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码照片的接片拍摄及处理方法

 hello唐唐 2013-02-14
 
 
 
 
 
 
 
 
 
 


说实话,怎样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接片的问题,甚至有些人在接片技术的概念上都比较模糊,居然有人用自动白平衡拍的片子接片,并将失败嫁祸于自动白平衡不准。
有必要认真学习一下。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手中现有的相机以接片技术手段达到大尺寸或超大尺寸的照片,用于高清大幅或巨幅画的喷绘。另外,通过实践证
明,纪实与场景动态片是可以接片的!


接片的摄影常识
照相机自打有了自动测光功能后,拍接片就不能用自动曝光,这是摄影人知道的起码常识!胶片时代拍接片需要
固定曝光程序,以便使场景各个角度的分镜头照片
曝光统一起来,后期洗印时也必须固定统一的曝光时间,并且严格控制显影时间的统一,这样接片时就不会出现每个分镜头照片颜色和层次不一样的现象了。

现在进入数码相机时代,大家都用自动程序曝光,
即使用固定白平衡,拍摄接片当镜头转向另一场景哪怕是很小一个角度,相机马上就自动调整曝光程序,这
样拍得的照片即使颜色统一了,但曝光层次铁定是不同的!
如果用数码相机的
自动白平衡拍摄的照片拍接片,因场景中白点参照很多,铁定也是每张的颜
色不一样!
失败者的原因是严重缺乏摄影常识!需要补课。

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接片的应当注意事项(胶片机同)
1、选择手动曝光程式,如果觉得对曝光没把握,可以先选用自动程序曝光对所摄场景做一次综合曝光评测,再选一个平均曝光值并按平均值定为手动曝光值。
切记,拍接片千万不要用自动曝光程式!

2、选择手动白平衡,按场景天气光线选择正确的白平衡设置,比如阳光天就选“日光”....或用白板自定义白平衡,并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拍摄。
切记,拍接片千
万不要用自动白平衡;除了自动对焦外,如果设置了相机的动态跟踪(D- Lighting)和自动ISO的话,应当关闭这些功能。


3、镜头,胶片时代时认为用广角镜头拍接片是大忌,现在由于有了先进的后期处理软件,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不但可以用广角而且还可以拼接出特殊的球形全
景接片来。当然更多时候中近景还是用标头为好,远景接片最好用中长焦镜头,例如85或更长的定焦,尤其是成像质量好的变焦镜牛头效果比较好,但
必须锁定一个
焦段,中途不要改变。
用长焦镜拍接片变形最小,接片也容易。

4、相机上脚架,根据镜头视角事先预测预视水平转向的角度,大概计划分预拍张数(一般为三张)然后按预测预视角度分别转镜头进行拍摄,应该使用带角度刻
度的脚架,将三张分镜头大致划分一个角度(衔接需要照片左右留有后期接片处理的余地),此法仅适用于正常的视平面景物的接片拍摄。如果是鸟瞰视角的拍摄
(镜头向下倾斜拍摄),上脚架就有一定难度,从左到右的转机时头几张和最后几张照片的取景将脱离景物画面,拍到的是天(即两头上翘的中间下凹弧形曲线)此时
必须转为以地心垂直转向的手持拍摄(与天际为直线参照找平),可利用取景窗中的九宫格找平即可,此法也适用于用广角镜头拍摄欲接片为球形全景的素材。

如此方法拍摄的多张分镜头,我们在电脑上打开文件再看,色彩和曝光层次非常统一,先做预接片调整。调整对比度等必须做到每张衔接处的参数一样,要养成使用PS
信息板看参数的习惯。接片的图层合并后,最后再做细致的层次对比度或色彩的整体处理。

接片衔接的处理技巧一(在PS软件中徒手)
如果按上述方法拍摄的接片,一般来说已经基本消除了曝光层次和色彩的差异,但为了更为精细的接片效果能够做到天衣无缝,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因每张接片的左
右衔接边缘都有重复的影像,这就给接片留有余地。
1、在PS里打开要接的三张接片,点击PS工具竖条“拾色器”的背景色,将背景色定为白色(RGB=255)。
2、将中间那张照片在“画布大小”里设置“宽度”的“百分比”为300%,确认OK。
3、再分别将左边和右边的两张照片用鼠标拽入被扩展画布的中间照片里。使用PS图层工具板,调整接片的透明度数据,使其透明化能够重叠看到左右两张照片衔接
处的吻合情况。
4、用鼠标拉拽左右两图向中间图靠拢,并观察衔接吻合情况,如不能完全吻合属于正常现象。只需调用PS的“变形”工具拉伸调整到大致吻合即可。接下来:

风景照片接片的衔接处理
切记不要直线选择方式剪裁照片多余的部分,老手的方法是用“套绳”工具在左右两张照片的重叠区域里,找寻一个很难被人察觉的剪裁“路径”。即:顺着树、山
等不规则的轮廓选择并剪裁掉多余的部分。

建筑照片接片的衔接处理
基本方法同上,只是不规则的剪裁变成了沿着楼房垂直和水平轮廓,比如窗户、楼体上的砖头缝隙、建筑之间的阴影等路径,套绳工具选择,然后剪裁掉多余的部分。
人物合影照片方法同。
以上完成衔接吻合后,将图层透明度调回到100%。然后进入“选择”菜单将左右两照片图层分别“载入选区”——“修改”——“扩边”。根据图像大小选择适当的
“边界选区”宽度数据填入,一般为2-4,确认OK。接着进入“滤镜”菜单——“模糊”,执行一次“进一步模糊”,这个操作的作用是将拼接剪裁的硬边缘柔化使得
接片看不出痕迹。OK最后合并整个图层再做更进一步的精细整体和处理,比如整体接片的层次及色彩均衡。

接片衔接的处理技巧二(Photoshop CS5软件自动)
自动接片有六种方式,可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一般用方式一即可。请注意,除了最后的“调整位置”方式外,自动接片都会根据几何拼图计算而扭曲图像,导致画质
有所损失,解决办法是前期尽量用中长焦镜头多片上下纵横扫拍,接片后再缩小图片。保证接片画质的条件是照片变形越小接片后的画质越高,这也正是接片忌讳用广
角镜头的原因。当然如果你想得到一幅地球状的球形全景接片,那就需要14-30mm的广角镜头,接片需要至少24张竖拍的照片才能接成一个全景球形,其画质和视觉
效果取决于接片素材的张数和上下纵向摄取场景的信息量以及拍摄者身处原地环视拍摄的周遭景物,对于整体接片难度要看你照片能否拍到自己的脚(掌握俯仰角很重要),
这对球形接片中心的处理难度至关重要,还有你的PS处理技巧。一般来说圆球形状的接片很难做到高画质的大幅,玩玩到是很有意思。如果手头有高像素的D800相机那到
是可以做到一定的大幅接片。诚然,全景接片专业软件PTGui Pro干这个很强,但这里谈的是徒手基础。这一关过了再用更好。
这是14mm镜头三张拼接的图例,如果18张就可以拼接成地球状的圆形了。


PS5的Photomerge接片功能简介,软件面板从上到下有六个接片图标,它们的功能从图标示图形状上即可理解:
1、自动,大多时候最常用的接片,这个选项集混合图像、晕影去除和几何校正,此功能接片有一些变形和像素损失,广泛适用于广角、中焦和长焦镜头拍摄的高素质
照片,长焦镜头拍摄的照片接片时将按广角视角处理。此模式适合广领域一般要求的接片,其接片效果是下面五个接片模式的综合计算结果。
2、透视,此功能变形最大,夸张的透视接片效果将拉伸图像至像素损失到极致,适合尺寸不大的欣赏娱乐用图。
3、圆柱,同1。主要扇形拉开下部,适合广角镜头照片的曲线拉平接片,画质损失大。
4、球面,基本同1。
5、拼贴,此接片功能有几何校正变形,默认有晕影去除。原始画质处理后有损失。适合105-120mm镜头拍摄的有一定画质要求的照片接片。
6、调整位置,此模式仅找边缘节点并交错拼接,整体不做几何校正能保持原始画质,可谓无损接片模式,但对接片素材要求较高。适合严谨的焦平面机位平移的文
献、文物画卷,大型字画壁画等摄影接片素材,和200mm以上镜头拍摄的画质要求高的巨幅接片。


保证接片画质的条件是:1、切记接片尽量不要使用有损压缩的JPG格式图档,应该用无损格式接片后再缩小或转JPG格式。2、照片变形越小接片后的画
质越高,不要以为某些光学素质高的中长焦镜头就没有变形,严谨的工作用接片每张素材都必须用RAW格式拍摄,解码时一定要在ACR中做一次镜头畸变
校正,以便去除暗角晕影、色差和畸变,再转为无损的tiff格式待接片用。
多图接片后字节超过4G的图档应该转存为PSB大型文件格式或tif格式,PSB格式和超过4G的tiff图档目前任何看图软件都无法浏览到,如果在图片浏览器
中点击看这种格式的图时电脑必定死机!另,超过400M的tif格式无损接片图,保存时PS软件不提供有损压缩的JPG格式,这是软件为接片输出十几米巨
幅画质的默认措施。因此需要高画质的巨幅接片请不要选择JPG格式保存。

★为PS设置最佳运行状态
接片耗费的计算机资源比较大,尤其在拼接无损图档tif格式时有时运行速度缓慢效率低下,为此有必要对软件运行环境选择合适的性能,本人是4M内存
双核电脑处理过超过10亿像素图档数据达5G的无损tif格式的接片,均没问题(只是速度慢了点),如果是要求不高的一般接图应该更没问题。设置见下:
切记暂存盘不要设置在PS安装盘里,请选择一个空置容量大的硬盘,比如D盘或其他大容量硬盘。


缓存最大8个级别,设置在6或7上比较合适,给计算机运行预留些即可。


尼康的Capture NX软件处理图档字节能力上限为600M,超过此限软件将停止工作。Adobe Camera Raw挂在PS CS5中处理图档的大小限制按上图性能设置后可达1G。
超过1G软件自停。因此我们需要接巨幅片时需要仰仗这些软件的修饰和渲染就必须一张张分别处理,并且尽量保持每张照片的色调及层次一致。

这需要一定的基本功和技术。
另外,业界公认的不影响分辨率的PS放大倍数上限为五倍,一般放大三倍已经是高要求了。鉴于此,巨幅接片越大对成品的画质越有利,所以在这里特别
强调,由于巨幅接片时我们对畸变的矫正会产生“插值延伸”像素(被放大),因此完工后需要按上述原则“反插值”缩小到一个整数大小上。最后按工
作片欲喷绘的实际大小的倍数比例交付输出才可得到最高清晰画质的效果,例如原图档长6米,放大到20米的喷绘,在20米距离上观看绝对清晰无比,放
大到30米在20米观察距离上仍然是高清的。输出画质的优劣并非是图档越大越好,这就是我们常见的100M字节图档的输出与30M字节图档输出后在画质上
没任何区别的原因,所以只有恰当的缩放比例才是专业做法。



这是超级巨图的一个100%局部,尼康70-200/2.8 VRII镜头200mm端焦距拍摄,光圈f10, 纵横扫拍98张拼接,文件大小2.31G(6.45x1.25M)
注:此片仅为手持
拍摄,导航器小红块局部距拍摄点约14公里,拍摄点高度距地面约1.9Km。采用“调整位置”无损拼接模式耗时6天。



下面两张全景接片素材的局部缩图
http://forum.xitek.com/pics/201203/2975/297536/297536_1331803601.jpg
http://forum.xitek.com/pics/201203/2975/297536/297536_1331220549.jpg

纪实及动态场景接片实例
鉴于自动接片软件可以计算所接的节点,你大可不必为接不好而操闲心,甚至可以不用脚架只要你端平相机,目测好要拍的分镜头,无论是上下左右的多片或者纷乱
的人群场景也照样能行。
Photoshop CS5混合接片图例,注意这个接片不是一刀切的,软件是纵横交叉自动找节点混合,并且在几何扭曲、去除光晕及透视上得以优化,其无缝拼接可以做到
天衣无缝的完美。下图是手持拍摄,因D3s取景窗没有九宫格线做水平参照,转机时没掌握在一个水平面上造成了上下歪斜。


我们将左图层移开一点就可以看到自动接片也遵循了“接片衔接的处理技巧”中的犬牙交错之技巧。只是软件计算的剪裁路径更为合理而已。


自动接片后的手工找平处理:


必要适当的整形处理:


完成后的接片:


另一纪实及动态场景接片实例(此类图例请详见62-63和71楼):

PS自动几何扭曲整形接片路径分析图:

动态接片完成图:
http://www7.xitek.com/forum/201106/16281/1628195/1628195_1307479268.jpg

要点总结与补充
1、接片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对接处理过程中严禁使用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和自动对焦程序。对要求清晰度的照片,比如集体合影接片,应使用至少f8以下的小光圈,以便
消除景深差异和带来的清晰度影响,小光圈可以减少照片四周的暗角光晕。
2、后期的单张处理严禁使用自动色阶和自动对比度指令。合并图层后可以适当使用自动程序。
3、长卷画廊的接片拍摄应该使用架设横移导轨或分点距离和焦平面控制方法(事先画好机位线和脚架及照明灯的三角点位置,保持相机角度不动)。调整好光照角度的照
明灯应随导轨与机位跟机移动。如果用闪光灯照明,还必须注意每次闪光后的回电充电时间要充分,保证每次闪光的一致性。
4、接片的实践证明,即使视觉上看不到光晕暗角,但分镜头接片时有时衔接处仍会有明显的明暗差异,应当使用PS徒手处理工具“加亮”或“减谈”以及拓印工具仔细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PS自动接片时有时“晕影去除”偶尔会出错,会将同一曝光参数的两张照片误计算为不同参数值,使亮白的天空衔接出现极大的反差,遇到此情时应当果断
关掉自动接片的“晕影去除”勾选项。
5、切勿凭想象对纪实和场景动态之照片做出不能接片的结论,本帖的实践证明完全可以拼接!
6、用广角拍摄的变形大的片子PS自动接片时分析计算的很周到并以两片交错方式衔接,反之用变形小的中长焦镜头拍的片子,如果全部导入一起处理时PS自动接片只做大
致衔接的整形,多片的衔接处以直线方式且都有一点错位。遇到此情时,一是必须对衔接有错位的分镜头片子单独做认真手工交错剪裁和整形矫正处理。二是将多片以三张
为一个局部组合进行自动接片(见81楼片例),最后再将若干个局部接片组合再进行自动接片处理,直至拼接出一幅超级巨幅来。这样软件对多片的局部接片组合之照片的
相互衔接就会按交错路径来计算,并进行天衣无缝的拼接。
7、大场景鸟瞰景观的拍摄应使用偏振镜消除雾气折射对整体分辩能力的影响。
8、最后一个问题值得注意!PS软件对接片处理时必然要进行透视关系的整形拉伸处理。会使图片的接片产生色阶过度级数的缺损而在色彩上出现分级断层现象(见150楼图),
一般的缩图和小图看不出来,当我们将照片放大到100%时就能看到明显的断层现象,尤其在天空或按部的大面积空白部位比较明显,这是软件计算整形拉伸后的结果,我们
是毫无办法的。遇到明显的断层只能用橡皮图章工具仔细认真的覆盖掉断层痕迹。
-------------------------------------------------------------------------------------------------------------------------------
思考
瑞典飞思公司的IQ180数码后背为8000万像素,产品对应的传感器为Dalsa制造的CCD传感器,尺寸为53.9x43.4mm,基本与传统的645画幅尺寸相当。有效像素为8000万
(单张照片尺寸大约为500MB)。产品还支持16bit色彩、ISO 50-800感光度等等功能。

看上去比较可怕,但是要想达到以上基本参数使用D3、D3s和D700这类1200万像素的大像素数码单反是否可以做到?最近笔者做了大量此方面的拍摄接片实验答案是肯
定的,那就是无损接片技术!
实践证明:完——全——胜任!而且各方面表现都不输给高像素相机甚至是数码后背。


大像素相机接片的特点:
1、D3系列大像素1200万像素机(不含D3X),能够扑捉到更丰富的色彩信息。
2、D3系列大像素的高感,能够扑捉到更细微的暗光信息。
3、D3系列大像素具有更宽的动态范围。
4、D3系列的FX传感器尺寸为36.0×23.9,上下横竖四接片后的像素可达4800万像素,文件字平均节约120M。
5、D3系列大像素上下横竖8接片后的像素可达9600万像素,文件字节达500M以上。如果是80张接片,完工后再适当缩小至高清,其像素可亿万以上。
笔者的实践证明,用200mm的定焦或变焦镜头拍摄的8张以上的接片的画质与动态完全可以达到某些高像素相机的效果,18张以上的接片就更震撼直逼数码后背。当然这是接成
巨幅后再缩小到高像素片子或数码后背片子同样大小时的比较结果,而且还有过之。

相关主题:
《轻松搞定超高像素大片-全景接片全功略》
《数码拼接全景图俱乐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