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95首

 静静的图书馆 2013-02-17
第295首[唐补151]

  答李季兰

  皎然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写作背景]

  皎然(720?-?),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唐代高僧,李季兰朋友之一。

  皎然本姓谢,字清昼,南朝谢灵运第10世孙,根红苗正。

  青年皎然也和大多数文人一样,赶赴长安,干谒和科举。

  然而,失败。

  之后,隐居庐山。当时的庐山为佛教、道教圣地,高手众多,一定耳熏目染。

  不久,再赴长安,长安还是那个长安,还是铩羽而归。

  这次的再失败,彻底打消了求仕念头,毅然归依佛门。

  近朱者赤,皎然的师傅守真大师,没有门户之见,对佛家各派兼收并蓄。所以,皎然不死板。

  严重的是,在为僧期间,还一度对道教的养生术之类,兴趣浓厚,这下,更不死板。

  陆羽曾经一度就住在皎然的妙喜寺,免不了蹭吃蹭喝,俩人的关系:铁哥们。

  在陆羽的《茶经》过程中,皎然给予了巨大帮助,他也是茶道高手,这方面,不再细说。



  俩人同为李季兰的朋友。

  皎然不但很僧,而且还很诗,《全唐诗》有其488首,而且还专门写了一本诗歌理论方面的著作《诗式》,绝非一般爱好者。

  所以,进入李季兰的朋友圈,一点没费劲。

  太熟的朋友之间,是要开玩笑滴。有一天,李季兰去找皎然,2人独聊时,突发奇想,要考察一下这位僧朋抵御女色诱惑的定力。于是,露出了那样的神态,表现出了那样的意思。

  逼得皎然写下了这首诗。

  [本诗简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先讲一个故事。

  维摩诘,佛界重量级人物,家有一天女。
  一次,维摩诘授完课后,天女出来了,看了看诸位菩萨及弟子们,然后纷纷将花撒了过去。结果,撒向菩萨们的都滑衣而落,而撒向弟子们的,则粘贴不坠。
  弟子们急了,调用功力,但始终不去。
  弟子们不解,求教天女。天女的解释是:功力未到,尚有杂念。

  这就是“天女散花”成语的由来,出自《维摩经·观众生品》,但含意已变。
  继续。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即使不知道“天女散花”的典故,对这2句的理解,也不会有误。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不论是否知道《天女散花》的典故,对这2句的理解,都会有异:
  1.“禅心”不起作用,跃跃欲试,但最终还是控制住了。
  2.“禅心”起作用了,没起性,物归原主。

  天哪,到底该是哪一个?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解析完毕。

  ===============================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以上为《论语》中记载的唯一一次孔子的“色”行,解释如下:
  子:孔子。 南子:卫灵公夫人,把持当时的卫国朝政,却行为不正。 子路:孔子学生,以直率著称。
  说:同“悦”。 矢:同“誓”,发誓。 否:不对,错误。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天发誓说:“如果我有什么不对的话,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孔子见南子,断定不会发生什么苟且之事,一万个放心。
  但是,在《论语》中,“子曰:”之后,“吾”用得特别多,而“予”却很少。
  一般地,“吾”与“予”有这样的用法区别:
  “吾”用在口语中,“予”用于自叙。给我的感觉,“予”貌似比“吾”正规。

  子路的不高兴,引起孔子的高度警觉,神经紧张起来,略显失常,“矢”和“予”是证明。然而,从他的“天厌之!”的2次重复,我好像感到了他老人家的某种心虚。此所谓越描越黑。

  能抵御实质性接触,但未必能扛得住搂一眼,这种猎奇的诱惑。

  “食色,性也”。

  ==============================

  不容易啊不容易。

  答李季兰

  皎然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谢谢阅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