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五\腹痛门 <篇名>腹痛总括 属性:小儿腹痛有四因,食寒虫动痛相侵,停食感寒相兼痛,临证医治要详分。 [注] 小儿腹痛,其证有四, 如寒痛,食痛,虫痛,停食感寒痛也,须随证施治, 寒则温中,食则消导,虫则安虫,停食感寒则消散, 调治合宜,其痛自除矣。 % 腹痛门
<目录>卷五\腹痛门 <篇名>食痛 属性:食痛伤食心胃痛,食入即痛喜饮凉,恶食腹满吐便秘,承气平胃酌量尝。 [注] 食痛者,皆因饮食不节,积滞不化所致,故食入即痛也。 其候喜饮凉水,恶食腹满,吐酸便柲,宜先以小承气汤下之, 若下后仍痛者,以香砂平胃散消导可也。 (小承气汤)大黄 枳实麸炒 厚朴姜炒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小承气汤治腹痛,腹硬烦渴便不通,枳实厚朴大黄共 煎服便利立时松。 (香砂平胃散) 苍术米泔水浸炒 陈皮 厚朴姜炒 甘草炙 。砂研 香附醋炒 南山查 神麴炒 麦芽炒 枳壳麸炒 白芍炒 引用生荁水煎服。 (方歌) 香砂平胃伤食痛,下后仍痛用此和,苍陈朴草缩香附 山查麴麦枳壳芍。 % 腹痛门
<目录>卷五\腹痛门 <篇名>寒痛 属性:寒痛中虚脾受寒,尿爪俱白面青看,喜热腹满或下利,理中肢厥加附煎。 [注] 寒痛者,多因小儿中气虚弱,复为风冷所乘,则脾经受寒, 故不时腹痛,现证尿白爪甲白,面多青,喜饮热, 或腹满下利,宜理中汤温之, 若四肢厥冷,兼属少阴,则加附子。 (理中汤) 方见不乳。 % 腹痛门
<目录>卷五\腹痛门 <篇名>虫痛 属性:虫痛不安腹因痛,面色乍青乍赤白,时痛时止吐清涎,安虫理中治最合。 [注] 虫痛者,因腹中虫动不安, 故腹中作痛,其候面色乍赤乍青乍白,其痛时作时止,时吐清水, 切不可妄用攻下,当以安虫为主,其痛即除, 新痛者,钱氏安虫散治之,痛久不愈者,加减理中汤治之。 (钱氏安虫散) 胡粉炒黄 鹤虱炒黄 白矾枯 川楝子各二钱五分去皮核 以上为细末,每服一大匙,大者五分,米饮调下,痛时服。 (加减理中汤) 方见虫吐。 % 腹痛门
<目录>卷五\腹痛门 <篇名>内食外寒腹痛 属性:内伤乳食外感寒,发热恶寒腹痛兼,恶食呕吐多啼叫,藿香和中可急煎。 [注] 小儿内伤乳食,外感寒邪,遂致食寒凝结,腹中作痛, 其候发热恶寒,而更兼腹痛恶食,呕吐啼叫不已者,以藿香和中汤治之。 (藿香和中汤) 藿香 砂仁研 羌活 苍术米泔水浸 陈皮 厚朴姜炒 甘草生 山查 香附炙 白芷 苏叶 川芎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藿香和中治腹疼,内伤食滞外寒风,藿砂羌苍陈朴草,山查香附芷苏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