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文化“扎堆”贺新春

 远上寒山石径斜 2013-02-21
非遗文化“扎堆”贺新春 
乐亭大鼓、皮影、地秧歌成为群众春节精神“大餐”

  图为“美丽乐亭·天地同春”——“国家级非遗”乐亭地秧歌展演情景。
  刘江涛 摄

  本报讯(通讯员檀咏 记者闫立军)鼓韵悠悠贺岁来,皮影舞动吉祥年,秧歌扭出新春情……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乐亭县,乐亭大鼓、皮影、地秧歌这些散发着浓浓乡土气息的非遗文化成了广大群众蛇年春节期间最爱品尝的精神“大餐”。

  作为最具唐山地域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乐亭大鼓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期间,从腊月到正月,“千场大鼓进百村”巡演活动不仅演出频次更加密集,而且增设了互动环节,当地群众在享受乐亭大鼓艺术魅力的同时,也纷纷操起鼓板“挑战”专业大鼓艺人。在王滩村,村党支部书记郭金春就当头“亮嗓”演唱了乐亭大鼓小段《让座》,引得好几位村民跃跃欲试。

  “美丽乐亭·天地同春”秧歌表演是乐亭县在春节期间推出的又一亮点活动。2月17日-18日,来自全县14个乡镇的秧歌队齐聚乐亭县城金融街,彩衣飘飘、彩扇飞舞、唢呐声声,由千余农民组成的秧歌大军为县城居民奉上了一顿满口流香的“农家菜”。

  此外,作为中国皮影之乡,乐亭皮影表演也成为春节期间“文艺大篷车”的“招牌菜”。在哈尔滨工作的刘奇先生回老家探亲时,不仅欣赏到《白蛇传》、《创业情》等获奖曲目,而且还从县城的渤新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购买了多套皮影雕刻品。刘奇说:“回老年过年不仅欣赏了久违的乐亭皮影,回去后还可以把皮影人当礼品送给街坊四邻,让他们也见识见识地道的乐亭‘年味’!”

  非遗文化“扎堆”闹新春,围绕非遗文化开展的各种赛事也精彩不断。第四届乐亭地秧歌名角赛、“赛徒奖师”第三届乐亭大鼓、皮影新人赛等一系列比赛的粉墨登场不仅让乐亭城乡百姓在春节期间欣赏到更高表演层次的传统民间艺术,也让孕育它的这片土地更加绚丽多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