龍從河中露出頭來與小夥子較量,小龍被擊敗,只好播雨。其實,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 

youko蔵書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