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治疗妇科血证四例

 学中医书馆 2013-02-24

经方治疗妇科血证举隅

 

栀子豉汤合白虎汤治疗经期过长

200583

李某,28岁,月经延期15天于7月23日来潮,至今12天未净,血量不多,色黑,有小血块,无腰腹疼痛,纳便正常。月经史:14岁初潮,36~45天一周期,5~6天净。生育史:0-0-2-0。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火凉血止血。

方剂:栀子豉汤合白虎汤加减。

炒栀子15克  豆豉15克  石膏20克  知母10克  生甘草6克  侧柏10克  桑叶15克  龟版胶(烊冲)10克,5剂。

2005.8.13

月经8月6日净,无不适,舌脉如上。

继续中药调理治疗。

按语:栀子豉汤是《伤寒论》治疗“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的方剂,白虎汤是《伤寒论》治疗阳明气分热盛出现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和脉洪大等症状的方剂,此二方均与妇科血证无涉。经个人研究,栀子豉汤中的栀子本是一味凉血止血药;而豆豉用于止血历代记载不多,查《本草纲目》豆豉条,有用它治疗血痢、小便出血、舌上出血、堕胎血下,可见豆豉也具有止血功效,只是被后人疏漏淡忘了。至于白虎汤中石膏与知母的中医功效和现代药理方面均未记录它们的止血效能,但傅青主的利火汤治黑带下,以及玉女煎治牙龈出血,化斑汤治热病皮下紫斑,都含有石膏和知母两味药物,可见石膏与知母配伍适用于因火热之证引起的出血。

 

茯苓四逆汤治疗经量过多

2005.6.13

刘某,39岁,经期按期于6月6日来潮,经量如涌,经色鲜红,今方略减,色黑。面色苍白,四末逆冷,头晕,腰痛,下腹胀。17岁初潮,月经1~3个月一潮,经量多,经色紫暗,夹块,4~20天净,经来腹痛20年未除,时轻时重,带下无殊,纳不佳,寐欠安,多梦,二便正常。生育史:2-0-1-2,两侧输卵管已经结扎。1月21日宫内容物病理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5月4日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约22mm。今血常规检测:Hb 78g/L(正常值125~165), RBC 2.96 1012/L(正常值4~6),红细胞压积 24%(正常值37~43)。舌淡嫩,苔薄白,脉细。

西医诊断:1.功能性子宫出血。2.失血性贫血。3.痛经原因待查。

治法:温经益气,回阳救逆。          

方剂:茯苓四逆汤加味。

淡附片6克  炮姜6克  茯苓10克  党参30克  炙甘草9克  阿胶(烊冲)10克  仙鹤草30克  荆芥炭10克  桂圆10个,3剂。

2005.6.16

经净2天,头晕,B超检查提示:子宫58mm×50mm×61mm,子宫肌层光点分布均匀。舌稍淡,苔薄白,脉细软。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宫颈轻炎,子宫前位,略大,质中,活动度可,无压痛,两侧附件压痛(+)。

妇检提示:1.慢性子宫颈炎。2.子宫肥大症。3.两侧附件炎。

治法:温中益气补血。                

方剂:当归生姜羊肉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味。

当归9克  炙黄芪30克  党参30克  炙甘草6克  桑椹子15克  熟地12克  何首乌12克

大枣10  羊肉30克  阿胶10(烊冲)克  生姜5片,5剂。

按语:茯苓四逆汤是《伤寒论》治疗“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的方剂,本与妇科无涉,然究其组方,其中四逆汤温养阳气,茯苓、人参、炙甘草健脾益气,因此可以治疗诸多脾阳不振的疾病。妇女崩淋之症,气随血亡,手足逆冷,便有厥脱之危,此时温阳益气,止血固脱,便成要务,而茯苓四逆汤正合拍。对于阳虚明显者,原方干姜不变,阳虚不甚,而崩势尤剧者,易干姜为炮姜,可增加温经固涩之功;经多危急者,人参可用别直参,通常用党参即可,但用量宜大,以20~30克为宜。对于此类大出血的患者,经后均要补益气血以扶正,防止崩淋的再次发生。

 

黄芪建中汤治疗漏下

2005.7.12

林某,女,20岁,大学生,未婚,13岁初潮,6~7天净,月经周期紊乱5年,或先期,或不至,末次经期4月5日来潮,至今阴道不规则出血3月未净,量少,色紫暗,今日经色转红,夹块,伴腰酸,身疲清癯,腹胀,纳减,寐安,二便调,平素带下无殊。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西医诊断:青春期功血。

治法:温经固冲。

方剂:黄芪建中汤加味。

      炙黄芪12克  桂枝5克  炒白芍10克  炙甘草6克  仙鹤草30克  阿胶(烊)10克  炮姜5克  饴糖(冲)30克  大枣6个,3剂。

2005.7.15

经水将净,经色转暗,倦怠,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荆芥炭10克、党参15克,3剂。

2005.7.21

经水昨净,纳欠,带不多,色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助运。

参苓白术散加鸡内金6克、炒谷麦芽各10克,7剂。

按语:黄芪建中汤是《金匮要略》治疗“虚劳里急,诸不足”偏于温性的益气和营的方剂。黄芪建中汤治疗漏下一证我屡试不爽。黄芪建中汤何以能够治愈妇科血症且疗效非凡?前人很少有医案报导,也没有权威性解说。检查现代中药药理,也很难圆其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所用之证应属虚且偏于寒,方中的小建中汤可以振奋人体的阳气而不伤及阴份,黄芪益气摄血,诸药共用,起到扶阳益气摄血的作用。

 

发表于《浙江中医杂志》2006年第8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