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68首

 静静的图书馆 2013-02-17
第268首[唐补118]
  
   捣 衣
  
   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写作背景]
  
   在洛阳,杜甫关注着一件事,这件事的结果,导致他以后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从头说。
  
   “安史之乱”先后有2个主角,安禄山和史思明,这就是“安史”2字的含义。
  
   2位是发小,都是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都是胡人,光着屁股一起长大,一起游手好闲,一起流氓无赖,感情深厚。
  
   由于胡人之间的内斗战乱,2人又一起逃至幽州境内,然后做了互市郎。
  
   互市郎通俗说就是大唐与外族进行贸易的中介人,这2位之所以有如此饭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都通番语,而且是6种番语。
  
   欲壑难填,有了饭碗的这2位都不老实,分别干了一件事,有必要细说。
  
   先说安禄山。
  
   互市郎的工资不够用,安禄山就偷,偷老百姓的羊,结果被抓。
  
   当时的幽州节度使为张守珪,刑法严厉,要杀安禄山。刑场上,安禄山没有吓破胆,没有尿裤湿,屠刀即将落下之际,对着张守珪大吼:“公不欲灭两番邪?何杀我?”(你不是想消灭两番吗?为什么杀我?)
  
   此时的两番指奚、契丹2族。
  
   关键时刻能有如此豪气,惺惺相惜,张守珪正缺人手,放了他,留下重用。
  
   再说史思明。
  
   史思明的工资同样不够用,也偷,但不是偷羊,而是偷公款。纸包不住火的时候,就跑,他的目标是奚族地界。
  
   很不幸,被奚族边境巡逻的士兵逮个正着,要杀。
  
   表现的同样镇定,对奚族士兵说:“我使人也,若闻杀天子使者,其国不祥,不如以我见王,王活我,功自汝得。”
  
   我是大唐使者,如果杀了我,你们国家会遭殃,不如带我去见你们的王,如果你们的王不杀我,你就立功了。
  
   这话一出口,没人敢作主,只能照办。
  
   继续欣赏史大胆的精彩表现。
  
   见了王,立而不跪,演得比真得还真,没有丝毫破绽,目中无人镇定自若地说:“天子使见小国君不拜,礼也。”
  
   奚王气得两眼发直,但也无可奈何,虽然与大唐打打和和,和和打打,但也不敢贸然滋事。史大胆谎说一番来意后,奚王只好按礼厚待。
  
   开弓没有回头箭,史大胆的使者身份必须继续演下去,如果继续演下去就不能老是赖在奚族不走,而回到大唐,必然东窗事发,很清楚,那事自己吃不了也兜不住。
  
   愁啊,该如何是好?
  
   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好,无数个辗转反侧之后,计上心来。
  
   按着史大胆自编的来意,回唐时,奚王应该派100人跟随入朝,办理此次与大唐的交往事宜。就从这件事上,他找到了突破。
  
   临行前,史大胆煞有介事:“随行人中,没有一个配得上与我大唐天子相见之人,建议琐高与我同往。”
  
   这话说得句句在理,小国见大国,必须拿出诚意。而琐高则是奚族内响当当的人物,著名战将,一直令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头痛不己。
  
   结果,有了琐高,而且又添加了人数,变成了300人。
  
   在史大胆耀武扬威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
  
   越过边境,跨进幽州,史大胆将这群傻A们安顿小憩后,独见节度使张守珪,说明来意。张守珪喜出望外,立即布置,将琐高生擒献给皇帝,余下全部咔嚓。
  
   将功补过,而且这功远远大于过,史思明的胆识与智慧被张守珪深深激赏,留下,重用。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重归幽州的史思明,豁然释重。
  
   史思明的这段光荣历史,相信会令我等混男们摩拳擦掌,唏嘘不已。
  
   人生如棋,针对一件事,究竟能往下看几步,并且能按步执行,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这里面有胆识,智慧,还有临危不乱的城府。换作偶,如果能带回100人交给张守珪,功过抵消,先保住自己的命,就万事大吉,然后还会屁颠颠滴沾沾自喜。
  
   三人行,必有吾师,管他什么师!
  
   安禄山与史思明,殊路同归,这次,终归又走到了一起,继续感情深厚。而张守珪得此2将,喜上眉梢,如虎添翼。
  
   在张守珪帐下,2人均有不俗表现,不断立功,被提了又提,最终还是安禄山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安禄山外表憨直,心计丰富,容易赢得人缘,最后被张守珪收为义子。
  
   当后来的安禄山升为平卢节度使的时候,悄悄地带上了史思明,哥俩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慢慢地,开始心斜,那事有了眉目。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首当其冲,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守家,一张一驰,也算相得益彰。
  
   哥舒翰的潼关失守后,当时在范阳骚扰史思明的郭之仪和李光弼,不得不战线回退。史思明见有机可乘,顺势追击,一举占领了整个河北。
  
   有了史思明的后援支持,安禄山更加肆无忌惮,烧杀掳掠,声色犬马。
  
   本来眼睛就有毛病,再加上战事着急上火,后来的安禄山几乎双眼失明,脾气尤为暴躁,不论是谁,稍不顺心,连打带骂,弄得人心惶惶,朝不保夕。
  
   表现激烈的有3个人,儿子安庆绪,宰相严庄和贴身太监李猪儿。
  
   安禄山有一后宠段氏,生下一子,名叫安庆恩,爱屋及乌,经常产生废嫡立庶的想法,身为太子的安庆绪深感不安。于是,在严庄和李猪儿明唆暗使的催促下,安庆绪下了狠心,弑父自立。
  
   没想到,安禄山竟是如此结局,了却了自己乱七八糟的一生,所谓父不父子不子也。
  
   更没想到,后来的史思明重蹈覆辙,结局与安禄山一样。要说这哥俩,真是投缘,天生一对。
  
  
   757年10月,唐军收复洛阳,安庆绪逃至邺郡(今河南安阳),负隅顽抗。
  
   落架的凤凰比鸡强,叛军的规模还在,实力尚存,不过,却逐渐疲软。
  
   为啥?
  
   安禄山敢起兵造反,手下必有一批生死弟兄。你安庆绪算老几,敢动我们大哥,弑父自立,就是光天化下之的离心离德。不要以为叛军当中,各个全是面目狰狞,心性邪恶。正义,无处不在。
  
   还有,安庆绪胆小怯弱,上朝时语无伦次,战战兢兢,没有一点皇帝的尊严。严庄见罢,只好自己在前面顶着,避免手下们与安庆绪见面。
  
   军心涣散,斗志锐减,唐军很快收复2京,一定与此有关。
  
   类似事情,也发生在肃宗身上,那个鼎鼎大名的李泌,就是不愿长期为肃宗服务,最多就是给你当个临时工,以李泌的阅历和智慧,也许早就看出了肃宗的不地道。
  
   不光彩的安庆绪,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整顿上,而是继续阴暗,河北的史思明,成为他的一块心病。
  
   史思明一定咬牙切齿,兔崽子,竟敢杀你老爸,我还保你何用?
  
   而且,2京失守,形势急转直下,对叛军的气势影响很大,人人自危。
  
   史思明不傻,该怎么办?
  
   关键时刻,总有智者,有人站了出来。
  
   耿仁智,只是史思明帐下的一名判官,求见史思明,开门见山:“方禄山强,谁敢不服,大夫事之,故无罪。”
  
   史思明没有表情,耿仁智继续:“今天子聪明勇智,有少康、宣王风,公诚发使输诚,无不纳,此转祸入福之秋也。”
  
   耿仁智所言,重点有2层,首先你史思明是被迫的,也就是说,你不是主谋。其实他比谁都清楚,你史思明和安禄山的关系,穿一条裤子都嫌肥。但现在,正是史思明心烦意乱,六神无主,没准他自己也正这么为自己开脱地想,此时,最容易下手。
  
   其次,给史思明一个定心丸,现在的肃宗可是好的不得了,有少康(夏朝明君)、宣王(周朝明君)遗风,只要你表达诚意,一定会得到原谅,转祸为福。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史思明动心了,准备投降。
  
   此时,安庆绪一方也加紧了行动,派阿史那承庆(5字人名)等人率5000精兵,以到河北征兵为名,求见史思明。史思明一思就明,这哪是征兵,分明是想擒我。征兵用得着5000人吗,我征了兵,给你送去,岂不万事大吉,此地无银300两。
  
   史思明不再客气,率领几万人来迎接,三下五除二,将阿史那承庆等主要人物擒获,而对那5000精兵的处理,让人看到了他偶尔眨了一下的人性光辉。
  
   愿意留下的欢迎,不愿意的发放干粮,绝不让你们饿着回家。
  
   一不做二不休,史思明正式投降。
  
   肃宗乐了,立马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范阳长史,御史大夫,河北节度使。原地不动,继续镇守。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肃宗,着手对安庆绪发起总功。
  
   乾元元年(758)9月,唐军集结兵力20万,围困邺城,看来,胜算在握。
  
   没想到,却异常困难。
  
   安庆绪没有退路,垂死挣扎,问题出在唐军一方,更确切地说,出在肃宗。
  
   无论如何,偶也不认为肃宗是明君,往狠了说,此人心理阴暗。
  
   举例:
  
   1.没有经过玄宗批准,擅自继位,道德上先输一招。
  
   2.对兄弟李璘下手太狠。
  
   3.收复长安后,肃宗给还在避蜀的玄宗上表,要求李隆基回来,再次执政。这事,自己心理有鬼,不踏实地向李泌求教。肃宗的虚,李泌心知肚明,不客气地说,这样肯定不行,玄宗肯定不会回来。就让肃宗再重写一份,只说要尽儿女之孝,不必多说。
  
   果然,玄宗看了第1份奏表后,表示愿意继续在蜀。看到第2份后,才转忧为喜,高兴上路。
  
   李泌真厉害。
  
   3.收复洛阳时,向回纥借兵,私下签订协议:“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伪君子,什么玩意儿!
  
   4.倚重宦官,疑心大臣。被安禄山这一咬,他是太怕井绳,缺乏做为皇帝的大度开明。后唐宦官势重,就是自他伊始。
  
   这次20万大军集结,郭子仪和李光弼名望最高,但肃宗不设元帅,怕这哥俩内讧,只任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负责协调监督。
  
   他阴暗,认为别人也阴暗。
  
   致使行动不一,各自为政,再加上鱼朝恩瞎指挥,进展缓慢,到了第2年的正月,已经半年多,仍没拿下邺城。
  
   即使这样,安庆绪也难于招架,渐渐不支。不得己,没办法,向史思明求援。
  
   怎么会向史思明求援?他不是降唐了吗?
  
   原来,史思明那边,发生了变故。
  
  
  
   回头说说史思明的复叛。
  
   史思明降唐后,第2年的乾元元年(758)4月,小心眼的肃宗走了一步臭棋。
  
   派乌承恩为河北节度副使,用于协助安抚史思明,这只是表面官话,真实用意则是伺机除掉史思明。起初,史思明还蒙在鼓里。
  
   乌承恩到了范阳后,开始了诡秘的行动。
  
   晚上穿上女人衣服,逐个走访部将,鼓捣他们反水,联合起来,一鼓作气除掉史思明。
  
   这些部将大多是史思明的生死兄弟,立马上报,史思明呆若木鸡。
  
   “天哪,这是真的吗!”
  
   如果是安禄山,也许即刻剁了0乌承恩。但史思明没有,冷静下来后,决定要找出充足的证据,然后质问肃宗。
  
   为什么还要再找证据,弟兄们的口供不行吗?
  
   在这里,我们也许猜出了史思明的心态,那就是他可能真心降唐。他要证据充足,向肃宗讨个说法,弟兄们的作证容易被朝廷怀疑。
  
   聪明的史思明用了什么手段,如愿以偿?
  
   有一次,乌承恩长安出差回来,向史思明汇报完工作,就准备打道回府。史思明拦住,说明天还有要事商量,让乌承恩先住在旅馆。
  
   然后,史思明找来乌承恩的儿子,叮嘱他你老爸刚从长安回来,人马劳顿,今晚你与父亲同住,照顾一下。
  
   除掉史思明是乌承恩的唯一任务,这次长安归来,可能带来了肃宗的密旨,这么大的事,心里肯定也没底,猜想他一定会和儿子商量。
  
   果然,夜半之时,乌承恩开口:“吾受命除此逆胡。”
  
   床下有耳,史思明早就在床下安排了人偷听,证据确凿,乌承恩无话可说。
  
   面对着乌承恩,史思明大吼:“我何负于汝而至是耶?”
  
   这话,更象是说给皇帝。
  
   然后,史思明召集众将、官吏和百姓,面对着长安大哭:“臣以十三州之地,十万众之兵降国家,赤心不负陛下,何至杀臣!”
  
   注意,这时候,史思明还没有复叛,只是冤枉。
  
   杀了乌承恩之后,上表朝廷,陈述原委,显然,是要个说法。
  
   肃宗的答复是,全是乌承恩一人擅自决定,我无此意,你杀的对,乌承恩死有余辜。
  
   面对肃宗的敷衍,史思明仍在犹豫,而下面的一件事,令他彻底无望。
  
   就是对投降叛军大臣的处理,肃宗夺取2京后,处死了很多。
  
   玄宗丢下大臣百姓于不顾,独自逃跑,剩下的大臣们为你守家。虽然投降了,那也是迫不得已,你肃宗不但没有宽恕他们,反而要杀。
  
   “那以后,会对我怎么样?”
  
   肃宗杀降臣的背后,无疑是对安禄山史思明的恨。
  
   自此,史思明开始有了二心。但查史料,没有证据这时的史思明投靠安庆绪,只是孤魂野鬼。
  
  
   被困的安庆绪,实在扛不住,向史思明伸手,并以让出皇位作为条件,只要你能救我一命。
  
   史思明满口答应。
  
   乾元二年(759)正月初一,行进到魏州(今河北大名)时,停了下来,兴建高台,祭祀天地,自称大圣燕王。
  
   彻底反了。
  
   史思明并没有立即与唐军交战,而是经常派一些小部队骚扰,次数多了,唐军变得麻痹了,不以为然。
  
   759年3月3日,史思明突然发起总攻,打得唐军措手不及,但由于唐军人数占优,2军很快成焦灼状态,难分胜负。
  
   这时候,这时候,老天爷发威了。
  
   狂风乍起,黄沙弥漫,双眼难睁,近在咫尺无法辨认敌我。都傻了,吓呆了,于是,唐军往南跑,叛军往北溜。
  
   唐军在南撤的过程中,自相践踏,溃不成军,死伤太重。
  
   双方都在跑,聪明人永远聪明,这时候的史思明停了下来。
  
   折返,唐军的丢盔弃甲,史思明捡了大便宜,获取军用物资无数,这一仗,无疑史思明是赢家。
  
   然后,进了邺城,杀了安庆绪。
  
   狼狈不堪的唐军败回洛阳,百姓吓得纷纷逃往山谷避难,杜甫看在眼里,此地不能久留,返回华州。
  
   归途中,杜甫亲眼见证了唐军的无耻,对百姓的不管不顾,一组名垂千古的作品诞生了,就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史称《三吏》、《三别》。自此,杜甫立场转变,开始真正伟大。
  
   感谢杜甫用诗记载了战争带给民众的苦,更见证了肃宗的自私,一己之利,草芥百姓,恬不知耻。
  
   乾元二年(759)暮春,诗人回到华州,到了秋季,杜甫决定辞职。
  
   关于杜甫辞职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
  
   总结如下:
  
   1.与同事及上司关系紧张,人缘差,混不下去。
  
   以杜甫的性格,恐怕到任何一个单位,都不会朋友成群,估计他早已习惯了,所以,这个不应是主要理由。
  
   2.闹灾荒,粮价飞涨,生存困难。
  
   唐朝时的工资并不低,杜甫养活一家人不会太成问题。再说以肃宗的自私,不会太亏待公务员,因为他们掌管着国家的下层机器,也是保他江山的命脉。
  
   公务员工资偏高的时候,是皇帝心虚,反过来,皇帝心虚的时候,会给公务员猛长工资。
  
   所以,这个好像也不是。
  
   3.对肃宗失去信心。
  
   只有这个最靠谱,杜甫已经心灰意冷。
  
   不过,如果单提哪一点,恐怕都有偏颇,还是以上综合原因,比较妥。
  
  
   偶有话说。
  
   史思明杀了安庆绪,占了邺城,然后让他的儿子史朝义留守,自己回范阳。759年4月,正式建国,国号为大燕,范阳为首都,并改名燕京,自称应天皇帝。
  
   9月,史思明率军南下,进攻河南。轻取汴州,趋势拿下郑州,大军直逼东都洛阳。
  
   注意,史思明4月建国,到了9月,才率军南下,这5个月,他干了什么?
  
   巩固后方,如何巩固?
  
   史思明请了一帮儒生,出谋划策,稳定民心,光从这一点,就看出了他与安禄山的不同,就是他的冷静。
  
   此时镇守洛阳的是李光弼,见史思明来势汹汹,不敢硬战,令军队及百姓全部撤离,使洛阳成为一座空城。然后退守河阳(大概今河南孟州)。
  
   可以想像,撤离的景象会给百姓造成多大的心里恐慌。洛阳白手相送,史思明的下一步,肯定就是长安。
  
   而杜甫所在的华州正在洛阳与长安之间,这个位置,令人敏感。
  
   而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杜甫具体是什么时候正式辞职?
  
   史料上只是说在秋季,很模糊。
  
   如果是在9月或9月以后,那就有理由猜测,有可能是躲避战乱,再说透一点,就是为了保住全家性命,当然也是保自己。
  
   这么说,好像对杜甫不礼貌,怀疑他怕死。
  
   扪心自问,谁不怕死?对于每一个人,这话都可以堂而皇之地摆上桌面,尤其对肃宗已失去信心的杜甫,没必要无谓牺牲。
  
   想当年,诗人敢冒死逃出长安,投奔肃宗,那是因为心里有理想,值得一搏,现在的杜甫,心灰意冷。
  
  
   如果辞职是在9月以前,我们有没有理由猜测诗人也是为了保家人性命?
  
   围攻邺城的20万唐军,被史思明的5万打败,狼狈逃回洛阳。这些,杜甫看在眼里,唐军明显呈弱势,洛阳危危可及,令人沮丧。
  
   如果洛阳保不住,下一个就是长安,杜甫所在的华州仍然危险。
  
   还是一样。
  
   所以,诗人辞职的原因,应该加上第4点,就是保命。
  
   这并不损杜甫的形象,无谓牺牲的人都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你肃宗对老百姓不管不顾,凭什么我们还拼命保你?
  
   小悦悦被碾死而路人冷漠,其实是对国家的冷漠。国家不保老百姓,没有安全感,老百姓只能机械地自保,不想有一点节外生枝。
  
  
   下一个问题,杜甫辞职后为什么选择了远去秦州(今甘肃天水)?
  
   说法主要有二:
  
   1.在秦州有他的侄子杜佐,可以得到照顾。
  
   2.他的好友,原京城大云寺住持,一位姓赞的朋友也在秦州,当然也希望得到他的照顾。
  
   可是,从杜甫到秦州写得诗来看,诗人想投靠这2位的意思并不明显。
  
   到底因为什么?
  
   个人以为,不因为什么,当时逃向秦州的并非杜甫一家,大家是结伴而逃,盲流。
  
   进一步,大家为什么不选择相对安稳的江南,而是秦州?
  
   江南也不保险,如果叛军拿下2京,肯定进攻丰饶的南下,况且路远,费用肯定也是问题。而秦州相对偏僻,叛军可能暂时还无暇顾及。
  
   走哪算哪吧,听天由命。
  
   以上瞎猜。
  
   那么,到了秦州,等待杜甫的将是什么?
  
  
   到了秦州,先是租房暂住,然后就四处走动,准备找一块好地皮,花钱买下来,建舍长期定居。
  
   说明了一个问题,此时的杜甫还不是太穷。
  
   秦州距华州大概780里,这段路程当然需要费用,杜甫能从容支付,也是佐证。
  
   我们关心的是,他是否找到了理想的地皮?
  
   没有。
  
   偌大的秦州,难道如此不堪?
  
   似有玄机,细说。
  
   在自己外出寻找的过程中,巧遇上面提到的原长安的朋友,姓赞,杜甫称他赞公。这位赞公自告奋勇,免费做杜甫的向导,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累得气喘吁吁,结果仍一无所获。
  
   然后,诗人的族侄杜佐知道杜甫来到秦州后,特来看望。杜佐也是来避难,住在秦州城外的东柯谷,距秦州70里。热情的杜佐向杜甫介绍了东柯谷,环境优美,物产丰富,适宜居住稼穑。令诗人欣欣向往,准备定居。
  
   杜佐走后,杜甫写了3首诗寄给杜佐,从此,爷俩开始关系疏冷。
  
   为什么?
  
   这3首,其中有2首是向杜佐伸手,一首索要谷米,一首索要白薤(xiè,一种蔬菜)。想来杜佐也不太富裕,对这位叔叔的无缘无故,有点烦。
  
   自然,杳无音信。
  
   心有不甘,杜甫后来又亲自去了东柯谷,实地考察,估计遭到杜佐的冷遇,念头打消。
  
   透过现象,我们猜猜杜甫的真实想法。
  
   找一个理想居所,只是其一,最主要的,他是想找一个生活上的靠山,找一个支撑。
   赞公也穷,帮不上,杜佐不太富裕,不愿帮。
  
   无奈落空。
  
   那么,我们如何看待杜甫的这种想法?
  
   既现实又虚望。
  
   说他现实,是因为他的生存能力弱,自己也承认,很腐很拙。说他虚望,是因为兵荒马乱,大家都是泥菩萨过河,只能自保。
  
   这时候,你杜甫不辛苦稼穑,想干什么?
  
   这也是诗人的一个迷,这个迷,理解起来,有些不易。
  
   个人以为杜甫从来都没想过靠劳动吃饭,他自有他的主攻方向。入仁之前,那是拼命往里挤。辞职之后,他的精力放在了2个方面,一是关心国家局势,一是诗歌创作。
  
   也就是说,他一直把自己定位士大夫,比干粗活,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杜甫在秦州期间,共写了87首诗,而他在秦州的时间也就是2个月左右,创作之丰富,罕见。
  
   细读这些诗,会发现此时的杜甫,在五言律诗上有了极大的长进,对仗逐渐工整,用字更加讲究,鼓掌。
  
   继续这些诗。
  
   这87首诗中,关注局势,关注民众的作品占了绝大多数。讨厌肃宗但心系国家,在诗人的心里,自有他的主次。轻稼穑,我们可以认为是杜甫的高层次高品味,满足一己之利,非君子所为。
  
   冷静下来,现在如果有哪位,整天为百姓奔走呐喊,代言底层,而他却一贫如洗。那我们一定会格外敬重,甚至物质补偿。
  
   可惜没有。
  
   越来越觉得杜甫伟大,尤其是,没有了杜甫式的人物,我们深感悲哀。
  
   自己的衣食住行尚无结果,却把精力放在国家民众之上,这不是一般的境界,杜甫真的不自私。
  
   那么,这期间写得诗,弥足珍贵,仔细欣赏。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捣衣》
  
   捣衣:将衣料放在平整的石垫上,用杵反复敲打,使之柔平,便于裁缝。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戍:守卫边境。 拭:擦。 清砧(zhēn):平整的石垫,即捣衣石。
   我就喜欢这个“亦”字,杜甫用得好。
   本诗的主角,当然是这位不知名的媳妇,而杜甫只是旁观者。
   她的男人去戍边,杜甫知道战事长久,暂时回不来。这个“亦”,好在哪呢?
   我是这么意淫的:
   也许丈夫临走的时候,也许征兵的官吏,都对她语重心长地说过,不会时间太长。
   估计她信以为真,所以杜甫一直不敢捅破,让她生活在希望中。
   没想到,她其实“亦知”。
   当杜甫知道她“亦知”的时候,那股隐瞒的热情是否顿时凉了下来?
   偶以为这就是杜甫真正关心民众的证据,“亦”字,有份量。
  
   这个“拭”字,也有份量。说明是诗人亲眼所见。如果只是听到捣衣声,产生联想而写诗,不可能有第2句,尤其不可能有这个“拭”字。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不瞎掰。
   那么,我们愿意相信,杜甫与这位妇人住的很近,最好是邻居,隔墙最好是篱笆滴,而且相互了解。否则,他怎么知道她的男人去戍边,又看见了她“拭”。
  
   “拭”完之后,是不是下面该描写如何地捣?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苦寒月:指深秋。
   不是,这2句没有描写如何捣衣,而是她为什么捣衣。
   天冷了,疼他,久分别,想他。所有捣衣者,大概都是这2个原因,使他见物如见人,暖体更暖心。所以,当我们读过其它捣衣诗之后,再读这2句,貌似平常,虽然感情很真。
   继续。
   戍边的军人有冬衣吗?
   应该有,国家应该免费发放。
   在外为官,在外经商,在外漫游,国家不发,必须自备。这时,妻子的捣衣,会令人感到一种温暖。已经有了冬衣,她还在捣,给杜甫的感觉,更暖。
   谁有这样的媳妇,谁幸福。
  
   《三吏》和《三别》,是诗人立场的彻底转变。肃宗或政府,草芥百姓,任意践踏,拿人民不当回事儿。然而,在杜甫看来,这些“下等人”的感情,比你肃宗或那些装腔作势的大臣,要纯得多。
   猜想另一种可能:
   也许国家困难,不配冬衣,只能自备。这时候,她的捣衣,在杜甫看来,不但温暖,而且伟大。
   是人民在支持你,你肃宗对得起这些百姓吗?
  
   2种可能,不论如何,都是民贵君轻,百姓最可爱。
   这就是现在的杜甫。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宁辞:岂辞,怎么能说。或者理解成怎么能推却也可。 熨:指捣完后再熨平。
   塞垣:戍边的地方。 塞垣深:遥远的戍边。
   丈夫戍边,家里的生活重担,她一人肩,她能不“倦”吗?
   但她不说,仍然地捣。
   中国女性的这种魅力,无人可挡。
  
   人民很苦,人民更重感情,肃宗!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他在外,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她想他,更担心他。
   她能像我们男人去喝酒,然后醉语发泄吗?
   她不能,她只能用力,使劲地敲。
  
   这首诗的立意,一直犹豫,到底是情诗还是政治诗,举棋不定。
   诗人的作品中,情诗寥寥,除了写给妻子,这首,也许是个例外。然而,按我们读杜甫诗的惯性,又觉得它该是一首政治诗。
   孰是孰非?
   难,按字面,情诗的可能大。谁知杜甫会怎么想?兼而有之吧,互为表里。
  
   其中的“君”是谁?
   如果是他,那么“空外音”就是呼唤,缠绵的呼唤。
   如果是肃宗,就是呐喊,铿锵的呐喊,人民很苦,肃宗你脸红了吗?
  
   解析完毕。
  
   ======================================
  
   秦州的女子,真美!
  
   捣 衣
  
   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谢谢阅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