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书道

 白罂粟 2013-02-22
一个人很难有十项全能,处处出人头地,最大的问题,要一面读书,一面观察社会,将来国家所需要者,不外乎专才与通才之两种,当前饭盘问题在于通才,深造问题,就需要专才.

在以上两大原则之当中,即须分类的选择,于此选择之下,必须认识到热门与冷门的差异.在大陆与国际社会潮流中所形成的各种政治模式,虽其名称与花样各有不同,亦无不有殊途同归之一致,经后生活问题,无不睁开眼睛,预定选择工作岗位之冷热.我很欣赏你有艺术天才,但别的门没有成就,容易形成功能不符适用,而于无止境之工力牺牲.有关书画之发展及其实体与效用评价,益皆各呈眼光,高低不齐,在书者有兴到落笔之趣,在评者恒认为一种逢场作戏之表演.过去社会评价,即认为学书之道,"寒不足以衣,饥不足以食"即以羲之染尽池水之黑,而其评价世人亦轻如"举手之劳",此事认为属于有闲阶级及安富增荣之社会,供其欣赏,供其陶醉,虽为文化之发轫之始,实为生活不急所需之具
.

书法之道,本人即为终身不懈之事,但又如何若上项冰霜之论,使有兴趣学书者,打击没落透骨,使你在学习热度正高,导致彷徨冷淡之夺气,但士有一技之长皆为人之所贵,余对书法一道早年即同于汝等之嗜好,直至目前八十有二,稍有余暇辄复振臂而书,然则此种矛盾观念,又将何以自解?在每个个人之人生观,应当具有正当娱乐,浅俗为喻,总比博弈赌徒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人为好,且书法与文艺价值论上,论其低,则低于衣食之需要,论其高,则为亚洲文化之源流之主体,一旦中国强盛,最大光荣就是以中华民族,以中国六书导源为代表中国在亚洲为文化独立先进之国家,是立国基础不容忽视之由来,内而国史之文化考古,外而国际管道对我经政交流,无不与中国文字息息相关,要达成"万国衣冠拜冕鎏",必定以中国文化吸收为法则为骄傲.简体字,是社会应用"急就章"而已,真正考古,争取世界史国家悠久之辉煌,则中国人不能将固有文字写好,便是对中国文化没有自卫能力之惭愧
!

我这封信答复你们,千万不要马马虎虎看过就丢,是中国一篇书道与使用不同之社会,透过双重哲学之指示,现在社会还未发展到艺术价值的最高顶点,还是在适用于争饭碗的热络,同时你要明白今天的社会,是经济政策钻牛角尖的时代,是一夫一妻发展小家庭制度,书画艺术,只供点缀而已,此种艺术难于扩张表面问题,虽备教育之提倡,实质难向社会层面作推动之未来,其中政令与教育配合,大多属于点缀之需求.


书法要素,要天才,要工力,要有文学基础,此三者之外,如果你写别人的成语,或过分古老套头,皆不为能书家登峰造极之势,写字也确实不是简单艺术.

主要问题,"文字,文字"要有骨干,首先把文学基础搞好,字的问题,是基于工力,要有眼光去审美别人,如果你审美不当,便是取材不当,审美就是化装便体,能够熔铸一炉,则等于硬合五金造成宝剑,实在并非易事,普通学书,大多摹拟前人法帖,塑造间架结构,赶到自成一家,则又撷长补短,化整为零,拼凑成形,至需具备天才之整合,是又在工力之外,取胜于人之处,因此,我在真草隶篆中,徘徊数十年,使得部分之改进,因此在学书之中,本身既非士大夫之家,而接上时代非常,其所遭遇颠沛流离,饥渴顿踣,又身多疾病,目力欠佳,但又何对书法,持久不废,缘因无他,实乃建立在兴趣之上,因此在有事无事之间,每日必需有十五分钟时间,以书法替代运动,甚至在逆旅匆忙之日,恒以在壁桌床笫之上,以手指代笔为之书空十分钟左右,而今以体力欠佳,双手时时动摇,渐形手不使臂臂不使指,对于线条篆书,既失平衡,似难再写.甚矣,书法之难,余之经历实践有足以告后人者.综其要义,但余学书中,并未损害读书,顾余在写字应酬中,力避宿作,而近二十年来,因余所写出之诗文,大多得人好评,所有求书者,皆以余撰作为满意,余固知字虽求工,文更须佳,不然无以为文字也

因此,我对你们有兴趣写字,真是第一等推动人生生活之好事,但是审时度势中,不能与普通课程相去太远,因为你如足够天才书法既好,而普通科目也要更好,才能不影响未来社会的饭碗问题.此处我不愿多讲,因为饥饿政策,更会使人丧失意志.全副精力,应以读书为主,书法为副,必须如我支配书法时间替代运动,促进健康,务须做到书法为帮助读书,不能使读书误于书法,如我平生为例,求得智慧之发展平衡,则学写与读书,读书与学写,两无碍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