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渎雨景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2-21
木渎雨景
龚伟明
  龚伟明

  在苏州天平山山麓下一家旅馆宿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我们去了木渎古镇。

  木渎镇口,有渡船。这时,天空布满阴云,雨丝开始飘落。有人坐船,我情愿撑着伞走进去。我籍贯苏州,很多年前,曾和表弟骑着自行车,到灵岩山和天平山一带游玩,还特意穿过木渎。但那时年少,看事物浮光掠影,若说记忆,也就木渎二字。所以,现在沿着河旁,望着高墙民宅,聆听雨声,我努力用心穿越木渎古镇。

  与江南其他古镇一样,木渎民居也依河而筑。在街上行走,一边街铺,一边临河。不知不觉,两边都是铺子。站在横向的小巷口,看巷子尽头,河流依旧。那些石阶,连同一方闪耀的河面,让人有临水淘米洗衣的幻想。不同的是,木渎多了一段典故。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秀逸葱茏的灵岩山上建一座馆娃宫,筑一条响屟廊,“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不断的木材终于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这是导游介绍的,扩音器里播的帝皇佳人的故事,在空间飘逝。

  临街铺子,几乎家家出售苏州糕点和太湖螃蟹。太湖螃蟹用细竹串联,放在油锅里氽熟了,阵阵飘香,只只橙黄,一串串叠放在盆子里。进去的游客,出来的游客,不乏边走边咀嚼的。这是木渎一景。

  雨,时飘时歇。木渎居家平民多,几个规模相当大的私家花园吸引着众多游客,亭院楼宇里有出售书画的,出售古玩的。徜徉曲折幽深的园林小径,四周桂花的香气,裹进了丝丝雨中,雨丝润了唇,就有点甜味。荷花池里残荷枯叶,尚有一朵未谢的荷花亭亭玉立,格外稀奇。传说乾隆六下江南,六次到木渎,御码头遗迹仍在。皇帝与他的老师吟诗唱和,茶棋相娱的传说,听起来亲和雅致。

  木渎游船,一般都是船娘摇橹。一条条游船穿梭河面,船娘的歌声和游客的笑声相互辉映。行至横穿木渎街的小河桥旁,一条被雨水打湿了的小木船停靠在河旁,点缀着静谧神秘的小桥流水人家,增添了木渎的韵味。如今,江南地区公路四通八达,木船抑或成了木渎的一个道具或一处布景?

  我年少匆匆一过木渎,毫无记忆。这次再来木渎,时飘时歇的雨丝,夹带花香赋我灵气,落入树梢润我心田。岁月的磨炼让我懂得珍惜,木渎的清雅已融入我的人生况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