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课到底怎样上才好(转载)

 lilaisheng 2013-02-14
语文课到底怎样上才好

江苏徐州一中  陈洪仁

      面对新课程,教了24年书的我,不会教了,真正的无所适从,非常苦恼,非常郁闷!

     尽管我也很刻苦地钻研过新课程的理论,尽管我也多次参加过省、市级的新课程培训班,尽管每次开公开课我都精心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但每次都是自我感觉良好,课后听课老师的评价出乎意外,除了几句顾及面子的客套话之外,更多的则是他们提出的种种“思考”。就拿我最近上的一节市级公开课来说吧。我选的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父亲》,课前我精心准备,精致设计:第一,我结合诗歌与散文专题课程标准中“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的目标,联系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两个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深情。(因为这篇散文写的是父爱,一个倔强父亲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洋溢着父子情深,新课程讲究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一定要用好“情”,“以情带文,以文带情”,在学生动情的基础上使他们解其意,通其理。)2、品读细节,走进文本,走进作家的情感世界。(我想以细节为突破口,通过师生朗读、问题研讨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力求课堂气氛活跃。)第二,在学习方式上要凸现变革,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尤其要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读写结合。于是,在这一节课里,我把听、说、读、写都设计进去了。第三,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到最后我公开课的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一)导入新课,营造氛围:播放视频—--青年歌手刘和刚演唱《父亲》。

(二)诵读涵咏,问题探讨: “本文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又写了哪些细节呢?从文中找出最能打动你的细节片断,读一读并说说理由?”通过重点语段的朗读、细节描写的品读,让学生感受和领悟伟大的父爱。研讨到父亲肖像细节:“啊,父亲,他在流泪!我分明看见两道晶亮的泪泉从父亲古铜色的脸上流过!不流泪的父亲流泪了,不是因为悲哀。”我又利用多媒体推出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在视觉上给学生以撞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适时点拨:这个细节刻画得很成功很感人,一向不流泪的父亲流泪了,这是坚强的父亲的辛酸泪,生活的重担没有让他流泪,但是在富贵气派的都市面前他流泪了。不是因为悲哀,是因为想到儿子的将来的人生道路充满着坎坷,他牵挂,他惦念,他忧虑,他心里很无奈。 “古铜色”不仅仅是父亲的颜色,也是雕像一般的颜色。雕像一样的父亲流出了眼泪,这里有多深的爱、多大的无奈、多大的无助啊。

(三)联想拓展,读写结合:当讲到“在那一刻,我分明看见父亲两鬓已钻出丝丝白发,而他曾经扛过竹木、扛过岩石也挑过生活重荷的挺直的背,此时已显得佝偻了。”我拓展联想曾读过的一首小诗(多媒体投影):

父亲

把背弯成了一张弓

是为了

把我这枝箭

射得更远

我评述道:其实一个农村的父亲,他有着像城里父亲一样的父爱,即使他把背弯成了一张弓,也仍然没有能力把儿子这枝箭射得更远。他的无助、无奈、担忧、自卑在心里凝结交织,然而面对孩子时又要压抑这些情感,这是多么深沉的父爱,多么苦涩的父爱啊。

    接着我很动情地讲了我父亲关心我的一个细节,讲完,我说: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这样的细节,现在就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父母关爱我们的细节呢?学生争相回答,故事都相当感人,有的同学是边回忆边讲边流泪,就连听课的老师眼睛也有些湿润,课堂达到了高潮。我趁热打铁,要求同学动手写一段父亲或母亲关爱自己的细节,要情真感人。目的是读练结合,以练促读。最后以一首陈百强的《念亲恩》歌曲结束这节课。

整节课气氛活跃,掌声不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被调动了起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效果如我所愿。但评课出我意外,几位老师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甲:“多媒体的运用较充分,活跃了气氛,课堂很热闹。当学生不具备必需的文字理解和感悟能力时,播放音像创造情境是可以的。当老师面对文本一筹莫展时,只借助多媒体手段调动气氛,促进活动,并且最终又不能回归到文字本身时,这样的情景再现,实际上就将整个语文课堂带离了应有的方向。”乙:“华而不实,不太像语文课,倒像思想政治课。人文性有余,工具性不足。”丙:“学生静思的时间短,学生读文本、自主探究的时间少,教师自己表演的时间长。”丁:“本专题是“活生生的这一个”,应扣住文本,研讨写了父亲什么?怎样写的?是如何塑造活生生的这一个的?应讲艺术手法,不应当去扮演“煽情者”,用自己的眼圈红去“引导”学生的眼圈红,用学生的眼圈红去制造整个课堂的共鸣。”······

沮丧之余,我静下心来琢磨老师们的话,很有道理。这堂课在热闹的背后好像少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也好像多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少了什么又多了什么呢?我苦思冥想,可能是这样:

一、少了对文本的详实研读,过多地使用了非语言文字手段。在这节课里,我只用了十几分钟,通过问题探讨对《父亲》某些段落的内容作了浮光掠影的品读,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研读、体悟语言文字本身,对文本再创造。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不能离开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显得活泼热闹,但浪费了宝贵文本研读时间。现在新课程教学有一个误区:认为热热闹闹才算是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才算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才算是新课程。其实语文学习更多时候需要冷静的思考,去慢慢地品味语言文字本身的内涵。

   二、少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过多地重视了人文性教育。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把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方面: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这节课里,我为了落实“人文教育”目标,目光只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整节课都是让学生感受亲情,体会亲情,回忆亲情,写下亲情,学会感恩。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这正是听课老师说这节课华而不实,不太像语文课倒像思想政治课的原因。

   三、少了对“双基”的注重,过多地进行了课外拓展。这堂课我只是引导学生去把握文章的内容------一个倔强父亲的深沉的爱,即写了什么。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为了表现深沉的爱所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即它是怎样写的。以致学生在说细节、写细节时,说得不细、写得不细,很动情但没有细节,不感人,不会运用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的手法。另外过早地离开文本教学,进行拓展探究,貌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貌似新理念,实则费时低效。

想到这里,我心里渐渐明朗起来,再加上最近又网上看到余映潮老师在河南省语文优质课上评课发言的帖子和叶澜教授《什么样的课算一节好课》的文章,似乎明白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到底怎样上才好。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变讲堂为学堂,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没有思考的课堂不是学习的阵地,没有深入思考的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思考就什么都解决的课堂是形式主义。

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主。大量的时间去读,大大减少非语言文字教学手段的应用,包括鼓掌、唱歌,影像的介入,音乐的唱响。语文学习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大量非语言文字手段的使用,只能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只能是假“活跃”。

   阅读教学是天然的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可以是对题目的改写,内容的扩写、缩写,与本文关系不大,没有关系的写作活动都不会促进学生的阅读活动,也不符合阅读教学的特点,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

到底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呢?叶澜教授认为:

   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而言,对全班学生中的多数学生有效率,其包括好的、中的、有困难的都要具有不同的效率。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叶澜老师提倡要淡化公开课的意识,强调上研究课时,不管听课者的身份有多高,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上课。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有待完善的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是错误的。
  语文课到底怎样上才好?我认为:一节课不管怎样上,不管如何创新,不管如何体现新理念、新思想,都必须让学生真正得到“实惠”,那就是真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那就是本末倒置,华而不实。

今天我之所以要把我的烦恼、我的困惑、我的思考写下来,是想让更多的同行倾听我心灵深处的声音,参与“困惑的我”和“理想的我”的对话,用一颗忠诚、明敏的心对新课程教学中那些貌似合理的“新”“奇”“美”的想法与做法进行深刻且自觉的反省审视,哪怕只是一点点。

参考书目:

1、一节难忘的公开课  《语文教学通讯》 2007、11、

2、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 》《基础教育》(沪),2004.7.13-16

3、余映潮2007年河南省语文优质课评课发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