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

 崆峒山人 2013-02-26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一篇: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  

2013-01-28 11:34:5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一篇: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

【原文】: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三篇:花繁柳密处,风狂雨急时  

2013-01-30 08:57:0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三篇:花繁柳密处,风狂雨急时

【原文】: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解说】:不为花繁柳密的美景所蒙蔽,才能展示出非凡的才干;在狂风骤雨中能站稳脚跟,才能表现出做人的坚定。

【点评】:古语说:“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意思是说君子在没有人的时候也不做坏事。孟德斯鸠也说过:“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君子在独处的时候尚不苟且,事到当头更是担起重任。不是平日里口头说说,而是在紧急关头拿出行动。这其实是更大的考验,人们都说“君子固穷”,而真正生活贫困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像自己说过的那样“固穷”呢?成大事者不会把信念整天挂在嘴上,而是深埋于心中。当机遇或者考验来临的时候,也是沉默地迎上去,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四篇:无经世之事业,无出世之襟期

  平,贤愚共享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解说】:将美与丑分得太清,就无法与外界相契合;将贤与愚分得太明,就无法与人相亲近。内心必须精明,而处世却要忠厚,使美丑能够平和,贤愚都有益处,这才是天生的品德气量。

【点评】:人要精明,但精明不可外露。美丑贤愚,即使心里分得很明白,也不能毫不掩饰,尽数表露出来。应该学学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装装傻,事情也许就更好对付。世界不是完美的,有美好的东西,也有丑陋的东西。喜欢美好的,厌恶丑陋的,固然是人之常情,但若喜欢到了非如此不可,厌恶到了丝毫不能共处,就会给生活带来无尽的麻烦。人有贤愚之别,但对待中也不可过于分别,不论别人是否能干,是否聪明,交往中都应该给予一定的尊重,这样既体现了自己的修养,又能避免他人的怨恨。智者教导人说:“人如古钱,外圆内方。”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二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二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013-01-29 10:26:5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二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原文】: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

【解说】:不一定非要挑选没有坏邻居的地方居住,不一定非要避开有劣行朋友的聚会,只要能够把握好自我,也能从恶邻与劣友身上学习到又用的东西。

【点评】:据《列女传》记载,昔孟子少时父丧,母仉氏守节,居住 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噼踊痛哭之事。孟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近于屠,孟子为买卖宰杀之事。孟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复徙舍于学官之傍,其嬉游乃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矣。”中国有句古话说:“非宅是卜,唯邻是卜。”古人十分注意选择邻居,有“买邻”一说。其实,换个角度看,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人自身的修养。古人说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周围的环境即使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可以注意其中的不足,以提醒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何尝不是另一种收获。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三篇:花繁柳密处,风狂雨急时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三篇:花繁柳密处,风狂雨急时  

2013-01-30 08:57:0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三篇:花繁柳密处,风狂雨急时

【原文】: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解说】:不为花繁柳密的美景所蒙蔽,才能展示出非凡的才干;在狂风骤雨中能站稳脚跟,才能表现出做人的坚定。

【点评】:古语说:“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意思是说君子在没有人的时候也不做坏事。孟德斯鸠也说过:“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君子在独处的时候尚不苟且,事到当头更是担起重任。不是平日里口头说说,而是在紧急关头拿出行动。这其实是更大的考验,人们都说“君子固穷”,而真正生活贫困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像自己说过的那样“固穷”呢?成大事者不会把信念整天挂在嘴上,而是深埋于心中。当机遇或者考验来临的时候,也是沉默地迎上去,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四篇:无经世之事业,无出世之襟期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四篇:无经世之事业,无出世之襟期  

2013-01-31 11:38:0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四篇:无经世之事业,无出世之襟期

【原文】:宇宙内事,要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解说】:对世间的事,要做到既能承担重任,又善于自我摆脱。不敢承担重任,无法成就大事业;不自我摆脱,就没有看破世事的气度。

【点评】:出世入世,一直是古代知识分子挥之不去的情结。在很多有志之士那里,这个情结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矛盾,毕竟,出世之清淡与人世之经营表面上的确是相抵触的,很多人就在这个矛盾中痛苦徘徊。其实,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看,出世入世并非两相抵触的矛与盾,从本质上说它们是统一的。何谓出世入世?都是相对于它们的对立面而言,失去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不能存在。出世,是在入世的基础上,洞察世事人情之后的睿智;入世,是在出世情怀之上的入世,否则就不能明智地待人处世,甚至会跌入世俗欲望的旋窝。故出世入世,最关键的在于“拿得起,放得下”的心态,如此就可以出入自由。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五篇:无事如有事,有事如无事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五篇:无事如有事,有事如无事  

2013-02-04 09:26:2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五篇:无事如有事,有事如无事

【原文】:无事如有事,时提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

【解说】:对无事时要像有事发生那样,时时加以提防,这样才能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在有事时要像无事时那样,时时保持镇静,这样才能消除已经发生的危险。

【点评】:《尚书·说命中》记载:“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个时刻都在变化的世界,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必须为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加以准备,事到临头才不会手足无措,这就是“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如《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所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当变故发生的时候,也无须慌乱,而应当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保持镇静,不要被突发事件打乱阵脚,才能从容不迫地分析事情,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六篇:山林气味,廊庙经纶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六篇:山林气味,廊庙经纶  

2013-02-05 10:20:1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六篇:山林气味,廊庙经纶

【原文】:居轩冕之中,要有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常怀廊庙的经纶。

【解说】:身居高官之位,要有删减隐士清高;闲居山野之间者,常有理国家的韬略。

【点评】:古人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正表达了古代知识分子出世入世的矛盾情绪。知识分子的理想是辅佐明君治理天下,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这是“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此同时又受老庄的影响,向往着归隐田园的悠闲生活,如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逢乱世,高洁的君子不愿于世俗同流合污,宁愿隐居山林,但并不滑向空虚消极,心中仍牵挂这社稷百姓,虽然不能有具体的作为,仍不失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君子。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七篇:是技皆可成名,片技足立天下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七篇:是技皆可成名,片技足立天下  

2013-02-06 13:40:4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七篇:是技皆可成名,片技足立天下

【原文】:是技皆可成名天下,惟无技之人最苦;片技即是足立天下,惟多技之人最苦。

【解说】:只要有技艺就能扬名天下,只有无技艺的人最为痛苦;只要有一技之长便能够自立,但是拥有多种技艺的人活得最为辛苦。

【点评】:人在社会上谋生,总需要一定的谋生手段。无论是哪一门专长,只要你钻研的深刻,掌握的牢靠,都能在天下谋一立足之地。俗话所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那种无一技所长的人生活起来就比较艰辛。一个人只要掌握一门专长,就能够自食其力了。有些人身兼数长,却或者忙碌不堪,或者碌碌无为。因为有的人真正有天赋,聪颖过人,能力出众,但也因此压到肩头的负担较多。所谓能者多劳,但这就使自己过于辛苦,无法享受生活的轻松。另一种人是样样都懂,却样样不精。说起什么都能如数家珍,但又不足以付诸实践,于是这里忙一下,那里忙一下,看起来不亦乐乎,却没有获得任何成就。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八篇:己情不可纵,人情不可拂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八篇:己情不可纵,人情不可拂  

2013-02-07 10:03:5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八篇:己情不可纵,人情不可拂

【原文】:己情不可纵,当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当用顺之法制之,其道在一恕字。

【解说】:对自己的感情不能放纵,要用控制的方法来解决,其关键之处在于“忍”。对他人的感情不可拂逆,要用顺应的方法来解决,其关键之处在于“恕”。

【点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不能约束自己的情欲,就只能陷入欲望的泥潭,沦为欲望的奴隶。要控制自己的情欲,方法就是“忍”。这个“忍”不是“忍受”、“忍耐”,而是“坚忍”。对于自己过分的、不合理的欲望就要加以约束、压制,其实这就是磨练自己的意志,要面对诱惑而不为所动。人是社会的动物,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接触,发生关系,彼此之间都会有所帮助有所要求。对于旁人的要求,不能全部拒绝。乐于助人本就是美德之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旁人需要你的帮助,你也会需要旁人的帮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也许有些要求看起来有些过分,这时候就要将心比心,以宽厚包容的心态去考察对方。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九篇:随遇而安,清闲自有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九篇:随遇而安,清闲自有  

2013-02-08 10:13:59|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九篇:随遇而安,清闲自有

【原文】:人言天不禁人富贵,而禁人清闲,人自不闲耳。若能随遇而安,不图将来 ,不追既往,不蔽目前,何不清闲之有?

【解说】:人们常说老天爷并不禁止人去追求荣华富贵,但却禁止人过清闲的日子,实际上这只是人本身不愿意清闲罢了。如果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自得其乐,不为将来惨淡经营,不对过去追悔沮丧,也不被眼前的功名利禄所引诱,那么生活怎么会不清闲呢?

【点评】:何谓“闲”?不是无所事事,也不是百无聊赖,而是看尽繁华阅尽沧桑之后内心的平静于从容,是在任何波动中都能把握住自己,在任何考验面前都能平衡心态,是勘透人情世故之后的达观,是洞穿人生百态之后的怜悯。所以那些忙碌不堪的人,并不是上天让他忙碌,而是自己尚没能放下执着。超越世间各种诱惑,心不能闲,人又怎么真正感受 到“清闲”呢?若是对人生莫测有着笃定的自信,“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那么遭遇再大的波折,也不会波动自己的心灵,这才是真正的“清闲”。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十篇:了心自了事,逃世不逃名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十篇:了心自了事,逃世不逃名  

2013-02-16 09:49:0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十篇:了心自了事,逃世不逃名

【原文】:了心自了事,犹根罢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还集。

【解说】:要将心思了断才能将事情了断,就好像连根拔下的野草无法复生;逃避世事而不忘名利,就好像腥气犹存仍然会招来小虫。

【点评】:了断一件事情并不是看这事情本身是否结束,而要看这事情的起因是否泯灭。如果心中的欲念没有平息,那么一旦遇到合适的时机,这事情本身就如春草再次蠢蠢欲动了。就像一间屋子,看起来很平静很安全,其实屋里的煤气已经泄漏,只要一点小火星,整间屋子就会被燃烧。内心的欲望就像空气中的煤气,想要真正了断某事,只有 先了断内心的欲望。抽空屋里的煤气,即使有小火星闪现,也造不成什么损害了。古人以隐居山林来逃避权势,而有些人却是借着隐居的名号来追逐功名,那些企图走“终南捷径”的人对名声权势的渴望,就像鱼腥会招来蚊蚋一样,只能遭到君子的鄙视。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十一篇:出世方能入世,入世方能出世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 第十一篇:出世方能入世,入世方能出世  

2013-02-17 11:32:0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十一篇:出世方能入世,入世方能出世

【原文】: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解说】:只要能够超越人生者,才能把握人生,否则就无法适应人生,只有把握人生者,才能超越人生,否则就无法享受人生。

【点评】:唐朝马祖禅师早年修行的时候执着于坐禅,南岳禅师就在他旁边磨砖。马祖问他说:“你磨砖做什么?”南岳说:“做镜子。”马祖又问他:“磨砖如何能做镜子?”南岳回答道:“坐禅又怎么能成佛?”马祖于是恍然大悟。学佛不能执着形式,而应重视内心的修持。禅意不在枯坐蒲团,而在内心的感悟。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出世入世就好像一个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而不能分割。只有入世才能深刻地体察、明白世情,若非彻底勘透世情,哪里来出世的超越?而出世者必是懂得入世之人,出世是勘破世事人情,而又能以怜悯的情怀关照尘世,否则就不叫出世,而是空虚。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十二篇:人生莫如闲,人生莫如清。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十二篇:人生莫如闲,人生莫如清  

2013-02-18 09:36:3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十二篇:人生莫如闲,人生莫如清

【原文】: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

【解说】:在人生中,没有比闲逸更好的事情,但是太闲逸反而会生出恶意;在人生中,没有比清廉更好的品德,但是太清廉反而显得做作。

【点评】:生活中的悠闲时光是十分珍贵的,我们努力工作打拼生活,目的之一就是能够更好的享受悠闲。但是,一个人太过悠闲,逐渐就会好逸恶劳。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一个人应当把心思放到需要自己去做的什么事情上。”时光是无情的,虽然过往的岁月中有诸多回忆,但人却不能停下脚步,古人云:“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流年似水,应当脚踏实地地做点事情,工作完成之后的悠闲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悠闲。清高是一种美德,它代表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人云亦云,能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但是也有句古话说:“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点于缺点,对于旁人的缺点应当包容而不是挑剔,这才是智者所为。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十三篇: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十三篇: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  

2013-02-19 09:27:3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十三篇: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

【原文】: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处巧若拙,处明若晦,处动若静。

【解说】:处理世事能够脱俗便是奇人,能够避免同流合污便是廉者。当处理需要技巧的事情时,要表现得有些笨拙;当处于显眼之地时要善于隐藏;当出于动荡的环境中时,要像处在平静的环境中一样。

【点评】:何谓超凡脱俗?即不以世俗的价值标准去衡量事物,而是有自己独具个性的见解。何谓洁身自好?即不人云亦云,即使是大家普遍认可的事情,如果不符合道德标准,也决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钻营。君子为人处世当有自己的准则,即使身处乱世,也仍然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如果社会风气堕落,不妨韬光养晦,而不要锋芒毕露。即使自己已有能力圆满地解决问题,也要表现地笨拙一些;即使有扬名的机遇也应保持低调,以免嫉妒的小人暗中算计。虽然生逢乱世,但只要自己的内心存有坚定的信念,又何必在意身外的动荡呢?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十四篇:君子尽心利济,即此便是立命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十四篇:君子尽心利济,即此便是立命  

2013-02-20 09:29:45|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十四篇:君子尽心利济,即此便是立命

【原文】:士君子尽心利济,使海内少他不得,则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解说】:读书人应该尽力去帮助别人,使世界上不能没有他,那么上天自然也离不开他,这样就是实现了读书人的自我价值。

【点评】:这个世界上几十亿人都在为生活奔波,或许觉得少了哪一个这世界都照常运转,对我们的生活并不会有什么影响。的确,单个人是非常渺小的,很多人默默地生,默默地死,似乎对于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重大意义,然而历史正是由无数个人所累积,正如艾普利亚所说:“人就个人而言终有一死,就整体而言则是不朽的。”所以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因为“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如此。”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十五篇:混迹尘中,高视物外

《小窗幽记》第二卷:处世篇第十五篇:混迹尘中,高视物外  

2013-02-22 16:06:5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小窗幽记》

第二卷:处世篇

第十五篇:混迹尘中,高视物外

【原文】:混迹尘中,高视物外;陶情杯酒,寄兴篇咏;藏名一时,尚友千古。

【解说】:生存于尘世中,志向高远不为物累;借杯酒以陶情,将兴致寄托于歌咏;崇尚古代贤人,不与世人争名利。

【点评】:红尘中人忙忙碌碌,而所追求的不过是财富名声这些身外之物,甚至还会变成枷锁禁锢了自己。辛辛苦苦地谋求到手,却不能让自己快乐幸福地生活,这样忙碌而盲目的生命意义何在?人当存有远大的志向,“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目标所在,但又不能让自己被所谓的“志”所拘泥,行为物役,即使达到目标,也已然失却了奋斗的意义。陶冶情操的好方法不外乎读古人书、揣古人情,感受历史之厚重,饮酒品茶,体会生命之悠闲,吟诗作文,表达自己的感情思想。这样生活在红尘之中,却持有一颗不为红尘所染的心灵,可谓超然物外了。

接下来请欣赏《小窗幽记》第三卷:知人篇:第一篇:

看担当襟度,看涵养识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