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赞叹与反思:因他人德行而感动 因个人善举而欢欣

 中外比上 2013-02-22


    [视点事件]第十一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2月19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正式揭晓。他们分别是:用生命托起战机,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 的航空英模罗阳;一生奉献给核事业,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科学家林俊德;在南海默默守礁20年,为气象观测作出巨大贡献的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 [详细]

    感动中国人物再次感动世人,越是身边的人普通的事儿,令网友们的感触越深。.他们的精神化作伟大的道德力量,推动着公民道德的进步。

 

    赞叹 ? 平凡大爱深深感动你我 善行义举辉映“美丽中国”

    他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汇成爱的长河,折射出文明的亮色。他们虽然名称不同,个人情况也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的先进事迹的精神核心是一致的。他们的平凡大爱感动你我、他们的善行义举辉映“美丽中国”。

    当我们感慨“老人扶不起”的时候、当我们讨论“信任危机”的时候、当我们谴责“社会冷漠”的时候,他们用行动和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社会主流!什么才是爱的暖流! [详细]

 

    感慨 ? 一路上有爱给人坚强的动力,前行的信心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富强起来,正是因为有很多这些高尚道德,优秀品质感动中国的人物存在,他们用心中无瑕的博爱,默默的奉献自己。一个个平凡的人,一颗颗平凡的心,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他们无名无利,但他们有一颗坚强的心,用执着、毅力;用梦想、追逐,不管经受多少的风霜雪雨,他们守候着自己,温暖着人间。这些感动充满了爱,给人坚强的动力,这些感动充满了力量,给人带来希望的源泉。 [详细]

 

    反思 ? 我们不仅需要感动,我们还需要行动

    《感动中国》的节目,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十年。十年对一个节目来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感动中国》的存在是需要的,它是润物无声的道德宣传诸多举措中的一种。但不必因此高估《感动中国》的意义,它对一个有道德感的平民的感染力量,也许不比雨中一个女孩给乞丐打伞,或者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大家争着让座更强。 
  我们还需要看到,从十多亿中国人中,要找百十多个感动人物并不难,但是,社会道德的建设,难以只凭道德感召,还需要法治的力量。否则,《感动中国》的力量,甚至无法扶起一个摔倒的老人。
 [详细]

 

    呼吁 ? 坚信道德主流 从身边点滴做起

    我们不一定能碰到这些伟大的无私奉献的人,但我们身边一定也存在着值得称颂的楷模。有学习的楷模,也有道德的楷模等等。他们和感动中国人物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让这样的美德延续下去、发扬光大。我愿意从身边做起,从自己的岗位上做起。哪怕我们发挥一点点光,或是撕掉一张小广告,或是捡起一个饮料瓶、一张包装纸,做到的也都不仅是这表面上的成果,而是文明的进步、是社会风气的不断完善。在感动中国中,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相信,我们要正视现实,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成就社会的新篇章。 [详细] 

   

    结语:每年总要这样集中感动一回是件好事儿,不过也不要错过了那些没有在聚光灯下的善行。另外,我们也期待这样的感动能少些艰辛少些痛苦,为他们少流点眼泪。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