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所谓至理名言,官员、文学家、哲学家最喜欢引用,连咱们普通百姓平时说话,也喜欢说:“古人说……”或者“某某名人说……”。其实,某些“名言”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或用于某些特定事物时,也确实言之成理,但换个环境、换了时间或换了对象,就不见得是“至理”,有时甚至大错而特错。比如:
是金子总要发光。此言差矣!如果你把金子深埋地下,或者涂上一层厚厚的漆,再置之不理,那它无论如何也发不出光来。
真正的珍珠是不会埋没的,此言差矣!真正不被埋没的是形同鱼目的人造珍珠。古往今来,有多少英才默默无闻?反倒是那些喜欢鱼目混珠的庸才,常常得到重用,大放光彩。比如某些左右逢源、时不时地在媒体上露脸的官员,真本事没有,却凭着溜须拍马的本事,可以坐直升机平步青云,头上光圈一个连一个,而真正的精英却常常坐冷板凳。某些当红的明星,连起码的文学常识乃至生活常识都不懂,却凭着姿色或人脉关系被捧得上了天,红得发紫,名利双收。而像朱之文那样被无意中发掘出来的“珍珠”少之又少。
有理走遍天下,此言差矣!谁为你出具“兹介绍此人有理”的介绍信?谁为你安排高级宾馆?谁为你接风导游?谁为你鞍前马后的劳顿?反倒是有理者常常被扣上无理取闹的帽子,轻者没地方去说理,越级上访还得被“接”回来,重者常常被“有关部门”关押,甚至送命,这年头这种例子还少吗?说来说去还是有权或有钱者可以走遍天下,反倒是有理“寸步难行”。乌纱帽或者钱财比“理”顶用。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此言差矣!不可否认,我们现在的党风、官风出了大问题,但也有很多正直的有良心的官员们并非不愿意为民做主,为民服务,但现实是,这些官员轻者倍受冷落,重者乌纱帽无辜被摘掉,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不保。现代的官场如同一个大染缸,一旦进入官场,就很难保持本色。要想保持本色,除非你不为民做主,那你当官还有什么意义?而回家卖红薯,你还算是官吗?你没了权力,还怎么为民做主?回家卖红薯倒是省心省力,但如果正直的官员们都回家卖起了红薯,那官场不就更黑暗了吗?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此言差矣!知足常乐的只有一种动物——猪。吃饱了睡,睡醒了吃。无求的只有一种人——死人。
“好人一生平安”。此言差矣!这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雷锋、焦裕禄、白求恩是不是好人?他们一生平安吗?在官场上,想平安就很难做个好人,真正的好人通常不那么平安。另外,自然灾害、疾病、交通事故等并不分好人坏人,大难临头,好人与坏人往往玉石俱焚。
难得糊涂。此言差矣!矫情而已。发明这话的郑板桥什么时候真正糊涂过?即便是一时糊涂,也是装糊涂。聪明人在名利面前糊涂一些,那是真聪明,并非真糊涂。以权谋私、投机钻营者看似精明,其实那才是真糊涂。
吃亏是福。此言差矣!难道平白无故地被人捅一刀,也是福气?淡泊名利,固然可以避免招灾惹祸,但你吃了亏,没人补偿你。因为清廉,过着苦日子,也没人可怜你。那又怎么说得上是“福”呢?
笑比哭好。此言差矣!秀才落第时的笑,新嫁娘上轿时的哭,哪个好?吐尽苦水,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未尝不是一种人生享受。况且笑分多种,那种苦涩的笑,无奈的笑,其实还不如哭好受些。
天生我材必有用。此言差矣!楚怀王为何不用屈原?唐明皇为何不用李白?王安石为何不用苏轼?刘伶等七贤为何躲进竹林里去?它不过是千千万万怀才不遇者的自慰罢了。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冤家多一堵墙。此言差矣!路多了你会迷路,甚至误入绝境,但一头撞在墙上,你马上就回头了。况且,朋友也得看什么样的朋友。要是狐朋狗友多了,不仅无益还有害。而真正的刎颈之交,少之又少,多不起来。
褒贬的是买主,喝彩的是闲人。此言差矣!违心的“褒”和恶意的“贬”,绝非买主,而是祸害。当你遇到困难或落魄时,有人给你喝彩,那是对你的鼓励,是你的亲友,并非闲人。
还是钱多好啊!此言差矣!人最疲于奔命的时候,并非一文不名的时候,而是存款余额进位的时候。钱多了,可以花天酒地,但不管你的钱来路是否正当,钱越多,你的危机感就越强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者常有,而人因财多而招灾惹祸的也并不罕见。
见利忘义是小人。此言差矣!倘有一种被人鼓吹得天花乱坠的义却不能给人带来一星半点的好处,那义又有什么不可忘的呢?况且,为民谋利本身就是大义,为民谋利者才是真君子。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此言差矣!有些人只顾抚养自己的儿女,却把自己的父母抛到脑后。
女儿要富养。此言差矣!生活条件越优越,越娇生惯养,越经不起诱惑。君若不信,请看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女人远比生活在农村的女人出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