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农经]舌尖上的年货(1)冻出来的年味(20130204) 视频+文字

 悟痴 2013-02-16
[每日农经]舌尖上的年货(1)冻出来的年味(20130204)   视频+文字
 

 
 
 再过几天就是农历的大年除夕。哈尔滨这座北方冰城正在迎接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零下30几度的严寒,并没有影响人们出门采购年货的热情。

  各式各样的年货抢占着节前市场。如今老百姓不再为了吃的、喝的、穿的犯愁了,大家留恋的是采购年货中那份心情,寻找的是只有过年才有的味道。

  出境记者张苑家进万幸吉祥福,门通千条生财路。不错,这个对联意思好,大姐您这对联买得好。

  消费者;祝愿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

  消费者中国的传统年,就图个吉祥吉利。

  哈尔滨道里菜市场迎来一年中的消费高潮。

  贾海斌这是榛子吧?

  经销商这是纯野生榛子。

  贾海斌我多买点能便宜点不?

  经销商多买能便宜。

  贾师傅从300多公里以外的伊春市特意跑到省城采购年货,很多东北人和他一样,把置办年货看成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儿。

  贾海斌东北都有这个风俗习惯,没有这些东西不算过年,买些榛子瓜子边吃边看电视。

  如今,住在农村的人要到城里采购年货,而城里人又要跑到乡下去。

  贾师傅的老家是一座林业城市,这里的人们正在以另外一种形式采购着他们的年货。

  导猎员高晓龙冷吧?

  记者张苑太冷了。

  导猎员高晓龙我们这就这样,很冷。

  记者张苑你们狩猎场都配有这种枪吗?

  导猎员高晓龙我们是有持枪证的,每个枪都配有户口,登记在案的。

  记者张苑现在允许用吗?

  导猎员高晓龙狩猎的时候有公安部门专人负责送过来押运,拿这来使用。

  林区人对狩猎有割不断的情节。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打只山鸡或是头野猪犒劳家人可是最好的年货。

  现在,没有人在意打到什么猎物了,他们在乎的是雪地里寻找猎物的乐趣。

  记者张苑这就是你的年货啊?

  游客纪忠发小山鸡跑得太快了,都撵不上。

  记者张苑这么置办年货有意思?

  游客忠纪发小鸡炖蘑菇,放点粉条,特别香,再放上2两小烧酒,那过年不差啥了。

  记者刚才打的山鸡是野生的?

  导猎员高晓龙不是,国家不允许,这是我们驯养繁殖的。

  记者张苑那这价格肯定低不了。

  导猎员高晓龙198元。

  记者张苑一对啊?

  导猎员高晓龙198一只。

  老纪年轻的时候跟着父辈在山里狩猎,那时候生活艰苦,这个季节就指望着能打到一两只猎物,充当家里的年货。

  如今,老纪所在的梅花山镇已经被开发成伊春市最大的旅游度假村,过去低矮的平房全部改建成了小洋房。这片山林也成为游客们追逐猎物的狩猎场。驯养的山鸡、狍子、野猪成为山里人的家庭主业。

  导猎员高晓龙这头猪行不行?阿姨?

  消费者行,正好。

  导猎员高晓龙够大吧?就这头猪了?

  消费者就这头猪了。

  这些野猪是经过杂交的。捕捉的过程中还是有危险,游客看中的就是这份野性。

  导猎员高晓龙别动,慢点走,别动了。在树林里这么粗的树,它一下子就撞折了。

  记者张苑这猪多少斤 ?

  导猎员高晓龙得300多斤吧。一头猪得六七千元钱吧。

  消费者几家合伙买的,回去杀猪大伙一分。

  猪肉是东北人最重要的年货,临近年根儿的时候,买上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猪肉冰冻起来,吃不尽用不完寓意着衣食无忧生活富足。现在,市场上随时都可以买到新鲜的猪肉,但是东北人喜欢储备年货的风俗依然没有改变。

  消费者过年的时候丰富一些嘛。

  消费者我们东北的习惯就这样。

  消费者肉啊鱼啊什么的。

  消费者储备到正月十五。

  哈尔滨道里区菜市场店员陈威猪肉是每年春节前销量最大的,每天销量都达到两三千斤,比平时多出两到三倍。

  黑龙江的冬天盛产冰雪,漫长寒冷的冬季是大自然馈赠他们的天然冰箱。

  付大爷把刚买回来的猪肉切成小块,这样以后吃起来会方便些。

  付正堂老伴快点。

  付正堂忙啥呢。

  付正堂老伴把我冻死了,快点。

  付正堂来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