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网易 —— 李梨的日志
拉斐尔·圣齐奥(意大利语:Raffaello Sanzio,1483-1520)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与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合称“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所绘画的画以“秀美”著称,画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和他的画作一样。拉斐尔于1520年高烧猝逝于罗马,终年37岁,葬于万神庙。
![]() 《阿尔巴圣母》 (The Alba Madonna),1510年,收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 《圣母子》 (The small Cowper Madonna),1505年,收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
![]()
![]() 《圣母与圣子》 (Madonna dell Granduca),1505年,收藏于佛罗伦斯比提皇宫
![]() 《圣母子》
![]() 《圣母子》
![]() 《圣母与圣子》 (Madonna dell Granduca),1505年,收藏于佛罗伦斯比提皇宫
《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 (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1507年-1508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 画家特别着意于圣母的目光,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一双眼睛可以窥视到画中人的灵魂。拉斐尔画中的圣母情深意长,关于这双动人 在拉斐尔所处的年代,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思潮,既主张美是不生不灭的永恒,也在艺术中追求理想美的创造。而在人文主义大师们的艺术创造中,更为重视的是对生活美的发现,他们在艺术描绘的一切美中都具有现实美感。
![]() 《圣玛利亚的婚礼》 这幅画的构图样式、环境和人物配置皆模仿老师的佩鲁基诺画的《基督将天门的钥匙交给彼得》,人物造型除带有老师娴静优雅的风格特征外,开始显露自己独特的柔美风格。画面取对称式布局,背景是顶天立地的多边形洗礼堂充满天堂。大量使用水平线、垂直线和半圆形曲线,造成刚中有柔、简洁明快、整体变化和谐的美感。画家巧妙地运用透视使空间深远。
![]() 《草地上的圣母》 (Madonna of the Meadow),1505年,收藏于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 《金翅雀圣母》 这幅圣母像上一共画了三个人物,圣母、耶稣与约翰。但人物没有一点宗教标签。 圣婴与约翰都画成幼儿形象。年轻的圣母,就象带着两个孩子的民间母亲。构图取金字塔式,据说这是他效法达·芬奇的结果,因为这种构图在当时正是达·芬奇的成功首创,它具有很强的稳定感。这个时期拉斐尔画的圣母与圣子,都以风景为背景,人物的数目也雷同,而且具有共同性的母爱主题。
![]() 《圣母子与圣施洗约翰》
![]()
![]() 《西斯廷圣母》(The Sistine Madonna),1513年-1514年,收藏于德国德累斯顿艺术博物馆
在拉斐尔过去创造的圣母中,总是极力追求美丽、幸福、完好无缺、更多地具有母亲和情人的精神气质和形象。而这幅《西斯廷圣母》是在更高的起点上塑造了一位人类的救世主形象:她决心以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13世纪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对这位天神降临人间的女王唱出了至尊至敬的赞歌:她走着,一边在倾听颂扬,身上放射着福祉的温和之光;仿佛天上的精灵,化身出现于尘壤。这幅画没有丝毫艺术上的虚伪和造作,只有惊人的朴素,单纯中见深奥。画面像一个舞台,当帷幕拉开时,圣母脚踩云端,神风徐徐送她而来。代表人间权威的统治者教皇西斯廷二世,身披华贵的教皇圣袍,取下桂冠,虔诚地欢迎圣母驾临人间。圣母的另一侧是圣女渥瓦拉,她代表着平民百姓来迎驾,她的形象妩媚动人,沉浸在深思之中。她转过头,怀着母性的仁慈俯视着小天使,仿佛同他们分享着思想的隐秘,这是拉斐尔的画中最美的一部分。人们忍不住追随小天使向上的目光,最终与圣母相遇,这是目光和心灵的汇合。圣母的塑造是全画的中心。从天而降的圣母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初看丝毫不觉其动,但是当我们注目深视时,仿佛她正向你走来,她年轻美丽的面孔庄重、平和,细看那颤动的双唇,仿佛听到圣母的祝福。
![]()
《卡尼吉安圣母》
![]() 《卡尼吉安圣母》
![]() 《安西帝圣母》 (The Ansidei Madonna),1505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
![]()
![]()
![]()
![]() 《巴格达圣母》
《粉红色的圣母》(The Madonna of the Pinks),1507年-1508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 拉斐尔与玛丽亚订婚 (李梨根据网络资料编辑收藏) ![]() 拉斐尔出生于意大利西北威尼斯和佛罗伦斯之间马尔凯省的一个小镇乌尔比诺(Urbino),父亲是公爵的法院画家。拉斐尔在父亲的感染下,拉斐尔年幼时就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拉斐尔之母于1491年逝世,当时拉斐尔只是八岁,父亲在1494年8月1日再婚。十一岁时成为孤儿,拉斐尔的正式监护人变成他唯一的叔叔。年幼时跟随父亲学习绘画,后来转为跟随佩鲁吉诺的画室学习绘画,在1500年出师。 在1504年,21岁的拉斐尔绘画了《圣母的婚礼》。此作品甚至超越了佩鲁吉诺,不论是构图或形象塑造也有创新。尤其是作品中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的端庄、文雅、画面之平衡和背景描绘,均为罕见的作品。 1504年时,拉斐尔居留在佛罗伦斯,他受当地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所影响,同时亦学习列奥那多·达芬奇的构图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和风格,使他的风格日渐成熟,从而迅速和两人齐名。 他所绘画的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柔以及青春健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安西帝圣母》、《草地上的圣母》和《佛利诺的圣母》。1513年-1514年年绘画的大型油画《西斯廷圣母》,由圣母和圣徒组成的三角形构图,庄重均衡,圣母和耶稣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另外,《椅上圣母子》、《阿尔巴圣母》都是他完美无瑕的作品。 1509年,他被罗马教皇朱利欧二世邀请绘画梵蒂冈壁画,其中位于签字厅的壁画最杰出。这些壁画分别代表了神学、哲学、诗学和法学这四个人类精神活动,作品表现与建筑装饰的充分和谐,庄重显明、丰富多彩。他在这段期间的重要作品还包括《埃利奥多罗被逐出神殿》、《波尔申纳的弥撒》、《波尔戈的火警》、《加拉泰亚的凯旋》等。他在23岁时绘画自画像及《西斯廷圣母》。而代表作是描绘一位学者的《卡斯蒂廖内像》和描绘一位女郎的《披纱女子像》。在1520年的春天,已患重病的他仍在绘画《基督变容》,最后因他逝世而未能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