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養豬飼料之配制(二)

 LM0318 2013-02-22

養豬飼料之配製(二)

 

二、熱   能  

        豬隻之能量需要,一般以可消化熱能(DE)及可消化養分總量(TDN)計算較多,其需要標準如表十三所示。

表十三   豬            隻             對             於             熱             能             之             需             要             量
項      目  \  體     重 (kg) 1-5 6-10 11-20 21-35 36-60 61-100 公豬及懷孕母豬 哺乳母豬
NRC標準 日隻飼料攝取量(公克) 250 500 1,000 1,500 2,000 3,000 1,800 4,000~5,500
可消化熱能DE(仟卡) 3700 3500 3370 3380 3390 3395 3400 3395
代謝熱能ME(仟卡) 3600 3400 3160 3175 3190 3195 3200 3195
日本標準 日隻飼料攝取量(公克)   400~700 700~1200 1200~1650 1650~2600 2600~3200 2,000 4200~5700
可消化養分總量(TDN)   75 72 70 70 70 70 72
可消化熱能(DE)(仟卡)   3300 3170 3080 3080 3080 3080 3170
DE/CP熱能蛋白比   150 175 190 220 235    

        豬隻較其他家畜對於熱能之利用效率為高,飼料給予量左右其熱能攝取量之多寡,又熱能之攝取量與增重有密切之關係,當熱能之攝取不足時,則生長之雞隻增重不良,但熱能之攝取過多時,則對屠體之性狀及種豬均有不良之影響。熱能之利用效用不足時,則蛋白質之需要量將受到影響,因此豬隻發育或繁殖時,其對蛋白、熱能比之需要適宜,才能得到預期之效果。

 

(一)碳水化合物或醣類

        碳水化合物是豬隻飼糧中能量之主要來源。這是因為豬隻飼糧大部份來自植物,而碳水化合物構成植物乾物質的75%,構成植物主幹的碳水化合物是不易被豬隻所消化的纖維素及木質素,碳水化合物亦稱之為醣類,它包括(1)單醣類,例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2)雙醣類,例如蔗糖、乳糖、麥芽糖,(3)多醣類,例如澱粉、糊精、肝糖、纖維、半纖維等多醣類。

由於初生仔豬腸道中,除了含較多量的乳糖酵素以外,僅含有很低量的其他碳水化合物消化酵素,在自然情況下仔豬只吮母乳所以唯一攝取的碳水化合物是乳糖,這時如供給1~2日齡仔豬蔗糖則引起仔豬嚴重的下痢,快速失重瘦弱甚至死亡,即使到七日齡時仍有百分之六十的仔豬不能利用蔗糖,直到四日齡仔豬如供給果糖和蔗糖飼糧仍然會造成仔豬死亡,七日齡後餵這種飼糧不致於導致仔豬死亡,其後仔豬日漸可利用較多量的蔗糖和果糖,但相反的當仔豬九週齡時反比初生仔豬不能容忍高乳糖食物。仔豬消化酵素的消長和週齡之關係見圖二所示。

 

wpeC.jpg (15477 bytes)

 

        當仔豬在低血糖情況下只有葡萄糖是唯一可以有效救活豬的碳水化合物。餵豬高量糖飼料時會引起心臟損傷和出血症狀,因此當高量糖類用在豬飼糧中時應添加適當量的維生素K,維生素K可預防心臟疾病之發生。

飼糧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增加時會增加維生素B群的需要量並減少胺基酸之需要量。

豬利用粗纖維的量有限,所以當小豬飼糧中粗纖維量增加時很可能導致豬隻增重緩慢,這是因為粗纖維不但難為豬隻利用,同時使得豬隻攝取的總營養分不足所引起,因為豬胃容量有一定,而仔豬攝取了大量粗纖維後無法再多攝取其他營養份。

 

(二)脂   肪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結合而成,一般而言脂肪酸分為飽和與不飽合脂肪酸二類。

脂肪之營養價與體內無法合成之必需脂肪酸(如亞麻油酸)有密切之關係,如必需脂肪酸不足,則發生下列症狀:

1.脫毛

2.皮膚有鱗屑狀皮膚炎

3.頸、肩有壞死現象

4.不整的外表

5.阻礙"性"成熟

6.消化器官發育不良

7.很小的膽囊

8.生長速率緩慢

9.飼料效率低落

10.甲狀腺腫大

脂肪缺乏症要在餵缺脂肪飼料後42天才慢慢出現,63天後呈嚴重現象,所有脂肪酸中以亞麻油酸是最重要的脂肪酸,如飼料能量中有1%是由亞麻油酸所供給,則可預防缺脂肪之現象。

 

三、礦物質

        豬隻體內礦物質含量順序分別為鈣、磷、鉀、氯、鈉、鐵、鋅、銅、錳、碘、硒等,通常把鐵以下之礦物質稱為微量礦物質。各種礦物質在豬體內之分佈情況不同。如鈣、磷,多分佈於骨骼中,而鈉於血清中,鉀於紅血球及細胞液中較多,礦物質之80%,一般存在於骨骼中,豬隻飼料中如重要礦物質不足,則食慾不振,活力低下,發育停滯,而微量礦物質如攝取過多,亦會呈中毒現象。

豬隻對於無機物之需要量,因其遺傳能力、個體活力、飼料之品質、飼養環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其推薦用量如表十四及十五所示。

 

表十四 豬    隻   對   礦   物   質    之   需   要   量 ( 每 公 斤 含 量 ) NRC (1979)

項   目  \   體   重 (kg) 1-5 6-10 11-20 21-35 36-60 61-100 公  豬  及懷孕母豬 哺乳母豬
日    隻     增    重(公克) 200 300 500 600 700 800    
日隻飼料攝取量(公克) 250 500 1,000 1,500 2,000 3,000 1,800 4,000~5,500
鈣 %

磷 %

鈉 %

氯 %

鉀 mg

鎂 mg

鐵 mg

鋅 mg

錳 mg

銅 mg

碘 mg

硒 mg

0.90

0.70

0.10

0.13

0.30

0.04

150

100

4.0

6.0

0.14

0.15

0.80

0.60

0.10

0.13

0.26

0.04

140

100

4.0

6.0

0.14

0.15

0.65

0.55

0.10

0.13

0.26

0.04

80

80

3.0

5.0

0.14

0.15

0.60

0.50

0.10

0.13

0.23

0.04

660

60

2.0

4.0

0.14

0.15

0.55

0.45

0.10

0.13

0.20

0.04

50

50

2.0

3.0

0.14

0.15

0.50

0.40

0.10

0.13

0.17

0.04

40

50

2.0

3.0

0.14

0.15

0.75

0.60

0.15

0.25

0.20

0.04

80

50

10

5

0.14

0.15

0.75

0.50

0.20

0.30

0.20

0.04

80

50

10

5

0.14

0.15

*硒至少需含30%以上之有效磷

 

表十五 英  國  ARC  (1981)  所  訂  對  於  礦   物  質  需  要  量
礦物質 體   重    或   階   段 * 估計食糧中之需要量 中          毒          量
20kg以下

20~55kg

50~90kg

母豬

1.1%

0.9%

0.8%

0.9%

1.2%當鋅含量小於50mg/kg乾物質
20kg以下

20~55kg

50~90kg

母豬

0.9%

0.7%

0.6%

0.7%

20~30kg 0.15% 2.0%NaCl
20~30kg 0.13% 2.0%NaCl
45kg以下 0.25%
55kg以下 400mg/kg
20kg以下 60mg/kg 5g/kg
90kg以下 50mg/kg 2g/kg
90kg以下

母豬

4~16mg/kg

10mg/kg

1g/kg
90kg以下 4mg/kg 500mg/kg
維生素B12之主要成份 需要量尚未建立

 

90kg以下

母豬

0.16mg/kg

0.50mg/kg

 

(一)鈣和磷(Ca.P)

        鈣和磷構成動物身體中礦物質含量的四分之三,構成乳中礦物質含量達二分之一以上。所以鈣磷成為不可缺的營養份,同時由於一般供給豬隻的植物性飼料原料含鈣和磷量較低,因此在豬隻飼料中可能會缺少磷和鈣。

1.鈣:

(1)缺鈣症

小豬和生長期的豬如有鈣缺乏情況將導致佝僂症狀,亦即骨骼發育不良,關節腫脹、跛腳和骨骼僵硬。

大豬如缺鈣則導致軟骨症(Osteomalacia),一般而言此時骨中的鈣被溶出而且不易補回,如此導致骨骼膽弱,易於破裂。

以上所提到的佝僂症如軟骨症也可能由於鈣磷比之不正常或缺磷、維生素D所引起。

母豬在懷孕期缺鈣將導致哺乳期缺乳的症狀。

(2)鈣過多症

鈣過多時可導致磷的缺乏,這是由於過多的鈣會和磷在腸內結合成磷酸三鈣,而使得不能為腸道所吸收,以至由糞中排出,這也就是為什麼鈣磷比那麼重要的原因,過多之鈣不單是造成磷的需要量同時也導致下列營養分需要量之增加,包括鋅、銅、錳和其他養分。

(3)影響鈣需要之因子            

(A)鈣和磷在飼料中之比例適當,一般而言,飼料中之Ca/P比,以1.5:1至1:1之間較為適當。

(B)適當的維生素D量,如飼料中缺少維生素D則鈣和磷吸收量減低。

(C)鈣之需要量應以骨骼強度為指標,還是應以增重及飼料效率為指標,如以骨骼強度為指標常會使得增重及飼料效率稍微低落。肉豬在生長期使骨骼達到最高之強度似乎並無此需要。

(D)豬對不同礦物質補充料和飼料中鈣的利用率各有其差異,因此會影響到豬對鈣之需要量。

(E)不同生長或哺乳階段之豬其所需之鈣量不同。生長速率和產乳量之多少亦影響豬需要之鈣量。

2.磷

(1)缺磷症

一般皆知缺鈣症相同,缺磷過多時也可能導致異食症和胃口不佳等現象。

(2)磷過多症

過多磷也會使得鐵和鈣結合成不可為腸道吸收的物質,過多飼料中磷也導致鋅鎂的需求量增加。

(3)影響磷需要之因子

(A)影響鈣需要因子中和影響磷需要因子相同的有(1)鈣和磷比,(2)適當的維生素D量,(3)以骨骼或增重為需要量之指標,(4)不同生長階段,(5)不同生長速率等。

(B)飼糧中大量的鐵、鎂和鋁均會和磷結合成不可吸收的磷酸鹽。

(C)穀類中所含之磷有一半以上呈植酸鈣鎂鹽(Phytin)化合物型式存在,植酸鈣鎂鹽是以飢醇磷和其他礦物質所組成。植酸鈣鎂鹽之可利用性是受維生素D、鈣、鈣磷比、鋅、腸道中酸鹼度和其他因素所影響。通常假定植物飼料中之磷約僅有30~40%可被吸收,至於無機礦鹽中之磷可利用率超過80%

 

(二)氯、鉀、鈉、鎂(Cl.K.Na.Mg)

        氯存在於血液及細胞膜內外及胃液所分泌之鹽酸成分中,鉀於植物性飼料原料中含多量,較少發生缺乏現象,鈉之生理作用與鉀有密切之關係,為避免飼料原料中含量之不足,需另添加氯(食鹽),當豬隻飼料中食鹽不足,則豬隻活力不佳,食慾減退,但過多之食鹽,則導致飲水增多,而易發生水痢現象。

通常建議豬飼料中的含鹽量約為0.4~0.5%,這種建議量高於豬隻所需要量,其作用在於促進豬隻攝食之功能。如飼糧中含有多量魚粉、蝦殼粉或醬油粕等可能含有高鹽量的飼料時,則鹽之添加量應斟酌給予。

豬體內約含0.05%之鎂,而其中之70%,與鈣共分佈於骨骼中,鎂之代謝作用與鈣有密切之關係,鎂為形成骨齒不可缺之礦物質,一般飼料中含大量之鎂,致缺乏之現象較少發生。

 

(三)鐵(Fe)

        豬體內約含0.004%之鐵,而其中之2/3量,於紅血球之血紅素中,對血液運送氧及二氧化碳具有莫大之功用。

母豬中含鐵為1~2ppm,而仔豬之需要量為10mg/日,致常感缺乏,飼餵豬一般的含鐵化合物無法預防吮乳豬貧血的發生,主要原因是添加這些礦物質於母豬飼糧中,在分泌的母豬乳中並無法滿足仔豬所需要,而如今仔豬又大都飼養在舍內,無法由土中獲取所需之鐵,因此如何供給仔豬適量的鐵更為重要。

1.仔豬缺鐵症

缺鐵仔豬牠的膚色缺少血色,牠的血液很稀薄,豬隻無食慾,骨弱且不活潑,毛粗糙同時有輕度下痢,為了獲得足夠之氧,仔豬呼吸很重且耗力氣,稍為活動就喘氣,這些均由於缺少血色素所影響,貧血的豬可能成為"石頭豬"(runt),嚴重的在3到4週齡間死亡,這類豬對緊迫和疾病很敏感,因此容易導致發育不良、下痢和肺炎,血豬之鑑定可由血液中血紅素量查出。(見表十六)。

 

表十六 血     紅    素    量    和     豬    隻    貧    血     之    關    係
血紅素量(克/100毫升(ml)血) 說                                                            明

  10或以上

9       

8       

7       

6       

4       

正常量,適當的鐵和適當的成長

達到平均成績之最低量、正常和貧血之分界點

貧血邊綠,需要補充鐵

貧血、生長受阻

嚴重貧血,同時顯著或減低時間

嚴重貧血,死亡率增加

 

2.鐵過多症

養豬飼糧中含鐵超過5000ppm時,才會造成鐵中毒,過多的鐵常會和磷結合成不被腸道吸收之鐵磷混合物,當使用棉耔粕時,過多的鐵可抵消棉耔酚毒的作用。

 

(四)銅(Cu)

        豬體內含銅量,比鐵為少,銅對鐵形成血紅素時,具有密切之關係,豬隻即使含鐵,而含銅不足亦會呈貧血,銅之中毒症狀(中毒量為300~500mg/kg)為發育停滯、貧血、黃疸等。

1.仔豬缺銅症

仔豬缺銅除了有嚴重貧血現象外,同時腳發育異常,豬腳關節缺少強度,腳踝關節彎曲,使得仔豬不得不採取坐姿,前腿呈不同程度之彎曲,在極端情況下豬無法用其前腿而呈俯狀的動作。某些情況下餵銅可以治癒上述症狀。仔豬缺銅之貧血現象和缺鐵所造成之貧血類似。

2.銅用作生長促進劑

很多農場在飼糧中添加125到250ppm的銅以做為抗菌化合物,這疑由於銅離子有壓制厭氣菌生長的特性,一般而言飼糧中添加125到150ppm的銅不至中毒,但如添加250ppm銅時應添加130ppm的鋅和150ppm的鐵。硫酸銅和其他抗生素一起加在豬飼料中對豬之生長和飼料效率有相加效果。

 

(五)鈷(Co)

       鈷是構成維生素B12的成份之一,有利於豬隻之生長,豬飼糧中1ppm即足夠需要,如缺乏則發生退毛症。豬飼糧中如超過400ppm會造成鈷中毒,中毒症狀包括:無食慾、生長緩慢,腿僵直、極端肌肉顫抖、輕微的運動可導致疲勞,在豬背上有瘤,連屠體內亦會有此瘤存在。

 

(六)鋅(Zn)

        豬飼料中鋅不足則呈皮膚角化不全症(Parakeratosis),皮膚乾燥,角質化且發育停滯,此症狀之發生與飼料中含鈣量有密切關係,如鈣量愈多,則症狀愈嚴重,很多因素會影響鋅之需要量。

1.缺鋅症

缺鋅導致不全角化症(Parakeratosis),症狀包括減低增重和食慾,皮膚損傷像疥癬病,呈黑色且出水、下痢、嘔吐,嚴重時導致死亡,如在缺鋅邊緣時有些豬胃口低下,生長降低,毛皮褪色,胸腺腫大,在母豬導致每胎仔豬數的降低,缺鋅豬在供給鋅後皮膚狀況和增重會很快恢復。

2.鋅過多症

飼糧中鋅含量超過2000ppm才會導致中毒,因此一般情況下不致中毒。

3.影響豬需要鋅的因素

(1)飼糧中過多的鈣導致鋅的需要量增加。

(2)植酸導致一些植物性飼料中的鋅不易為豬所吸收,這些植物包括大豆粉、棉花子粉、芝麻粉等。這是因植酸和鋅結合成不易吸收的植酸鋅。

(3)動物性飼料中之鋅因不受植酸之影響所以易為豬所利用。

(4)高銅(250ppm)飼糧中之銅可導致肝中儲存鋅量減低,此時應添加130ppm於飼糧中。

(5)缺鐵的豬對鋅中毒特別敏感。

(6)餵乾料豬較餵濕料豬易導致鋅缺乏。

(7)飼糧中之磷含量亦會影響鋅的需要量。

(8)公豬可能較女豬需要較高的鋅。

 

(七)錳(Mn)

        豬體內含量與銅相似,錳給予不足,則種母豬,發情不規則,甚至停止,一般飼料中不足之情況較少,如攝取過多(中毒量4000ppm/kg)則發生食慾減退、發育停滯、運動失調等中毒現象。生長豬對硫酸錳、碳酸錳和氧化錳的利用效率相同。

1.缺錳症

缺錳導致生長速率、飼料效率和繁殖成績低落,同時它影響脂肪堆積和新生仔豬平衡感覺。

2.錳過多症

如飼糧中錳超過500ppm時會影響豬隻食慾、生長豬西肢僵直和走高蹺式的步代,高量錳亦可能導致血紅素的低下,而增加鐵的需要量。

 

(八)碘(I)

        碘為豬隻生長及繁殖所需要,碘為構成甲狀腺素重要之元素,這種症狀常在初生仔豬中發現,這是由於母豬懷孕期沒有攝取足夠的碘所引起。

1.缺碘症

母豬飼糧中缺碘導致初生仔豬無毛,這種小豬同時有很厚的皮膚和膨起的頸子,有些小豬初生就死亡,活的小豬也相當弱,因此缺碘會造成仔豬嚴重的損失。

2.碘過多症

當飼料中碘過多時(400ppm以上時)會降低肝中鐵的濃度,如碘量再增加時會降低豬隻增重、攝食量和血紅素量,也就是如攝取過多的碘會不利於飼糧中鐵的利用,不過這種碘過多之情況通常不易發生,碘之中毒量為800mg/kg。

 

(九)硒(Se)

        硒與維他命E的吸收與利用有密切關係,且為麩胱甘過氧化(Clutathione Peroxidase)的組成分,與保護細胞內膜的完整有關。飼料中均含有硒,不致缺乏,但如使用缺硒土壤生產之玉米,則會有缺硒之發生。

1.缺硒症

豬缺硒可引起豬隻突然死亡、肝臟壞死、水腫、肌肉蠟樣變性、脂肪褪色呈黃褐色、增重減緩和攝食量減低,繁殖豬飼糧中如缺少硒會降低繁殖性能,造成死胎和初生體重較輕。

2.硒過多症

過多硒於飼糧中會導致中毒,生長豬飼糧中超過5~8ppm可導致憔悴、脫毛、肝臟變硬、肝腫大、蹄和蹄的上部分開。

母豬如攝取過多硒素會導致受胎率減低,初生仔豬小,體弱甚至死亡。

3.影響硒素需要之因素

(1)飼糧中維生素E之含量。

(2)飼糧中蛋白質量。

(3)飼糧中含硫胺基酸的含量(例如胱胺酸和甲硫胺酸)。這或許是因為此類胺基酸亦有抗氧化作用所致。

 

(台灣氰胺公司技術服務資料)

飼料營養雜誌(56~65)-鄭長義.八八年五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