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八节话粥

 资源整合与导航 2013-02-21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谓之腊八节,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民间有「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的谚语。该节从先秦始都是被当作「年节」来看待的。《礼记》曾有记载称:「一国之人皆若狂」。

    「腊」在远古时代本为一种祭礼名称,是古代颇有声势的岁终大祭。秦代开始把夏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腊虽在岁终,而古时日期无定,今以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者,实与古之腊祭无关,而为佛家之说。

    大约在东汉明帝时,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到晋后盛行。佛教有一个吉祥的节日——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十二月八日这天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之说,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分赠门徒及信众,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腊八粥食俗

    腊八粥又名「七宝五味粥」,不少寺院还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初八日,各个寺院送七宝五味粥让门徒斗饮,称之为「腊八粥」,又称「佛粥」。南宋大诗人陆游曾有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如吴自牧《梦粱录》云:「自冬至后戌日,数至第三戌,便是腊日,谓之君王腊。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煮粥,含有「赤豆打鬼」的说法,后经历史演变,加上地方色彩,其内容便越加丰富多彩。宋朝周密撰的《武林旧事》中称:「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元、明、清一直沿袭这一食俗,清代最为盛行。宫廷里皇帝、皇后、皇子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还向各大寺院发米、果以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清朝孙雄《岁时杂咏》中有:「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之句。

    我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在腊月初七的晚上,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人们在吃腊八粥前,先盛上几碗粥摆放于供桌上以示敬神祇、祀祖先。礼毕后,把粥分赠亲友邻舍,还需在午前送出,然后合家老少聚在一起吃粥,若有外出未归者,还得为其留一份。可见,民间对吃腊八粥是十分郑重的。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积德的善举。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粥中有道

    在中国,食粥的习俗由来已久,《礼记》上说:「饥荒之年,天子以饘粥赈灾救饥。」可见我们吃粥的历史,少说也有三四千年了。粥本作鬻,象米在鬲(古烹饪器)中相属之形,今俗作粥。因为煮米使其糜烂,故古时亦称为糜。据《汲冢周书》,粥为黄帝烹谷所作。吃粥,除了是为应时节,更多是因为饥寒和养生。

    粥,含有清寒、堪忍、珍惜以及苦尽甘来的意义。宋朝名相范仲淹,年轻时家贫,苦读乏食,每日以饘粥果腹,每日只取粟米二升煮一锅粥,经一夜凝冻成块,用刀划为四份,早晚取两块果腹,如此苦读三年,终得有成。他说:「粥中有道。」东汉光武帝刘秀,平乱于饶阳无蒌亭时,天寒地冻,粮食不继,大将冯异弄来一碗豆粥进献,饥寒俱解。刘秀后得天下,下诏赏赐冯异珍宝钱帛,以报当年豆粥解饥的厚意。

     而今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粥早非寒俭之食,而成为养生之道。如宋张耒《粥记》云:「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粥因水分较多,可利肠胃是当然的。所以《礼记?月令》有:「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又其易于消化,对老年人更为适宜。宋陆游有《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宛丘即指上引的张耒,他是宛丘人氏。

    佛教的《摩诃僧祇律》中提到「粥有十利」,详述了喝粥的好处:

    一、资色,吃粥有益于身体,能够让人的脸容丰满有光泽。

    二、增力,吃粥能够滋补羸弱的身体,增长气力。

    三、益寿,吃粥能够补养人体的所需,增加寿命。

    四、安乐,吃粥能够促进身体清净柔软,这是让人能够体会安乐的饮食。

    五、辩说,吃粥有利于滋润喉吻,对人论法议经有帮助。

    六、除风,吃粥能够调和身体,上下通利,并且消除风寒。

    七、消宿食,吃粥能够温暖人的脾胃,帮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积食。

    八、辞清,吃粥的人,气息没有凝滞的现象,说话的声音清晰,昂扬。

    九、除饥,吃粥能够充实人的口腹,让饥饿感马上消除。

    十、消渴,吃粥能够让人喉吻沾润,干渴的感觉得以消除。

    大抵养生求安乐,不过寝食之间尔。年节将至,终日饱食厚味易损伤脾胃,若常吃吃清粥小菜,佐以酱瓜、腐乳,不但可以调和脾胃,增进食欲,更能唤起吃粥的苦难记忆,感念眼前的幸福生活。所谓「莫嫌淡薄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于此寒冬腊月,不妨熬一锅甜粥全家共享,在腾腾热气中细细品味粥中的清和美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