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踏年而行

 陈士同 2013-02-24

随着四野鞭炮的响起,元宵节的到来,农历新年的背影离我们渐行渐远。几度的欢闹,几度的繁华,当声响趋于平静,一切又回归到原初的状态。虽然北中国的农村也有过祥林嫂离开这个世界前那个除夕夜的喧哗与祥和,但是随着鞭炮被缭绕的烟雾湮没的时候,一切又回归到原生态。

几千年历史的演绎,遗留下根深蒂固的因子在人们的脑际,尽管经历过数次的更迭,依然挥之不去,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显示出历久弥新的特质。三座大山的坚固与巍峨,虽然有无数的愚公横空出世,但是也没有在转瞬间轰然坍塌。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在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人们对未来仍然充满无限的希冀:辛辛苦苦的面朝黄土背朝青天,就是渴望能够在年终岁尾的时候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米饭或雪白的馒头,奢侈一点的想法是能够有一两样新鲜可口的下饭菜;在辞旧迎新之际能够换上崭新的衣服,想法就是如此的简单。也正是带着这种简单而朴实的想法和希望,所以在万家灯火暖春风的时候,人们会使尽浑身解数,变戏法似的在大年夜把家里积蓄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置办最好的年货,然后全家在昏暗的油灯下,点上蜡烛,虔诚的烧上一炷香,其乐融融的围在一起。一桌年夜饭虽然寒碜,但是农家小院飘溢出来的欢声笑语足以让我们大大的快乐一段时日,这也许就是贫并快乐着吧。

    改革春风吹满地,随着暖风席卷大江南北之时,原本贫瘠的土地开始生长出参天大树,原本泥墙草顶的农舍开始被钢筋和砖瓦代替,成为土地主人的人们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豪情满怀的在黄土地中寻找着被劳心者遗落在泥土中的细金碎银。山已不在,水可畅通无阻,同时也冲洗掉几千年沉积在人们内心深处那份落寞和凄苦。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人们只能默默的承受,所以在天未蓝,水未澈的时代,他们只能用无声和坚韧去承受饥饿和寒冷。而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到来的时候,压抑太久的情绪终于可以得到彻底的释放。所以在可以扬眉吐气的时代到来的时候,他们终于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着物质财富的创造。大锅饭培养的是懒惰,责任制造就的是富裕。辛勤的劳作,当人们的聪明才智被最大化的调动起来的时候,一切的变化皆有可能:青黄不接的时候背井离乡的不再,吃中午没晚上的没有;冬天无事呆被窝,偶然出门冷兮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物质的富有,精神的追求也没有滞后。而观念的变化带来是多米诺的彻底洗牌。可是变化原本就是一把双刃剑。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极大富足的时候,原本在骨髓里种下的朴实而珍贵的种子因为缺少精心的呵护,日渐枯萎,且有夭折的危险。因为不再有寒冷的威胁,因为不再有饥饿之苦;因为手头的宽裕,因为居住条件的改变,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所以在潜意识再也没有忆苦思甜的概念,他们唯一所要关心的就是如何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如何在有生之年一年四季都能够繁花似锦。这样带来的自然是对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漠视,结果只能是沧桑无限。改变的是人性,不变是四季的更迭。又是一年除夕夜,又是一个祥和年。可是在鸡鱼肉蛋应有尽有的年夜饭桌上,曾经的那份淳朴消失殆尽,残存的占有财富的比拼,衣着穿戴的攀比,除此而外,再也没有什么更值得珍惜的东西。鞭炮依然响起,高品味的烛台和香案依然烟雾缭绕,可是一家在一起的那份其乐融融已经慢慢淡去。温饱的时候,我们不愿回首去想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但是当我们伤痕累累的躯体和内心还没有完全愈合和康复的时候,我们仍然需要一份理性,需要保持一颗原始纯真的心。

    时代的巨轮在火箭卫星核武器的紧追慢赶下时刻也没有停下。在永动机似的旋转中,我们的生活一年一个样,十年大变样。这种变化带给人们的是实实在在的的实惠。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公民,这是来自最高层执政理念的传递,同时也在亦步亦趋的践行。告别了温饱,我们昂首阔步的大踏步迈向小康。城镇一体化,安居,提高幸福指数;病有所医,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如此共产主义宏伟蓝图的勾勒,你不开心也难。可是回归到现实,曾经繁盛的农村日渐被断壁残垣的现状代替,原本欢声笑语的农家小院变成了老弱病残穴居的场所。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敬佩鲁迅现实这个伟大的时代预言家目光的敏锐,因为现实的破败与荒芜正是先生早在《故乡》中给我们描绘出来。灯火阑珊处,夜深人静时不再是一片祥和与惬意,而是飘散在空中浓浓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为了生活的有模有样,人们必须超负荷的付出,只有这样在除夕将至的时候能够买一辆摩托车拖家带口,在风雪交加的时候日夜兼程,即使是命悬一线也在所不惜。匆匆的回家,匆匆的告别。至于下一年又将如何,前途未卜。原始的安静被车来车往代替,原本的温馨被聚少离多替换,摆在人们面前、残存人们心中的不是稳定、幸福,而是一份隐忧和浮躁。对于他们来说,亲情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油盐酱醋是摆在他们面前实实在在的挑战。所以新年已至时,他们已无暇顾及上老下小的挽留与牵挂,他们必须义无反顾的出东门,只有这样一家老小才有可能有安身立命的栖身之所,才有可能改变居于人下的境况。

    生存本能的追求,我们恪守住原始的那份纯真;温饱的满足,我们开始在雾中花水中月中闲庭信步;小康的追逐,我们日渐迷失了自我。辞旧迎新,我们希望的是在繁华落尽之际能够驻足在童真的乐园,享受那份天真无邪的幼稚,也许只有这样,无毛两足而会笑的动物才能不至于落在生物链的底层。才不至于被冠以道貌岸然、衣冠禽兽的雅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