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原发性肝癌
本病是我国常见癌症之一。临床表现早期起病常颇隐匿,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常通过甲胎蛋白的检测或普查而发现。常见
症状有肝区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上腹胀满,食欲减退,上腹部肿块至进行性肿大,全身症状有消瘦、发热、腹泻、黄疸,
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肝脏结节破裂出血、继发感染等。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确切病因还不够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HBV感染、黄曲霉毒素、亚
硝胺类、偶氮本类化合物有密切关系;营养不良和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和体征,甲胎蛋白检查为目前诊断肝癌及具特异性的检测方法。铁蛋白、碱性磷酸酶、r一谷氨
酰转肽酶均可增高。B型超声波检查、同位素肝扫描对肝内占位性病变有定位诊断价值.还有腹腔镜、肝穿刺、X射线检查、
CT、MRI、血管造影以及腹水脱落细胞的检查等。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高发人群进行AFP普查,佐以肝CT、血管造影,可发现
无临床症状的小肝癌。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早期患者首选手术切除,中晚期患者采用局部放射治疗、化疗、肝动脉栓塞疗法,肝动脉插管药物灌
注治疗,冷冻疗法和免疫治疗。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症积”、“肝积”、“痞气”、“臌胀”、“黄疸”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情志抑郁,气机不畅
,肝失流泄,故见上腹胀痛,胃纳减退,苔腻,脉弦细;气滞血瘀,血行受阻,日积月累,故见胁下有积,胀痛不适,倦怠
乏力,面色深黑,消瘦,苔腻,舌质紫暗,脉细涩;脾虚生湿,湿郁化热,热毒内蕴,故见黄疸,发热,黄衄;腹胀,苔黄
腻而干,脉弦数。
1.[处方名称]健脾活血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理气,破血抗癌。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9克、云苓9克、柴胡9克、穿山甲9克、桃仁9克、丹参9克、苏木9克。蚤休30克、牡蛎
30克、鼠妇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气滞血瘀型加土鳖虫12克、莪术15克、三七9克、香附9克;肝郁脾虚型加郁金12克、淮山药30克、陈皮9克、麦芽
15克;肝胆湿热型加茵陈30克、败酱草30克、蒲公英30克、黄芩12克、木通9克;阳虚内热型加丹皮12克、地骨皮15克、麦冬
12克、鳖甲15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单纯型Ⅱ期32例,Ⅲ期5例,硬化型Ⅰ期16例,Ⅲ期3例。炎症型Ⅱ
期1例,Ⅲ期3例。治后存活半年以上26例,1年一2年12例,2年以上4例。
[处方来源]湖南省肿瘤医院潘敏求。
[处方备注]《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晚期肝癌,多呈现肝失条达,脾失健运,二脏同病。本方重用黄芪
、党参、白术、云苓益气健脾;同时并用柴胡、穿山甲、桃仁、丹参、苏木、蚤休理气疏肝,活血破症;鼠妇为平甲虫,具
有破血、利水、解毒、止痛功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处方名称]理气消症汤
[功能主治]功能理气化瘀,清热解毒。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八月扎15克、金铃子9克、丹参12克、漏芦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红藤15克、生牡蛎30克、半枝莲3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肝气郁滞,证见肝区胀或隐痛,胸闷腹胀,纳差口苦,舌苔薄黄,脉弦细,加柴胡、当归、白芍、制香附、郁金
、枳实、山楂、鸡内金;气血瘀滞,证见右胁胀痛较甚,纳少乏力,形体消瘦,面色熏黑,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脉弦细,加
柴胡、当归、赤芍、莪术、三棱、桃仁、地鳖虫、延胡、干蟾皮、郁金、石见穿、鳖甲、大黄;脾虚湿阻,证见胸闷腹胀,
肝区隐痛,纳呆便溏、尿少,倦怠乏力,脚肿腹水,百谈胖,舌苔白腻,脉弦滑或濡滑,加党参、白术、茯苓、生苡仁、陈
皮、半夏、大腹皮、石打穿、龙葵、广木香、了哥王、补骨脂、车前于等;肝肾阴虚,证见胁下胀痛,头晕目眩,心烦艰寐
,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低热,形体消瘦,舌质红,脉弦细,加北沙参、天冬、生地、龟板、生鳖甲、郁金、赤芍、
丹皮;肝胆湿热,证见黄疸,发热,右胁下痛,恶心,纳差,口苦,口渴不多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滑数,加茵陈、生山栀、岩柏、川郁金、赤芍、生苡仁、黄芩、金钱草、生大黄。
[疗程疗效]本方辩证加减原发性肝癌102例,其中Ⅲ期86例,Ⅱ期16例,治后存活1年以上31例,占30.3%;2年以上14例,占
13.7%;3年以上6例,占5.9%;5年以上5例,占4.9%1例存活最长为13年。Ⅱ期治后1年存活率为50%,Ⅲ期为26.74%。临床治
愈2例,显效13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为51%。
[处方来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刘嘉湘。
[处方备注]初因肝郁气滞,久而化火生毒致瘀,气瘀毒互结乃成症积,故治疗当以理气活血解毒为原则。方中八月扎、川楝
子、丹参理气活血;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红藤清热解毒;结合辩证分别给予益气健脾、养血柔肝、滋补肝肾、清利湿热等
方药,扶正以固本,攻邪以治标,所以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疗效
3.[处方名称]化瘀解毒汤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三棱15克、莪术15克、赤芍15克、鳖甲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玄胡15克、丹参12克、紫草根15克、白花蛇舌
草30克、半枝莲30克、蒲公英30克、猪苓15克、大黄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黄疸加茵陈30克、栀子9克、白毛藤15克;气虚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胃纳基加麦芽30克、谷芽30克、建曲9克
、鸡金9克;腹水者加泽泻30克、车前子24克、大腹皮15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7例肝癌,治后中位生存443天,7例应用环磷酰胺治疗,中位生存期为95天。两组差异显著。
[处方来源]解放军一八O医院张克平。
[处方备注]中医认为外感邪毒,内伤情态,致气血失调,引起气滞血瘀,致成症瘕积聚,如《灵枢·百病始生篇》:“卒然
外中于寒,若内伤干优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湿气不行,凝蕴里而不散,津液湿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医材改错》指出:“诸块者必有形之血也。”本方组成具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作用,因此,治疗肝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4.[处方名称]红桃郁金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9克、赤芍9克、牛膝9克、川芎9克、红花9克、枳壳9克、柴胡9克、桔梗3克、甘草3克、
郁金15克、丹参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胸闷,两胁肋胀痛,乏力,纳呆便溏加木香9克、砂仁9克、陈皮9克、甘草9克、党参9克、白术9克、半夏9克、茯
苓9克、焦山楂15克、焦六曲15克、米仁15克;口干,肝区隐痛,舌红加用北沙参9克、麦冬9克、川楝子9克、生地15克、杞
子15克。
[疗程疗效]本方为主辨证治疗原发性肝癌29例,其中Ⅰ期硬化型4例,单纯型20例,Ⅱ期5例均属硬化型,治疗后生存1年以上
22例,占75.86%;3年以上8例,占27.59%;5年以上2例,占6.9%。
[处方来源]徐葆华。
[处方备注]肝气最易失效条达,肝气郁结,气滞而致血瘀,故方中以活血祛瘀,疏肝理气。结合辨证,治疗早中期肝癌,取
得了良好效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5.[处方名称]消症益肝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祛瘀,消症抗癌。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将蟑螂提取物制成片剂服用。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原发性肝癌66例,其中硬化型33例(Ⅱ期15例,Ⅲ期18例);单纯型31例(Ⅱ期25例,Ⅲ期6例),类疾
型2例(Ⅱ期),66例中单用本方49例,并用5一Fμ8例,并用中草药9例,治疗后近期疗效单用组部分缓解率为2.04%,稳定
者55.10%,进展者42.86%;并用药组部分缓解率为5.88%,稳定58.82%,进展35.29%。治后缓解期单用组缓解者中位缓解期
6.6月,稳定者为2.73月,治后肝区痛,食欲盖、乏力等症状均有明显好转,肝大回缩率38.78%,单用组AFP定性转阴或下降为
23.81%(10/42),联合用药组为23.08%(3/13),治后生存期单用组中位生存期4.64月,1年生存率14.89%;联合用药,1
年生存率38.46%(5/13)。
[处方来源]福建省福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陈利铭。
[处方备注]《本经》云:蟑螂“主血瘀症坚、寒热、破积聚……”。现代研究表明对动物移植性肿瘤小鼠S180及S37有明显抑
制作用,还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机能,临床使用表明本方合用中药或化疗可明显延长肝癌生存期
6.[处方名称]参耳三七方
[功能主治]功能行气活血,健脾生津,清热抗癌。主治原发性肝癌手术后患者。
[处方组成]麝香3克、人参15克、三七15克、银耳15克、生苡仁100克、土茯苓50克、牛黄3克、熊胆3克、乳香15克、没药15
克,研末,每服1.5克,1日3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原发性肝癌16例,均为手术切除患者,治后半年内死亡2例,生存半年以上14例,其中生存1年以上者12
例,1年生存率75%; 4例已存活1年半以上。与同时不用本方治疗而用其他方法治疗相类似的11例(半年内死亡2例,半年以
上9例,1年以上2例,1年生存率18.1%)相比,1年生存率差异显著提示本方在延长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有一定作用。
[处方来源]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陈汉。
[处方备注]肝癌术后患者,气阴二伤,采用人参,辅以银耳、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加之三七、乳香、没药祛瘀生新以促使
病人早日康复;牛黄、熊胆、麝香、生苡仁、土茯苓清热解毒利湿,以防肝癌复发,具有良好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7.[处方名称]慎伐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肝理气,活血解毒。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柴胡10克、生白芍10克、沙白术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姜半夏10克、陈皮10克、鸡内金10克、丹参24克,
仙鹤草30克、自英30克、半枝莲30克、清灸草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肝肾亏损加土地、杞子、旱莲草、淮山药、玉竹、黄糖等。
[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1例男性患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右上腹胀痛,纳差,肝B超发现肝有叶可见9.8×9.6
厘米增强回声区,胆囊右侧还见一直径1.6厘米低回声区,提示肝内实质性占位,血沉82,甲胎蛋白阳性,γ-谷氨酸转肽酶
92.2单位,治后半年复查B超;肝未见异常,9个月后甲胎蛋白转为阴性,r一谷氨酸转肽酶82单位,随访2年4个月,尚健在。
[处方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徐文达。
[处方备注]《沈氏尊生书》云:“故治积聚者,惟有补益攻伐相间而进,方为正治;病深者伐其大半即止,然后俟其碑立健
运,积聚自消。”本案例慎用攻伐之品,注意疏肝理气,使一例肝癌得到临床痊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8.[处方名称]凌霄郁金汤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化瘀。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太子参9克(或朝鲜白参1.8克)、黄芪9克、丹参9克、郁金9克、凌霄花9克、桃仁9克、八月扎9克、制香附9 克
、炙鳖甲12克,水煎服。另加全虫液剂4毫升口服或全虫散6克吞服,每日1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男性患者,上腹部疼痛4月余,诊断为肝癌,右上腹肿块自9cm增大至14cm,用噻替派化疗未效,改服本
方治疗年余,肿块显著减小(自14cm缩小为7cm),自觉症状消失,面色红润,精神振作,体重增加30斤,能操持较重的家务
劳动,并恢复工作。
[处方来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庞泮池。
[处方备注]癌肿患者,辨证属于正虚邪实者。当治以扶正消症,攻补兼施,在调整机体阴阳同时,应用一些消经散结药物,
以攻其症。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9.[处方名称]慈菇软坚汤
[功能主治]功能解瘀行滞。主治肝癌。
[处方组成]白术20克、当归30克、山慈菇30克、昆布12克、海藻12克、半边莲30克、白花蛇青草25克、山棱10克、太子参30
克队参效果更佳),水煎服。另以向日葵杆内之蕊,适量切片,泡茶濒饮。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2例经确诊为肝癌患者,生长期均延长。其中1例存活9年。
[处方来源]王连舫。
[处方备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0.[处方名称]肝益煎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祛瘀,软坚化痰。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海带15克、铁树叶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漏芦12克、赤芍9克、桃仁9克、八月扎15克
、郁金12克、川楝子9克、生香附9克、木香9克、白芍9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苡仁 30克、茵陈15克、车前子15克、丹
参15克、当归12克、炙山甲12克、炙鳖甲12克、甘草6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留行子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Ⅱ期原发性肝癌40例,治后6个月生存率为50%,1年生存率为32.5%,2年生存率为17.5%。
[处方来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雷永仲。
[处方备注]中医认为肝癌原因有气滞血瘀,湿痰内聚,热毒内蕴,脾气受损等。本方具有清热解毒,软坚化瘀,活血消症,
健脾理气之功。祛邪为主,佐以扶正,攻补兼施,政治疗中晚期肝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1.[处方名称]川楝郁金汤
[功能主治]功能流肝理气。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八月扎15克、川楝子9克、大腹皮15皮、桔皮12克、枯叶12克、枳壳9克、木香9克、佛手片6克、郁金12克、莱菔
子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湿热内蕴加蒲公英、垂盆草、白花蛇青草、田基黄、茵陈、山桅、黄芩、黄连、石上柏、大青叶、板兰根、石见
穿、龙胆草清热解毒;湿重加茯苓、猪苓、泽泻、冬瓜皮子、车前子;阴虚加生地、早莲草、女贞子、天冬、麦冬石斛、沙
参、白芍、龟版、鳖甲;脾虚加党参、白术、黄芪、薏苡仁、扁豆、茯苓、皮尾参。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原发性肝癌22例(Ⅰ期1例,Ⅱ期14例,Ⅲ期7例),并与22例(分期例数与中药组相同)化学药物治疗
组相比,治后中药组2年生存率为15.8%,最长达34个月,化疗组无1例生存超过2年以上;Ⅱ期病人中位生存期,中药组为
6.75个月,化疗组为3个月。中药组疗效优于化疗组。
[处方来源]上海中医学院钱伯文。
[处方备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2.[处方名称]抗癌益肝汤
[功能主治]功能理气活血,软坚抗癌。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三棱10克、莪术10克、水红花子10克、丹参15克、石见穿15克、生牡蛎30克、广郁金10克、八月扎1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兼肝胆湿热,证见肝区满闷疼痛,纳差腹胀,饭后胀甚,口苦口干,小便短赤,或有黄疸,或胸闷恶心,或低热
腹水,脉濡,舌苔黄腻,舌质红,加茵陈15克、黄芩15克、苦参10克、白花蛇音草30克、七叶一枝花30克;兼肝气郁结,证
见肝区胀或胀痛,腹胀暖气,纳差乏力,抑郁易怒,苔薄白,脉弦细,加柴胡12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兼脾胃气虚,证
见纳差食少,饭后胃胀,倦怠乏力,大便溏簿,面色萎黄,或肢体浮肿,苔薄白,舌质淡嫩,边有齿印,脉细,加党参10克
、白术10克、炙黄芪10克、广皮10克;兼肝胃阴虚,证见肝区灼热而痛,口干食少,手足心热,头昏目糊,失眠心烦,倦怠
乏力,或干呕咽干,便秘,舌红少苔,脉弦细,加北沙参10克、川石斛12克、生地10克、生山楂10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25例肝癌(肝胆湿热型9例,肝气郁结5例,脾胃气虚型4例,肝胃阴虚型7例)治后生存期最短3周,最长
4年1个月,其中1年以下10例,1~2年5例,2一3年6例,3一4年2例,4年以上2例。治后1年生存率60%3年以上生存率16%。
[处方来源]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第二医院林宗广。
[处方备注]肝癌起病隐匿,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应用本方辨证治疗,效果较好
13.[处方名称]消积软坚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益气,消症软坚,清热解毒。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铁树叶15克、三棱9克、莪术9克、地鳖虫9克、炙鳖甲9克、党参15克、当归9克、
白芍9克、白术12克、枳实6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与合并化疗者生存率作比较;单用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0.8%、16.7%,最长生存8年10个月;本方合并化
疗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1.6%、6.3%,最长生存8年5个月。单独使用本方生存率较合并化疗者稍高。
[处方来源]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后辰龙。
[处方备注]本方用破血消症的三棱、莪术、地鳖虫等药,辅以党参、白术,祛邪而不伤正。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14.[处方名称]莲花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将半枝莲、七叶一支花、山慈菇、蜈蚣、莪术、田七、牛黄,制成片剂。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22例原发性肝癌,辨证分型肝热血瘀到13例,肝盛脾虚型6例,肝肾阴虚型3例,治局全部病例均生存1年
以上,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饮食增加,疼痛减轻,精神好转等。治后病体有所缩小7例,稳定6例,增大9例,肝热血瘀
型预后较佳。
[处方来源]广州中医学院肿瘤研究室周岱翰。
[处方备注]肝癌的起病多由肝气郁结或湿热内蕴化火,使血脉壅塞不通,渐致气血瘀阻,久而成积聚结块。临床表现肚腹结
块,二胁疼痛,炊热面红,口唇干焦,甚则肌肤甲错,便结尿黄,舌质红,苔或暗红,苔黄或弦数,称为肝热血瘀型。针对
其肝热和血瘀,重用半枝莲和七叶一枝花,加上牛黄等药清热解毒;莪术、蜈蚣、田七祛瘀,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5.[处方名称]胡蔓藤方
[功能主治]功能消肿止痛,攻毒抗癌。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胡蔓藤干粉50毫克/次,每日3克。3天后无反应增加亚100~150毫克/次,连续长期服用。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8例肝癌,生存2年以上。一般用药1-2个月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疼痛减轻或消失,食欲增加,体重增加
,肝脏缩小。缩小50%以上有6例,缩小不足50%有2例。AFP阳性4例治后均转阴,病增缓解期间均能做些家务,有3例尚能做轻
劳动。治后生存期30-87月,治后中位生存期41月。
[处方来源]广西医学院杨克政。
[处方备注]胡蔓藤为马钱科植物,又名钩吻、断肠草等。《别录》谓之:“有大毒”,“破症积”。本品剧毒,本方采用以
毒攻毒之法治疗病情凶恶的肝癌,取得了一定疗效,生存期有所延长,但需严格掌握每日用量,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变化。本
方名由编者所拟
16.[处方名称]天性草根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利水除湿。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天性草根90克、野荠菜根90克,分别水煎,上午服天性草根,下午服野荠菜根。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例经肝穿刺确诊为肝癌者,肝区疼痛,腹大如鼓,食水不进,经连服上方半年,症情明显好转,一年后
体征及症状消失,随访5年仍健在。
[处方来源]安徽省安庆专区卫生组。
[处方备注]野荠菜根又名鸡项草(《本草图经》)、恶鸡婆(《草木便方》)、马蓟(《范江方》)、虎蓟(陶景弘)等,
为菊科植物大蓟根,“肝脾肾三经”(《滇南本草》),业有凉血止血、祛痰、消痈肿之功;天性草根又名三白根(《缺补
时后方》)、百节藕(《植物名实图考长篇》)等,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的根茎,具有利水除湿,清热解毒之功,二药配
伍,利水解毒,适用于肿瘤伴腹水患者。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7.[处方名称]芪棱汤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主治原发性肝癌硬化型Ⅱ期。
[处方组成]黄芪30克、三棱3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草10克、生蒲黄(包)10克、五灵脂10克、茯苓15克、莪术30克
、鳖甲30克、大枣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例原发性肝癌。经体检:肝剑突下6cm,质硬,表面有给节,甲脂蛋白火箭法定量大于1000毫微克,肝
同位素扫描呈现占位病变,超声波为丛状波。服本方120剂,病情显著好转,复查甲胎蛋白及肝功能均正常,超声波复查未见
丛状波,食欲、睡眠正常。6年后复查甲服蛋白3次均正常,超声波为低小波,未见肝癌波型。
[处方来源]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刘洁江。
[处方备注]本方以益气健脾与活血化瘀兼施,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标本兼顾,攻补兼施,治疗硬化型肝癌1例取得
良好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8.[处方名称]黄天二莲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主治肝癌。
[处方组成]半枝莲30克、半边建30克、黄毛耳草30克、天胡荽60克、薏仁米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肝癌156例,其中原发性肝癌146例,继发性肝癌IO例;治后获得明显效果者42例,有效者59例。
[处方来源]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医院。
[处方备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9.[处方名称]柴胡蚤休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主治原发性肝癌气滞血瘀型。
[处方组成]炒柴胡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茜草10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制香附10克、甘草10克、蚤休
15克、黄芩15克、莪术15克、全瓜蒌20克、生鳖甲20克、虎杖2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湿热加茵陈15一30克、车前草15一30克、半枝莲15一3o克:虚弱无力,语声低微,口干加孩儿参15克、鲜石斛15
克、麦冬15克、玄参10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原发性肝癌19例,治后平均生存523.5天,最短130天,最长6年4个月。存活1一2年5例,2一4年2例,4一
5年1例,5年以上2例。
[处方来源]浙江省中医院。
[处方备注]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则形成症积、痞块。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气行则血行,佐以蚤体清热
抗癌,故气滞血瘀型肝癌用本方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0.[处方名称]健脾理气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理气。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党参10克、白术9克、茯苓15克、甘草3克、香附9克、木香9克、陈皮9克、半夏9克、当归9克、黄芪12克、升麻6
克、柴胡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腹胀,腹部窜痛,脉弦滑,加枳实12克、川朴9克;发热伴大汗加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便秘腹胀加生川军9克
、芒硝12克;肝区疼痛加川楝子9克、延胡12克、白芍12克、甘草6克;胃纳差,恶心加神曲9克、麦芽12克、陈皮9克、竹茹9
克。
[疗程疗效]本方辨证加减治原发性肝癌Ⅱ期患者42例,治后生存1年以上21例,l年生存率43.7%;生存5年以上8例, 5年生
存率16.7%;中位生存期12.0月。
[处方来源]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尔辛。
[处方备注]“脾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肝癌兼杂证多,发展迅速,预后凶恶,关键脏器脾胃,故以
本方治疗Ⅱ期肝癌取得较好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1.[处方名称]白术马兰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理气,清热解毒,软坚化痰。主治肝癌。
[处方组成]太子参12克、珠儿参12克、炒白术12克、茯苓30克、丹皮12克、银花30克、岩柏30克、马兰根30克、牡蛎30克、
夏枯草12克、炙山甲12克、炙鳖甲12克、玫瑰花9克、绿萼梅9克、天龙3条、地龙12克、八月扎15克、生南星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123例,治后存活1年以上者40例, 1年生存率为32.5%。
[处方来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邱佳信。
[处方备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2.[处方名称]鳖甲柴胡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肝理气,祛瘀软坚。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柴胡12克、鳖甲30克、赤芍18克、白芍18克、二丑12克、佛手10克、丹参30克、广木香10克、玉金12克、红花12
克、桃仁10克、玄明粉12克、大黄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原发性肝癌5例,存活3例,死亡2例,死者生存期分别为9个月和7个月。存活3例生存期分别为7年4个月
、5年2个月、1年4个月。
[处方来源]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邵森林。
[处方备注]本方中玄明粉、大黄二药旨在通过泻下法而疏通瘀闭,使毒邪异物得到排泄。如患者过度衰弱,则宜慎用。本方
名由编者所拟
23.[处方名称]甜瓜蒂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尿。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甜瓜蒂(苦丁香)提取物制成片剂,每片0.l毫克,每次服0.3一0.6毫克,1日3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中晚期肝癌39例(其中9例加用小剂量放1000-2000rd),治后生存半年以上者34例,占87.2%;l年以上
者19例,占48.7%;2年以上者6例,占15.4%。
[处方来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丁民谋。
[处方备注]甜瓜蒂系甜瓜酸果蒂,《本草纲目》谓“甘、寒、有小毒”。实验表明,本方大剂量作用于肝癌细胞m的中期,使
之抑制,癌细胞呼吸及DNA合成也受影响;小剂量可改善肝细胞变性、坏死,抑制纤维增生,并增强机体非特异细胞免疫功能
,因而治疗剂量具有抗癌及保肝双重作用。少数患者服本品后有恶心,大使次数增多,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本方名由编者所
拟
24.[处方名称]桃仁丹参汤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主治转移性肝癌。
[处方组成]当归9克、赤芍6克。紫丹参30克、桃仁泥12克、杜红花9克、白芍6克、地鳖虫9克,广木香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脾虚加炒党参10克、沙白术9克、炒枳壳6克、炙鸡金9克;包块加京三棱9克、蓬莪术9克;疼痛加玄胡索9克、炙
乳香5克、没药5克;大便燥结加火麻仁12克、全瓜蒌12克、生军9克;便血加地榆炭12克、槐花炭9克、仙鹤草15克,脾肾阳
虚加熟附片3克、上肉挂(后下)3克、炒党参12克、炒白术9克;黄疸腹水加西茵陈24克、炒白术9克、福泽泻9克、猪苓12克
、茯苓12克、车前于(包煎)12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8例转移性肝癌,治后肝脏肿块缩小,生存期(发现肝转移,开始服中药时算起)半年、l年、2年、3年
、4年生存率分别为87.5%(7/8)、75%(6/8)、50%(4/8)、25%(2/8)和12.5%(1/8)。
[处方来源]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张宗良。
[处方备注]王清任谓;“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本组病例均为转移性肝癌,系由其他脏器转移而来。说明病延已久,久病
有瘀,在所难免,结合临床所见,患者皆有面色暗晦或肝大质硬,或胸闷胀痛,刺痛痛处不移,或香有紫班、瘀点等血瘀症
候,故采用活血化瘀法为主,治后平均生存24个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5.处方名称]白术储石汤
[功能主治]功能化瘀降逆,健脾利湿。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代赭石15克、太子参15克、麦冬15克、淮山药12克、八月扎10克、丹参15克、抗日芍10克、猪苓30克、龙葵30克
、蒲公英15克、白茅根30克、白术10克、生鳖甲15克、仙灵脾10克,煎水服。三七粉3克吞服。
[辨证加减]周身肤痒加白藓皮15克、夏枯草15克;寐差加磁石15克、远志10克、枣仁15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例晚期肝癌。因上腹部色块两个月,伴腹胀纳差,胃脘饱满,肝区作痛,小便短赤,经肝同位素扫描示
;肝区巨大占位变,腹水(十),甲脂蛋白750单位,诊断为晚期肝癌伴腹水,口服哺氟啶2瓶病情日渐加重。用本方治疗468
利病情日渐好转,精神情绪好,肝脏明显缩小,二便调,B型超声波复查示肝内未见明显占位病变,甲取蛋白37单位,已存活
3年有余。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处方备注]本方由王惠勤整理发表。本案例中医辨证为气滞不行,瘀血内阻,肝病及脾,运化失司而致,故采用代赭石降逆
,辅以健脾理气之药。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6.[处方名称]莪术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肝健脾,活血祛瘀。主治原发性肝癌。
[处方组成]莪术7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三棱10克、苍术10克、红花10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丹参20克、郁金20克
,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例,经B型超声波、肝同位素扫描检查,提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甲胎蛋白的对流免疫电泳阳性,诊
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病情逐渐改善,食欲增加,体重由123斤增至133斤,肝由右助下scm回缩至1.5cm,肝功能正常
,甲胎蛋白转为阴性,住院129天,服中药110余刑,好转出院。继续服本方治疗3年余,复查肝同位亲扫描示右叶膈顶部放射
性稀疏区无明显变化,B超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但肿块较前缩小,自明确诊断之日起,已存活5年。
[处方来源]北京市酒仙桥医院江玉文。
[处方备注]《图经本草》谓:莪术“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证治准绳》记载“治症结积聚”。可见莪术具有破血祛
瘀,消积止痛功效。本方重用莪术,取得一定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7.[处方名称]甲消症汤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软坚消症。主治肝癌。
[处方组成]党参12克、当归9克,黄芪12克、白芍9克、三棱9克、莪术9克、醋柴胡9克、桃仁9克、炙甲片9克、木香9克、生
鳖甲12克、青皮9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永红花子30克、川楝子9克、香附9克、枳壳9克、水蛭6克、半枝莲30克、蜀羊泉
30 克、石打穿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例北京、上海两地医院证实为肝癌已不能手术的患者,当时右胁下肿块明显,疼痛剧烈,形体消瘦,纳
食不思,口苦,经用中药治疗2年余,肝区胀痛大减,肿块缩小,上方制成丸剂调治,4年后恢复工作。
[处方来源]江苏省中医院张泽生。
[处方备注]根据患者右胁下肿块明显、胀痛剧烈、皮肤目珠不黄的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症积”的范畴,辨证属正虚邪实,故
采用党参、黄芪、白芍、当归益气养血以扶正;三棱、莪术、鳖甲、甲片、水蛭、半枝莲等清解邪毒、活血软坚以攻邪。二
者比例为三分补正,七分攻邪,使攻邪不伤正,补正有助于改邪,相辅相成,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
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