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五\痢疾门 <篇名>痢疾总括 属性:痢疾暑热生冷成,伤气为自伤血红,后重裹急腹窘痛,寒热时痢噤口名。 [注] 痢之为证,多因外受暑热,因伤生冷而成, 伤于气者色多白,以肺与大肠为表裹也, 伤于血者色多赤,以心与小肠为表裹也, 里急者腹窘痛也,后重者频下坠也, 又有寒痢热痢时痢噤口痢之别,医者须详察之。 % 痢疾门
<目录>卷五\痢疾门 <篇名>寒痢 属性:寒伤久痢藏虚寒,肠呜切痛实难堪,面唇青自喜饮热,理中养藏效通仙。 [注] 寒痢者,寒冷伤胃,久痢不已,或藏气本虚,复为风冷所乘,伤于肠胃, 故痢时肠鸣切痛,面唇青白,口虽渴,喜饮热,此里寒虚之证也, 初宜理中汤,久则真人养藏汤治之,寒得温散而证愈矣。 (理中汤) 方见不乳。 (真人养藏汤) 人参 白术土炒 木香煨 当归土炒 白芍炒 肉桂 甘草炙 罂粟壳蜜炙 诃子肉面煨去核 肉果煨 引用乌梅水煎服。 (方歌) 寒痢须用养藏汤,人参白术广木香,归芍肉桂炙甘草,粟壳诃之肉果良。 % 痢疾门
<目录>卷五\痢疾门 <篇名>热痢 属性:痢初实热腹窘痛,下痢无度尿短红,舌赤唇焦喜饮冷,芍药白头香连灵。 [注] 热痢者,皆因湿热凝结于肠胃,以致腹中窘痛,频频下利, 尿短色红,舌赤唇焦,喜饮冷水,此里热之证也, 重则当归芍药汤主之,轻则白头翁汤主之,或香连丸主之。 (当归芍药汤) 当归 白芍 木香 黄芩 黄连 肉桂 大黄 甘草生 槟榔 水煎服。 (方歌) 热痢当归芍药汤,里急后重服最良,归芍木香芩连桂,大黄甘草共槟榔。 (白头翁汤) 黄连 黄蘖 秦皮 白头翁 水煎服。 (方歌) 白头翁汤治热痢,腹中窘痛溺短赤,连蘖秦皮白头翁,煎服之后痢自愈。 (香连丸) 木香 川黄连各等分 共为细末,酯糊为丸,如桐子大, 量儿大小用之,空心米饮下。 % 痢疾门
<目录>卷五\痢疾门 <篇名>时痢 属性:时痢痢疾感时气,发热无汗遍身疼,热为邪束因作呕,仓廪汤散有奇功。 [注] 时痢者,乃痢疾时复感时气也, 身热无汗,遍身疼痛,热为邪束,频作呕逆, 须以仓廪汤散之,先解时邪,其痢自止。 (仓廪汤) 人参 茯苓 独活 枯梗 前胡 川芎 甘草炙 枳壳麸炒 仓米 柴胡 羌活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时痢须用仓廪汤,参苓独活桔梗良,前胡川芎炙甘草,枳壳仓米及柴羌。 % 痢疾门
<目录>卷五\痢疾门 <篇名>噤口痢 属性:火毒冲胃成噤口,脉大身热不能食,舌赤唇红惟饮冷,参连开噤散奇功。 [注] 噤口痢一证,乃火毒冲胃而成, 其证脉大身热,不能饮食,舌赤唇红,惟喜饮冷,急宜参连开噤散救之。 (参连开噤散) 人参 川连姜炒 莲子肉各等分 共为细末,米饮调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