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兴和县北面40华里的大庙村(原名巧尔基庙)现在正热力打造文化旅游开发区。古代王朝 能选中此地宣政布教有其用意,同时在选址也有一番风水地理选择,绝非普通村乡社庙。笔者无资 源考其地方志,单从民俗风水学角度揭示一点佑安寺风水环境。“天下名山佛占尽,”从中就说明 寺庙是要讲究风水环境的,而中国古代一般寺庙都注重了山形水态的完美,其中以“龙,穴,砂, 水,向”五大要素作为风水堪舆和选址的依据。兴和县佑安寺山形水法上体现了山川形势,如果要 是南方的话,山青水秀,此地就肌肤丰满,而北方享受不到南方的气侯,有河缺水有山缺草木,给 人以苍茫感,但内中的风水灵气还是被古代相地家所看中。清王朝为了宣政教化内蒙东绥各部在 此建庙用意深,也体现注重风水学说与现实的应用。中国八卦理论分布了“东青龙,西白虎,南朱 雀,北玄武”,以此定吉弊,古代形势派主流《金锁玉关》特注重神座,口诀日“水口一山如虎卧, 回头不让众人过。高昂切断水难流,此物名叫神仙座。”兴和佑安寺恰恰具备了这一形法——案山。 案山就是穴前近而小高出明堂的坡地,好像贵人办公的桌案,凭几处理各种事务。龙虎——穴分左 右二山砂,如同贴身护卫。它讲究环抱有情,不能逼压,青龙讲究蜿蜒,白虎注重驯服。佑安寺地 势上青龙环抱,白虎温良,不足之处是文革中破了东部水路,水冲烂窜,破毁了青龙位,形势上呲 牙咧嘴,按照风水说必有应是,因为是震位受损,事实上确实如此,让人恨恨。朝山——风水上指 远方高大之山,如宾主相对,形成天然朝拱之势,按照风水说山越高越富贵大。兴和二台山与之相 望。明代易学大师刘基说过“点穴先须要识朝,朝山不识术非高。”可见“朝山”在相地学中的重 要。水口——水是风水的眼睛,我是这样认为的。佑安寺原先座下东西有俩泉河,如同二龙戏珠般 东西俩河相会于内明堂前,然后以s形曲曲向南流走。回头有情。俗日:“山管人丁水管财,山水环 顾要有情。”原先的佑安寺原址绝非等闲之地。近几年的人为破损和急功近利的建设,还其面目恐 非易事了。 2013年佑安寺在兴和民间的投资下开始重建,规模不亚于古代,由原来的香炉台式变为现在大坝式的平台,气势也够大,充分发挥了现代高施工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