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眩晕症的症状

 护法使者 2013-02-27

眩晕症主要表现有哪些

www. | 发布: 2011-05-16 | 编辑: 小慧 | 来源: 女人伊甸园 | [点击收藏本文]

眩晕症主要表现有哪些

眩晕症的症状

  ①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该病是引起眩晕的最常见疾病(约占眩晕患者的20%),可分为3种类型,即后半规管性BPPV、水平性和前半规管性BPPV、水平半规管中的囊石病,但绝大多数属于后半规管性(占所有BPPV的80%以上)。

  A.后半规管性BPPV:患者常在头部位置改变,如在起床、卧床时或仰头时出现瞬间发作性眩晕,持续约几秒钟(一般不超过10s),当头部从动态恢复到某一固定位时眩晕迅即消失。故多数患者对头位的变动有一种恐惧心理,起、卧床时可呈电影慢镜头似的分段逐渐缓慢进行,借以减轻眩晕。Hallpike位置性试验时多数患者可诱发突发性眩晕和旋转性眼震(称位置性眼震),眼震方向朝头所偏方向(低的耳朵一侧),并与患侧相一致。

  本病为内耳耳石器病变,头颅外伤、耳病、老年、噪音性损伤或用链霉素等可使耳石变性,变性和破碎的耳石碎屑在半规管内因头位变动和在重力的作用下而移位,引起内淋巴流动而激活后半规管的毛细胞受体,从而诱发眩晕和眼球震颤。该病经治疗预后良好,但后期易复发,平均随访18个月以后约1/3的患者复发。

  B.水平性和前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除后半规管外,现已逐渐认识到水平半规管或前半规管亦偶可引起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这种变异型的症状亦可由半规管内活动的耳石碎屑所致。患者既可以是以该种少见类型首次发病,更多是继发于后半规管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做体位疗法之后的并发症。诊断水平性半规管位置性眩晕时,嘱患者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时可迅速诱发出(无潜伏期)水平性眼震,眼震方向是朝向偏头时耳朵低的一侧,持续30~60s。

  C.水平半规管中的囊石病(intracapsular lithiasis):此类患者均有后半规管位置性眩晕的病史,临床表现为无论头偏向哪侧均出现位置性眩晕,伴持续水平性眼震,方向朝转头后耳朵位置较高的一侧。症状持续数天后缓解,即可自发缓解或在体位疗法治疗后缓解。目前认为附着在水平半规管上的碎屑是最可能的致病原因。尚无特别的治疗方法,但头部的震动和摇头锻炼可能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