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五行在脉学中的应用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3-02-27

经 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天地万物,何曾离得阴阳。故在脉学里,离开了阴阳学说,就无法展开讨论。《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此垂训后学诊脉辨阴阳之必要。脉象别阴阳之法,以部位辨之,寸为阳,尺为阴。浮为阳,沉为阴。以脉势辨之,大数浮动 滑等为阳,沉涩弱弦微等属阴。成无己谓大于快于平脉者为阳,小于慢于平脉者为阴。凡阴阳合和则脉平。阴阳偏胜则脉必然有太过不及之偏。阴阳偏胜之初,其脉 或大或小,或迟或数,偏甚者或结或促。阴阳相搏,其脉为动。凡阴病见阳脉,谓邪由里达表,预后较佳;阳病见阴脉,谓邪由表入里,多预后不良。唯阳病见阳 脉,阴病见阴脉,谓之脉证相应。故《内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

 

五行者,即金、木、水、火、土。昔贤以此五种物质,用取类比象的方法,以功能属性配之以人体各部分功能的关系,用以推断疾病之产生、变化,诊断用药。行者,行动之意。谓此五者相互生、克、制、化,循环不已。

 

五行在自然界里,将春、夏、长夏、秋、冬之

五季配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

五方配东木,南火,中土,   西金,北水。

五气配风木,暑火,湿土,   燥金,寒水。

五化配木生,火长,土化,   金收,水藏。

五色配青木,赤火,黄土,   白金,黑水。

五味配酸木,苦火,甘土,  辛金,咸水。

人体五脏配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六腑配胆木,小肠火,胃土,大肠金,膀胱水。

五官配目木,舌火,口土,鼻金,耳水。

形体配筋木,脉火,肉土,皮金,骨水。

情志配怒木,喜火,思土,悲金,恐水。

五声配呼木,笑火,歌土,哭金,呻水。

脉象配弦木,洪火,缓土,浮金,沉水。

 

在自然界里,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循环无端。风暑燥寒,周而复始。故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顺时而变。在自然界里,有非其时而有其气者,有应至而不至者,有至而太过者,是以风不调,雨不顺。影响到人体,故人亦有非其时而有其脉者。

 

五脏相生,生者乃资生、助长、促进之意。其顺序是: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肾水之精以涵养肝木。

 

五 脏相克,克者即有制约、克制、抑制之意。其顺序是:肺金之清肃下降以抑制肝阳之上亢,肝木之条达可疏脾土之壅滞,脾土之运化可制肾水之泛滥,肾水之滋润可 防心火之亢烈,心火之阳热可制肺金之清肃太过。故张景岳说:“盖造化①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医宗金鉴》亦 云:“相生而不害,相制而不克也,而生生化化,万物立命之道,即在于是矣。”

 

基于上述所论五行之生克制化,自我调节,促进和维持自然界与人体的平衡协调。

一旦自然界气候反常,或因情志致使脏腑气血偏胜偏衰而打破了人体正常的生克制化。古云:“物极必反,器满则倾。”故在人体五脏出现了相乘相侮,所谓相乘即是相克太过。相侮是太过而反克,亦称反侮。

 

生克制化是五脏维持平衡之生理现象;而乘侮属病理现象。当所谓相生而不害,相制而不克之时,在天则时序调和,在人则百病不生,诊脉必然准随四时,即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假令肾水极虚,而不能尽涵养肝木之责,虽节抵春令。而脉尚未显现弦而和缓,相反诊得沉弱之肾脉,此为春得冬脉,古谓虚邪脉,治法虚则补其母,补肝还须补肾,余脏仿此类推。

 

假令肺金清肃太过,必然干扰肝木之条达,虽节抵春令,而脉不弦缓,反得浮短浮涩之秋脉,古谓贼邪脉,治以补心火,心火制止肺金清肃太过,则金自不乘木,脉转弦缓是知病愈,余脏准此。

 

假令心火阳热过甚,影响到肝木亦热,此为子病及母,脉不弦缓而反洪大,古谓实邪脉,治当实则泻其子,泻肝火还当侧重泻心火,余脏准此。

 

假 令脾土壅滞过极·必然致使肝失条达,此为土侮木,虽时值春令·诊脉得独缓,古谓微邪脉,治疗健脾除湿自愈,余脏准此。故《内经》云:“脉得四时之顺者,日 病无他。”脉虽随时令而现,而有太过不及之嫌,此是本脏或虚或实。或攻或补,治在本脏,昔贤谓正邪脉。此是中医神秘之焦点,望来学于此处探宝。

 

十二、辨证中常见脉象

 

八纲辨证之阳,其脉象为阳;八纲之阴,脉象亦阴。表、热、实,其脉为浮、数、实。里、寒、虚,其脉为沉、迟、虚。

 

六经辨证:

太阳经表实证,其脉浮紧;表虚证,其脉浮缓。

阳明经经证,其脉洪大;府证,其脉滑数,或沉实,甚或促。

少阳经其脉弦。

太阴经,其脉濡弱,或迟缓。少阴经,其脉微细。

少阴经虚寒证,其脉沉微;

少阴经虚热证,其脉沉细数。

厥阴经,其病多属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故脉亦无常,但以弦脉居多。

 

卫气营血辨证:卫分病脉多浮数;气分病,脉多浮大滑数,或沉大滑实:营分病,脉数疾或细而弱;血分病,脉虚弱数或细促。

 

三焦辨证:上焦病,脉浮或浮数;中焦病,脉洪实洪数或沉实;下焦病,脉弦细数或细虚数。

 

六淫七情及不内外因病脉,前已备矣。兹简述如下:伤 风脉浮;风寒脉浮紧;风热脉浮数,风温脉浮洪数;风水脉浮;伤暑脉浮滑或洪数或虚;中暑脉洪大无力或陷伏;内热沉数;湿脉濡缓;寒湿脉迟;湿热脉滑数或濡 数,亦有脉缓而滑者,但舌苔已显黄腻之象;湿温脉弦细而濡;暑湿脉虚濡或虚涩;燥令脉涩.夕卜寒脉浮紧;中寒脉细迟或沉绝或伏;内寒脉沉迟或沉细;实火脉 洪数;虚火脉细数;温毒脉数大;疫疟脉数或弦或伏或大;疫痢脉濡数或迟微,或伏或散;疫喉痧脉数。七情诸脉,亦见前述。劳倦脉缓而大或浮或细;伤食脉滑有 力;痰令脉滑‘寒痰脉迟滑;热痰数滑;湿痰缓滑;饮脉弦滑;燥痰脉涩;风痰脉浮滑;悬饮脉沉弦;溢饮脉迟;支饮沉紧;血虚脉弱;气虚脉濡;胎孕脉滑;临产 脉散;虫痛脉洪大或弦紧;失血或血凝脉芤。

 

病在表脉浮;在里脉沉;头部有病,双寸细推论;膈腹有病,双关仔细寻;腰足有病,双尺脉中寻。

 

又浮候心肺;中候脾胃;沉候肝肾。

 

又双寸论左寸心,右寸肺;两关左肝右脾;两尺论肾、命、膀胱、三焦。

 

又左身病诊左边脉;右边病诊右手脉。

 

十三、脉象部位、诊法

 

诊 脉之部位,自《难经》至今,采用独取寸口法。所以独取寸口者,是因寸口乃脉之大会,息之出入之地。又因寸口部与心肺最近。心是统帅,乃一身之君主,司血液 运行。肺主气而朝百脉,故人身之阴阳气血一有偏胜,皆反应于寸口。又吸自然之清气,布水谷之精气,呼脏腑之浊气,充先天之元气,全在心肺交换。故《内经》 云:“虚实死生之要,皆见于寸口之中。”

 

诊脉之方法,令患者直腕仰掌,血流通畅,先布中指于关,再布食指于寸,次布无名指于尺。身长者布指宜疏,身短者下指宜密。病人瘦者轻下指,肥胖者重下指。男先诊左手,女先诊右手。继用举、按、寻体察九候。或总按,或单按察其阴阳脏腑。

转自:http://hi.baidu.com/????????/blog/item/14ab84a2febbbeb4cbefd0e2.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