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要怎样搞好教学

 张勰 2013-02-22

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老师的就要这样一种志当存高远的博大胸怀,一个朴素的爱国爱家爱教育爱学生的人生境界,具备超越个人得失的狭隘天地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高尚的世界观和深厚的幸福观,唯有这样的真正懂得幸福之道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之道的学生,唯有这样才能使老师轻松从容搞教学。

老师要搞好教学,就是要有一个优秀的心态和心情去搞教学

任何一个在事业上成功的人,遇事都能保持轻松从容的心情。成功的人甚至在碰到逆境的时候,他的脑筋也会保持沉着、冷静的状态,从而随时准备好捕捉和发掘新机会,以及了解和对付新的问题。高明商人那种心境轻松的情形,就像一个优秀的橄榄球员一样。当球员传球的时候,假如球意外地落到他的手中,他并不胆寒或惊慌。而高明的商人也是一样,面对突发的新情况,并不会手忙脚乱。他能灵敏地反应,他有办法掌握或对付新情况,他会紧抱着球跑过去,或者警觉而放松地转个方向,以免对手扑过来。一些伟大的人物都是“镇静”的高手,面对突然变故,仍然镇定自若。因为他们懂得,不能慌,慌则无法思考应对的妙招。如果他们慌了,那么周围的人更没有主见,那就慌作一团了。因此,他们大都大喝一声:“慌什么?”这一半是对别人说的,一半则是自我暗示。如果老师的讲课感到慌张,他的大脑就会失去正常的思考能力,他就会丢三落四、语无伦次。许多人掉了重要东西,或者说话说漏了嘴,就是因为心里有“鬼”,慌里慌张。这种时候,他要有意地放慢他的动作节奏,越慢越好,并在心里说:“不要慌!千万不要慌!”动作和语言的暗示会使他慢慢镇静。他的大脑就能恢复正常的思考,以应付周围发生的事情。当每个新老师刚开始搞教学的时候,真有点像突然沉溺在湖中央的人。如果能保持镇静,生存的机会就较大,否则就很可能溺死。不管在任何场合,如果能够保持从容不迫、顺应自然的态度,那么,任何事情都能应付自如。这一点对面对讲课新老师和参加考试的学生尤其重要。

老师要搞好教学,就要保持老师良好的心境

良好的心境形成的基础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在课堂上应创造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活跃的学习气氛,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微笑。微笑是抚慰学生心灵最甜美的语言,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真诚、友好、理解的感情,体现了老师良好的心境。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教学,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的情况,能让课堂充满温馨快乐,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之对学习充满兴趣。而只知维护自我却不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作为老师,要学会尊重学生,搞好平等调控,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学生个体。学生常常会被心事、家事、学习成绩等搅得心神不安,甚至失魂落魄,带着这种不良心境来上课的学生常会跟老师闹别扭,从而将不良心境“传染”给老师。这时,老师必须有清醒的头脑,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防止感染上不良心境。老师不能盛气凌人、趾高气扬,要平等看待自己和学生的地位,为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使班级有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有各种问题和困难共同分担的氛围。这样老师就会减少内心压力,身心始终保持良好舒展的状态。应该这样说,老师心境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心境是人情绪状态的一种具体体现,而情绪则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人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如果得到了满足,就会产生良好的情绪;相反,情绪就会变坏,不良心境就会产生,从而影响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尊重、鼓励和帮助。学校要努力创造一个平等、团结、相互尊重、富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根据老师的需要改善老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减轻老师的工作负荷和精神压力,减少老师的后顾之忧,制定能满足老师各方面心理需求的制度措施,并让老师也参与到学校管理决策当中去。要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可信度,使管理者和老师形成一个整体。这样老师就会认识到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促进老师心境的优化。学校领导要优化自身的心境,不把消极、愤懑的情绪带到学校,以免对老师的心境产生影响。要处世待人坦白、光明,不恐吓、不虚情假意,情感真挚,与老师心理相容,相互理解,保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学校管理必须秉着“以老师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老师的才能,满足其方方面面的需求。学校领导要公平地评价老师,建立客观公正的老师评价机制,及时疏导老师的情绪。学校领导应全面地掌握每一个老师的多方面信息,包括师德修养、科研水平、工作量、教学效果等。坚持赏识教育理念,评价与奖励相结合,对老师进行动态管理,对老师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为老师专门开设文体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建立领导信箱,让老师以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形成管理者与老师之间的正常对话机制,使广大老师在愉悦的环境中成熟、成长。国外老师情绪研究视角转换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把老师情绪置于学校文化、管理、权力关系、人际交互作用之中,而不再单纯从老师自身素质的角度对老师情绪进行研究。同时,对情绪的政治特征、老师情绪与教育中领导和管理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也表明,文化层面上的深层次转变才能为情绪的执行过程提供良好的背景,减少老师情绪对某些规范的抵制。我在这里强烈呼吁全社会都要对老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给予关注,要从老师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所教学科领域的差异等方面促进老师心境的优化;更重要的是老师自己要学会心理保健,学会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确保自我身心健康发展,这样才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老师要搞好教学,就是老师对自己的一种挑战

老师情感素质是一种对老师智力和能力活动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它在老师心理素质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教育的改革,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情感人,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培养技能与能力,而且要对自身的情感智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节教学质量高的课堂,除了需要老师拥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授课艺术及教学能力之外,还需要老师拥有饱满的情绪和热情。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总会伴随着一定的情绪,诸如愉快、苦恼、不安、忧郁、焦虑、紧张、愤怒、恐惧、悲伤等,这些复杂的心理情绪纵横交错,构成了老师心境。心境就是人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背景,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心情”,它往往会影响人们当前所从事的活动,同样,教学心境是影响老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积极乐观,笑对人生,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性格开朗、乐观。心理学研究表明,拥有良好心境的老师,由于心境的渲染作用,会觉得此时班上的“调皮生”也不再那么嫌眼,对“差生”的态度也会好起来,因而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气氛活跃高涨,学生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处于兴奋激活状态,利于知识的吸收、消化和强化。良好的授课心境,不仅利于老师的知识输出,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输入。老师教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简单地说,老师心境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比如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拥有良好心境的老师,激情饱满、语言流畅、思维活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信心,有益于身心健康;拥有不良心境的老师,会降低认知活动效率,丧失信心和希望,经常焦虑,有损于身心健康。因此,老师在良好的心境下教学,就会心情愉快、态度亲切、面部表情丰富,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充满兴趣,语言表达自然流畅,就会在学生中树立起一个和蔼可亲、具有活力和自信的形象,赢得学生的爱戴与尊敬。这时学生就会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诲,使课堂教学有好的效果。相反,如果老师在心境不佳的情况下教学,往往会流露出忧愁、烦恼、愤慨的情绪,表情上让人有一种压抑感,语言表达严厉、缺乏理性,举止动作也会有失分寸。这时受老师情绪的影响,学生会感到紧张、沉闷、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反感和厌学情绪。处于积极乐观心境的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会深入钻研教材,仔细查阅资料,精心设计方案,认真分析学生情况,会高效率地作好教学准备工作;相反,处于消极悲观心境的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责任心丧失,或者应付了事,或者根本就不作准备,使得教学效果很差甚至一塌糊涂。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需要具有很多品质,如良好的性格、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等。在众多的品质中,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自控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能够理解自己心情的老师,有更多的学生喜欢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老师。

老师要搞好教学,学生才能轻松从容读好书

自古以来的师道尊严,形成了老师那种严肃、呆板、不苟言笑的形象,也让一些老师总是用居高临下的眼光来看学生,好像自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圣人,其实,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庸人、愚人,他都是人,只要是人,他就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不论心情如何,在课堂上老师都应该拥有愉快的心情、甜美的笑容。课堂上,老师的心情与课堂气氛影响极大,如果学生看到了老师的笑容,就好像一束阳光,学生就不会神经紧张,小心翼翼的。学生因老师的笑而变得无比轻松,课堂气氛很活跃。如果老师的心情每天都这样愉快,每天都露出阳光般的笑容,那该多好啊!古人言: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老师自己心情不好,不应该把这个坏心情传染给学生,学生也没有义务来承受这种遭遇,这样做,对学生来说,不论从接受知识,还是从身心健康方面都不利于发展,对老师而言,这个坏心情不但会影响他传授知识的质量,而且会影响自己的良好形象。因此,老师在课堂保持愉快的心情既推动了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又在学生心中树立崇高的形象,何乐而不为呢?

老师要搞好教学,就要具有博大胸怀,高尚情操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其实人的胸怀完全可以拥有无限的广阔,具备无限的能量,可以自由自在的选择自己更加完美,更加完全的真正的人生幸福的道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说过;“我的幸福属于全人类。”。他的这种思想也恰恰是他高尚的幸福观的表现,他的一生也就是以此为目标,为人类的不平等,为人类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为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绝不能只为一己,不能只为一己之得,一己之私,一己之利,一己之快乐,那样的一个社会只能是一个悲惨的世界,那样的人生只能是一个没有摆脱动物本性的自私自利的人生,他她活得除了拥有自己作为物的一段自私自我的释放,不会再有别的意义。世间的任何事情,凡是走到极致,都会有伤,都会有痛,其实这都是因为爱,都是因为人生的大爱,是属于爱的伤和痛,所以,我们痛并快乐呵。爱过方知情浓,品过才知酒烈,虽然大家来此的目的不尽相同,但在这里流连忘返的原因却都是难舍这一份淡淡的,轻松的情境,难舍这一份从容的相知和相悦呵。要明白生的幸福和快乐永远只存在于幸福的未来和努力的现在,永远只存在于轻松从容的淡定的人生态度之中。我们不要奢谈为祖国,为人民着想,但最起码我们也要把自己的幸福同祖国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同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基础连接在一起,这样我们才能够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具备这样的人生观的师生是完全可以轻松从容地度过辉煌的人生。

老师要搞好教学,就是老师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

教学中师生双方的情绪更容易影响对方,产生共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情绪如何,对学生来讲,是能否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的关键点。在课堂中,如果老师带着善意、真诚的微笑注视学生的提问或回答,等提问或回答完毕,老师亲切、赞许地点点头,然后面带微笑地答疑或纠正学生的问答,这必然会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效果能不好吗?在课堂中,适当的鼓励,也可以调节学生心理,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交融师生感情,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在课堂中,如果教学语言生动有趣,有感染力,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听课集中,感受深刻,还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老师既让课堂保持高涨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又要善于察言观色,做到收放自如,以此起到沟通师生感情的作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老师还要提醒学生,自己也要努力进行调节和自我控制,消除消极情绪,保持愉快的心境,轻松从容搞教学,学习情绪愈高,教学效果愈好,这才是提高学生素质、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