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爱聚“发布”会

 倚剑飘飘 2013-02-15

爱聚“发布”会

前两天和三木及公民课的一批志愿者一起吃饭,介绍其爱聚网站,三木提议可以做一次发布会。于是,三木很快地就在爱聚网站上发了一个行动召集

说是发布会,其实更多是个交流会。好像也没什么可以介绍的,就干脆把我们这段时间的一些思考和讨论整理一下,做成晚上讲的《我们为什么做爱聚》。

准备得有点匆忙,是下午才把大致的思路整理清楚,在开讲前一个小时把keynote做出来的。刚开始时难免有点点紧张,不过作为第一次深入地介绍爱聚的前因后果,也算是勉强及格吧。

下面是今晚的keynote:

View more presentations from Andrew Yu.

现场由三木同学和刘勇同学做记录,我后来做了整理,也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大家可对照着keynote来看:

—— 开场前的通告 ——

爱聚广州发布会即将开始。?爱聚广州发布会微博直播的标签是#爱聚广州#,欢迎关注。?

发布会开始了,今晚的发布会由三木支持。?到场的朋友有做ngo人士以及公民课服务学习小组的人员。?

—— 开讲! ——

安猪:我们已经实现爱聚的第一步(上线)了,我们今天聚在一起来分享“我们为什么做爱聚”? 。

让我们从多背一公斤网站的一名积极用户“雪糕”(网名)的故事开始说起。雪糕09年5月第一次参与多背一公斤,之后他发起了21个活动,参与了56个活动。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是由他或者其他用户自发发起和组织的,我们在里面并没有进行设计或管理。

雪糕的故事让我们发现:用户(志愿者)是聪明的。我们不需要去控制用户,不需要管理他今天该做什么明天该做什么。一个积极的、掌握了基本信息和技能的用户,可以自发地开展和创造行动。

所以我们决定:与其管理用户,不如支持用户。

支持的目标是: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行动。?

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了解:公众参加公益的障碍有哪些?我们总结出四点:数量,门槛,信任,有效。数量:目前每个城市的公益活动数量不足;门槛:大学生与白领在学习与工作的压力面大,没有时间参与公益行动的面试与培训;信任:你在微博上看到捐钱的信息,你会相信吗;有效:你的付出有效果吗。?

为什么会有这些障碍?这其实跟目前的公益活动组织形式密切相关。

现有的公益活动组织形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组织关系,有一个带头大哥告诉人们哪里有人需要帮助,这种模式其实像什么??我们称之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或是神父模式。神父掌握了信息、方法和联系渠道,信众只能接受神父的指挥。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第一,神父是稀缺的;第二,你只能通过神父和神联系;第三,神父不在了,你便失去了和神的联系;第四,有效性问题。?

类似的,公益活动的组织者是稀缺的,公众的数量(行动需求)远比组织者多很多(数量问题)。?传统的公益活动,志愿者和组织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活动的发起具有难度(门槛问题)。在被动的参与方式下,参与者与组织者单线联系,很难建立和服务社区以及其他参与者的信任关系(信任问题)。?这些,都导致公众参与公益障碍重重。即便参与了一次,也很难持续(成效问题)。

我们的解决之道是:信息公开化,行动碎片化。?

首先是信息的公开化。

在爱聚里,你会看到一张地图,上面会有很多聚点,所谓聚点就是一个提供志愿服务的地点,可以是一所乡村学校,可以是一家福利院,可以是一个自然保护区,聚点承载了这个社区的信息。

所有聚点都由用户提交和丰富其内容,所有聚点的信息都是公开的。这种信息的公开化可以为志愿者的服务提供指南。??

其次是行动的碎片化。

我们将公益活动(或项目)变成每个人很容易理解和参与的小行动。实际上,用户通常不是从爱聚网站参与行动的,更多的,用户是跟随好友在豆瓣或新浪微博上的行动通知而进入爱聚的行动页面。这个页面提供了行动的相关信息。包括好友的行动信息、受益聚点、行动进度、行动指南、已参与者列表等,用户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独立行动(最简单的就是复制好友的行动),而不需要等待组织者的管理和通知。

用户行动后,可通过各种社交网络将自己的行动传播给好友,这些传播开去的行动能够实现自动的连结。所以,在爱聚里,行动的组织形式跟传统的中心式、一对多的活动或项目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它更象一种社会运动的模式。

通过行动链接起来的每个人都是一个中心,一个节点。即使发起人不在了,借助爱聚的信息系统,其他的参与者仍然可以管理行动。

传统公益活动的信任来源于你对组织的信任,而在爱聚网的组织模式中,信任来源于你的好友。?在这里,你可能并不知道一个行动的发起者是谁,你只需要对这个行动的本身感兴趣,便可以去参与(爱聚让你更专注于行动本身)。?

在完成行动后,我们看看爱聚的另一个功能:“行动统计”。一个人可能参与了很多公益组织与公益行动,而爱聚能够将你的志愿行动汇总在你的个人页面中,形成你的公益简历,对社区(聚点)而言,相关的信息也会汇总在聚点页面。?

小结:爱聚是一个行动工具,帮助每个人更轻松更有效地参与行动、改变世界。?

行动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我们欢迎更多人参与到这个创造的过程中来。公益不只是默默地付出,还可以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过程。下面分享我最近接触到的两个行动创意。

—— 广告:直播之余,欢迎大家猛击www.,尝鲜爱聚 ——

第一个是垃圾焚烧厂地图,思路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勇气去上街散步,但每一个人都会关心自己的生活和亲人。?通过提供地图和搜索功能,让公众了解身边的垃圾焚烧厂信息以及对自己的影响,形成公众地图并自发传播。

第二个创意来自三木:通过给广州的流浪人口送烧鹅饭,收集广州流浪人口的分布特点,然后让相关ngo可以采取相关行动。同时,使志愿者去与流浪者接触,了解这个城市的另一个群体。?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餐饮,那么我们很容易地复制到其他地方,如北京的烤鸭饭,南京的板鸭饭等等。

建设公民社会,重要的不是一个人付出了多少,捐赠了多少,而是通过小行动让人们连接起来,相互守望,这才是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世界。 ?

总结:每个人是通过行动去建立和这个世界的联系的,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下面是交流互动时间——

中大公民课公益传播组提问:全民的参与是否会影响一个组织的凝聚力,或是它的核心宗旨。安猪:组织的确还会发挥它的功能,但非组织的力量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问题:爱聚的目的在于消除保姆,但保姆的工作由谁来承担?安猪:保姆的工作并没有消失,其中一部分组织工作交由程序来做,另一部分由每个人来承担。?

安猪:爱聚里的“发起人”和传统组织中的“组织者”很不同,当发起人不参与行动了,甚至是不在了,活动还可以继续,这也是爱聚的优势之一。?

问题:准备如何打算推广爱聚?安猪:我们主要还是希望通过行动来去推动,譬如广州拜客,刚刚谈到的两个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