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不愿意在一座城市里面独享一座花园,就像是回忆起来多年之前的童年,所有的柳暗花明,最后通通的走向一个绝境。然后,上天向你伸出手,给你一座园林。 这个园林在苏州,有老人还习惯称它是做“渔隐”,有旧时园主想要浪迹天涯、退隐江湖之意;有更多的人叫它是做“网师园”,因着先前的主人为报一位名叫王思渔夫的恩情,便取王思的谐音,化作网师,留后人共享。 在苏州,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人气的园林。 这园林有西园,轩西侧有套轩,原是著名画家张大千及其兄弟张善子的画室,张氏兄弟曾养幼虎。不知道是缘分还是什么,隔窗望去的石头,竟仿佛二张所爱的小虎,昂首向天的样子,每每目光触及,总是不免潸然泪下。 网师园的保存极好,就连假山叠嶂,都能印出极好的光景。它旧时是宋代藏书家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后来历经几任园主,都是书香门第,墨香味极重,可能正是因着这么满屋子的书卷,这个园林,总让人觉得,太真实了。真实的不像是你来逛它,真实的像是,亿万个光年里,你做梦、你等的、你爱透了的,就是这么一座,属于你的,哪怕只有一刻的小园。 想想多少年前,你的灵魂可能曾经做过依偎,在这座园林。你看书倦了,便可斜靠在床枕上,看远处花影倚墙,峰峦当窗,墙上的竹林图清清幽幽,却又仿佛可以看见射鸭廊旁,孩童的嬉笑怒骂。眼前所见之景和耳畔所听之音,伴着流水荡荡漾漾,醉了罢,醉了也不想这是今朝。旧时园主的生活一吸一呼之间,都在这园子里了。这院子里没有那么多的惊天动地,这院子有的,就是园主爱书爱生活的痕迹。这满院子最好的不是享誉国际的建筑群,不是苏州最有名的门墙,这园子让人爱不释手的所有理由,最重要的,还是旧时主人的生活态度。这态度让你站在琴室旁,明明无人弹琴,你却有听琴之效。不急不躁,慢慢的,静享人生的安稳,这就是网师,这就是渔隐,这就是花园。有人必定会爱极了这网师园的小心思和它的小美好。比起建功立业,这个小家,曾经主人,淡泊名利,好像,更适合像这样,行走行倦了的人,驻脚休息。给你一碗清茶,依一个苏州的雨后,看雨水在网师园屋檐下打下的幕帘,生生死死的静就在这了,不夸张,真的。 这网师园,爱人思人,爱虎思虎,整个世间都完美成了一副最好的时光图。 晚上暮色垂帘,更是仪态万千。你看那花灯亮起,那水面上粼粼波光,此时此地,听一只小曲吧。 论谁都不会相信,你可以婉拒这样盛装的夜晚。 这样静这样美的夜,在苏州,在网师园。也许叫它“夜夜夜花园”。这样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