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之韵(下)

 岁寒松柏520 2013-02-23

  茶   趣                                              

    明代张源在《茶录》中写道:“饮茶以人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会泛泛矣,独饮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有茶人根据其意把它归纳为:一个人饮茶为“神”,两个人饮茶为“胜”,三四个人饮茶为“趣”,五六个人以上则为“喧”,既是吵闹和喧杂的意思。因此,品茶不益人多。我对此是这样理解的:
  一个人品茶时,精神易于集中,情感也容易随着泗溢芳菲的茶香而得以升华,庄子的《知北游》中写到:“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因此,才有人称之为“独品得神”。
  二人对啜称之为“胜”,表达了一种意境,常言说:“人生得一知己足以”,与知己一起品茗,推心置腹,倾诉衷肠,心有灵犀,无穷情趣,尽在其中。
  三四人饮茶为“趣”,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几位知心的朋友品茗,相互交流,沟通思想,启迪心智,调侃人生,互通友晤,取长补短,则受益匪浅。
  五六人以上不是不可,但要忌杂,只要是朋友在一起志趣相投,一样可以品茗论弈,啜饮抒怀,尽享美味。
  其实大多品茶人追求的都是一种意境。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中写道:“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中国茶艺要求品茶时要做到环境、艺境、人境、心境四境具美。以求意趣盎然,情景交融,茶人合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认为饮茶不外乎有两种喝法:一是解渴,二是品茗。解渴,就是口渴了,并在不需要任何方法、理由和环境的情况下,随意喝上一杯爽口的茶水,一般都是一饮而下,以达到解渴的目的。这是一般人常见的行为。品茗则不同于解渴,它要求品茶人用心去感受,细细的品,慢慢的尝,每种茶叶都有它独特的韵味。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产区,不同的人群,对茶的要求不同,品茶的收益自然也不同。茶贯穿于人们的生活,无处不在。且好处多多,趣味多多。
    一、茶与季节
  1、温暖的春茶
    春茶的采摘有早春和晚春之分。早春茶多采自于社前、雨前和明前,此时的茶,基本都是以绿茶为主,芽叶鲜嫩,口感和视觉都极佳。这个时候的茶还只是芽叶,没有完全伸展开,正是含苞待放的时候,茶的等级、品质多为上成。若此时能饮上一杯清爽的新鲜绿茶是何等的逍遥和快活啊!随着季节的变化,芽叶逐渐伸展,这个时候就适合做各种类型的茶。且好茶多出自于春季,只是不同的时节有着不同的感觉,不同的茶种有着不同的味道。因此说,茶叶采摘的时节十分讲究,什么茶、什么季节、什么时辰采摘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到了每年的春季,人们总是期盼着能早早的品尝到春茶带给我们的无尽享受。
  2、炽热的夏茶
    夏茶相比较于春茶或秋茶,就少了许多韵味。因为茶主要产自于南方,而夏季正是南方多雨的季节,此时虽然是枝繁叶茂却不易采摘,因为茶叶中水分含量过多,比较谢口,味道不够纯正,茶汤苦涩,叶底质硬,加之天气炎热,极易破坏茶树的正常生长。不过,夏季也有一部分地区,将上好的茶叶作成红茶,而且做出的茶品质也较好,汤色红艳,滋味浓重,较为苦涩。但夏茶的数量极少,因此也是不多见的。不过在热气袭人,酷暑难耐的夏季,多喝点绿茶更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因为绿茶性寒,寒可清热,且滋味甘甜,生津止渴,既可以消暑降温,又可以补充营养和能量,何乐而不为呢。
  3、凉爽的秋茶
    秋天是美好的季节、是浪漫的季节更是收获的季节,然而,秋天却只适合一部分茶叶的采摘。有人说,秋茶更有味道,也不无道理。经过了春天的培育,夏天的耕耘,秋天就是一份丰收的期待。此时的茶叶,吸收了大自然中所有的养分和能量,茶树生长茂盛,枝叶饱满、伸展自如,加之这个季节雨水较少,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营养充沛,特别适合诸如:普洱茶(黑茶)、乌龙茶、红茶等的采摘,且茶色深绿,香气纯正,味道醇厚。因此说,能喝上一道上好的秋茶那也是饮茶人的一大幸事。
    4、浪漫的“冬茶”
    我所说的“冬茶”,就是冬天人们饮用的茶。目前市场上的“冬茶”,主要是指入冬前采摘的茶,尽管南方四季如春,可也分春、夏、秋、冬四季,植被也有花开花落的时候,否则春茶从哪里来。冬天是人们休闲娱乐的最佳季节,人们奔波忙碌了一年,只有到了冬天,大多数人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闲下来。身处异地的朋友们期盼着和家人团圆,各自忙碌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朋友团聚。无论你是在温暖的家中闲居,还是到温馨的茶楼小聚,都会以茶待客,以茶会友,好象此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茶水的作用。它温暖大方,热情洋溢,意蕴袅袅,韵味隽永,浓浓的亲情,真挚的友情,在寒冷的冬季与暖暖的茶水之间体现的淋漓尽致。真是清香四溢,回味悠长啊。那么,冬季喝茶的首选应为红茶,因红茶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内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等能量,且有去腻消食、生热暖腹等功效。
    至于说什么季节该喝什么样的茶,关键还要看个人的喜好。我喜欢喝乌龙茶,一年四季如此。其次是龙井茶或普洱茶等,平时我会在不同的时期喜欢品尝各种名茶,比较它们不同的味道,体会不同的感觉。但最热衷的还是乌龙茶。无论是茶中之王“大红袍”,还是四大名旦之一的“铁观音”,都是我的最爱。不管是一个人品茶还是与朋友共饮,我都不厌其烦,甚至不会丢弃每一个步骤,我喜欢乌龙茶那独到的工夫,它带给人们的不但是健康,更多的还是无穷的乐趣和精神上的享受。
    二、茶与环境
    所谓环境,也是品茶的场所,既有外部环境,又有内部因素。唐代诗僧灵一曾写诗道:“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这真是“山泉潺潺,青烟袅袅,白云悠悠,曲径通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和热爱,更有回归自然的野幽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崇高追求。饮茶人讲究的是一种情趣,三三俩俩的朋友来到茶楼小聚。则室内的环境更要求洁净,做到窗明几净,格调高雅,气氛温馨,从而给人以舒适和亲切之感。在幽雅的环境里,品茶人很快就会沉浸在这恬静迷人的气氛中,伴随着温馨浪漫的乐曲,泡上一道可口的香茶,或细品佳茗、或谈古论今、或畅叙友情、或品茶论道、或交流思想、或感悟人生,如入仙境一般,好不惬意。 
    1、茶室的装修
  茶室的装修要典雅。茶楼生意的好坏,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我到过许多茶楼,每每出门办完事的第一站就是找一家茶楼小坐,但从未见过完全相同的两个茶楼。每到一处都会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室内装修别致,古香古色,门脸也设计精美,风格各异,真是各有千秋。大凡茶楼都讲究古朴,一般都以茶楼主人的个人意愿巧妙设计。茶楼装饰一新后,常常是用精美的书画作品相映衬,或绿叶鲜花点缀其中,或浮雕壁画镶嵌左右,真是美不胜收。
    2、茶室的灯光
    茶室的灯光要适中。茶楼不同于酒吧或歌厅,酒吧或歌厅里的灯光昏暗、气氛喧杂。而茶楼是一个文明、高雅的场所。除了白天自然的光亮以外,每到夜晚,家家门前是彩灯高挂,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室内则是灯光柔和,亮度适中,幽雅的环境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各种灯具更是造型别致,新颖独特,花样繁多,古朴典雅,一应聚全,常常令人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如醉如痴。这真是“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到这里小坐,着实叫人心醉。
    3、茶室的环境
    茶室的环境要幽雅。在我国自古以来就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来到江南,你一定会被那自然的美景和迤俪的风光所沉醉。这里的大多茶楼都是依山傍水,隔窗而望,无限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往返。然而,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历史名城,不是所有的茶楼都建在山水旁的。我们北方的城市就没有江南那份美景,又地处平原地区,茶叶也主要来源于南方。但茶楼也同样办的有声有色,富有情趣。大多设计者,都尽量去营造一个幽雅舒适的环境,因此在选择装潢材料、设计造型、物品摆设、及工艺品或各种茶具的安置的同时,会充分考虑到环境与茶的统一色调,使两者合二为一,满足人们的视觉和享受。从而全身心的体验这来自大自然的感觉。
    4、茶室的气氛
    茶室的气氛要宜人。“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北方的朋友聚会时,喜欢喝大酒,用酒精麻醉自己的神经,大有不醉不归之意,借着酒性喜欢到酒吧或歌厅潇洒的走一回,手拿一支麦克“疯”,唱到声嘶力竭时。啥叫“嚎”放,到那里你自会找到答案。仿佛只有此时才可以释放心中的愉悦或郁闷。如果让他们坐在茶楼里静静的品茶,拿着牛眼杯,那简直就是在折磨他们一样。殊不知“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呀。而茶楼恰恰需要的是“静”。当然这里也需要音乐,但要恰到好处。平时播放的大多都是温馨、典雅、浪漫和曲调悠扬的古典音乐。并且一些大的茶楼还会定时邀请文艺人、说书人或乐器演奏者为饮茶者献艺。此时的演义,带有浓浓的民族特色,体现的是地域文化,展现的是茶楼风格,高雅而又舒心。茶人在这样的气氛中品饮香茗,真是悠哉乐哉。
    三、茶与人文
    1、茶与人们的生活。
    《神农食经》中说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由于茶具有的特殊功能,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健康饮品,它即可以解渴又可以健身,不但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同时又具备一定的药物疗效,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足可以说明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寒夜客来茶当酒,竹垆汤沸火正红”。我国是个重视礼节的国家,素来是客至以茶敬之,以茶待客,以茶代酒,以茶会友,茶品既代表人品。客人来到家中,端上一杯热茶,既表达对客人的热情又表明对客人的尊敬。这叫茶之行、礼当先、德为贵。民间素有“满杯酒半杯茶”之说,因此在给客人倒茶时是比较讲究的,所谓半杯茶,即是指“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谊”,这是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又称茶礼。此时,茶就显得有情有意,更加人性化了。的确,好茶配好水,好水配好具,好具配好景,好景要有好人赏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显示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体现出它的价值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
    近几年,茶叶市场十分火热,专家的认可,商家的炒作,加之媒体的渲染,使得一些名茶身价倍增。于是人们便蜂拥而至,盲目消费,疯狂购买。一些不法商贩也趁机大涝不义之财,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时间市场混乱,茶价暴涨,善良的人们难辩真伪,身陷其中又苦不堪言。将这原本好生生的中国茶搞的乌烟瘴气,这不能不说是对茶叶的侮辱和亵渎。大概每种事物都要经历一个曲折轮回,但邪不压正,人们终有一天会明白是非,谎言也会不功自破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也越来越崇尚有品位、高质量的生活。饮茶自然也被列入其中。于是近些年来,各地方茶楼兴起,各种名目的茶楼、茶馆、茶吧、茶社、茶坊、茶亭、茶园、 茶庄及茶艺馆是琳琅满目,花样繁多,层出不穷。人们请客、送礼,茶叶成了首选。请朋友到茶楼喝茶,或送给朋友一盒好茶,是件十分体面的事情。于是茶又成了人们礼尚往来、馈赠亲友的佳品。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下,茶总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不求回报,甘愿奉献,粉身碎骨,鞠躬尽瘁。我们人类没有理由不爱护它,尊重它,弘扬它,并使它发扬光大。
    2、茶与文化的渊源。
    茶文化展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德行,一种思想,一种文化和一种信仰。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在诗、书、画等诸方面。从古时候起,诗书画与茶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关茶诗、茶书、茶画的内容和作品更是不胜枚举,这些作品大都是在茶人饮茶兴趣正浓时,或即兴创作、或精心设计而成的。其背后都有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而在茶楼的适当位置,挂上几幅名人书画更是一种茶文化的象征。所有字画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而且每一个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一些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流传于世。为了使茶楼更具文化氛围,很多茶楼室内还专门设置一个书台,供文人雅士们交流思想、即兴书画、调侃茶艺和作为茶文化的展示平台,它可以更多的唤起饮茶者对茶和茶文化的浓厚兴趣。真是意蕴深邃,回味无穷啊!我国古代著名大文豪,宋代诗人苏东坡曾写诗道:“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可谓千古佳句。坐在洁净舒适的茶楼,细品佳茗,感悟人生,吟诗作画,这是何等的境界与乐趣。
    茶,其实最早只是一种药材,是人们在追求健康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研究、总结和积累而创造的杰作。我国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中有一首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从它的身上人们体验着物质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茶的香真味实,顺应自然的美感,使人们充分体会到茶的本色之纯粹,感受到饮茶的纯真之趣味。早在3世纪,文学家张载在《登成都楼》诗中就赞曰:“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从张载对茶的无限赞美的诗句中足以说明,从古时候起,茶在人们心中早已经根深蒂固、受益匪浅,它清新高洁、甘馨宜人,而且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如今,茶已遍布世界各地,每到一处都可以看到热衷于饮茶的人。茶最早产自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茶的故乡,这点毫无疑问。早在19世纪末,美国作家约瑟夫.沃尔什在《茶的历史与奥妙》一书中就给予了肯定并明确了这一观点,他谈道:“茶与中国虽是两个不同的词,但意义相同,毫无疑问,中国是茶的祖国”。所以,作为中国人我深感自豪。此生注定与茶为伍、与茶为伴。为此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断努力学习茶文化,去寻找茶的真谛。
    四、茶与茶源
    追溯茶源,它的起使时间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即公元前2737--2697年。陆羽《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为我们今天研究茶源指明了道路。荼与茶是相通的,唐显庆年间苏恭、长孙无忌等人详注《唐本草》定荼为茶以前茶的异体字,从而规范了“茶”字的写法。有关荼的最早的正式文献记载是《诗经》,其中共有多处提到荼字,如“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有女如荼”,“采荼薪樗”,“予所捋荼”,“堇荼如饴”,“以薅荼蓼,荼蓼朽止”,意思分别为苦菜、茅花和陆地秽草,那时的荼主要以药用为主。东汉时,神医华佗所著《食论》中就曾记录道:“苦茶久食益意思”。三国魏代《广雅》中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的文献:“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特别是到了唐代,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他融入了儒、道、佛三教于饮茶之中,创造了饮茶艺术和中国茶道。标志着茶文化从此兴起,也是茶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作为人类精神世界中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随之以后开始出现大量的有关茶的论著,或以诗的形式赞美;或以书法的形式传诵;或以绘画的形式弘扬;或以文章的形式传承并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也是后人在研究史学资料时的重要文献和依据。
    1、茶诗
    茶与茶诗,中国茶诗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分支。诗的表现形式有多种,诗可以融入音乐;诗可以融入书法;诗可以融入绘画;诗可以融入舞蹈;诗可以融入武术等等。茶自古就与琴棋书画相谐相融,有人把诗比作是知识海洋里的一块绿洲,那么茶诗就是这块绿洲中一朵亮丽的奇葩。茶诗浓缩的是语言的精华,给茶以无限的赞美,表达人们对茶的无比热爱。在我国最早的文论《尚书》中也提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可见诗是作者自我情感的自然流露、倾吐、宣泄和抒发。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也是诗歌、茶文化的鼎盛时期,饮吟之风大盛,于是饮茶成为一种高雅的风尚,也成为陶冶情操和友谊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同时唐代也涌现了无数的诗人、专家和学者,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诗句不计其数。诗人爱茶、饮茶、写茶、说茶也成了定律。诗歌在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茶富有大自然美,具有提神益思的功能,饮茶使人心旷神怡,产生对人性美的联想,因而,自古茶就成为诗歌吟咏时必不可少的佳品。以茶会友,以诗会友,茶则通过诗提高了茶文化更深的内涵。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有多首与茶有关的诗句。如:“采茶新樗,食我农夫”,“谁谓茶苦,其甘如荠”等。晋代诗人张孟阳《登成都楼》诗中赞茶为“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和卢仝等著名诗人都写下了富有哲理的茶诗。李白的“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色的蝙蝠)白如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白居易的“架岩结茅屋,断壑开茶园”;杜甫的“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陆游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诗人把品茶心情之愉悦,环境之幽美,写得如同一幅高雅清逸的《品茗图》。陆羽的:“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里的“精行俭德”是茶道思想的内涵。就是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行为、勤俭朴实、高尚道德的人。 
    2、书法
    茶与书法,种茶、采茶、制茶、泡茶、饮茶都有着严格的方法和技艺,那么书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加完美的表现了中国的茶文化。书法的发生发展,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沿着一条由实用到艺术的道路前进的。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格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精神面貌,艺术青春常在。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成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著艺术的魅力。唐代的鼎盛,不单单表现在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也是书法艺术的盛行、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各行各业蒸蒸日上的鼎盛时期。书法与茶文化更是息息相关,唐代著名的狂草书法家怀素和尚的《苦笋帖》“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言简意赅,其章法与笔法皆气韵生动,神采飞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怀素对茶的景仰和渴望的心情。“酒壮英雄胆,茶引学士思”,茶是文人激发创作灵感的良药。茶与书法有着共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艺术特性,茶与书法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共同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将这千丝万缕的茶与书法紧紧的联结在了一起。茶道的精神对人的品行道德是一种修炼,书法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和耐性。它们的共性是,同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同时要求静心静气、排除杂念,用心去体会和感受的一门高雅而纯净的艺术。宋代书法家苏东坡曾与朋友司马光闲谈时说道:“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也;皆坚,是其操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 苏东坡将茶与书法共同上升到了一定的哲理和道德高度,从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追求完美的真实体现。相传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就以“心正则笔正”来进谏皇上。书法对人的品格要求是极为重要的,而饮茶更讲究的是修行修德、养神静气。
    3、绘画
    茶与绘画,用绘画来表现茶艺、茶道、茶文化是再美不过了,它给人以最直接、最直观的感受,使人身临其境,令人赏心悦目。中国绘画的起源,象中国历史的起源一样,令人不可琢磨。唐代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中,将中国绘画的起源追溯到传说时代,指出那时的象形文字便是书写与绘画的统一。太多的历史迷团还有待于我们这代人和我们的后人去解决,今天我们只谈茶与绘画。历史告诉我们,茶与绘画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古往今来茶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是惟妙惟肖,茶画的内容多以描绘煮茶、奉茶、品茶、采茶、以茶会友、饮茶用具等为主。我国以茶为题材的古代绘画,现存或有文献记载的多为唐代以后的作品。其中最有代表的有:晋代顾恺之的《列女传 仁智图卷》;唐代周昉(女)的《调琴啜茗图卷》;南宋刘松年的《斗茶图卷》;元代赵孟頫的《斗茶图》;明代唐寅的《事茗图》;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烹茶图》;丁云鹏的《玉川煮茶图》;吴昌硕的《品茗图》;齐白石赠毛泽东的《茶具梅花图》等等。将这些茶画作品汇集在一起,不失为一部中国几千年茶文化历史图录。同时又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多的茶画作品不断问世。
    4、茶书
    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包括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四之器 ;五之煮 ;六之饮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图等十章。内容丰富、详实。其中第七章“茶之事”,辑录了自上古神农氏到唐代中叶数千年间有关茶事的记录,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的发展演变,尤具史料价值。这之后先后出现了大量的有关茶的著作,最有代表的是:
    北宋皇帝赵佶的《大观茶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北宋蔡襄的《茶录》,是他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分上下两篇,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另外还有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明代钱椿年的《茶谱》;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明代许次纡的《茶疏》;明代高濂的《论茶品》;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清代的震钧的《茶说》等等。

 
    五、茶与健康        
    茶在逐渐被人们认识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学着去接受它,亲身去体验它。不仅因为饮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更重要的还是茶叶那潜在的诱惑和它所表现的无穷魅力,深深的吸引着人们。茶能治病还可养颜,这是不争的事实。早在四千多年以前,人们第一次发现它,就是因为它能治病。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生命垂危之际,信手拾起飘落的树叶食之,顿觉神清气爽,诸毒豁然而解,并取名为'荼’”,也就是今天的茶。这个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霜雪雨,发展演变成今天全球最大的饮料,也是人类身心健康的良药。因此,茶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也因为它充满着神奇又传奇的色彩,以及来自健康的诱惑,促使着更多的人去亲近它、感受它、探索它。而因其产地和品种的不同,茶的品质、性质和特征也有所不同。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茶有不同的疗效。我对茶与健康的理解不外乎有三方面,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茶的药用价值。
    其一、生理健康
    生理健康,也是指人的身体健康,茶有治病健身、消炎灭菌、固齿防龋、养颜护肤、提神益思、生津止渴、降脂降压、利尿通便、排毒醒目、保肝明目、祛腻消食、防腐抗癌、延年益寿等功效。
    茶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有机化合物,是天然的营养品,人吃五谷杂粮,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特别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近些年来空气污染十分严重,自然环境遭到无情破坏,致使生态失去平衡,各种灾害不断,各种传染病也层出不穷,人们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人类的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威胁,这是全球的大气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虽然各国政府不断呼吁,并有志愿者不断参与,但收效甚微。而茶叶中的有机物恰恰可以起到抑制、预防、补给、甚至治疗各种疾病的作用,特别是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有机物,都是人体的必需。由此可见,茶叶虽然不是药,但它对提高人体免疫力,补充人体能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西北一带,地处高寒,这里的人们多以放牧、食肉为主,很少吃到蔬菜,而茶中的营养正好补充了生理健康的需要,他们把茶看得和粮食一样重要。“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这是西北边疆地区流传很久的谚语。北宋哲宗元右年间《滴露漫录》中也提到:“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
    种种迹象表明,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是任何饮料也无法替代的,甚至在一定的时候超出了药物的作用。人说“是药三分毒”,而茶叶对人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呀。现在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很高,健康是人类共同的主题,是摆在人们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这大概也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喜欢它的原因吧。
    其二、心理健康
    有首歌唱的好:“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别没精神,人有精神老变少,地有精神土生金”。的确,人要活的有质量,精神食粮不可少。健康的人生,不单单是要求人有一个健康的驱体,还要有一颗健康的心,方可称之为健康。茶,温文而雅,气度非凡,它不但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净化人的心灵,还能够陶冶情操,修养身心,是人类健康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中国人饮茶,最讲究的是情趣。茶道的精神是:“雅、静、礼、和”,三五好友相聚或一家人彼此促膝而坐,在幽雅的环境里,安静的气氛中,细品佳茗,或感悟人生,或悠游闲谈,舒雅畅意,心静神清,尽享着饮茶的真趣。常言说“笑一笑十年少”,人的心情好了,心态自然也好了,人也就会变的心宽体壮,烦恼的事就不会常挂在心上,在生活中就会少一些争斗,多一些谦和,多一点忍让,人与人之间就能和平相处,仿佛我们呼吸的空气都是那样的清新,这样你就会发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丽。
    常言说,心病还需心药治。生活中谁都难免会有烦恼和忧愁,一些常见病也是这样不经意间由郁闷而生成的,所以,人关键是要战胜自我。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现在国内外都把“心理治疗法”作为医学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大肆推广。其实快乐无处不在,只要你去发现它,珍惜它,它就会施与你,一旦拥有,你就会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就会拥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随之郁闷和不悦也将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其三、茶的药用价值
    茶,是药也不是药。说它是药,是因为每种茶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预防、保健和治疗的作用。说它不是药,是因为它是饮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解渴的作用。在我看来无论你站在什么角度看茶,它都是药。从神农尝百草时它就是药,现在它还是药。只是它不同于我们生病时所用的药,茶的疗效没有药物那样明显。但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常年饮用,你就会体验到它的药用价值,以及它给你的身心带来的诸多好处。
    单从人体的外表而言,茶有养颜护肤、减肥瘦身、提神益思、延年益寿等功能;从它对人体的作用来看,茶有健胃消食、消炎灭菌、生津止渴、降脂降压、利尿通便、排毒醒目、防腐抗癌等功效。我国中医学,对茶在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等领域应用都十分广泛。茶的药用,更多的时候是表现在茶与饮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吕氏春秋》中《素问.脏器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充分说明了药、食同源,药补与食补的相互作用。所以茶与食补有机搭配,即可以增进食欲、解除饥饿,又能防治某些疾病和增强人体健康。因此说,茶是人类健康世界里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六、茶与酒
    茶与酒,传说中茶的出现几乎与酒是一样的早,是人类发现、发明后加以制造、利用、延续、发展,并逐步完善,使之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也是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两种最大的饮品。它们都是人类的物质消费品,但人却因为消费而对它们产生了精神和生理上的依赖。自古以来,茶与酒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及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代表着中国文化中两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意识形态。并且茶与酒在人们的社会历史、精神文明、物质文化生活中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研究和探索中国的茶文化和酒文化,将有助我们去深入解读中国古代文化。
    就象古代许多伟大的发明与发现一样,第一个造酒或发现酒的人已经随着历史的长河被人们逐渐淡漠了,但人们不会忘记他们给人类带来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享受。而且人们尽可能的去发现它们的作用,并使其能量发挥到了极至。东晋时江统在《酒诰》中论述道:“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传说杜康是中国酿酒业的开山鼻祖,他所造之酒也被命名为“杜康酒”。“杜康酒”名声久远,誉满神州。三国时曹操诗《短歌行》中赞美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后代诗人也多用杜康赞誉美酒。明清时期的《白水县志》中记载“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的记载。杜康沟里的泉水“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杜康酒”有“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美誉。“杜康酒”酿出了淳厚的风土人情,酿出了古老的白水文化,见证了中国酒业的发展历程。而茶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炎帝时代。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为万病之药,酒为百药之长”。这是古人对茶与酒的高度评价。
    其实,茶与酒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都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茶与酒在我国都是历史久远,茶文化与酒文化并称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两大主流,在世界历史文化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是人与人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重要媒介。它们在不同的场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在医学上都有药性。适当的饮用,可以兴奋神经,振奋精神,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畅通血脉,舒筋活血,消炎灭菌,预防疾病,防止衰老,增强免疫,助气抗寒,健脾开胃,且内含营养丰富,是人类不可多得的营养品。
    所不同的是,茶中含有咖啡因,是强有力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它能提神醒脑,使人精神振奋。而酒中含有乙醇,可以麻醉神经,也能使人消魂,人们常说“借酒消愁”。因此说,二者虽然都是美味,但是都不可多得。饮茶过量使人容易失眠或神经紊乱,而且对肾脏和胃会造成伤害,还会导致便秘等不良后果。饮酒过度同样伤身,且容易造成酒精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我国每年因饮酒过度而死亡的人数始终呈上升趋势。而适当的饮茶和饮酒能够健身,使人兴奋,思维变的敏捷起来。
    古往今来,流传着很多关于文人墨客因为饮茶或饮酒,而产生创作欲望的动人故事。茶与酒可以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甚至文思如潮、势不可挡。如“李白斗酒诗百篇”,给后人留下了多少不朽之作,他的名作《将进酒》更是借酒发挥,豪气万丈。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生好茶、嗜酒,并以茶抒怀,借酒赋诗,写下了无数传世之作:“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文章自天成,饮酒自得之”等绝句,都是在那特定的时候而创作的千古绝句。再如,晋代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也是在这种特殊的情趣中诞生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领,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是何等的意境,又是何等的心境。
  茶与酒,作为人们生活中的特殊饮品,在各个领域,各种场所,无不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显示着诱人的魅力。同时它们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即代表历史又代表社会的不同层面。古往今来,帝王饮之,乞丐饮之;雅人饮之,俗人饮之;高兴时饮之,郁闷时饮之;胜利时饮之,失落时饮之。在各种名目的“庆功酒”、“茶话会”以及婚丧嫁娶等场面中,茶与酒都是无处不在,而且是事件的主角。这真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垆汤沸火正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人们经常说:“以茶代酒”,那是因为茶能使人头脑清醒,而酒能成事,也能败事。适当的饮酒不但可以使人精神振奋,不失大雅,而且有益健康,可一旦饮酒过度,人往往就会失去理智,误事或伤及身体。生活中茶也好、酒也罢,它们就象是药引子,人说“无酒不成席”,无论你是请人吃饭,还是家人团圆,都是以茶待客,酒字当先。由此可见,茶与酒在人们生活中是何其的重要。“茶亦醉人何必酒”,千百年来,茶与酒的渊源、以及它们之间那千丝万缕的关系又有谁能说的清。在我国“敦煌学”的“变文”中有一篇俗赋《茶酒论》记载了关于茶与酒的辩论文献,其中茶与酒各自夸耀,争论不休,最后由水来调停,因为茶与酒都不可能离开水,没有了水,茶与酒也就没有了生命,又谈何美味呢?有关茶与酒的故事和传说,我们是不胜枚举,就让我们带着好奇与新鲜,带着审美与疑问,带着无限美好的的感觉,共同走进它们,去亲身感受和体验这人间的美味吧。 
    七、茶与佳茗
    美丽的事物大家都喜欢,既然上帝创造了美,那就是让我们去欣赏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苏东坡的千古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意味,诗人以拟人的笔法道出了他们笔下对茶的无限赞美和热爱。他们浪漫的故事被传成佳话,他们的佳句也必将留芳千古。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产茶大国,名山秀川,造就了无数“佳茗”。陆羽《茶经》开篇即道:“茶者,南方之佳木也”。事实也证明,茶的确产自南方。至于说它的具体产地,我们只能说:茶从远古走来,一路欢喜一路歌。由于历史久远,物是人非,太多的资料我们已无法考证,目前的文献资料中还没有个准确的说法,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专家和学者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茶所指,即茶叶也。佳茗,即是指好茶,名茶。它们原本就是同一个概念,它是文人笔下的变数,是对茶叶的一种雅称。它是一种情怀,表达了人们对茶的无限景仰和爱戴;它是一段历史,记载着时代的发展和进程;它是一种食粮,是人们精神世界和健康生活的必须品。安溪铁观音,又名“观音王”,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之所以有人称之为“观音王”,这里不乏有商家的炒作,也有茶人对此茶的无限赞誉,这其中就有个界定。何为好茶,就是根据采茶的季节,用上好的茶叶精工制作而成的茶,我们称之为“好茶”。好茶喝起来爽口,令人清心舒畅、回味悠长。名茶,也是指好茶,是那些采制精巧、风味独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质茶。名茶一词最早来自唐代,是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且深受人们喜爱的好茶,因此说名茶又是高档茶、极品茶的代名词。文人雅士习惯称之为“佳茗”。由历史发展、演变而形成的茶我们称之为“历史名茶”;新时期、新时代创造的名茶我们称之为“新创名茶”。另外还有按照等级划分的茶如;“地方名茶”,“省级名茶”,“国优名茶”,乃至“国际名茶”等等。那么“观音王”也算得上是“地方名茶”了。名茶的形成往往根据它的历史渊源、人文地理、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而决定。
    自古名山名水出名茶。许多茶叶的名称,就是根据当地的地名、山名而来的,从而也给这些茶增添了些许神秘和诱惑。例如:西湖龙井和黄山毛峰,就是将美丽的西湖和壮丽的黄山与茶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但提高了茶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事业,这真是两全其美啊。近几年普洱茶深受人们的喜爱,加之商业的炒作,名声越来越大,为了表达当地人们对普洱茶的敬仰,也为了回报普洱茶给云南人民带来的福祉,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现已将普洱茶的主产地,原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
    人常说:“物以稀为贵”,那么品质高、数量少的好茶,自然会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的习惯就是总要把喜欢的人或物,按照等级和人气排个序。中国有“十大名茶”,是人们根据茶的品质、等级、名称、产地、数量以及它的社会效益、药物功能、人气指数等诸多因素而排列的。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各地方有不同的排列顺序,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总体来说没有太大差异。常见的排列顺序是: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白毫银针,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普洱茶。
    1、西湖龙井
    西湖和龙井,原本是两个不同的地名和泉名,而现在她们完全变成了一个整体,即而由“茶名”取而代之。龙井茶产自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子湖畔的龙井村,历史上有“狮、龙、云、虎、”四大品类,现如今已经归并为“狮、龙、梅”三大类。她们都各自有着独特的风格。其中以狮峰山的龙井茶品质为最佳。龙井茶属炒青绿茶,素以“色绿、香郁、味醇 、形美”四绝著称于世。“龙井茶、虎跑水”被并称为杭州双绝。用龙井茶和虎跑水冲泡的茶,堪称天下一绝,盖世无双。所以这也是在历年排名中,西湖龙井,始终位居榜首的原因之一。
    2、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茶,产自于江苏省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上。是我国名茶中的极品,响誉海内外。碧螺春也属炒青绿茶,因其条索纤细,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当然关于碧螺春的传说、故事及名称,民间有多种说法,这里我就不再重复。
    3、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秀丽的黄山之中,也是极品名茶之一,品质优异,驰名中外。成茶外形细嫩扁曲,多毫有峰,色泽油润光滑;冲泡时,雾气结顶,滋味甘醇,鲜香持久,茶汤更是清澈明亮,不愧为名茶中的极品。
    4、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茶,产于风景秀丽,云雾缭绕的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江西庐山。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地处九江,北临长江水,南映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 。
    5、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茶,也叫片茶。产于安徽省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特别以齐云山蝙蝠洞附近所产茶“齐云山瓜片”和“齐云山云雾瓜片”茶最为著称,被称为极品。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6、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茶,产于湖北省恩施市东郊五峰山。湖北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现仍是我国的重要产茶省份。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恩施玉露茶的芽叶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甘醇 ,叶底色绿如玉。以茶绿、汤绿、叶底绿的“三绿”而著称。
    7、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茶,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北部的建阳、水吉、松政和东部的福鼎等地。 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上下交错,非常美观;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白茶味温性凉,为健胃提神,祛湿退热,常作为药用。
    8、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崇安县武夷山的西南山区。武夷岩茶属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尤其以“大红袍”最为著称,有“茶中之王”的美誉。“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被并称为武夷山四大名丛。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滋味醇厚。武夷岩茶,除了具有红茶和绿茶的作用以外,内含糖类及各种矿物质丰富,茶营养价值和药理功能都极高,曾有“百病之药”的美誉。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诗曰:“苟生此中右,玉泉流不歇,根柯酒芳津,采服润肌骨”。
    9、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省闽南地区的安溪县。其成茶条索紧结,色泽褐绿。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清纯。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使铁观音又增添了几分美感,然后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顿觉满口回甘、舌根生津、回味无穷。
    10、普洱茶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思茅、易武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健胃消食,促进消化等功效,所以它也是一种难得的药用饮料,因此倍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藏族同胞和以食肉为主的一些少数民族,他们更是不可一日无茶。

  泡    茶

    泡茶,是整个饮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复杂而富有内涵,融茶艺、茶道、茶文化为一体。前面我谈过,喝茶不外乎两种喝法,一为解渴,二为品茗。对“牛饮”者们来说,喝茶只是为了解渴而已,随心所欲,大口吞咽,一饮而下,不失大方、豁达与豪放,管他“牛饮”还是“灌肠”,想怎么喝就怎么喝,不拘小节,更显现出宽广的胸怀和男子汉的风范。品茗则不同,品饮者想要的是一种意境,并非为解渴而饮,希望从中获得一次休闲,一种惬意,一分宁静,从而得到美好的享受。 
    常言到:“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喝茶人人都会,但要冲泡的好,并非易事。泡茶不但要有好茶、好水、好器具,还要有科学的冲泡技术,好的环境、氛围、心境等条件。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泡出好的茶汤,喝出好的品位。否则,就是有了好茶也泡不出好味道来。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趣相投、彼此默契的亲朋相聚,坐在温暖舒适的环境里啜饮佳茗,品位人生,以达到“淡薄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高度融合,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相得益彰的崇高境界。
    我国地大物博,茶叶种类繁多。自然种类有:红茶、绿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等六大类。另外还有其它再加工茶类,花茶就是其中的代表。还有紧压茶、奶茶等。再有的就是根据饮茶者自己的习惯而配置的茶等等。现介绍几种常见茶的饮用和泡制,供朋友们参考。
    一、红茶
    红茶,属全发酵茶类。红茶是最早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茶。迄今为止也是世界上茶叶贸易量最大的茶种,约占国际茶叶贸易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红茶根据其特点可分为条红茶和红碎茶两种,其品质特征是红叶、红汤,通过全发酵促使“茶多酚”酶性氧化,产生茶红素、茶黄素等氧化物,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红茶因其性温、色红、香高、味浓,所以更适合冬天饮用。特别是老年人,常喝红茶,对软化血管,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衰老具有一定的作用。
    1、条红茶
    条红茶,分为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两种。主要产自福建、安徽、云南、江西等地。其中以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安徽祁门的工夫红茶和云南澜沧江沿岸的滇红品质最佳,驰名中外。另外,国外也有品质极佳的条红茶,最有代表的有:印度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及斯里兰卡高地红茶等。条红茶的条索紧细,匀齐清秀,色泽乌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甘甜,叶底、茶汤红亮。有健脾开胃,促进消化,氧化血管等功效。
    2、红碎茶
    红碎茶,分为叶茶、碎茶、片茶和末茶四种。主要产自云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等地。叶茶呈条索状显毫,碎茶呈颗粒状,片茶呈褶皱状,末茶呈砂粒状。因其产地、树种和工艺的区别,红碎茶品质风格有明显的差异,这里我就不一一说明,朋友们有机会、有条件品品就知。
    3、正山小种红茶
    正山小种红茶,产自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星村小种”,是真正的“高山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第一个也是最早走向欧洲、走出国门的中国茶。曾是英国女皇及皇室家族专用饮品,从而也诱发了盛行欧洲的“午后茶、下午茶”。这里的“正山”是指正确、正宗的意思,而“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正山小种红茶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正山小种红茶以其独特的品质特征,茶树生长地桐木关的特殊环境高山地区,也来自特殊的加工工艺,因此赢得了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著名老茶师、英国人“诺顿”夸奖说:“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拜伦在他的《唐瑛》里写道:“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的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 他所说的武夷红茶,就是指正山小种红茶。大诗人用文学的手笔给予了正山小种红茶以高度的赞美和评价。但正山小种红茶只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正山茶叶有限公司独家生产,年产量极其有限,而国际茶叶市场对有机茶需求又呈上升趋势,因此国内外市场前景均十分看好。
    4、小种红茶的冲泡
    因正山小种红茶属全发酵茶类,所以在泡茶的过程中,要求水温必须达到95度以上,最好是选用透气功能较好的紫沙壶冲泡,这样可以保持茶汤味道不会流失。摆放好的茶、水、具及所用相关器皿,要求干净整洁,然后进入泡茶过程。
    第一步,将沸水倒入壶中,稍做停滞再将温壶的水倒入杯中,完成温壶热杯的步骤,这叫温杯洁具。
    第二步,将茶叶置于壶中,茶的用量一般在15至20克左右,用开水高冲入壶。轻轻刮去茶沫,盖好壶盖儿,稍做停留。
    第三步,停留一分钟左右,将茶汤倒入杯中,看茶汤颜色是否达到要求,然后再将杯中茶汤倒回壶中,这叫玉液回壶,也称作均匀茶汤,又叫调汤。
    第四步,分茶低撒入杯,均匀的将茶汤分配在茶杯中,冲茶讲究的是:高冲低撒,以示对客人和朋友的尊重。从而完成小种红茶的简易冲泡过程。 
    二、绿茶
    绿茶,属不发酵茶。因此茶中的营养成分不会被人为破坏,茶性新鲜自然,使人饮用后充分体验到原始的味道和回归自然的美感,是纯正的“绿色茶”。所以,绿茶的冲泡更为讲究,泡不好往往会使茶叶失去原有的味道。大多绿茶都采自于早春,所以芽叶细嫩。成茶,其形呈细条、卷屈或扁平状,或像雀舌,或像松针,形态各异。其色或翠绿,或黄绿,异彩纷呈。往往是茶未饮,心已醉。绿茶的冲泡多以晶莹透彻的玻璃杯为主,也可选用盖碗或紫沙壶冲泡。不同的茶具泡出的茶味各不相同,感觉也有所区别。因此,绿茶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绿茶,是我国产区最广、产量最多、品种最全、品质最佳的一类茶种,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西、江苏、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福建、贵州等各个茶区,凡是产茶的地区就有绿茶的身影。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信阳毛尖,娥眉竹叶青,六安瓜片,顾渚紫笋,江山绿牡丹,太平猴魁,金奖慧明,老竹大方,恩施玉露,蒙顶甘露,剑春茶,休宁松梦等等,都属于绿茶类,而且都是绿茶中的精品。绿茶分蒸青茶、炒青茶、烘青茶和晒青茶四种。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绿茶的营养价值极高,适合各种年龄段的朋友饮用。所以在品饮的过程中,喝茶者可以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享受,真是受益匪浅。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干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绿茶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绿茶也和其它茶一样,分三六九等,细嫩、高品质的名贵绿茶,通常都用“玻璃杯泡饮法”。由于茶叶的制做工艺和品质特征的区别,泡茶时又分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三种冲泡法。冲泡外形紧结重实的名茶时,可采用上投法。冲泡茶条松展的名茶时,可采用中投法或下投法。当然选用什么茶具,用什么样的冲泡方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可以不拘小节,自由冲泡。只要品饮爽口,能够保持茶叶的清香和自然口感,方法上可以自选,我所提到的,只是供朋友们参考而已。
    1、龙井茶
    杭州,一座美丽的城市,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西湖,坐落在杭州的人间仙境。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是这样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因此,西湖就又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西子湖”。杨万里的《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中赞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往今来,但凡到此云游观光的文人墨客无不为这里的景色而惊叹,心醉神驰,为之倾倒,大有江郎才尽之感。宋代汤仲友就曾感叹:“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
    龙井茶,则是产于杭州西湖周围群山之中的茶中极品,这里林木茂密、云雾缭绕、浓荫笼罩、茶树的生长条件得天独厚。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而闻名遐迩。在我国享有“中国第一茶”的美名,在国际上被誉为名茶王国中的“绿色皇后”。龙井茶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它那特殊的历史背景,它的文化底蕴,它的生长环境,它的声誉,它的内涵,是其它任何茶叶也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品饮龙井茶时,更讲究要有科学的冲泡方法,方能显现它的真味,领略它的真谛,感受它的真情,体会它的真实。
    2、龙井茶的冲泡
    冲泡龙井茶的茶具比较简单,常用的是透明度好的无花直筒玻璃杯或别具特色的盖碗,及与其相应的配套工具。但水质一定要好,没有山水、江水,我们就用盛水罐中经过搁置、沉淀、自然挥发的自来水,最好是来自地下的井水或桶装纯净水,用“下投法”冲泡。
    第一步,焚香静气,这是饮茶的传统步骤,给人以幽雅舒适之感,创造宁静祥和的氛围,使人平心静气,安神益思。
    第二步,鉴赏茶茗,取茶少许置于赏茶荷中,欣赏干茶。扁平光滑的龙井茶,色泽微黄青绿,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第三步,洗涤凡尘,用开水烫洗原本就洁净的玻璃杯,保持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同时也起到消毒、温杯的作用。
    第四步,清宫佳人,取2—3克茶,将其置入玻璃杯中,此时要求心态平静,动作娴熟,轻拿轻放,给人以亲切之感。
    第五步,滋润莲心,开水温度控制在85度左右,倒入杯中四分之一处,然后轻轻摇晃,温润茶芽,使干茶吸水舒展。
    第六步,悬壶高冲(凤凰三点头),冲泡龙井茶讲究高冲水,水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仿佛凤凰三点头,以示敬意。
    第七步,敬奉佳茗,将精心泡制的龙井,奉与客人或朋友共赏,欣赏茶芽在水中舒展漂浮,上下翻滚,别有一番情趣。
    第八步,品饮茶汤,用心去品,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绿色精灵,喝出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人间美味。
    3、碧螺春茶
    碧螺春,是我国名茶中的珍品,并以其“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遐迩、驰名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不一。据《随见录》中记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 另据清代《野史大观》中介绍,康熙得此茶,盛赞其香美,并“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又传此名为明朝宰相“王鳌”所题。也有传说由一位美丽、聪慧的姑娘的名字而来等等。无论是那种说法正确,就让我们带着好奇与神秘走进“碧螺春”吧。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人间的另一个仙境,即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三鲜”之称。又因其叶形卷如雀舌,故又称之“雀舌”。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碧螺春的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碧螺春属早春茶,以明前茶的品质为最佳,其芽叶细嫩,做一斤上好的碧螺春大概得需要6万至9万棵左右的嫩芽头,且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经过科学高超的制作工艺精制而成。所以每年到了春季,茶农们盼望着有个好收成,茶人们期待着能喝上一杯上好的碧螺春,是何等的美哉。
    4、碧螺春的冲泡
    品赏碧螺春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我们通常采用“上投法”冲泡,用透明干净的玻璃杯,先置水再放茶,可见“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令人赏心悦目,一杯在手,宛如一件精美的高级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久久不忍喝下。冲泡前将所用器皿摆放齐全,干净舒适,整齐划一。
    (1) 赏茶,将茶置于茶荷中,供客人欣赏,先睹为快。
    (2) 温杯,置开水(85--90度为宜)少许,温杯洁具。
    (3) 置水,将开水置入杯中,水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
    (4) 投茶,将茶投入水中,立刻就会“飞雪沉江”。
    (5) 观色,看雪花飞舞,白云翻滚,春染碧水,赏心悦目。
    (6) 闻香,“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香飘四溢,清香袭人。
    (7) 品茶,初尝玉液,快乐无限,沁人心脾,耐人寻味。
    (8) 回味,满口回香,舌根生津,异优未尽,回味悠长。
    三、乌龙茶
    乌龙茶,又名青茶,属半发酵茶。乌龙茶与绿茶、红茶并列为世界三大茶种。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等影响,在我国乌龙茶主要产自福建、广东和台湾三省的部分地区。其中最有代表的乌龙茶有:闽北的武夷岩茶;闽南的安溪铁观音;广东的凤凰单丛;台湾的冻顶乌龙等,尤其以福建的乌龙茶品质最佳。福建武夷山是乌龙茶的发祥地,后发展至闽南、广东和台湾。其形卷曲,酷似盘龙;其色墨绿、乌黑、有光泽;并以香高、味醇、回甘持久而著称。有人写诗赞美乌龙茶:“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既有天真味,又有圣妙香”。乌龙茶以其特有的风格、特殊的制作工艺和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受到了世人的青睐。在我国六大茶种中,知名度最高,在国际市场上也倍受世界人们的喜爱,需求量在茶叶市场上始终位居第一。那是因为乌龙茶不但在“色、香、味、形”等诸方面有独到之处,而且它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也不可估量。更重要的是,乌龙茶是唯一能够最完整表达茶艺、茶道、茶文化的品茗,所以乌龙茶又叫“工夫茶”,工夫又名“功夫”。一种说法是在冲泡的过程中坡费工夫而得名;二种说法是指造诣、成就和素养;三种说法是指空闲,休闲的时间。因为泡饮工夫茶时,要求饮茶者要有“工夫”,静心静气地坐下来慢慢的啜饮,细心的体会,方能喝出工夫茶的韵味。
    乌龙茶是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内含营养丰富。它既有红茶的醇厚与艳丽,又有绿茶的清香与淡雅,同时兼备红绿茶的品质和特征,给人以典雅、凝重、柔和、沉静、丰满和厚实之感。但乌龙茶相比较绿茶和红茶,外形粗大、肥厚、乌黑,虽没有绿茶的秀气,也没有红茶的妩媚,更不具备诱人的外观,常言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乌龙茶是一种集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的茶中极品,它富有沁人心脾的芬芳和令人心醉的香醇,其滋味浓郁,回甘持久,耐人寻味,一杯在手,啜饮其味,顿觉舌根生津,满口回甘,令人拍案叫绝。
    泡饮工夫茶的方法是一门学问,过程十分讲究,每一个步骤都有一个诱人的名字,每一个名字的背后又都有一个典故。而且泡工夫茶的工具也十分精巧,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就有不同的品饮方法,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此言出自:《晏子春秋·问上》:“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中国茶道伴随着中华文明,已经走过了近五千年的风雨历程。几千年来,中国人种茶、制茶、卖茶、品茶、画茶、赋茶、写茶、演茶,从而发展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艺术。工夫茶就是浩瀚的中国茶文化的一个分支,在泡法上力求严谨,却不拘小节。由于地域和信仰的不同,必然造就风格各异且丰富多采的带有浓浓地方特色的茶文化,也必将带动更多的茶人继续探索,不断追求。
    1、武夷岩茶
    在我国,茶被称为“国饮”。一种茶叶一世情,每种茶叶的背后都有一段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和坡具曲折的身世背景,武夷岩茶也不列外。武夷岩茶的特点是岩岩有茶,无岩不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最早走出国门,走进欧洲,走向世界的茶种。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那时侯的武夷岩茶还是以“红茶”的身份,出现在欧洲市场上的,并溶入欧洲上流社会,同时也把中国的瓷器带到了欧洲,再由欧洲大陆传向世界,因而由武夷岩茶构建的的异域文化悄然兴起。武夷岩茶是天地人和的产物,如今茶成为了全世界的第一大饮料,武夷岩茶可以说功不可没,也必将继续带动中西方文化朝着科学、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就极为崇尚武夷岩茶以及它带给人们的高雅享受。武夷岩茶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唐朝元和年间,孙樵在赠送武夷岩茶给达官显贵的一封信札中写道:“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武夷山原属于建阳县,“晚甘侯”是武夷岩茶最早的茶名。因此说武夷岩茶在唐代以前就已有之,到了唐代已经成型,并独具匠心,且知名度很高,深得文人赞赏。清朝闽北人蒋蘅写的《晚甘侯传》一文中,更是通篇以拟人化的笔法,酣畅淋漓地为武夷岩茶写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名臣范仲淹写诗赞美武夷岩茶:“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此诗现就镌刻在武夷山的岩石上。至于武夷岩茶究竟产自什么年代?还有待于专家学者进一步证实,这里我们暂且不说。
    有人说,“茶从神话中走来,它把我们带到神奇的世界中去,它是人与大自然的共同杰作,它是开启人与大自然心灵相通之门的金钥匙”。武夷山碧水丹山,素有“风景秀甲于东南”之誉,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名录。这里的风化岩土壤肥沃,微量元素含量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茶树品种王国,现武夷山出产的茶叶品种已达千种之多。《中国茶经》中记载:“武夷山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珍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品饮武夷岩茶是一种富有情趣的赏心乐事。品饮岩茶十分讲究环境、心悸、茶具、水质、冲泡技巧、品饮艺术等等,否则难以品味其真谛。品饮岩茶就要品出岩骨花香的味道以及深入骨髓的岩茶韵味。
    “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是清代咸丰年间评出的武夷岩茶中的“四大名丛”。现在仍然是武夷岩茶中最著名的茶种。其中“大红袍”以其口感好、品质佳被誉为“茶中之王”。
    2、大红袍
    有关大红泡的身世坡有几番传奇,民间也有多种版本。但人们更喜欢将这些故事一代代传诵,至于它的真假,却没人在意,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而愉。也就是说,当人们喜欢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时候,总是喜欢带着神奇和梦幻般的感觉去欣赏他。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一部传世之作,尽管其中的内容离奇,甚至充满着童趣和神化。但人们却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美丽的事物,动人的故事,迷人的传说,总会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和美好的感受,所以也就不会有人刻意去破坏它。虽然我们现在的社会已到了高速发达的时代,但古老的传说仍将继续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大红袍,其母本树生长在福建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高岩峭壁上,现只存有六株,是武夷岩茶中的佼佼者,被视为茶中极品,传说能治百病。由于大红袍的“母本”极为珍贵,其成茶,普通人根本无法一睹为快,所以我们说的再多也只是“望梅止渴”、“纸上谈兵”。好在天无绝人之路,80年代初由国家知名专家、学者及茶人经过苦心钻研、精心培育、反复实践,终于创造了第二代大红袍,现在我国市场上能见到的真正大红泡,都是培育出的新品种“第二代大红袍”。民间甚至还有“第三代”,“第四代”等,因为大红袍毕竟是我国最著名的茶种之一,所以“假茶”以及它的“替代品”在市场上泛滥也是正常现象。
    我国人民自古就是溶聪明和智慧于一身,更善于发明和探索,无论是创造、模仿还是造假那都是堪称世界一流的。特别是近些年,由于茶叶受到越来越多的国人甚至外国友人的喜爱,随着茶叶需求量的增加,一些著名品牌的名茶更是供不应求,于是假茶泛滥成灾,价格令人惊诧,充斥着茶叶市场的正常秩序,也玷污了茶叶的神圣与文明。一时间百姓难辨真伪,深受其害,市场价格方面更是难以把握。以前经常有朋友出门时带些茶回来送给我,这些茶包装精美,价格不匪。朋友的心情是好的,目的也非常明了,至于茶叶的好坏此时并不重要,关键是朋友的一片心意。其实有太多的朋友,买茶时,只注重茶叶的外包装,因为对茶了解甚少,其内部茶的品质和等级往往被忽略,而常常上当受骗。现在的一些商家为了赚钱,坑蒙拐骗啥事都做,欺骗一下不懂茶的外地人也是正常的事情。因此,现在我从不让朋友出门稍茶或买茶,起码不要到陌生的茶滩买茶,若朋友们有需要我乐意帮助朋友购买,不敢说啥茶我都能喝出来,但起码我知道如何去分辨,哪种茶好喝或不好喝,品质大致的好坏,等级的基本高低。因此,我认为现在要想买到好茶,一定要亲口品尝后方可购买,这叫试喝,因为一杯茶好不好,合不合口味,从试喝就可以完全知晓,否则那真是骗你没商量。有一些去过南方旅游、到过茶园或喝过几回茶馆的朋友,来茶楼喝茶时,总要摆出一副“茶先生”的样子,似曾很懂。我细心的品过各种茶人,我发现这样的人出门买茶上当的几率会更高,试想,那些做茶生意的人,哪个不是灵牙利齿、能说会道之人,即便不好的茶到了他们的嘴里也一样是好品质、高档次的茶。所以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于独断或由着自己的性子而盲目去做,那样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
    3、大红袍的冲泡
    每种茶都有其独特的冲泡技法,大红袍的冲泡方法更具独到和品位。为了进一步弘扬武夷茶文化,1990年由时任武夷山市政协主席吴帮才的指导组织下,根据历史典籍、神话传说、民间习俗、传统技法、当地风情,将品茶文化加以提炼归纳,并由黄贤耕主撰了一套坡具雅兴的“武夷茶艺”,其程序共十八道,附加本人的理解,现介绍给大家,让我们共同来感受武夷茶文化的独特风情。“武夷茶艺”是乌龙茶茶艺的总结和提高,成了武夷文化精品,受到世人的赞赏,十几年来广受欢迎,广为流传,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名声远播。
    (1) 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2) 叶嘉酬宾--出示岩茶,客人观赏茶叶嘉眉。
    (3) 火煮山泉--山溪泉水,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4) 孟臣沐霖--烫洗茶壶,先用沸水烫洗茶壶。
    (5) 乌龙入宫--置茶入壶,把茶放入紫砂壶中。
    (6) 悬壶高冲--壶高冲水,使茶叶在水中翻滚。
    (7) 春风拂面--刮去浮沫,使得茶叶清新洁净。
    (8) 重洗仙颜--内外夹击,开水浇壶提高壶温。
    (9) 若琛出浴--消毒洁具,烫洗茶杯白瓷为佳。
    (10)游山玩水--旋转茶壶,沿茶盘旋转刮壶底。
    (11)关公巡城--巡回斟茶,使各杯中茶汤均匀。
    (12)韩信点兵--蜻蜓点水,各杯依次点斟茶水。
    (13)三龙护鼎--雅观稳妥,母食中指端起茶杯。
    (14)鉴赏三色--即金黄橙,观赏茶水杯中三色。
    (15)喜闻幽香--嗅闻香味,喜闻岩茶纯正幽香。
    (16)初品奇茗--开始品茶,感受岩茶岩骨花香。
    (17)游龙戏水--选一干茶,放入杯中似龙戏水。
    (18)尽杯谢茶--喝尽茶汤,以谢山人栽制佳茗。
    4、铁观音
    (1)铁观音的类别及产区
    铁观音,也属于乌龙茶系列。而且是闽南乌龙茶中最著名的品牌,铁观音原产自福建安溪县西坪一带,那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质以酸性红壤为主,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民间有句谚语:“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铁观音既是茶树名,也是茶名。其品种始于唐代,源于武夷茶发展而成,清代名僧释超全有“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后焙不争差”的诗句。“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被称为安溪茶中的“四大名旦”,尤其以“铁观音”最为著名,享誉海内外,是乌龙茶中的极品,也是中国十大名茶和世界十大名茶之一,并以其香高味醇、干鲜韵长、回甘持久、品格超凡而驰名中外。安溪有全国最大的茶叶贸易市场,1995年安溪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之乡”,也孕育了铁观音的茶文化。其市场的占有量也呈上升趋势,仅安溪茶厂一家的年生产量就超过5000吨以上,安溪县境内现在的茶厂有数百家之多,而且加上个人家的小作坊更是数不胜数,尽管如此,市场上仍有供不应求之势。
    (2)铁观音的品质及特征
    任何一种茶都有品质的好坏。品质好的高档铁观音其外形色泽深褐乌润,富有光泽,砂绿明显,条索肥壮,卷曲紧结,叶身沉重,素有“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其汤色橙黄明亮,浓艳清澈,微涩中带甘润味,并有醇和的弱果酸味;叶底肥厚淡绿,边缘有红边,又叫“绿叶红镶边”;其香气浓郁甘强,清香四溢,滋味醇厚,芬芳扑鼻,馥郁持久,最迷人的味道还是它那高扬的兰花香,令人沉醉;品饮后齿颊留香,喉底回甘,舌根生津,韵味无穷,妙不可言。因其具有的特殊“观音韵”,更使人心生敬意,飘然若仙,心醉神迷,这种绝妙的感受和超凡脱俗的境界,只有品茶人自己去慢慢体会方可领悟,这种感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铁观音根据其口感、味道可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两种,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其制作工艺上。清香型属半成品茶,又叫毛茶,是经过一系列的制作过程后的初成茶;浓香型属成品茶,是在毛茶的基础上再加工,其过程坡为复杂,还要经过多道程序最后包装为成品茶。我们平时喝的铁观音基本上以清香型为主,滋味稍有差异,却不十分明显,但等级、质量等会有很大差别。在鉴别高档茶和低档茶时我们采用一看、二闻、三品的方法,来给其定位,这里就不多言了。
    (3)铁观音的保健及药效
    铁观音之所以闻名遐迩,备受人们的青睐,除了它的色、香、味、形等因素外,另外还有它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和药物疗效。它不但具有一般茶的共性,而且还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生物碱等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除了一般茶所具有的药用保健功能外,还有明显的防治龋齿、降低血脂、抗炎症、抗过敏及美容、减肥和延缓衰老等独特的预防与疗效功能。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的科学研究均表明,它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毒的侵害,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抗衰老、抗动脉硬化、清热解毒、防腐抗癌、促进消化、醒酒敌烟、提神益思、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铁观音对防治糖尿病和高血压有着特殊的疗效,我认为这是本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现。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为主的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是人类难以攻克的顽疾,全球有两亿左右的糖尿病患者,直接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而铁观音中的有机物可以有效的抑制和治疗一些患者的症状,一些中轻度患者甚至可以达到减缓和治愈的效果。人们常说“茶余饭后”,因此建议朋友们经常保持饮茶的习惯,不但可以享受茶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而且我们的身心健康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何乐而不为呢!
    (4)铁观音的冲泡
    因为铁观音独特的风格,故在泡饮此茶时,各地方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可万变不离其宗,泡铁观音的茶具以盖碗或紫砂壶为主,其它的茶具配以公道杯、品茗杯、茶盘等器具,也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自由选择,现将我自己常用的盖碗泡饮铁观音的方法介绍给大家,这种方法比较简易,且不失水准,其泡法为“铁观音茶艺八式”。(过程解释略)
    (1) 白鹤沐浴
    (2) 乌龙入宫
    (3) 悬壶高冲
    (4) 春风拂面
    (5) 关公巡城
    (6) 韩信点兵
    (7) 赏色闻香
    (8) 品啜甘霖
    四、普洱茶
    普洱茶,人们常把它归属于黑茶类,是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主要产自思茅、西双版纳、易武、勐海、临沧、下关、保山、大理等地区。普洱茶按其树种可分为乔木型、灌木型和生态型;按其制作工艺可分为生茶和熟茶;按其储存方式可分为干仓普洱和湿仓普洱;按其成茶外型又可分为散茶、饼茶、沱茶、砖茶、金瓜贡茶、千两茶和散茶等。
    应该说普洱茶真正让大多数人认识还是近几年的事情,由于卫生部门研究普洱茶有降血脂、瘦身、抗癌的功能,尤其是保存越久的普洱茶越有效能,加上商家的炒作,媒体的报道,网络的渲染,一时间普洱茶成了“神茶”,人们蜂拥购买,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抢购,所以价格的变动也是相当的大。可真正了解普洱茶的人却甚少,这倒乐坏了茶农们,那些多年卖不出去的霉茶、次茶也都一抢而空。连赵本山大叔都一下子购买了40吨作为收藏品。这更加激活了人们的购买欲,因为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说法,甚至被人们誉为是可以喝的“古董”,所以商家动则20年、30年,甚至于说是50年、60年的珍品、贡品,价格更是炒上了天。“人人皆可饮,越旧价越高”。说普洱茶越陈越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普洱茶是发酵茶,陈化是要继续完成它的后发酵过程。其实普洱茶的年份并无有效的方法辩认,而且如果保存不当也会影响茶叶品质,惟一的方法就是多喝、多比较。这样才不至于上当受骗,起码少上当或不受骗。
    好的普洱茶确实对人体有益,它具有健胃消食,降脂降压,美容瘦身,解除疲劳,利尿通便,降胆固醇,补血益思,防腐抗癌等保健功效。同时普洱茶被誉为是“可以喝的古董”,是“活的有机体”,很少有饮料或食品具备普洱茶这种“可饮、可藏”的双重特性。老的普洱茶由于陈放较久,经过长时间的氧化,茶性变得比较温和,能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不刺激胃,而且存放的时间越久,氧化程度越高,茶汤滋味越醇和。
    好的普洱茶还有特殊的药用功效,普洱茶的药理功用古谱早有记载,清人赵学敏“本草钢目拾遗”云:“普洱茶性温味香,……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苦涩逐痰,刮肠通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普洱茶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那时侯“普洱茶”就远销内陆和西藏。宋代已形成“以茶易马”的茶马市场。明代时“士庶所有,皆普洱茶也”。到清代,“普洱茶”发展到鼎盛时期,远销号称十万担以上,宫廷将“普洱茶”引为贡茶,作为进贡珍品,并在普洱府增设官茶局。文学家曹雪芹将“普洱茶”写入了《红楼梦》,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巨著中,也描写了喝“普洱茶”的场面。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就是伴随茶叶的生产、运输、销售而兴起的。在漫长、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普洱茶文化伴随着普洱茶的诞生、发展不断丰富,成为联系民族、经济、文化、历史、科研、外贸、农业、园艺等方面的桥梁。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祭祀、以茶联姻、以茶作礼、以茶为艺,成为普洱社会文化进步、民族团结的象征。
    普洱茶的产区有六大茶山之说,清乾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撒,周八百里”。 古“六大茶山”为云南最古老的茶山,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现均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关“六大茶山”的内容有多种说法,从它的历史考古、地理位置、茶山命名及茶山的由来等方面,也说明了,云南是我国产茶最早的地区之一。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俯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其山名慢枝、革蹬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由此可见,古“六大茶山”在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以后茶就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行政区域。清中叶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港澳、南阳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古“六大茶山”不但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过去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曾经吸引内陆数十万同胞前来开发,这对於繁荣边疆经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交往,起到巨大的作用。
    1、生茶与熟茶
    普洱茶因其加工方法的不同,有生茶和熟茶之分,它们有着较大的区别。
    (1)生茶,是历史上的传统制法,生茶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视保存环境条件,以前至少需要在地下或土里埋藏近五年至十年以上,方可上市,而且时间越长,茶体内的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和非酶性氧化越完全,其陈香益发醇和稳健,韵致活泼生动,这种活力即为茶人所称道的“茶气”。现在由于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甚至供不应求、价格不匪,于是茶农和商家们便机不可失、迫不急待的将当年的茶当年就上市,品饮时,口感、香气、质量等必然会受到影响,且与陈茶有相当大的差异,不知者是很难辩别其真伪和年限的。生茶,颜色以青绿或墨绿色为主,新茶没有明显外香;口感强烈,苦涩较重,刺激性较强,经陈化后茶性会转温和,若经高温,清香水甜而薄,微涩;汤色以黄绿、青绿色为主;叶底青绿或黄绿,活性强柔韧有弹性。未经紧压的茶,我们称之为生散茶或青毛茶;由青毛茶紧压制成的茶品我们则根据其形状而命名,如饼茶、沱茶、砖茶等。
    (2)熟茶,是指毛茶经过“渥堆”,湿熟作用,以人工方式速成发酵,促进多酚类化合物非酶性自动氧化,转化茶叶内含物质,减除苦涩味,使滋味变醇,消除青臭气,缩短其陈化时间及年限,可提早饮用,当年茶当年就可上市,迎合了市场的需求。这里说到的“渥堆”,是指一种新的科学的制茶技法,不能等同于“湿仓”和“发霉”,是经得起高温冲泡下的品鉴考验的,是1973年由昆明茶厂结合传统的黑茶制作工艺发展研制而成的,是用“洒水渥堆法”进行人工发酵,使茶性温和,使茶味快速转柔和,达到软水好喝。熟茶,颜色以黑色或红褐色为主,有明显的渥堆味;口感浓稠、滑软、柔润,水甜不苦涩,泡水长;汤色则根据发酵程度或栗红色、或黑褐色、或琥珀色;香气浓重、滋味醇和、入口饱满、回甘持久;叶底呈栗红色或黑褐色,稍带柔韧,较硬易碎。
    因此,有人将生茶归属于“绿茶”,熟茶归属于“黑茶”。这主要取决于,一个是自然转熟,一个是“渥堆”发酵。但熟茶和生茶相比较,更大的差别是熟茶失去了原有的新鲜活力,没有了自然的味道,所以我更喜欢喝经过陈化的生茶。那么究竟普洱茶属于哪种茶类,近些年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和重视普洱茶,因此它的归属类也成了茶人们议论的焦点,但市场上的普洱茶除了散茶以外,多以紧压成型的茶为主,如饼茶、砖茶、沱茶等等,因此又有人建议将之划为六大茶类之外的“再加工茶类”。我们也期待着专家和学者能及早给出一个准确的说法。
    2、普洱茶的冲泡
    普洱茶的冲泡,据其品质特征,视其茶性,冲泡的方法也是因茶而异,主要是水温的掌握。这里我们还是以陈年普洱为例,陈年普洱冲泡时基本上采用的是乌龙茶的冲泡方法。茶具选用盖碗或紫砂壶,水温为100度的沸水为宜,将茶饼或茶砖事先掰成小块或分解成碎块,大小自己掌握,但不宜太碎,以免使茶汁释放过快或堵塞壶嘴口,最好掰碎的茶块散放几天,这叫“醒茶”。以达到唤醒茶质,凝聚茶香,使茶的品质迅速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达到品饮的水准。准备工作就绪后,我们就开始冲泡普洱茶了,这里向朋友们介绍用盖碗冲泡普洱茶的茶艺。
    (1) 整理茶具,将所用茶具有序的摆放,给人心神气宁、安逸舒适之感。
    (2) 火煮泉水,没有泉水用自来水也行,煮水器要洁净、玻璃器要透明。
    (3) 介绍茶具,盖碗、公道杯、品茗杯、滤网、茶盘、茶荷、茶道组等。
    (4) 温杯洁具,用沸水烫洗盖碗和品茗杯,达到提高温度和消毒的作用。
    (5) 投茶问水,将事先准备好的普洱茶倒入盖碗,茶量在10到15克左右。
    (6) 温润普洱,又叫洗茶、醒茶,掷水于碗中一半即可,轻轻摇后倒掉。
    (7) 冲泡普洱,均匀茶汤,将随后两次冲泡的茶水混在一起,又叫调汤。
    (8) 分茶入杯,将调好的茶汤分别均匀的倒入杯中,给人以浓郁的情感。
    (9) 敬奉香茗,带着浓浓的情怀,敬奉佳茗,让客人感受那醇厚的香甜。
    (10)收具谢客,品饮过后,会给你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整理好茶具谢客。
    其实无论你使用的是哪种冲泡技法,只要能泡出茶的内涵,品出茶的滋味,喝出茶的精髓,嗅出茶的芬芳,感受到茶的甘醇,那就是可取的。但常言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因此在泡茶、饮茶时,要想喝出茶的真味,你还真得遵循一定的规则,否则你很难领略到品茶的真谛,喝出茶的韵味来。

       

    关于茶的话题一辈子也说不完,“茶圣”陆羽用一生的学识,集一生的智慧,写下了旷世之作《茶经》并流芳千古。我不是茶专家,也不是茶学者,更不敢与圣人相提并论,充其量我也就是个喜欢喝茶的品饮者罢了,岂敢造次。只是从喝茶、品茶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和感受,把它说出来,写出来,道出来。书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我自己对品茶之所思、所想、所懂、所欲也。并参阅了古今茶书及各种相关资料,收集并整理了部分民间的故事和传说,就茶论茶,品茶说茶。茶的确是个好东西,除了上面我所谈到的优点和特征之外,我最大的感受还是茶给我身心带来的好处。
    茶使我消除疲惫、精力充沛;茶帮我预防疾病、强身健体;茶让我忘却烦恼、修身静气;茶与我相依相随、不离不弃;茶令我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茶是我创作的泉源、是灵感的化身;茶是我以茶会友的纽带、是我联络感情的桥梁;此生我注定与茶为伍、今生共相伴。
    这里需要和朋友们阐明我个人的观点,就是茶仅仅是一种饮料,千万别把它当成是万能药。因为有很多朋友总是问我,什么茶解酒?什么茶减肥?什么茶能治什么病等等。至于它的一些功能、药效和保健作用也只是在你长期饮用的过程中,才可以感受和体会得到,当然喝茶对某些症状会有一些暂时的效果和作用,比如它在提神益思、缓解疲劳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功效。而绝不是向人们想象的那样“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它不是“灵丹妙药”。只有大家平时养成经常喝茶的好习惯,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者:茶人墨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