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短线交易秘觉》有感

 日内交易 2013-02-14

读《短线交易秘觉》有感  

2008-08-15 23:17:52|  分类: 体会心得 |字号 订阅

       在交易世界里,虽然Murphi、Schwager和Kaufman三个学者对我的学习最有帮助。但他们的实操成绩又很难让人信服。所以,真正叫我佩服的三人当属  Livermore、Victor Spersndeo、Larry  Williams
      Larry 认为市场内有三种可见的价格循环,Larry非常排斥时间时间循环,因为无迹可遁。而且只在过去有效,对决策没有一点意义。因此 Larry 集中于价格波动上发现了一种规律性的循环。
      1;小波动区间与大波动区间之间的循环;
      2;开盘价与逆波动方向上极端价的距离在波动区间内的循环;
      3;收盘价在波动区间内的移动循环;
      奇怪的是,对于第二个循环,不知道是 Larry 有所保留,还是他本身的定义有点不合逻辑,我看不到有循环的意义,更准确的说是一种性质。        

      虽然Larry 从事短线交易,但你会发现,其思维逻辑却是不折不扣的趋势跟踪。
       1;短期摆动难以预测;
       2;时间是朋友,时间累积获利;
       3;要控制损失的幅度;
       4;只有当波动区间ATR大、而且方向有利时短线才能获利;
       这几个条件足以认清短线的核心所在。
       有趣的是行情不只和时间有关,也和价格波动幅度有关。很难把握其平衡。有时一段幅度所破费时间之长超出你想象。甚至在你感觉捉住了一波行情之际,价格忽然停滞不前;更让人失望的是虎头蛇尾的结束这波行情。
       你只能记住对于短线的两个重点:只有波动区间大的时间段里才能获利;收盘价在波动区间扩张的日子里。往往收于突破方向上且接近突破方向上的极端价。
 

      Larry 的三个循环定义中最重要的循环就是小区间到大区间的循环,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Larry着迷波动突破了。Douge  Brie 1980年提出了趋势起始于爆炸点,终结于更大的能量。
       Larry则把波动区间的扩张表现作为爆炸的表现。这样就涉及两个关键:什么样的突破为之突破——幅度应有多在为突破;以哪个点来衡量对比突破。
       我们将TR以时间为权数均化,可得出代表不同时间段的波动区间,由于Larry认为价格预测越短期其结果越有效。所以Larry认为TR以昨日TR最为合 理,而且这符合其关于循环定义的第二层次。如此不难理解。(事实上如果你不认为TR最优也没错,先取哪个作对比视不同时间周期交易而定,当然其原则仍然是 所选周期上最短的为最优)
        有了对比的对象,所要做的就是判断是否达到突破幅度了。这引出了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哪个为起点。如果是价格突破那么不涉及到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波动幅度,自然有起点和终点才构成与标准幅度对比的判断幅度。
        Larry 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证明以开盘价为起点的优势。个人认为以哪个价位不关键,因为你还是要自己测试检验,重要的是Larry对细节的细腻给我们设计系统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定义突破。有了参考对象,有了基点;毫无疑问要解决在基点的多少幅度以上为之突破。
         最佳的价格幅度如何设置也是个没有标准的答案。Larry 参考对象上选择的是昨日TR,因此他选择了TR的某个权重作为价格幅度来衡量突破。是否最佳其实并不重要。这在其后续的交易理论里有说明。这里重要的是你 应该理解定义波动突破的理念是如何进行的。而实施细节,不要相信别人告诉你的。市场在变,对手在变。你的细节也将随之改变。不变的是理念的逻辑。
          因此,Larry 接着又例举了以三日平均TR为参考对象,以开盘价为基准点,以一个自己认定的突破幅度为架构的另外一种波动突破方式。这让企图寻找圣杯的朋友大失所望。因为他们找不到任何量化的实例。他不明白。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于此Larry埋下了伏笔,从中可明白他实际想说的:我知道,我所进行的交易一定会亏损,而且一定会亏得很惨。为了在获利时无所不能的自大,这句话让 Larry明白任何正确的逻辑都会失败。那么你会在波动突破的理念中看到避免失败打击的空间正是没有明确告诉你具体数字的部分,因为,这部分你可以变化, 但结果最终仍会获利,原因在于资金管理策略。
          另外如同其它所有短线客一样,Larry也提到了交易日的重要性。实际上这是否有价值,我确实理解不了,这需要实践。但我认为,为有逻辑支持的事实最好不 要太过依赖,因为这没有理由的现象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又变了。而且变化也没有逻辑。这不同于前面的实施细则变化,那些变化是基于不同逻辑规则何时更有意义 下的变化,是有所区别的。

          关于波动突破,Larry 认为是捕捉趋势开端最好的工具,然而进而思考为什么会发生波动扩张时的爆破。有效市场理论认为的新闻和消息虽然是原因所在,但却不能为我所用。因为我们得 知消息时往往已经是最后得知的一批。那么常规技术分析似乎可以凳上舞台大显身手了,
          对于技术分析中的形态理论、动能分析、各种根据价格行为构建的技术指标、横向市场的相关关系、大众一致性情绪。在Larry 看来。只是基于市场结构上分析波动突破的工具。或者说仅仅是用来识别爆炸点的触发器。对于这些应用于市场结构的工具。其原理又要落实到最终的量化上。于是 两难又发生了,这使得寻找圣杯的欲望又蠢蠢欲动了。量化的数学模式需要精确,精确的量化又总是可靠性不足。
一旦一次交易失败,总是能得出或者是结论不正确、或者是信息不足导致错误结论的原因;而这样的原因在每一个下次又总会不期而遇。
          所以,市场的真相不在于数学量化的精准;而是来自于充分的观察、正确的逻辑。以及利用能获取的有限信息得出正确结论。
          我在想,正是因为Larry 对市场是这样理解,从而选择短线交易。因为历史和经济的变迁 ,会导致很多的套利技巧不适用。然而套利技巧背后的基本原则和逻辑是不会改变的,发生变化的应该是入场时机的选择上的不同。比如早期的技术分析偏向于价格 突破后的介入,然而随着追究假突破的泛滥,使得这种技术成为被阻击的对象。因为四周法则而闻名天下的海龟也被打得落花流水,甚至因此而发展了一种称为“海 龟”汤的技术。而海龟导师丹尼斯甚至因没来及作改变而离开交易。但海龟们却没有因此而消芒。原因在于或者当前环境使得他们的入场细则不再合适,但是四周法 则的基本原则和逻辑仍然有效。需要改变的是在其实施细则上作一定的改进。
          试想不久的未来,我们不能肯定是否又会由于假突破的泛滥而导致价格突破的重新回归。不过已经不重要,因为我们明白,市场最确定的一个事实就是不确定。细则 会发生改变,但其中的基本原则和逻辑不会改变。这使得“太阳底下永远没有新鲜事”这句至古名言显得多么的耐人寻味。
          基本逻辑没变,还有一样没变的是自交易产生以来未曾发生改变的:不要发生亏损;事实上亏损是一定会发生的,那么能做的就必然是控制亏损了。而我们常说的止 损工具仅仅是技巧层面上的控制亏损。它是服务于资金管理策略下的控制亏损服务的。理解了百分比风险层面上的控制亏损。才会走出为什么越止损越亏损的迷思。

          而思考到这里,市场是否是随机的也就不言而喻了。因为对于随机市场。意味着无优势市场。那么再高明的资金管理策略仅仅是延长破产的时间而已。而在资金定理 策略下的交易系统却能经久获利的事实本身证明了市场不是随机的。既然如此,相信市场是有趋势的而不是随机的这一信念应该树立;不要纠缠于理论上的证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