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葑门横街:侧步在生活着的老街上

 苏迷 2013-02-23

话说“没到过葑门横街,就不知苏州市井生活。”作为苏州城内唯一保留较完整的百年横街,葑门横街承载了很多老苏州的悠远记忆。

葑门横街位于老城区,苏州古城历史上共有五条横街,除了葑门横街,还有娄门、盘门、阊门和汤家巷。葑门横街南傍一条叫葑门塘的河,以前农民就是通过这条河摇了船运菱、藕、鸡鸭、鱼虾、大米及茭白、水芹等蔬菜来横街交易的。东在叠楼口与石炮头相直,西在徐公桥北堍与安里桥垂直相接。东西走向,故称横街,八十年代冠以“葑门”以免重名。东端折南过马路桥为东街,西端折南过徐公桥为葑门西街。为葑门附郭集镇式城乡贸易中心,各类商店相连,现仍就保持着过去的风貌。葑门36号为基督教福音堂旧址。今娄葑供销社楼址为民国时葑门商团和救火会所在。横街上的叠楼、天宁寺等建筑虽然已被拆除了,但遗址还在。民国时期吴门医派的领军人物之一许伯安建造的红板桥依然横跨在葑门塘上。横街长690米,宽5米,自古以来,均为附郭集镇式城乡贸易中心,是至今唯一保留较为完整的一条历史老街。

身临横街,果然发现其似乎不同于苏州的温婉秀丽,虽然其临河而建,前街后河,河街并行,是典型的枕河人家,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但“性格”中有一种热情与奔放,加上那些青砖黑瓦小桥流水,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各类商店相边。历史上,横街虽也屡遭战火洗劫,却依旧繁荣如初,留住浓浓的别样苏州味道。

走在横街不能用“漫步”,而应该用“侧步”,这里是历史自然形成的农副产品交易集散地,是城区居民的“菜篮子”和消费场所,终日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街边高低不齐的老房子,相互簇拥,结构、格局都是老苏州样式,木门木窗上的油漆斑斑驳驳,早已不见了原色。横街的房子其实就像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看起来松松垮垮、蓬头垢面,却依然健康,充满活力。

横街的店面多达近两百个,还聚集着大量的流动摊点,走起来确实有难度。但街边的摊点有时却让你不觉停下脚步,比如炸茨菰片的周围总是围着一群人。茨菰片是苏州人独特的冬令小零食,沈从文先生就称其“格比土豆高”,其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实乃良品。横街的这一大油锅茨菰片,捞上来热气腾腾,非常新鲜,没有油蒿味,吃起来清香爽脆,很多人一边买就一边忍不住吃了起来。14块钱一斤,非常大一袋,宿舍或办公室与大家分享应该是非常不错的。

再往前走几步就是葑门茶室了。据说每天凌晨四点多钟,这里的灯就亮了。这是目前横街最大的茶室,老茶客可以在这里天南海北地聊上半天,是至今仍在原址的唯一一家“老字号”,这间90平米的房子继续做着茶客生意。这里的一杯浓茶和一天的闲话,才使众多老苏州们平淡的生活还有那么些许滋味。

走近葑门横街,边走边看,感觉这并不仅仅是个农贸市场这么简单,无数的人走在这窄窄的青石板上,也渐渐走近老苏州的内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