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雄守雌:老子的人生智慧

 另一种平静宋霞 2013-02-27
知雄守雌:老子的人生智慧 - 阳光思维 - 世界不缺美丽.只是缺乏发现

老子的人生主张是“知其雄,守其雌”、“ 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荣,守其辱”。先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上,做最坏的打算,立定脚跟,再图进取。他反对强攻硬取,“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真正的强者乃是先立足于“柔”的,“守柔曰强”。所以,先秦学术界即有“老聃贵柔”的说法(见《吕氏春秋.不仁》),近年来却被一位所谓的“国学大师”不由分说的将“清”栽到他头上,并且报送了联合国,岂不冤乎枉哉!大概这位大师真地认为老聃就是“三清”中的“太上老君”这位神仙祖师了。

立足于“柔”,不以力取,“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最后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依然是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人生中的体现。老子认为,最能说明这一道理的是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它滋润万物,甘就低处,不与万物相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所以不会有什么差错,谁也不会危害它。

这些话看起来似乎有阴谋诡计的味道,事实上也有不少古人坚持认为老子乃阴谋诡计的祖师爷,他们拿出的最有力的证据,正是这些话,当然还包括“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等等。而在古代的政治斗争中,这些东西也确实被演绎得炉火纯青,汉代的陈平周勃、明代的徐阶都是运用这些手段的高手,陈平策划的铲除吕氏集团的政变和徐阶主谋的扳倒严嵩的斗争即是典型的案例。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继任者惠帝虽然仁慈,但软弱无能,大权就落在了他那心狠手辣的母亲吕后手中。为打击报复曾经和她争风吃醋的情敌及情敌的儿子,吕后在掌权伊始就大搞清算运动,刘氏诸王也相继倒了大霉。尤其是汉高祖最为钟爱的赵王如意及其母戚夫人,一度严重威胁到惠帝太子的地位,更为吕后恨之入骨。妒忌使人发狂,仇恨更使得这位本来人性就稀缺的女人变得无比变态,她先是不顾惠帝的苦苦反对,将年少的赵王如意毒死,又丧心病狂地将戚夫人斩去四肢、挖掉双眼,并饮以哑药,割去舌头,熏聋双耳,扔到厕所中,唤为“人彘”。接着,吕后抛弃高祖“非刘氏不得王”的誓约,把自己的娘家兄弟子侄全部封王,又相继害死了高祖的两个儿子赵幽王刘友和梁王刘恢。吕后的倒行逆施自然会激起高祖元老大臣们的反抗,周昌、王陵一个个挺起脖子,面折廷争,与吕后大吵大闹,结果相继被吕后扔到冷板凳上晾了起来,不几年就郁闷死了。深谙老子“知雄守雌”、“以柔克刚”之道的陈平、周勃见势不妙,立刻变得面团一般,任由吕后捏个圆捏个扁,极力对吕后拍马逢迎。被迷惑的吕后渐渐对二人放松了警惕,更加肆无忌惮,折腾得天怨人烦,人心尽失。

跋扈成性的吕后也难逃自然规律,于公元前180年一命呜呼,吕氏集团失去靠山后,乱成一锅粥,失去了主心骨。陈平、周勃见时机已到,在陈平策划下,由周勃骗得印符,潜入北军中,大吼一声:“为刘氏者右袒!”北军将士早已对恶贯满盈的吕氏集团深恶痛绝,听得周勃这一声怒吼,齐刷刷的扒掉右臂的衣服,跟着周勃赤着膀子冲进宫中,发动政变,将吕氏集团全部铲除。陈平、周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看到周昌、王陵以力强争不可能取得理想结果的情况下,改变策略,避其锋芒,隐忍以待,以假象麻痹吕后,促使吕氏集团的势力恶性膨胀、尽失人心,然后乘火打劫,一击致命。不失为以柔克刚的经典案例。

与此相似的是明代徐阶扳倒严嵩的案例。著名的权奸严嵩在嘉靖朝中期可谓权倾朝野、一手遮天。此人虽然得君有道,却治国无术,更兼私德败坏,贪赃枉法,无恶不作,对待异己心狠手辣,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大明帝国在他的掌舵之下危机四伏。但晏处深宫、三十多年不上朝的嘉靖帝却只信他一个,这给了严嵩上下其手操控朝政留足了空间。严嵩祸国殃民的行为为许多政治的官员所不容,他们慷慨激昂、大义凛然地与之做了坚决的斗争,其中沈炼和杨继盛就是代表。可惜,他们的忠肝义胆只能感动除嘉靖帝之外的人,于是等待他们的只能是严嵩的反攻倒算,全被严嵩设计害死。此时,人们把目光都集中在徐阶身上,希望他站出来,做反对派的领袖,为倒严派撑腰。然而,位居次辅的徐阶让人们失望了,他在严嵩面前甘词媚语,无比温顺。对严嵩的专权跋扈,他也一让再让,成了名副其实的伴食中书。甚至面对自己的学生杨继盛被严嵩设计害死这件事,他也没有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徐阶的柔道一步步把严嵩架上火炉,老奸巨猾的严嵩以为徐阶真的不足为,父子俩也更加肆无忌惮,他们的专擅朝政渐渐引起嘉靖帝的猜忌。嘉靖帝的信任是严嵩跋扈的最大资本,徐阶见火候已到,与道士蓝道行、御史邹应龙一唱一和,里应外合,就势扳倒了严嵩,并将严世蕃送进了鬼门关。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之道的关键就在于曲径通幽,“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以妥协退让麻痹迷惑对手,使对手在恶性膨胀中一步步被架上火炉,从而乘火打劫,一击致命。这就要求人们要有长远的目光,不计眼前得失,隐忍以待,不可急于求成。“反者道之动”,这个“返”也需要一定的周期,甚至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过,话又说回来,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注:  本文转载自水浒员外郎《知雄守雌:老子的人生智慧》

文章将由浙江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欢迎博友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