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梦泽赤子 2013-02-16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琢玉业的分工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安徽省含山长岗凌家滩墓地23号墓出土的治玉工具和玉芯 / Tools for Making Jade Wares and Jade Cores, Unearthed from the Tomb 23 of Lingjiatan Site, Hanshan, Anhui Province

约公元前3,500年

        该墓出土的少量随葬品包括治玉工具石钻、砺石和废料玉芯,表明墓主的职业是治玉工匠。该墓没有随葬其它墓葬常见的农业工具,显露出公元前三千多年治玉手工业从农业分离的迹象。史前时期的精美玉器基本仅见于部族上层的墓葬中,体现了手工业已形成了奢侈品的专门化生产,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太阳纹玉片 / Jade Plate with Pattern of the Sun

安徽省含山长岗凌家滩出土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藏

故宫博物院藏

        玉片外缘有一圈穿孔,可能原是缝缀于织物之上。这件玉片的图案中央是由放射状羽毛纹组成的八角星纹,四周为圆圈纹及四条羽毛纹。这一纹饰很可能反映了史前人类的天象观:古人称水星为“井星”,由八颗星组成形似水井故而得名,因此玉片上的八角星可能代表水星;古人称太阳光为“阳羽”,所以玉片外圈的圆圈及羽毛纹可能表示太阳。方形玉片配以圆形图案,可能代表“天圆地方”的天象观。玉片出土时夹在一件玉龟壳中间,两件玉器配合使用,或许用来占卜水星与太阳,或用来祈雨。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玉人头饰 / Jade Ornament in the Shape of a Figure Head

安徽省含山长岗凌家滩出土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藏

        此器形似头戴羽冠的人头侧面像,以阴线三角纹为装饰,在人头眼部和口部各有一小穿孔,可能是缝缀在织物上,而不是像其它玉人头形饰那样是作为坠饰使用。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玉发笄 / Jade Hairpin

安徽省含山长岗凌家滩出土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藏

        笄是用来束发或固定发冠的器物。新石器时代的发笄有木、竹、石、玉等多种材质,而玉笄不是寻常人能使用的,具有体现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作用。这件玉笄表面抛光精细,润泽光滑,孔径细小,孔缘规整,体现了高超的治玉水平。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玉镯 / Jade Bracelet

安徽省含山长岗凌家滩出土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藏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石钻、玉芯 / Stone Drill and Jade Cores

安徽省含山长岗凌家滩出土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藏

        石钻是在玉器上钻孔的工具。新石器时代玉器的钻孔技术大致有锥钻、桯钻和管钻三种,钻具有木质、石质也有骨质。凌家滩出土的石质钻头是已发现的为数不多的新石器时代治玉工具之一,是锥钻工具。同墓出土的玉芯则是管钻钻孔后留下的废料。玉芯中部可以明显看到对钻时由于两侧钻孔错位留下的痕迹。这件钻头和玉芯是研究史前治玉工艺不可多得的材料。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玉人 / Jade Figurine

安徽省含山长岗凌家滩出土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藏

        凌家滩遗址已出土了六件玉人,是发现玉人最多的遗址。这些玉人头戴有尖顶的帽冠,与江浙地区大墓随葬的玉三叉形器(冠冕)相似,推测凌家滩玉人是当地部族上层的形象。凌家滩玉人双手合于胸前的姿势应与巫术、祭祀活动有关。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玛瑙豚形饰 / Pig-shaped Agate Ornament

安徽省含山长岗凌家滩出土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藏

        豚即猪,是我国史前时期最早驯化饲养的家畜之一,也是农业社会主要的肉食来源。因此猪常被作为财富的象征,在一些地区盛行以猪下颌骨或猪头骨随葬,并以随葬数量的多寡来显示财富和地位。此器巧妙利用玛瑙的天然形状稍加雕琢便形成一只憨态可掬的猪,生动传神。。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玉龙凤璜 / Jade Huang with a Dragon and a Phoenix Heads

安徽省含山长岗凌家滩出土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藏

        璜是新石器时代各文化普遍存在的玉器,形制多样。璜的两端均有钻孔,应是穿绳所用,因此一般认为璜是装饰用玉。这件玉璜一端琢成凤首,一端琢成猪龙形首,反映了史前先民对龙凤的崇拜。玉璜中部可分开,两侧各有小孔可穿绳连缀起来,可能是有意为之,使之可分为两件使用。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玉虎首璜形器 / Jade Huang with a Tiger Head

安徽省含山长岗凌家滩出土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藏

        这件玉器可能是一件玉璜的一半,另一半缺失。有学者指出凌家滩地区流行这种左右两爿拼合而成的玉璜,形态与使用方式都与后世象征军权的“虎符”相似,不排除二者之间有渊源关系。

 

制陶业的分工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的制陶作坊 / Pottery Workshop Found in the Yangguanzhai Site in Gaoling, Shaanxi Province

约公元前3,000年

        在陕西省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了由成排的房址、陶窑及储存窖穴等遗迹组成的制陶作坊,为窑洞式前坊后居。这表明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已有一部分家庭专门从事陶器制造,制陶业初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有专门储藏陶器的窖穴则说明私有观念的形成。手工业与农业的社会分工,是标志人类走向更高阶段的一个里程碑。专门的手工业者脱离了农业生产,以手工产品交换生活资料,促进了商业的形成和发展,并逐渐培育出不从事生产但通过商业或权力控制生产的社会阶层,使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剧。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网纹旋涡纹彩陶壶 / Painted Pottery Pot with Reticulated and Curved Pattern

甘肃省兰州西果园牟家坪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网纹彩陶壶 / Painted Pottery Pot with Reticulated Pattern

甘肃省兰州七里河花寨子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旋涡纹四系彩陶罐 / Painted Pottery Jar with Volute Pattern and Four Loop Handles

甘肃省永靖三坪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大放异彩,留下了众多彩陶艺术杰作。黄河上游甘青地区彩陶器的造型、纹饰、画风均富有浓郁的地域特点,这种小口大腹陶罐就是甘青史前文化的标志性造型。此器表面打磨十分光滑,口沿有四个钩状突起方便密封时系绑,两侧各有一个环形耳为提携之用,设计精巧而实用。图案异常精美,起伏流动的漩涡令人联想到奔腾的黄河,极富壮美之感。此器充分显示了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彩陶的艺术造诣,是中国古代彩陶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双人抬物纹彩陶盆 / Coloured Pottery Basin with Pattern of Two Figures Uplifting Things

青海省同德巴沟乡宗日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此盆纹饰为两人相向而立,腰背微屈,双手抬起一个硕大的圆形物体,寥寥几笔就把一幅富有动感的生活场景刻画得惟妙惟肖。四方连续的对称纹饰全景地表现了空间和主题,具有中国画意境设计的韵味。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三角纹彩陶双耳罐 / Painted Pottery Jar with Triangle Pattern and Double Loop Handles

青海省大通上孙家寨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方格纹彩陶提梁罐 / Painted Pottery Jar with Chessboard Pattern and a Handle

青海省民和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彩陶鼓 / Painted Pottery Drum

甘肃省永登乐山坪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主要有土鼓和木鼓两大类。古文献记载的土鼓“以瓦为框,以革为面”,土鼓即陶鼓,殆以陶土制成故称土鼓。这件彩陶鼓前后贯通,粗端有一圈乳钉以便蒙覆兽皮制作鼓面,是中国膜鸣鼓的始祖。

 

战争 / Wars

        史前人类发生战争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掠夺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人口与资源压力的增大,战争益发频繁,城壕等防御设施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频繁的战争作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一种特殊形式,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化,促进了不同集团的结盟和争霸,推动了部族上层权力的垄断,成为国家政权组织的助产士。“炎黄大战”、“涿鹿之战”、“黄帝战蚩尤”等著名的古史传说或许正是史前战争的写照。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山西省襄汾陶寺遗址的宫殿建筑被晚期灰坑破坏、观象台被晚期墓葬破坏的现象 /  The Late Dwellings at Taosi Site in Xiangfen, Shanxi Province were Destroyed in a Large Scale Due to Artificial Factors

约公元前2,100~前1,900年

        在该遗址晚期发现了宫殿建筑被大规模人为毁坏,宫殿区被手工业者等下层居民长期占据的反常现象,并发现了多处非正常死亡的乱葬坑。这些考古发现真实地再现了陶寺晚期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动荡局面。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山西省襄汾陶寺遗址乱葬坑 / A Mass Grave at the Taosi Site in Xiangfen, Shanxi Province

约公元前2,300~前1,900年

        新石器时代晚期大部分遗址都发现了埋葬非正常死者的乱葬坑。出土的骨骸有的肢体被砍掉,有的身首异处,还有的被剥去了头皮。在正常埋葬的死者中也屡见骨骼有明显刀痕或嵌着箭镞的现象。显然战争在这一时期已经是非常突出的社会现象。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玉钺 / Jade Axe (Yue) Engraved with a Hole

山东省济南章丘董家村出土

济南市博物馆藏

        人类最早的兵器就是狩猎工具等日常工具。当战争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为战争而发明、制造的专业化兵器便产生了。玉石钺就是最早从工具中分离出的专业化兵器。在技术落后的史前时期,沉重、锋利的玉石钺既是颇具威力的近战兵器,也是最有效的刑具。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现很多被利刃斩断头颅、骨骼的现象,很可能就是玉石钺所为。玉石钺从令人生畏的兵器与刑具演变为军权和杀伐大权的象征,可谓顺理成章。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石镞、骨镞 / Stone Arrowheads, Bone Arrowheads

湖南省禹州瓦店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文字起源 / Origin of Characters

        文字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汉字是以方块字形、兼有表音表意功能为特征的文字体系,也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的表意文字。商代晚期的甲骨文是已和最早的汉字,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无疑汉字的起源应在甲骨文之前。文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这是关系到中华文明起源的重大问题。半个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多种契刻符号,为解开我国文字起源之迹提供了线索,也进一步证明汉字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浙江省余姚河姆渡出土陶器上的契刻符号 / Pottery Wares Carved with Geometric Symbols Unearthed from Hemudu in Yuyao, Zhejiang Province

约公元前5,000年

        约公元前五、六千年左右,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许多地区均出现了简单的几何形契刻符号。河南省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龟骨上契刻着目前所见最早的契刻符号(约公元前6000~公元前5500年),这也是中国悠久的“灵龟崇拜”的最早物证。这些几何形符号往往单独刻在陶器上而很少两个以上同时出现,有的可能具有数字的意义,还不能认定为文字。但这些符号表明当时先民已具有用抽象符号记事或表现概念的能力,为文字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山东省泰安大汶口出土的契刻象形符号 / Hieroglyphic Symbols Unearthed from Dawenkou in Taian, Shandong Province

约公元前2,500年

        约公元前三千多年,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出现了象形符号,契刻在玉器、陶器上。这些象形符号一定程度上已抽象化而并非真正的“象形”,其构形与甲骨文相似,与汉字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因此有学者认为这些象形符号已经是文字。虽然一些契刻符号与古汉字没有很强的联系,但并不能因此而完全确定其非文字,有可能是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其它文字。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契刻玉璧 /  Jade Bi Carved with Hieroglyphic Symbols

约公元前2,500年

浙江省杭州余杭安溪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件契刻纹玉璧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刻纹玉璧,弥足珍贵。它一面的纹饰是一个玉璋似的图形,另一面刻划了一个盾形层台,中间刻有一只飞鸟。玉璋应是代表祭祀法器,层台颇似祭坛,而玉鸟则可能代表了太阳崇拜。三个象形图案综合起来便具有了浓郁的宗教意味。刻有类似象形符号的玉璧迄今仅发现两件,另一件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的朱书陶扁壶 / Pottery Flat Kettle Carved with Red Characters Unearthed from Taosi in Xiangfen, Shanxi Province

约公元前2,200~前1,900年

        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多个符号并刻在一起的情况,颇似完整的语句,其记录语言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这件陶扁壶上的朱书符号,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文字。朱书是用类似毛笔的红笔书写而成,扁壶断茬处也以红笔涂描,可见朱书应是在扁壶破损后书写的。扁壶正面一字极似甲骨文的“文”字,背面朱书是一字还是两字,以及如何释读,学术界还有较大争议。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契刻陶片 / Pottery Sherd Carved with Characters

约公元前2,200年

山东省邹平丁公出土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这件陶片是一件平底大陶盆的内底残片,整齐地刻着5行11个刻文,笔画流畅,独立成字,排列也很规则,已经脱离了符号和图画的阶段,全文很可能是一个短句或辞章。刻文一部分为象形字,有的可能是会意字。最突出的特征是均为连笔字,如同后世草写的俗体字,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和成熟性。学术界普遍肯定丁公陶文是一种已经失传的文字。

 

金属冶炼技术 / Metal Melting Technology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偶然从矿石里得到了金属,发现了金属的特性和优点,遂开始主动冶炼金属。人类使用的第一种金属是铜。中原地区发现的公元前4600年左右的含锌黄铜片和含镍白铜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金属器,可能是史前人类无意中熔炼矿石得到了铜片。甘肃省东乡林家出土的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青铜小刀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青铜器,其模范工艺证明当时已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青铜是纯铜与铜、锡的合金,相比纯铜具有硬度高、熔点低、易冶炼铸造等突出优点,因此得到广泛使用。青铜时代是石器时代之后人类历史上第二大发展阶段。青铜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不仅是物质史上的一次革命,更带来了一次精神文化的大变革。河南省登封王城岗出土的青铜容器残片(约公元前2100年)则表明这时期中原地区已掌握了复合范技术,开启了中国青铜时代铸造青铜容(礼)器的先声。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青铜片(左)和铜矿石(右) / Bronze Plates (Left) and Copper Ores (Right)

公元前2,000年

        湖北省天门石家河古城出土的青铜片(左)和铜矿石(右),是公元前2000年前长江流域青铜冶铸技术的代表。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红铜刀、红铜锥 / Copper Knife and Wimble

甘肃武威皇娘娘台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黄河上游地区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红铜工具和饰品,中国最早的铜镜就发现于这里。自然界富含红铜的矿石分布较广,便于发现。史前人类在挑选、加工石器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石头”较软,反复捶打就能加工成型,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普遍以红铜为最早使用的铜器。但我国发现的红铜器却比冶铸难度更大的其它铜合金要晚,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红铜硬度低,物理性能和铸造特性均不如青铜,因此红铜器很快就被青铜器取代。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齿轮形青铜器 / Gear-wheel-shaped Bronze Ware

约公元前2,300 ~ 前1,900年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这件青铜器出土时套在墓主臂部,可能是臂钏一类的饰物。

 

文化交流 / Cultural Exchange

        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均表明,史前时期中国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族群之间,以及与境外文化的交往和交流日趋密切。从物品的交换、技术的学习,到氏族之间的通婚、部落之间的结盟,各种形式的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各文化与集团之间的融合。中原地区地处要冲,具有吸收周边各文化养分的地缘优势,并发挥着文化中转站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从“多元”走向“一体”,为国家的形成做好了准备。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牛角与下颌骨 / Bull Horn and Mandible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DNA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中国家养绵羊和黄牛的种群、饲养技术,与西亚地区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4000年前东西方的交流。牛、羊、猪、狗、鸡、马等“六畜”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已基本齐备。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绵羊角与颌骨 / Sheep Skull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农业技术的传播和交流 / The Spread and Exchang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新石器时代水稻北传、西传路线示意图 / Rice Spreading to the North and to the West in the Neolithic Period

        新石器时代晚期,稻在中原地区已广泛种植,在北方地区也有发现。水稻栽培技术的北传、西传不但丰富了黄河流域的食物品种,也提高了黄河流域抵御环境突变等危机的能力。水稻栽培等生产技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还传播到东亚、东南亚等周边地区,为周边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山东省出土的人工栽培小麦 / Cultivated Wheat

公元前2,000多年

        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豆、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通过北方草原地区传入了黄河流域,再辗转传播各地,泽及后世。

 

龙文化的形成与传承 / The Formation and Continuity of Dragon Culture

        龙是一种并不存在的灵兽,从诞生伊始便深深地打上了巫术与神话的烙印。新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在我国南北多处出现,虽然形态各异,但表现出强烈的共同文化特征。龙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悠久传承,表明龙作为一个文化交流使者,已成为我国史前时期文化融合和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玉龙 / Jade Dragon

辽宁省建平采集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种蜷体玉龙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辽西地区已发现十余件,是当地史前文化的标志性玉器,可能是祈天求雨等祭祀活动中使用的通天灵兽。其特点为猪首(或曰熊首)蛇身,身体蜷曲环绕,头尾之间留有空隙,可能是由耳坠“玉玦”演变而来。有的玉龙还刻画出獠牙,更显狰狞神秘。玉龙在墓葬中往往发现于死者胸前,背部都有一个供系挂的穿孔,应是一种项饰,佩戴时龙首龙尾水平。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玉龙 / Jade Dragon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纹 / Painted Pottery Plate with Coiling Dragon Pattern

约公元前2,300 ~ 前1,900年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蟠龙指盘卷成圈的龙。彩绘蟠龙纹陶盘是陶寺最富特征的器物之一,仅见于超大型墓葬内,具有浓郁的标志等级身份的作用,可能是巫师通天做法的法器。陶盘上的蟠龙纹开创了蟠龙这一新形态,并为商周青铜器的纹饰所继承。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刻划纹陶尊上的野猪首蛇身带翼龙纹 / Pottery Wine Vessel (Zun) Carved with a Dragon Having a Boar Head and a Snake Body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小山采集

        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龙形图案,具有野猪首、蛇身、马鬃等多种动物的特征。猪首龙是北方地区龙的一大特征,蛇形长体龙身则开创了我国传统龙纹的先河。这件陶尊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由近及远的立体感表现出精确的透视技法,被视为我国最早的透视画。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蚌砌龙虎遗迹 / Dragon and Tiger Pattern Made by Heaping Shells of Clam

约公元前4,600 ~ 前4,300年

河南省濮阳西水坡45号墓出土

        龙虎遗迹由白色蚌壳精心摆成,分别位于墓主人东西两侧。“龙”长1.78米,长吻半张微吐长舌,长颈有短鬃,细长身躯略呈弓形,尾端有掌状分叉,前后各有一足五爪。这条“龙”的一些特征表现出鳄的特点,可见鳄与虎都是史前人类敬畏的猛兽,因而被神化。该墓规模宏大,还葬有两个殉人,推测墓主人是位身份高贵的首领或巫师。蚌砌龙虎既体现了他的威权,也是他通天的工具。也有观点认为龙虎遗迹是史前时期的天象图案,分别代表东宫苍龙和西宫白虎。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蚌砌人骑龙遗迹 / The Pattern of a Man Riding a Dragon Made by Heaping Shells of Clam

约公元前4,600 ~ 前4,300年

河南省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

        在45号墓不远还发现了两组蚌砌龙,最奇特的一组是人骑龙遗迹,人的比例比龙小生多,衬托出龙的雄伟。人以龙为坐骑,旁边伴虎,宛如巫师与两只灵兽升天而云,于星汉中驰骋,极具想象力与浪漫色彩。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玉龙 / Jade Dragon

高26cm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大型蜷体玉龙是辽西地区史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龙背上钻有一个圆孔,经试验,以绳系孔悬挂时,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表明它悬挂或佩戴时龙头朝下。龙体细长无足似蛇,龙头既似马又似猪,还有浓密飞立的马鬃,张扬着着腾跃飞舞的飘逸之感。它通体圆润不重雕琢,以灵动的身姿、光滑的质感、匠心独具的设计、质朴的内涵给予后人无限遐思。

首都博物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 - 逍遥游 - 逍遥游

环形玉龙 / Loop-shaped Jade Dragon

约公元前2,000年

湖北省天门肖家屋脊出土

        这件身体内卷的玉龙代表了史前时期龙的另一种风格,与甲骨文“龙”的字形非常相似。蜷体龙的造型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方均有发现,并流传至商周时期。有专家认为蜷体龙取材于昆虫从幼虫到成虫的变化过程,龙“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的神通就是从昆虫演绎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