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6.蔬菜泥螺性日光皮炎

 学中医书馆 2013-02-25

76.蔬菜泥螺性日光皮炎
本病是因短时间内大量进食某些蔬菜或黄泥螺,再经日光照射后发生于面、手背等暴露部位的一种光感性皮炎。主要见于农村,发病季节随各地种植、进食菜类品种的不同而异。患者以20-40岁女性为多,儿童发病亦较常见。

本病一般在日光照射后4.5小时至1-2天突然发病。皮损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肿胀,质地坚实而发亮,呈肤色或微红,好发于面部和手背。部分患者在浮肿处发生瘀点或瘀斑,甚或水疱。主觉灼痛、刺痛、发麻、绷紧或瘙痒感。病程自限性,1-2周可痊愈。

实验室检查,血液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但分类正常。

本病的发生是蔬菜或泥螺、日光照射及个体素质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致病的菜类,在南方主要是紫云英、油菜等,北方则以灰菜为主;食用黄泥螺主要是江、浙沿海一带居民。临床及实验室观察表明紫云英、油菜和泥螺均含有卟啉类光感性物质,其在体内经日光照射引起光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急性皮肤炎症表现。

防治原则为去除病因,包括暂时停食致病蔬菜或泥螺,避免日光照射及对症处理。利尿剂(如双氢克脲塞等)及泻剂对消肿有显著作用。同时用B族维生素和菸酰胺内服或注射。重症可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祖国医学中所叙述的“红花草疮”及“风毒病”可能指的就是本病。其发病主要是由于禀性不耐,皮毛腠理不密,复因多食紫云英、油菜等后,以致胃肠运化失司,热毒内生,复加日光照射,使热不得外泄,阻于肌肤而成


1.[处方名称]普济消毒丸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散邪,清热解毒,主治蔬菜-泥螺日光性皮炎,并有预防作用。


[处方组成]黄芩375克、黄连375克、银花750克、连翘750克、玄参750克、生甘草250克、牛蒡子750克、板蓝根750克、升麻375克、僵蚕375克、柴胡375克、陈皮375克、薄荷250克、白蜂蜜适量为丸,每丸净重5克.每日3-4次,每次服1丸,连服3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风毒病74例,经1个疗程治愈52例,2个疗程治愈19例,3个疗程治愈3例,未见任何副反应。


[处方来源]上海市金山县人民医院王文济。


[处方备注]本方原为李东垣之方。黄芩、黄连泻心肺之热;玄参、甘草泻火补气;连翘、薄荷、板蓝根、牛蒡子、僵蚕、银花散肿、消毒;升麻、柴胡疏散郁气。本方有清三焦湿热作用,用于风毒病可奏速效,且无任何副反应

2.[处方名称]地石化斑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凉血。主治植物—日光皮炎瘀斑期。


[处方组成]牛蒡子9克、连翘9克、玄参9克、知母9克、黄连6克、石膏30克、竹叶20克、鲜生地30克、鲜首乌30克、银花9克、白薇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若瘀斑已溃破化脓,则以外治为主,用二宝丹、九一丹及太乙膏药等,内服清燥营养汤(生地9克、当归9克、炒白芍9克、陈皮9克、知母9克、花粉9克、甘草3克、灯芯30寸)。


[疗程疗效]治疗24例,其中瘀斑期19例,17例治愈,2例发生溃烂;溃烂期5例,均治愈,平均愈合期27天。


[处方来源]江苏省昆山县玉山医院邱世成。


[处方备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银花米仁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利湿。主治植物-日光性皮炎。


[处方组成]银花15克、连翘15克、浮萍9克、蒲公英12克、薏仁米12克、车前子(包)9克、木通9克、生甘草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咳嗽、咽痛咳痰不爽加贝母、杏仁;便秘加大黄;紫斑加生地、丹皮、紫草根、赤芍;脾虚加白术、薏仁米。


[疗程疗效]临床应用疗效明显。


[处方来源]北京市中医医院赵炳南。


[处方备注]本方为老中医赵炳南先生验方。赵氏认为本方主要用于植物-日光性皮炎早期,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体现“急者治其标”,而后则根据其兼证“缓者治其本”。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4.[处方名称]菊花荆防饮


[功能主治]功能祛风达邪。主治植物-日光性皮炎漫肿期。


[处方组成]菊花9克、羌活9克、僵蚕9克、荆芥6克、防风9克、薄荷3克、川芎5克、浮萍5克、桑叶6克、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36例,除2例发展至瘀斑期外,其余34例均于3-5天内治愈。


[处方来源]江苏省昆山县玉林医院邱世成。


[处方备注]邱氏认为本病辨证虽属阳属热,而脉象则为沉为迟,脉症显然不合,从疗效考察,治疗本病以舍脉从症较为恰当。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