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江西龙虎山【图文】

 文田主月 2013-02-17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江西龙虎山    中广网北京10月24日消息(记者冯赣勇)对于江西的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等几大名山来说,记者一直对龙虎山神往已久。这主要因为前三座山记者都曾经光顾过,而唯独龙虎山一直没有机会前往。近日,记者刚好在景德镇公干,于是抽出一天的时间,进行了一次江西龙虎山的匆匆行。

 

江西龙虎山仙水岩风景区门首

 

    从景德镇一早出发乘7:45发车的5205次列车,用了两个半小时左右,就抵达了位于龙虎山最近的大站鹰潭。接着在车站外轻松地上了前往龙虎山的旅游班车,经过大约四十多分钟的车程,顺利抵达了龙虎山仙水岩风景区的山门前。

 

 

秀丽的龙虎山泸溪河

 

    仙水岩是龙虎山的主要精华所在。从这里开始龙虎山之旅的行程,是记者在征求了当地若干人意见做出的决定。仙水岩是仙岩和水岩的总称。水岩以其碧水丹山而闻名遐迩。这里怪石遍布,山水相映成趣,仙岩在龙虎山以西,古代有称“神仙居住之地”,故此得名。这里是龙虎山景点最为集中的风景区。

 

 

从龙虎山仙水岩码头驶出的游船

 

    资料记载,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南郊16公里处的龙虎山,既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名山,更是一处新兴的旅游胜地。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原名为云锦山山麓肇基炼九天神丹,研创道教。“丹成龙虎见”,山名遂改为“龙虎山”,道教由此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至唐朝,道教为国教,宋元明时期,历代天师被敕封“一品”,龙虎山统领江南道教,成为中国道教的传播中心、“百神授职之所”。龙虎山自古以“神仙都所”、“人间福地”而闻名天下。中国古典名著《水浒》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把她的美妙与神奇描绘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

 

 

龙虎山画中游

 

    龙虎山的美妙在其山水。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龙虎山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及人文景观,奇峰秀出,千姿百态。有的像雄狮回头,有的似文豪沉思,有的如巨象汲水……还有被当地人俗称为“十不得”的景致,更可让人想象到其景之妙。如“云锦披不得”、“蘑菇采不得”、“玉梳梳不得”、“丹勺盛不得”、“仙女献花配不得”、“尼姑背和尚走不得”等等。这些又逼真又“不得”的景观中,都隐含着各自奇妙的传说,听来活灵活现、回味无穷。

 

 

龙虎山水天一色

 

    龙虎山中的泸溪河发源于崇山峻岭之中,似一条逶迤的玉带,把龙虎山的奇峰、怪石、茂林、修竹串联在其两岸。河水碧绿似染,楚楚动人。时千流击崖,水缓时款款而行,水浅处游鱼可数,水深处碧不见底。与山岩相伴,便构成了“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奇丽景象。

 

 

悬棺就放于河畔悬崖绝壁中的洞穴中

 

    龙虎山的神奇在其崖墓群。泛舟泸溪河上,两岸的崖壁犹如一幅历史画巻展现眼前。一个个山崖墓穴,形态各异,高低不一。有的单洞单葬,有的连洞群葬。淡黄色的古棺木和堑底封门之间的泥砖清晰可见。据考证,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墓,距今已有2600年的历史。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到的几百件文物,如十三弦木琴、斜纹纺织机以及陶器、木器、篾器等都十分珍贵,堪称中国崖墓文化的发源地和崖墓文化博物馆。而墓内所葬何许身份之人,为何要冒险葬进山崖,如何放进悬崖峭壁之中,至今仍是一个个谜团。

 

 

绝壁中的悬棺

 

    龙虎山明净秀美、婀娜多姿的泸溪河,由南向北从景区贯穿而过,把上清宫、天师府、龙虎山、仙水岩这儿颖宝珠串为一体,形成龙虎山旅游观光的最佳线路。从上清千年古镇乘竹筏顺泸溪河而下,二十里山水二十里画屏,两岸奇峰怪石,竹林青翠欲滴,移步即景,宛若仙境。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游览于此,吟诗作画,流芳千古。

 

 

坐竹筏从上游向下漂流

 

    由于时间有限,记者进入仙水岩景区后径直来到游船码头。来龙虎山最重要的观光项目即是坐船在泸溪河中游水、观山、赏景,那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令人陶醉。它与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漂流虽异曲同工,但却各有千秋。武夷山九曲溪主要是在弯弯盈盈的一水中漂流,游人在全长约9.5公里的九曲中,山挟水转,水绕山行中转来转去地观赏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而在龙虎山泸溪河中较为宽阔的水域中,既能乘船也可漂流游,泸溪河即使有弯,也是视野十分开阔。

 

 

小小竹排江中游

 

    泛舟龙虎山的泸溪河,最精彩的景观是称做水碉和仙岩的地方。水岩的景点有古栈遗迹、飞云阁、棋盘岩、玉璧凌空、仙女观花、仙梳石、金钏峰、仙勺石、试剑石、一线天、莲花石、仙桃石、雌雄石、石鼓石等等。有些景,可在船上观看;有些,则要弃舟登岸才能看到。龙虎山水中游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上面提到的从上清古镇的上游,一直顺河漂流20多里。另一条则是记者所选择的从仙水岩乘船逆水行舟,在底渔湾下船后,步行一段路抵达正一观景区,然后从那里的码头再往回漂,整个行程约三个半小时之久。

 

 

龙虎山岸畔一角

 

    为了节省时间,记者对于观、寺、庙等景致因看的较多,所以到正一观码头时,并未再前往距此还有一里地之遥的正一观,而是直接选择了在码头漂流回返。从下游乘船时不用担心水会把鞋打湿,而在此坐从上游往下漂流的竹筏子就要当心了,河水漫过了长长的竹筏,好的是每排座位前都有一条高起的竹筒供游客蹬踏,游人上筏时只要注意竹筏漫上来的水,坐好后就可以放心地把脚踩在竹筒上,不用再担心河水会打湿鞋裤。

 

 

龙虎山仙风桥

 

    虽说都是水中行,可是漂流的感觉就是不一样,那悠闲自得的水中缓缓而行真是惬意至极。来时,有些逆光的景观,现在都可以细细地顺光观赏和拍照。特别是沿途的悬棺景观更是历历在目,令人叹为观止。经过无蚊村时,记者再次远眺这个极其普通水畔村落。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出入靠船筏,耕作在彼岸的江南小村,却隐藏着一个“四季无蚊”的千古不解的神话。如今到村内一游,已成为广大游人“龙虎山之旅”的必选项目。

 

 

游船途经岸畔的无蚊小村

 

    可惜由于要赶下午5:20的火车返回景德镇,所以记者对于每天下午4:30举行的龙虎山悬棺表演及上岸参观神奇无蚊小村的愿望,都只能是忍痛割爱了。想来留下一点遗憾也好,日后重游龙虎山时可以更好地品味和观赏。

 

 

仙女岩景观

    乘竹筏返回仙女岩,记者随游客们登岸。这里的丹霞地貌堪称天下一绝,而仙女岩景观更是举世无双的天下绝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可龙虎山的自然景观仙女岩,却是华夏惟一、域外无双的奇中之奇!这一绝景,深藏于泸溪河畔的曲径幽处,坐南朝北,数十丈高,其形态逼真,自然和平,毫不忸怩作态,被称为“大地之母、万灵之源”。这一绝景集高贵与平易于一表,兼巧俏与敦厚于一身,踞万仞之上、俯亿兆生灵。山有绝景当为名山。龙虎山拥有此景而闻名,仙女岩又饱蘸着龙虎山文化更平添了浓浓仙气。

    

 

仙女岩一线天

 

    穿过一线天后,记者顺路来到飞云阁。在水中时,曾远眺这座壁立千仞、面临深渊的建筑十分壮美。而近观更能体现其景观的神韵。只见崖壁上刻有“玉壁凌空”、“半天仙迹”、“神仙可栖”、“鹤归留影”等摩崖石刻,均为明嘉靖首辅(宰相)的手笔。

 

 

仙女岩飞云阁

 

    崖下有一开阔地,大约可容数百人之多。古时这里建有寺庙,并在绝壁中建有栈道通往庙内。此庙规模较大,上下共七层,因此又叫“七层庙”。庙后来毁于火灾。明代诗人马犹龙的《信州水岩舣舟蜚云阁》就作了生动的描写:“似是桃源道,频通渔父船。莲花拓石秀,云锦照川妍。壁遗蜕,丹封不记年。琼田杳,故物为谁传。”在飞云阁附近的水域可能就是悬棺表演的所在。记者看到在岸边的小舟上长长的绳索下是一幅棺木。

 

 

飞云阁下用于表演的悬棺木

 

    走马观花般地游完龙虎山仙水岩景区后刚好下午3点左右,到处打听哪儿有去上清古镇的旅游车,可遗憾的是也许是旅游淡季的原因,从这里并没有前往距此还有16公里上清的公共汽车。最后,记者找到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求助,小伙子驱车狂奔了20多分钟,将记者送到了上清古镇天师府的门口。

 

 

上清古镇的街巷

 

    记者先浏览了一下古风古貌的千年老镇--上清古镇。这个道教文化非常浓郁的古镇镇名的来历就出自道教。所谓“上清”就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中“灵宝天尊”所居住的禹余天之上清仙境。镇内的长庆坊、留候家庙、天师府、上清宫、东岳宫、天源德药栈、天主教堂等名胜古迹仍历历在目。尤其是整条古街的民居、店铺、临河的吊脚楼、古码埠依然保持着明清建筑的遗风,并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记录着历史的繁荣与昌盛。游人在古镇吊脚楼内用膳品茶,凭水临风,便可真正领悟到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陶然意境。

 

 

天师府府门

 

    天师府位于上清古镇中,从镇上可以方便地直接进入府中参观。这个至今保留完好的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是历代张天师的起居之所,原建于龙虎山下,后迁于上清。这里占地3万多平方米,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其建筑恢宏,楼台殿阁金碧辉煌,曲径回廊不计其数,府内古木参天,古色古香,一派仙气,环境清静,风景十分优美。被历史上许多皇帝赐号“宰相家”、“大真人府”,历来被尊为道教祖庭。

 

 

天师府庭园

 

    张天师的名号,世家承袭了63代,历经1900多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派,在中国百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张天师本名张道陵,据说是张良的八世孙。张天师曾在龙虎山炼丹,三年丹成。不久后遇到神人指点,修成了最高的道术,能够除魔去病,拜他为师的人竟有好几万人。张道陵就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道教团体。据说在东汉桓帝永寿元年的九月九日,张道陵被仙人封为正一真人,羽化登升。他所创立的道教一直传到今天,由於他规定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因此也称“五斗米教”。每年的10月初,这里都会举行龙虎山道教文化节,游客可以观看到道教法会的表演。

 

 

大上清宫门楼

 

    从天师府后门出来后来到古镇前街,一打听上清宫还据此一公里之遥,这回可没从龙虎山来时的运气了,只得徒步而行了两里地,20来分钟后,当记者气喘嘘嘘地赶到上清宫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左右了,整个景区前静悄悄,没有一名游客。记者信步走进这座我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老道宫之一的上清宫,宫院内空无一人,望着宫内四周景观,更令人感觉有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宁静的大上清宫院内

 

    史料载,“百神受职之所”的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是历代天师祀奉太上老君和朝会之所,简称上清宫。由于历代皇帝拨出大量金银修建,道教兴盛时期曾建有十大道宫,二十四道观,三十六道院。后随着历史的推移,上清宫殿宇大多已遭毁坏。重修后的上清宫现尚存有福地门、九曲巷、下马亭、钟鼓楼、龙虎仙峰、玉门殿、东隐院及明石刻等。宫内伏魔殿的镇妖井,就是施耐庵生花妙笔下梁山一百零八将的出处,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巍峨壮观,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历代文人墨客来此游玩络绎不绝,并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为之增添了一份绚丽的文化色彩。

 

 

上清宫下马亭

    出了上清宫的大门,门外的马路上人少车稀,此时已快四点半,记者万分着急,离返程的5206次列车到站的时间已不足一小时。还算运气不错,等了五分钟左右,正在焦急时分终于盼来了回鹰潭的公交汽车。快马加鞭地往车站赶,抵达火车站站台时,离进站的火车只差了3分钟。至此,一天实实在在的龙虎山匆匆行终于宣告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