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化房市调控需攻克既得利益堡垒

 eug 2013-02-23

深化房市调控需攻克既得利益堡垒

 

    在新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即将召开的前夕, 2月20日召开的的本届政府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房地产市场调控再一次作出具体规划,确定了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从新颁“国五条”的内容来看,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升级,商品房限购这种行政手段得到进一步重申。

    国务院作出这样的部署,与最近一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本轮房市调控自2010年初开始全面部署以来,历时已经整整三年,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商品房限购等严厉的行政手段的压力下,前几年那种房价疯狂上涨的势头已经被成功遏止,原来成为市场主流的投资投机力量已经基本被清除出市场,市场正在向满足民众居住需要的功能转变。但是,民众最为关注的房价却仍然高企,与普通工薪阶层的购买力依然表现出严重脱离的趋向。

    更为严峻的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诸多城市的房价开始了反弹,国家统计局逐月公布的全国70城市房价统计指数已经连月上升,这导致民众对未来房价的预期开始改变,一些城市的住房成交量明显上升,表明大量在限购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刚性需求在无奈之下已经进场购房。就在国务院此次常务会议召开、“国五条”出台的同一天,世界著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调整了中国住宅房地产开发行业的评级展望,由“负面”调升至“稳定”。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房市调控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三年来,本届政府投入了很大精力调控房地产市场,期望将房价降下来,为此出台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建立以后经历的几轮调控中最为严厉的政策,但时至今日,却未能收到预期效果。这表明,决策者对调控所面临的困难尚缺乏清楚的认识和足够的应对。近年来,我国商品房价格出现飙涨,使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甚至投机功能挤压了居住和改善功能,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富裕群体拥有了大量住房进行炒作,使房价越炒越高,另一方面普通民众的住房越来越紧张,房地产市场畸形的发展反而成了他们改善居住条件的阻碍。

    但是,对于市场来说,这其实只是一种浮在表面的现象,真正的原因是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和增加地方财政的需要,将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经济引擎”来使用,从而使投资投机力量有了成长壮大的土壤。因此,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乱象,本质的原因是政府在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中产生了自我利益需求,而在这种没有约束的政府权力之下,房地产市场自然将成为权贵经济的乐土。如果调控仅仅从一些常规的市场化手段入手,比如提高购房首付比例、提高房贷利率、限制公积金使用等等,当然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限购政策仍在执行的背景之下,这样做反而有可能误伤仍应鼓励的刚性购房需求。

    最近揭露出来的一些“房姐”、“房叔”,其拥有的房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善良想像,它为我们理解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的解读。这些具有官员身份的“房姐”、“房叔”拥有的房产动辄几十套,只要他们有足够的权力脉络,甚至可以冲破限购政策的罗网继续囤积住房。而当民众通过网络将其曝光出来的时候,一些地方政府却以“保护隐私”为由屏蔽民众对此类腐败现象的曝光,这证明在房地产市场里已经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群体,这股强大的势力对房市调控构成了不可小看的阻力,这也正是本轮看似力度很大的调控未能奏效的一个根本原因。

    严酷的事实表明,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各种社会矛盾的一个聚焦点,房市目前形成的格局,并不完全是市场自然发展的结果,因此,要让调控收到实效,也已经不能依靠一些常规的市场化手段,而是要与目前正在深入推进的反腐结合起来,将权贵势力形成的既得利益同盟作为调控必须攻克的堡垒,而地方政府自身也必须克服自我利益的欲求,不能再做既得利益群体的保护伞。只有扫除了由权贵势力结盟而成的障碍,房市调控才能按照中央政府的决策,实现调控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