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团发酵至原体积的两倍大即可取出,揉出里面的空气。 取一块面,搓成手指粗细的长条。
“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它与民间的重大礼仪活动密不可分,是节日、婚嫁、寿诞等大事少不了的贡品。其原料以白面为主,艺人们揉面,分了合、合了分,最少不低于8遍,揉出的面光滑而有弹性。不少艺人和面时在面粉中掺入适量的醋,蒸出的花馍白亮、光滑,还有的加糖水或牛奶、蜂蜜,这样花馍不易干裂。制作工具为极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 竹签等,制作手法以切、揉、捏、揪、挑、压、搓、拨、按等为主,制作工艺相当讲究,要经过九道工序:即凝水、箩面、制酵、揉面、捏形、醒馍、蒸制、着色、插面花。
接下来就是“醒馍”
也就是让馍发发虚。把捏制好的面塑品放在热笼圈里,再在笼圈中间放一碗热水,用棉褥盖严,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使花馍制品不变形、不干裂、湿润光滑。待馍发虚后,即可上笼。最后是蒸制。花馍上笼蒸制时也很有学问,如开水上笼、急火上气、笼圈封严、不忘放气、大小分蒸、落气出笼等一整套经验。
花馍出笼后,最后一道工序是趁热着色,这样颜色艳丽,不易褪色。待上好色晾干,需要组装的还要用竹签把辅助的部分与衬托的花瓣等进行组合,至此,一个个构思巧妙、造型别致、色彩艳丽的面塑制品便呈现在人们面前。
“闻喜花馍”己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大放异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