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沉淀安静人生

 芦苇片语馆藏 2013-02-27

读书沉淀安静人生【原创】

(2012-12-16 07:02:51)刘建始

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先了解书的大体意思,也就是书的思想。但是书读多了,逐渐明白了解词、赏句、把握谋篇布局的用法。到能够写好作文时,更觉得读书的好处,啖蔗后甘,浸泡习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任凭人间噪杂,随便市井浮躁,我不温不火,一杯清茶,一册书卷,茶韵袅袅,书香氤氲,叫人陶醉,使人安静,忘了凡间的世俗,远离风霜雨雪,仿佛进入世外桃源,读书沉淀安静人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多年未见的老同事,过去我们曾经在一起工作,后因工作调动,各奔东西。当时,我们都喜欢读书,也常在一起探讨读书的体会,其乐融融。而今见面,一阵寒暄后,我又提起读书的话题,老同事诧异地看着我,竟然一脸“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表情,他惊讶地问我:“你还读书呢,现在谁还读书呀!”我一下子懵了,不知说什么好了,不禁陷入沉思:“对呀,原本正常的事情不正常了,不正常的事情倒正常了。”难道我不合时宜了?

确实现在读书之人大有减少趋势,人们都陷入浮躁之中,缺少内心的安静。

诗人有云:“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是宝石,晶莹透亮。”

读者又曰:“沉潜书海的人,总以为书本是源泉,沁人心脾。”

读书没有错,人的追求不同,活法也不同,我恐怕终生离不了书的。当我疲劳之时,拿起书,会忘了一切,灵魂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优美的方块字荡涤掉灵魂中的躁气,让心境趋于安宁,在书海中寻找到理想的港湾,使心灵得以修养生息,身心不再疲惫。

教书的人必须读书,不读书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难以面对学生。

每当我诵读元代翁森的《四时读书乐》时,总有不同的感觉。这是一首歌咏读书情趣的旧诗,劝导人们随时随地都要去读书,并能获取快乐。读这首诗,心中总会涌现出一幅幅动人的读书画面,春夏秋冬四季连接,风景宜人,让人明目,使人愉悦。但是真正能做到随时随地读书,难矣!对古人来说不是难事,而对今人却是难事。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需要我们读书人传承!

中国书海浩瀚无穷,经典汗牛充栋,但还是要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读文学类、专业类和人文类,从这三类书中,各掬起一瓢水,去浇灌我的心田,使灵魂得到滋润。每当沉浸于书本之中,我仿佛走在蓝蓝的天空下、青青的草地上、茂密的森林中,感受大自然中的溪流欢唱、鸟叫虫吟。在书境中,我仰望星空,弹奏琴弦,唱响生命之歌。

每每小酌之后抑或进入梦乡,我觉得时光倒流,仿佛走进浩瀚的优秀历史文化长河之中,且行且吟,在辉煌灿烂的语言文字宫殿中俯拾先贤圣哲的精华。

读诸子百家,感受孔老夫子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洒脱和对春天的热爱情感;和庄子共同“乘物以游心”,感悟人生哲学的奥妙境界;从“孟子三乐”中体会快乐人生的真谛,家庭平安乃能无忧,问心无愧方才安宁,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则是享受,一个人如能获此三者,快乐自会如同清泉汩汩流淌,常伴左右。中国圣贤叫我明白了“中国有天道、人道、中道,不可忘祖,不可妄自菲薄”。

背诵唐诗宋词,感觉如同走进了辉煌和典雅的境界。唐诗辉煌,派生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一批卓越的诗人。浪漫也好,现实也好,唐诗以情感人,正如陆机所云“诗缘情”,其实是以特殊的“感觉”作为传导去打动读者。宋词典雅,形成了豪放与婉约两大流派;诞生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等一批具有特点的词人;宋词和元曲争奇,与唐诗斗艳,更加姹紫嫣红,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钻研明清笔记和小说,其中不乏珍品,从传统经典、唐诗宋词、乐府中汲取营养,从独特的视角,书写历史人物以及政治事件,反映社会生活。让我更好地了解历史面目,正视现实生活,增长人生智慧。

且行且吟,且走且读,从传统文化中走出来,我走进自己的专业——教育工作。我如同进入一片茂盛的大森林,仔细观看,没有一棵相同的树木,每一位学生如同一棵棵独特的树苗,每一位学生又是一本本美丽而独特的书,有着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成长环境,每一位学生又是一个不同的多元体。因此,读学生这本书,要用心,用真诚,用关爱,去尊重他们,对于学生这本书,要发自内心去读,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能随便指责,要读出感情,用成长的眼光去看学生,发展学生。

关注学生同时,教学理论的书当然要读了,尤其语文专业的书必须读一点。

在书海里行走,不能不读人文方面的书籍。应该说,人文的书读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因为人文的书包括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问题,虽然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能帮我思考一些问题,确实能增长智慧,。

我没有太多的业余爱好,倒有一些闲暇的时间,基本用在读书上,倒也自得其乐。书读多了,就能尝到甜头,写点什么也不费劲。阅读和写作会伴随人的一生,应该说阅读和写作是人的胜任力的一部分。

我的观念是读书要用心读,能真正读进去,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切忌浮躁和功利。其实学生也喜欢爱读书的教师,在和学生座谈过程中,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学生说:“喜欢最像语文老师的数学老师。”可想而知,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应该是喜欢读书的人,知识丰富的人,有理性思考的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读自乐,读书沉淀安静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