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位??官位???心位

 雪峰读书 2013-02-25

     有好心人劝我去庙里烧烧香,拜拜佛,许个愿,说那样的话佛就会救我,我的两条业已作废的腿就又可能用于走路了。

     我说:“我不信。”

     好心人说:“你怎么还不信哪?”

     我说:“我不相信佛也跟个贪官似的,你给他上供,他就给你好处。”

     好心人说:“哎哟,你还敢这么说哪!”

     我说:“有什么不敢?佛总不能也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吧?”

     好心人说:“哎哟哎哟,你呀,腿还想不想好哇?”

     我说:“当然想,不过,要是佛太忙,一时顾不上我,就等他有工夫再说吧;要是佛心存邪念,至少咱们别再犯一个拉佛下水的罪行。”

     好心人苦笑,良久默然。

     我忽然心里有点怕,也许佛真的神通广大,只要他愿意就可以让我的腿好起来?老实说,因为这两条苦枝一样的废腿,我确实丢失了很多很多我所向往的生活。梦想这两条腿能好起来,梦想它们能完好如初,22年了,我以为梦想已经淡薄或者已经不存在,现在才知道这梦想永远都不会完结,一经唤起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强烈。

     我既非出家的和尚,也非在家的居士,但我自以为对佛一向是敬重的。我的敬重在于:我相信佛绝不同于图贿的贪官,也不同于专制的君王。我这样说绝不是转弯抹角地恭维。在我想来,佛是用不着恭维的。佛,本不是一职官位,本不是寨主或君王,不是有求必应的神明,也不是可卜凶吉的算命先生。佛仅仅是信心,是理想,是困境中的一种思悟,是苦难里心魂的一条救赎之路。

     这样的他佛,难道有理由向他行贿和谄媚吗?烧香和礼拜,其实都并不错,以一种形式来寄托和坚定自己面对苦难的信心,原是极为正当的,但若期待现实的酬报,便总让人想起提着烟酒去叩长官家门的景象。

     我不相信佛能灭一切苦难。我想,最要重视的当是佛的忧悲。常所谓的“我佛慈悲”,我以为即是说,那是慈爱的理想,同时还是忧悲的处境。佛因苦难而,佛因困难而成立,佛是不尽困难中的一种信心,抽去困难佛便不在了。佛不能灭一切苦难,信心还是可以成立吗?还成立,落空的必定是贿赂的图谋,依然还在的就是信心,信心不是指向现实的酬报,信心也不依据他人的证词,信心仅仅是自己的信心,是属于自己的面对苦难的心态和思路。这信心除了保证一种慈爱的理想之外什么都不保证,除了给我们一个方向和一段路程之外,并不给我们任何结果。

     中国信佛的潮流里,似总是有官的影子笼罩。求佛拜佛者,常抱一个极实惠的请求,求房子,求儿子,求票子,求文凭,求户口,求福寿双全......所求之事大抵都是官的职权所辖,大抵都是求官而不得理会,那意思无非是一个万能的大官,且不见得就是清官。徇私枉法乃至杀人越货者竟也去烧香许物,求佛保佑不致东窗事发或锒铛入狱。若去香火旺盛的地方做一次统计,保险会是:因为灵魂不安而去反省的、因为信心不足的而去求教的、因为理想认同而不礼拜的,难得有几个。

    我想,这很可能是因为中国的神位,历来少为人的心魂而设置,多是为君的权威而筹谋。“君权神授”,当然求君便是神,求官便是求君了,光景类似于求长官办事先要去给秘书送一点礼品。君神一旦同一,神位势必日益世俗得近于衙门。中国的神,看门、掌灶、理财、配药,管红白喜事,管吃喝拉撒,据说连厕所都有专职的神来负责。诸神如此务实,信徒们便被培养得淡漠了心魂的方位;诸神管理得既然全面,神通广大且点滴无漏,众生除却歌功颂德以求实惠还能何为?大约就只剩下吃“大锅饭”了。“大锅饭”吃不到时,还有一句“此处不留爷”来泄怨,还有一句“自有养爷处”来开怀,神位的变质和心位的缺失相互促进,以致佛来东土也只热衷俗务,单行其“慈”,那一个“悲”字早留在西天,这信佛的潮流里,最为高渺的祈望也还是为来世做些务实的铺陈——今生灭除妄念,来世便可入天堂。若问:何为天堂?答日:无苦极乐之所在。但无苦怎么会有乐呢?天堂是不是妄念?此问则大不敬,要惹来斥责,是慧根不够的征兆之一例。(作者:史铁生)

《神位 官位 心位》读后感

 

作者残了好些年,有好心人劝作者去拜拜佛,但作者却说:“佛太忙一时顾不上我,就等他有工夫再说吧,要是佛心也有邪念,至少咱们就别再犯一个拉佛下水的罪行。”

作者虽这样说,但还有点怕。想要站起来是作者最大的愿望,但作者随后就想通了。“这等于就是我的命。”“佛之救人且这般唯亲、唯利、唯密语,想来我也是逃得过初一不过十五。”“无非又撞见一个才高德浅的郎中,无非又多出一个吃贿的贪官或一个专治的君王罢了,此‘佛’非佛。”作者说,若这郎中偏要自称是佛,那他宁可坐稳在轮椅上,免得众生的人权都要听其摆弄。

古代的时候,很多人都去拜佛,带着这样或那样的目的,希望得到佛祖的保佑。但作者认为,佛绝不同于图贿的贪官,也不同于专治的君王。佛,本不是一职官位,佛仅仅是信心,是理想,是困境中的一种思悟,是苦难里心灵的一条救路。这样的佛,不应向他行贿和谄媚,朝拜这样的佛,若期待现实的酬报,便会让人想起那些提着烟酒叩长官家门的景象。

罗素说:“一旦人们认为某种信仰(不管是何种信仰)很重要,是由于某些其他原因,而不是由于相信这种信仰的真实性,那么大量邪念将会源源出现。”中国人拜佛,烧香,上贡品,以这些物质求佛,希望佛能保佑他们,远离生活中的种种苦难。但作者说,最重要的是佛的忧悲。作者不信佛能灭一切苦难。佛是苦难不尽中的一种信心。这信心仅仅是自己的信心,是属于袭击面对苦难的心态和思路。这信心除了保证一种慈爱的理想之外什么都不保证,除了给我们一个方向和一条路程之外,并不给我们任何结果。

在作者看来,中国的神位,历来少为人心魂而设置,多是为君的权威而筹谋。“君神一旦同一,神位势必日益世俗的近于衙门。”古人拜佛,送上贡品,求佛保佑,就如同送上礼品,求官办事一样。以利换利,使得神趋于世俗,使得神位变质。人们常说“我佛慈悲”,在作者看来,佛来东土只热衷俗务,单行“慈”,忘了“悲”。

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语言来描述天堂,而在这信佛的潮流里,最为高渺的祈望也还是为来世做些务实的铺陈——今生灭除妄念,来世可入天堂。但那天堂不是心魂圣地,仍不过是实实在在的福乐。在作者看来,那儿是天堂也是地狱。于是,作者想到一个简称:人间。作者认为,心魂朝圣,不论今生来世,都必是慈与悲同行,无论在时间的此岸和彼岸,都要心魂应对苦难的路途或方式。

作者写道:“人人皆可成佛”和“人与上帝有着永恒的距离”是两种不同的生命态度,一个重果,一个重行。一个为超凡的酬报描述最终的希望,一个为神圣的拯救构建永恒的途径。但超凡的酬报有可能是一幅幻景,以此来维护信心似乎有些思危。而永恒的路径不会有假,以此来坚定信心还有什么可怕。

坚定信心,摆正神位,人即可朝向神圣无止尽地开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