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钟绍京--小楷《灵飞经》渤海藏真本 钟绍京(公元7世纪—8世纪初)(唐)字可大,虔州赣县(今江西赣州市)人,钟繇十世孙,时称“小钟”,生卒年不详。初为司农录事,以工书直凤阁,景龙中(709)为苑总监。因从玄宗平韦氏,拜为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参知机务,翌日进中书令加光禄大夫,封越国公。玄宗即位,拜户部尚书,迁太子詹事。然姚崇素恶绍京,被迁绵州刺史,又因坐事贬琰州尉,尽削其阶爵及实封,后又迁温州别驾。开元十五年(727)年入朝拜银青光禄大夫,转少詹事。年八十余卒,建中元年(780)重赠太子太傅。 钟绍京 - 书法艺术 钟繇是楷书体的创立者,钟绍京继承了家学渊源,有著名的《灵飞经小楷字帖》、《唐人小楷字帖》,虽然真迹极少,但董其昌认为赵孟頫的楷书就是学习钟绍京小楷的,因此可以从赵孟頫的楷书看到钟绍京的楷书风范。史称其真书字画妍媚,遒劲有法。书法家苏东坡认为,榜书需要结密无间,以笔墨雍容、安静简穆为上。书法界认为榜书自古为难,其难有五,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习,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豪难精。而钟绍京能在武则天朝,明堂九鼎和诸官门榜,均他所题,实在难得。当时朝堂之上,钟绍京是一员小官,许多大臣擅书法者不少,可见钟绍京榜书要站得住,必有长处。历史记载,钟绍京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真迹至数百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