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我走 | 寻找藏在网师园的一段故事

 Star_dawn 2018-04-02

  苏州现存的私家园林中,我以为水平最高的就是拙政园,留园和网师园了。

  网师园的特点就是玲珑精致,它占地仅八亩,真可谓螺蛳壳里做道场了。它的所有建筑都以园中那一方池塘为中心,但精巧的布局使游客没有局促之感,典雅的亭阁处处展示着苏州园林的俊逸。

  以前只知道它是苏州唯一开放夜花园的园林,在这里,听评弹,赏明月。不去也罢,但凡进入这个精致小巧的花园,就会被她某种气质迷恋住。

  网师园总体格局上,东园为住宅区,有轿厅、大厅、内厅三进高敞的屋宇,西部是书斋小园,主要的山水景色都集中在中部,是游览欣赏的主要区域,习惯上将中部称为大园。

  万卷堂

  网师园朝西迈进,便见一处独立的庭院,此处为南宋园主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面宽五间,书屋旧时为园主藏书读书处,楼上为“读画楼”。

  “万卷堂”前的砖雕门楼雕刻精致,饱经沧桑300余年后仍然古雅清新,完好无损,精美绝伦,享有“江南第一门楼”的盛誉。

  五峰书屋

  和万卷堂书屋相对的天井,东西方向较宽,前为“撷秀楼”北墙,造园者以高墙为粉本,叠放了一座造型奇特的湖石假山,险峻秀丽。

  主人借用“五峰”给这处书屋题名为“五峰书屋”,这里也是一处相对独立的庭院。

  殿春簃

  园内西北角有一座典型明代风格的殿春簃小院,整座小院,沿袭了网师园一以贯之的简约、洁净之风,其设计思路颇多可圈可点之处,比较突出的是一大一小两个对比。

  整座小院被主体建筑分隔为南北两个空间,北部为小小一方天井,而南部则为宽敞的主庭院。南北两个空间在大小、明暗、开合、虚实上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

  不仅如此,它于1980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首例蓝本,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落户,取名“明轩”。

  历史上园主大多为文人雅士,且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近现代的画家张善子,张大千兄弟亦曾借住此园一段时间。

  网师园不仅住过很多人,还住过一只老虎。

  据说,老虎当时很自由,平时就在园子里走来走去。有客人来了它会去迎一迎,走的时候还要送一送。想想都有点后怕,但老虎的主人说了:不要紧,我们家老虎不咬人。

  那么,老虎的主人是谁?

  答:张善孖(也写做张善子)。

  这个名字你可能有点陌生,但我一说他弟弟的名字,你就知道了 —— 著名的国画大师张大千,与齐白石齐名,当时有“南张北齐”的美称。

  张善孖也是一位画家,他有个特别的爱好,专门喜欢画老虎。

  为何有如此爱好?其实是跟张善孖身处的那个年代有关。那时候国家积弱,内忧外患,张善孖希望国家富强,像老虎一样勇猛。

  上个世纪30年代,他从日本学成归来,在重庆街头卖画为生。张善孖画了一只老虎,标价1200元。本来想打个价格噱头,没想到来看的人都不买账,纷纷表示:这画的甚东西,不像啊!

  为了画好老虎,张善孖干脆就买了一只,天天观察和琢磨。久而久之,他画虎画得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

  1932年,国民党将领郝梦龄将军在贵州捕获两只幼虎,决定送给张善孖。途中,一只虎仔病死了,张善孖心疼得不行,赶紧前往汉口迎接。回来的时候,火车和船都不敢带老虎,张善孖只好搭何应钦运军火的船到南京,然后抱着小虎在行李箱里从南京到苏州。

  随后几年,网师园就成了小虎的家。小虎和张大千、张善孖,还有叶恭绰一起,在园林西北方向的殿春簃住了下来,并且得了个小名“虎儿”。

  据说,虎儿很喜欢吃宵夜,要吃一二十个生鸡蛋。晚上饿的时候,它会跑到张善孖的床头,把脑袋探进去,喊他起来做。除此以外,当时若跟张氏兄弟学画,拜师的时候得连同虎儿一起拜,足见张善孖对它的宠爱。

  抗日战争时期,张善孖一家为躲避战乱离开苏州,把虎儿托付给弟子吴子京照看。后来吴子京也避难暂离苏州,怕虎儿走失,于是将它锁在了笼子里。几天后回来看,虎儿已经吃光了余粮,饿死了。张善孖听到消息悲痛不已。

  至今在网师园都还能看见张氏兄弟为虎儿立的墓碑,不知你是否留意过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